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記者 張偉 通訊員 鄭合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在春節前夕打亂了春節的祥和,在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這場戰役中,有這樣一群人,她們用手中的電腦成了最美的“戰師”。她們就是教師,全國各地的教師,積極相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與屏幕另一方的學生共同學習。

世界因為女性的誕生顯得分外魅力,女人都頂半邊天,在校園裡女人能頂大半邊天,康寧小學以第110個三八婦女節為契機,開展了戰“疫”中的康寧“戰師”系列主題活動,帶領我校女教職工和家庭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凝聚起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通過組內推舉、校內評選等形式,湧現出了一批巾幗英雄,老師們展才藝露絕活、抗疫情爭出彩,展現了康寧人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生活狀態及戰“疫”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孫豔娟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眼疾復發 堅持工作”

在這樣一個家庭、工作兩不能誤的特殊時期,孫老師從來不以家庭重擔為藉口,不論自己多麼忙碌、多麼辛苦,都能將學校工作放在第一位,為特殊時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此,本來眼睛不太好的她舊疾復發。她的醫生嚴厲警告她要少看電子產品多休息,但想到屏幕前的學生,怎能去休息?她沒有消極抱怨,沒有畏懼退縮,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偉業,有的只是以家為“戰”場,以實幹踐行初心,以行動擔當使命。

她勤勤懇懇紮紮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真正以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彰顯著中國一線教師的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精神。

田麗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化做一束光 點燃你心房”

我校黨員教師田麗在疫情迅速蔓延全國的時候,報名參加了“河南省應對疫情在線心理援助”團隊和中國心理協會“安心”行動,成為了一名抗擊疫情的心理志願者。

在此期間,田老師所在的心理服務團隊接待線上諮詢8131人。原創了11節家庭教育課題,給家長上了11節家庭教育直播課,她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我們人民教師只是十三億中國人中最普通的一員,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老師們,在抗擊新冠狀病毒的戰爭中,竭盡所能給同學們點亮一盞盞心燈,我們堅信沒有過不去的冬天,沒有迎不來的春天!”

楊靜靜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病床前的守候 屏幕後的擔當”

還記得那個廢物再利用,自制自拍杆錄課的黨員教師楊靜靜嗎?一節15分鐘的微課,錄製了近100多遍,才呈現給大家一節沒有瑕疵的課。

前段時間,楊老師的媽媽生病做了手術,楊老師需要在醫院看護,但即使這樣也從來沒有影響過一節線上教學。在醫院嘈雜的環境中,楊老師經常“東躲西藏”地找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上課,楊老師的媽媽總是心疼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往來的醫護人員總是向楊老師投以敬佩的目光。

在每一節課的背後,有太多大家看不到的辛苦和努力,將書上的一個知識點展現給同學們,這中間的演變可能要用老師一天的時間。她只是眾多老師中平凡的一個,可是此時此刻她又是不平凡的那一個。

陳佳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滯留家中 共克時艱”

春節期間很多老師回老家與家人團聚,但是由於疫情無法返鄭,網絡直播教學又開始了,那些家在農村,家裡沒電腦、沒網絡,信號又不太穩定的老師們該怎麼辦呢?

陳佳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員,因為沒有帶電腦回家,滿村借電腦上網課,家裡哥哥也是老師,也需要直播授課,村裡有電腦的家庭,因為家裡孩子上課也需要使用,於是就造成兩難的局面,同組老師在得知情況後,紛紛伸出援手,在自己忙碌的情況下,幫忙聯播並把錄好的課分享給陳老師,在同組老師鼎力相助下,陳佳老師沒有耽誤一天教學任務。終於,在疫情允許的情況下,鄭州的家人給陳老師郵寄了電腦,有了電腦陳老師踏實多了,每天只用拿著電腦出去借網絡直播。

回望自己的直播,陳老師說:作為一名老師,我只是做了所有老師在這種情況下都會做的事,相信只要能幫助到學生,那一切都值得的。

秦雲暉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用心做好 疫情先鋒”

作為學校大隊輔導員,秦雲暉老師面向全校師生及家長,努力做好新冠肺炎的預防與宣傳工作。

她蒐集大量資料,篩選錄制防疫宣傳視頻,每天在平臺上叮囑師生做好防疫工作和各項疫情數據統計工作,對外做好康寧小學防疫宣傳公眾號,向社會傳遞滿滿的正能量。

雖然秦雲暉老師不能像醫護工作者一樣在防疫第一線進行抗戰,但始終堅持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到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和擔當,把簡單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好,以身作則,恪盡職守。

吳 燕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注重習慣 傾心陪伴”

吳老師深知學生想要學好語文,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重中之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

儘管是通過網絡教學,但是吳老師對學生的閱讀習慣絲毫不懈怠,在晨讀時通過直播平臺傳來的是朗朗古詩文誦讀聲音。在週末時是好書推薦、故事大賽、配樂詩朗誦等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活動。吳老師潤物細無聲,孩子們興趣盎然,自主閱讀,和同學們一起分享閱讀的成果。

停課不停學,閱讀習慣永遠在線。不論何時,吳老師都堅守初心,牢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盡心盡責,與學生一起共克時艱。

薛 權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有備無患 給你好看”

我校黨員老師薛權這樣評價網絡直播教學:“2020年的春天園丁與主播發生了美妙結合,產生了神奇的反應!我們像一個個剛剛開始學習走路的孩子,從最開始的抬腿,邁步,一點點學起。”

為了使直播課堂更加流暢,直播教學教案是薛老師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的,模擬試講是家人當學生配合薛老師完成的,經過大量的前期準備,薛老師直播間課堂上,環節流暢、設計巧妙、問題精準、學習有效!

薛老師所在的一年級數學團隊,也是個強大的團隊,每位老師分工明確,把自己的工作發揮到極致,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目標統一,那就是讓學生學會!

張書煥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線上課堂 遠程陪伴”

“研→預→學→評→結”,這是康寧數學團隊專門為線上教學制定的五點一線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紮實有效進行數學課程的學習。

網絡授課對於師生都是一場巨大的挑戰,可是張老師不斷摸索,通過藉助教學平臺和多種資源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挖掘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張老師還緊追釘釘平臺開發的新功能——評選優秀作業、批改圈畫作業,用這些功能鼓勵孩子們,對出錯的地方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

相信遠程的陪伴,會讓我們的孩子走好線上學習的每一步。

劉騏萱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創新思維 隔屏戰"疫"

才思敏捷的英語組組長劉騏萱老師,身懷六甲,“一孕傻三年”的玩笑話在劉老師身上不攻自破。

作為一名英語老師,語言教學的特殊性也要求著老師們不斷改變教學模式。劉老師讓學生將語音或視頻發送到群內,對學生的發音問題進行逐一點評,並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語音示範朗讀。

四個班級的教學任務量經常讓她抱著電腦好幾個小時都不撒手,成了真正的“網癮孕婦”。在帶領組內教師針對網絡授課這種新模式集體教研時,劉老師發揮黨員模範先鋒作用,積極的為大家出謀劃策,帶動組內老師共同進步。

周 婷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疫情無情 溫情卻在”

寒假期間周婷老師本抱恙在身,但當得知特殊時期要開展線上教學時,她義不容辭地帶病堅持工作。

落實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情況,與同組教師反覆研討精心備課,利用視頻、連麥、語音等多種形式與學生互動。課下認真批改每一份作業,在作業上留下一句句真摯的鼓勵。

對於特殊學生,周老師除了經常在課下對孩子進行單獨的學習輔導外,還會定期和孩子聊天,關心孩子的心理發展。長時間的工作,使得身體超負荷,但周老師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充分的體現了康寧人的責任和擔當,還有那火熱的教育情懷。

盧 寧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躬親共做 躬親共學”

開學典禮線上直播,史無前例,首先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升國旗和升校旗,盧寧老師由於沒有必備的硬件設施,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和反覆的嘗試,終於攻克了這個難題。

盧寧老師在直播開學典禮時,她說:我有成就感一方面是看著國旗迎風飄動,更重要的是看到當國歌響起時,那些對著屏幕中的國旗行隊禮的孩子們時,我的心窩一暖。也許是他們面對國旗第一反映的愛國情懷,也許是他們對那個熟悉的校園的懷念與尊敬,那個敬禮讓我明白不管是每週的升旗儀式還是開學典禮,那些在特殊時期的儀式感和莊重感是不能缺少的。

莊重的升旗儀式和隆重的開學典禮,應該是每一名學生對新學期的學校和祖國最美好的希望和信仰。

林 叢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線上健身 溫暖守護 ”

疫情讓我們意識到身體抵抗力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我校倡導學生每日堅持鍛鍊一小時,體育組林叢老師在直播授課時,讓學生利用調整休息的時間把運動後出汗的照片發到班級群中,並以流出汗水是優秀,有汗珠是良好,面色紅潤是合格,面不改色不合格。以此檢測到學生的運動狀態,學生也可以用這個標準督促自己認真練習。

林老師始終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並帶動身邊老師一起進步,在開教研會時說了這樣一段話:“醫務工作者奔赴一線,不顧生命危險,抗擊病毒,作為體育老師我們也要為疫情出一份力,錄製居家強身健體視頻,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為學生抵抗新冠病毒加裝一層“鎧甲”,我們一起為中國加油。

吳 超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鄭東新區康寧小學:戰“疫”中的康寧“戰師”

“別出心裁 音樂相伴”

生活需要藝術來裝扮,我校音樂組在疫情期間,推出了“音樂小達人”線上徵集活動。

吳超老師為了在線上提高孩子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在錄製每個視頻之前,吳老師都會認真鑽研適合孩子們學習的音樂項目,常常一學就是半天,再加上視頻的錄製和剪輯一天就過去了。

但是她從不覺得這樣麻煩,她覺得只要孩子們學的開心、快樂,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依然在繼續,這些以電腦為武器的戰“師”們依然在奮鬥。

這些教師是康寧小學教師們的代表,是巾幗英雄的代表,她們敬畏生命,守護希望,用實際行動詮釋“愛與責任”的師德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