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记者 张伟 通讯员 郑合军)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在春节前夕打乱了春节的祥和,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这场战役中,有这样一群人,她们用手中的电脑成了最美的“战师”。她们就是教师,全国各地的教师,积极相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与屏幕另一方的学生共同学习。

世界因为女性的诞生显得分外魅力,女人都顶半边天,在校园里女人能顶大半边天,康宁小学以第110个三八妇女节为契机,开展了战“疫”中的康宁“战师”系列主题活动,带领我校女教职工和家庭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通过组内推举、校内评选等形式,涌现出了一批巾帼英雄,老师们展才艺露绝活、抗疫情争出彩,展现了康宁人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状态及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孙艳娟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眼疾复发 坚持工作”

在这样一个家庭、工作两不能误的特殊时期,孙老师从来不以家庭重担为借口,不论自己多么忙碌、多么辛苦,都能将学校工作放在第一位,为特殊时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此,本来眼睛不太好的她旧疾复发。她的医生严厉警告她要少看电子产品多休息,但想到屏幕前的学生,怎能去休息?她没有消极抱怨,没有畏惧退缩,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伟业,有的只是以家为“战”场,以实干践行初心,以行动担当使命。

她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彰显着中国一线教师的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

田丽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化做一束光 点燃你心房”

我校党员教师田丽在疫情迅速蔓延全国的时候,报名参加了“河南省应对疫情在线心理援助”团队和中国心理协会“安心”行动,成为了一名抗击疫情的心理志愿者。

在此期间,田老师所在的心理服务团队接待线上咨询8131人。原创了11节家庭教育课题,给家长上了11节家庭教育直播课,她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我们人民教师只是十三亿中国人中最普通的一员,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老师们,在抗击新冠状病毒的战争中,竭尽所能给同学们点亮一盏盏心灯,我们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冬天,没有迎不来的春天!”

杨静静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病床前的守候 屏幕后的担当”

还记得那个废物再利用,自制自拍杆录课的党员教师杨静静吗?一节15分钟的微课,录制了近100多遍,才呈现给大家一节没有瑕疵的课。

前段时间,杨老师的妈妈生病做了手术,杨老师需要在医院看护,但即使这样也从来没有影响过一节线上教学。在医院嘈杂的环境中,杨老师经常“东躲西藏”地找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上课,杨老师的妈妈总是心疼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往来的医护人员总是向杨老师投以敬佩的目光。

在每一节课的背后,有太多大家看不到的辛苦和努力,将书上的一个知识点展现给同学们,这中间的演变可能要用老师一天的时间。她只是众多老师中平凡的一个,可是此时此刻她又是不平凡的那一个。

陈佳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滞留家中 共克时艰”

春节期间很多老师回老家与家人团聚,但是由于疫情无法返郑,网络直播教学又开始了,那些家在农村,家里没电脑、没网络,信号又不太稳定的老师们该怎么办呢?

陈佳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因为没有带电脑回家,满村借电脑上网课,家里哥哥也是老师,也需要直播授课,村里有电脑的家庭,因为家里孩子上课也需要使用,于是就造成两难的局面,同组老师在得知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在自己忙碌的情况下,帮忙联播并把录好的课分享给陈老师,在同组老师鼎力相助下,陈佳老师没有耽误一天教学任务。终于,在疫情允许的情况下,郑州的家人给陈老师邮寄了电脑,有了电脑陈老师踏实多了,每天只用拿着电脑出去借网络直播。

回望自己的直播,陈老师说:作为一名老师,我只是做了所有老师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做的事,相信只要能帮助到学生,那一切都值得的。

秦雲晖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用心做好 疫情先锋”

作为学校大队辅导员,秦雲晖老师面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努力做好新冠肺炎的预防与宣传工作。

她搜集大量资料,筛选录制防疫宣传视频,每天在平台上叮嘱师生做好防疫工作和各项疫情数据统计工作,对外做好康宁小学防疫宣传公众号,向社会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虽然秦雲晖老师不能像医护工作者一样在防疫第一线进行抗战,但始终坚持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到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和担当,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好,以身作则,恪尽职守。

吴 燕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注重习惯 倾心陪伴”

吴老师深知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

尽管是通过网络教学,但是吴老师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丝毫不懈怠,在晨读时通过直播平台传来的是朗朗古诗文诵读声音。在周末时是好书推荐、故事大赛、配乐诗朗诵等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吴老师润物细无声,孩子们兴趣盎然,自主阅读,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阅读的成果。

停课不停学,阅读习惯永远在线。不论何时,吴老师都坚守初心,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尽心尽责,与学生一起共克时艰。

薛 权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有备无患 给你好看”

我校党员老师薛权这样评价网络直播教学:“2020年的春天园丁与主播发生了美妙结合,产生了神奇的反应!我们像一个个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孩子,从最开始的抬腿,迈步,一点点学起。”

为了使直播课堂更加流畅,直播教学教案是薛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模拟试讲是家人当学生配合薛老师完成的,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薛老师直播间课堂上,环节流畅、设计巧妙、问题精准、学习有效!

薛老师所在的一年级数学团队,也是个强大的团队,每位老师分工明确,把自己的工作发挥到极致,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目标统一,那就是让学生学会!

张书焕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线上课堂 远程陪伴”

“研→预→学→评→结”,这是康宁数学团队专门为线上教学制定的五点一线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扎实有效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

网络授课对于师生都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可是张老师不断摸索,通过借助教学平台和多种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挖掘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张老师还紧追钉钉平台开发的新功能——评选优秀作业、批改圈画作业,用这些功能鼓励孩子们,对出错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相信远程的陪伴,会让我们的孩子走好线上学习的每一步。

刘骐萱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创新思维 隔屏战"疫"

才思敏捷的英语组组长刘骐萱老师,身怀六甲,“一孕傻三年”的玩笑话在刘老师身上不攻自破。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语言教学的特殊性也要求着老师们不断改变教学模式。刘老师让学生将语音或视频发送到群内,对学生的发音问题进行逐一点评,并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语音示范朗读。

四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量经常让她抱着电脑好几个小时都不撒手,成了真正的“网瘾孕妇”。在带领组内教师针对网络授课这种新模式集体教研时,刘老师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积极的为大家出谋划策,带动组内老师共同进步。

周 婷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疫情无情 温情却在”

寒假期间周婷老师本抱恙在身,但当得知特殊时期要开展线上教学时,她义不容辞地带病坚持工作。

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情况,与同组教师反复研讨精心备课,利用视频、连麦、语音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课下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在作业上留下一句句真挚的鼓励。

对于特殊学生,周老师除了经常在课下对孩子进行单独的学习辅导外,还会定期和孩子聊天,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长时间的工作,使得身体超负荷,但周老师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充分的体现了康宁人的责任和担当,还有那火热的教育情怀。

卢 宁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躬亲共做 躬亲共学”

开学典礼线上直播,史无前例,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升国旗和升校旗,卢宁老师由于没有必备的硬件设施,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反复的尝试,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

卢宁老师在直播开学典礼时,她说:我有成就感一方面是看着国旗迎风飘动,更重要的是看到当国歌响起时,那些对着屏幕中的国旗行队礼的孩子们时,我的心窝一暖。也许是他们面对国旗第一反映的爱国情怀,也许是他们对那个熟悉的校园的怀念与尊敬,那个敬礼让我明白不管是每周的升旗仪式还是开学典礼,那些在特殊时期的仪式感和庄重感是不能缺少的。

庄重的升旗仪式和隆重的开学典礼,应该是每一名学生对新学期的学校和祖国最美好的希望和信仰。

林 丛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线上健身 温暖守护 ”

疫情让我们意识到身体抵抗力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我校倡导学生每日坚持锻炼一小时,体育组林丛老师在直播授课时,让学生利用调整休息的时间把运动后出汗的照片发到班级群中,并以流出汗水是优秀,有汗珠是良好,面色红润是合格,面不改色不合格。以此检测到学生的运动状态,学生也可以用这个标准督促自己认真练习。

林老师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带动身边老师一起进步,在开教研会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医务工作者奔赴一线,不顾生命危险,抗击病毒,作为体育老师我们也要为疫情出一份力,录制居家强身健体视频,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为学生抵抗新冠病毒加装一层“铠甲”,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

吴 超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郑东新区康宁小学:战“疫”中的康宁“战师”

“别出心裁 音乐相伴”

生活需要艺术来装扮,我校音乐组在疫情期间,推出了“音乐小达人”线上征集活动。

吴超老师为了在线上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录制每个视频之前,吴老师都会认真钻研适合孩子们学习的音乐项目,常常一学就是半天,再加上视频的录制和剪辑一天就过去了。

但是她从不觉得这样麻烦,她觉得只要孩子们学的开心、快乐,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依然在继续,这些以电脑为武器的战“师”们依然在奋斗。

这些教师是康宁小学教师们的代表,是巾帼英雄的代表,她们敬畏生命,守护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爱与责任”的师德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