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孤獨,但義無反顧

創業了,周圍反對聲一片,沒有人能真正理解創業者。

  • 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放棄穩定的工作,選擇沒日沒夜瞎忙活;
  • 不能理解為什麼不在大廠繼續拿獎金,而選擇回到老家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餐館;
  • 不能理解為什麼已經忙到不可開交卻還要事事親力親為;
  • 不能理解為什麼一把年紀還不操心老婆孩子,在辦公室裡一待就是一禮拜……


創業孤獨,但義無反顧

為了解開這些“千古謎題”,就讓我們聽聽,下面這些創業者在創業歷程中,都經歷過哪些理解與不理解?而他們又是怎樣面對得?


01

“創業是一個人的戰爭,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你。”

王銘,旅行APP創業者,公司的CEO&CTO。


創業孤獨,但義無反顧

R:您是在日本獨自創業的,國外的創業環境和國內有什麼不同嗎?

W:這邊的規矩多而細,前期準備工作比國內要複雜,包括各種證件的審核審批,公司營運的許可,賬務、稅務的流程……

每一個環節審查都非常細緻,尤其是員工招募這一部分,如果是國內的話可能流程很短很簡單,可能今天面試明天上班就行了。

但日本這邊就不一樣,一個企業說明會可能就得一個月的流程,相當麻煩。

R:您是怎麼看待創業路上的“不被理解”的?

W:創業最開始的階段,有人能夠理解你、支持你,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那會兒面對的大大小小的問題真的太多了,你會感覺到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很單薄,會經常陷入自我矛盾。

我是非常非常幸運的,我的家人雖然對我做的APP不太理解,但他們很支持我的決定,也很信任我,在創業前期的資金問題上也幫了我很大的忙。

因為創業前期真的是太燒錢了,需要花錢的地方比想象中的多太多了。當時為了省錢,真的是什麼招都試過:

  • 公司LOGO是我找一個學美術的學弟設計的;
  • 招個程序員恨不得找個懂前端、後端、iOS、Android的全能型選手一步到位;
  • APP和網站是用雲服務器搭建的,省了很多購買硬件的成本,價格也不高,後來APP的用戶多了,雲服務器的配置和內存升級起來也很方便;
  • 對,剛想起來,當時也是沒有閒錢找保潔了,就列了個值班表,大家每天輪流打掃衛生,我是負責每週五……

總而言之,當你大膽走出了第一步之後,你要學會的是一個人去做事,不要苛求身邊的人都能夠理解你支持你幫助你。

我覺得創業歸根結底還是一個人的戰爭,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你上戰場。公司的方方面面你都要去了解,然後在瞭解的基礎上,去做出對的決策,解決好問題。


02 “不被理解,證明方向是對的。”

於程,國潮品牌主理人。

創業孤獨,但義無反顧

R:聽說你之前在某互聯網大廠工作,現在自己做起了老闆,你經歷過哪些“不理解”的故事呢?

Y:其實選擇自己創業本身就是一件不太能夠被理解的事。特別是家裡人,他們會認為我是在“自毀前程”,其實也不怪他們,主要也是因為我剛剛工作了2年就決定不幹了。家裡人會認為本事還沒學到,就翅膀硬了想自己飛。

另外還有就是我這個品牌主要是做線上,沒有所謂的商圈流量。所有的銷售都必須依靠線上店鋪和自媒體的推薦,家裡人會覺得這個做法太浮躁。

R:後來是怎樣說服家裡人的呢?

Y:我記得他們對我態度最大的改變是去年大概開春的時候,他們陪我去了一次面料展,也到我們合作的工廠參觀了,見證了我們一件主打款式的T恤上架的全過程:從100多個sample裡選面料,然後又打樣了至少5次,最後拍攝lookbook、上架……這一整套流程下來,差不多花了要有3個月的時間。

他們看到我背後付出的那些實在的東西,知道這一行真的不是耍耍嘴皮子,寫寫公眾號就可以,也是要有一整套完整的商業邏輯在,看到了我的用心。從那之後他們就變化大了,現在每一季上新前,也都會幫我出主意,管我要新品。我特別開心,他們也特別開心。

R:很多老闆私下裡都會因為不被理解而痛苦,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

Y:我覺得不被理解才是對的。汽車剛剛誕生時,沒人能夠理解為什麼要浪費錢去造這麼個笨重的機器;互聯網剛誕生時,也被認為是沒有意義的發明;如果你做的事可以被所有人理解,那得是多無聊的東西呀?


03 “創業是一個理解大眾的過程,創業者不需要被理解。”

徐堯,自媒體人,短視頻創業者。


創業孤獨,但義無反顧

R:為什麼會想到辭職自己創業呢?

X:其實簡單的說就是發現自己的興趣其實可以掙錢,而且掙得還不少,哈哈哈哈哈。過去的工作很穩定,但是也太無趣了。

而我自己從小就特別熱愛影視方面的東西,上學的時候也經常自己拍點小片子之類的,以前嘛就是在朋友圈分享一下,後來做起了UP主,也正好趕上了短視頻風口,索性就辭職了自己單幹,開起了工作室。

R:說說你有啥不被理解的事兒吧?

X:其實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創業實際上需要做的是去理解大眾,尤其是內容創業。不要等著自己的選擇被親友理解,也不要等著自己做的東西被大眾理解。

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地去理解大眾,把握他們的喜好,做出能吸引他們的東西。這就是我的成功了。大眾的反饋會證明你的決定是對是錯,它比所謂“理解”更加重要。

其實我剛開始專職做短視頻的時候,也有一陣子是陷在這樣的痛苦裡的。當時天天都在連軸轉地腦暴、寫腳本、拍攝、剪片子……試過了各種形式和風格,連著發佈了將近兩個月的新視頻,一個都沒火,粉絲就是怎麼都漲不起來。但還能怎麼辦呢?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就咬著牙再堅持堅持唄。後來到第83個視頻的時候,終於火了,情況也是從那時候就好轉起來了。

R:你認為創業給你帶來了什麼?

X:我覺得是發現自己的潛能。不創業,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掌握這麼多技能,過去可能做個選題,做點剪輯,就已經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現在有了自己的公司,除了內容部分外,財務、稅務、商務合作、廣告投放等等也都逼著自己學會了,這要放過去,真的難以想象。

創業是一個人的戰爭,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你上戰場。


後記:當別人說創業很苦,他們看見的是熬夜加班黑眼圈,是無法平衡家庭工作時的無奈與痛苦。

但對於創業者來說,創業帶來最大的苦楚莫過於內心的孤獨感,是一個人探索、向前,是在沒有光芒的地方,點燃自己照亮前方。

創業不易,且行堅毅,願所有創業者都能美夢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