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國際商貿學院基礎課部:戰“疫”教學保質量 督導檢查有“良方”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1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周敏 李曼)在“停課不停教”的特殊時期,陝西國際商貿學院基礎課部為確保線上教學階段的基本教學質量,以便隨時掌握教師開展線上教學的基本情況,從3月初起積極開展教學督導工作,擴大教學督導隊伍,採用“特殊”的線上教學督導手段,對各班級授課情況進行抽查,充分體現了該部提出的“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校的榮譽”這個工作指導思想。

  成立教學督導隊伍 建立督導工作機制

  在基礎課部部教學工作委員會成員的基礎上,將所有教研室主任納入在線上教學期間教學督導成員,負責督導各教研室教師線上教學質量。同時結合基礎課部工作實際,建立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質量督導工作機制,即三級線上教學督導聯動機制:

  第一層級建立以教學小組或課程組為單元的組內相互督導,

  第二層級建立以教研室負責人和教授為主體對本教研室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全方位督導

  第三層次建立以部領導和教學辦為檢查主體的日常授課情況日彙報督導機制。

  這三級線上教學督導聯動機制,負責對每日教師線上課程進展監督,教學效果監控、督導和課堂教學質量跟蹤管理跟蹤。同時為確保督導質量,要求教研室主任、部辦工作人員、部領導通過超星管理平臺,或者學生班級QQ、微信群進入學生班級,以便教學質量監控人員全時段、全方位、動態監控所有在線課程的教學情況,瞭解任課教師的每日授課情況,及時溝通反饋課程進行期間的問題,確保學生學習“不斷線”、教師教學“守時間”、教學質量“有保障”。

  明確教學督導內容、規範線上教學行為

  對教師課前準備提出6個方面的要求:課件與錄像的製作,上傳的質量,是否在預案備用平臺上也上傳了課件和錄像,學生學習情況登記冊的準備和內容的調整是否完成,課堂教學設計是否經過教學小組/課程小組的討論,對作業的批改與講評是否能夠保證及時到位。

  學生簽到與教學活動組織提出2個方面的要求:是否每次課都能夠提前簽到,簽到率是否有保障,以及通過課堂活動的記錄來驗證學生是否參與教學活動。

  對學生學習提出3個方面的要求:是否記錄了課堂筆記(由於學生沒有教材,只能通過學生拍照自己的筆記讓老師檢查,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參與課堂活動的登記(體現活動的質量和數量);作業完成的數量和質量情況(尤其是在這一個階段基礎課部要求適當加大學生的作業量,外語加大四級培訓和A級培訓,數學和物理加強對基本概念的小測和簡單運用的講評)。

  對教師教學檢查提出6各方面的內容:課堂教學的時間是否能夠保證,尤其是網絡+直播課或者全部直播課(因為網絡平臺往往卡斷或者崩潰);能否通過不斷提問檢查學習效果和學生有無逃課現象;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能否及時講評作業(能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學習通做不到這一點,而釘釘、藍墨雲、句酷、九鬥均可滿足);能否與相關二級學院的相關人員聯繫,及時反映學生的情況,保障基本的教學質量。

  教學督導結果 印證教師教學質量

  通過教學督導組2月28日至3月6日的督導檢查,本次一共督查了62名教師的授課情況,查看了教師網絡平臺使用情況,與任課班級學生使用媒介交流的情況,學生課堂筆記的記錄情況,學生作業的批改反饋情況等。通過督查發現了教師一些很好的做法,有效地保證了線上教學的基本質量。

  教師課前準備都比較充分:經查,所有教師的教學日曆和課堂設計均經過教學小組/課程小組的集體討論,這樣保證了線上教學的有序運行;所有課件在上課前都經過教學小組、課程組討論,教研室審定,報基礎課部同意;各教研室的預案都較為充分,實踐證明,因為預案比較完備,基礎課部的授課基本沒有受到網路卡頓和平臺堵塞的影響;為全面瞭解教師授課情況,該部建立了教學情況日彙報制度,並根據督導要求設計並完善了彙報表格,既嚴格執行學校的授課彙報制度,又根據該部的具體情況完善彙報表格,而且老師都能嚴格按時填寫表格。

  教師都能夠熟練使用各種教學平臺,尤其是一對一聯繫兼課教師的專職教師,在幫助一些年紀偏大或對網絡教學使用不太熟練的老師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物理教研室華冰鑫老師一個人負責三位兼課教師,其中有一位老教師,為了協助兼職教師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他幫助其建立和上傳教學課件,其中兩位兼課教師還受到學校教務處的通報表揚。由於該部教學工作的特點,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使用了直播教學形式,課件製作花費了各年級組相當大的工作量,這些課件都是針對該校學生的特點的,通過實踐,這些課件基本滿足了教學需要。

  教師敢與管理:教師都能夠提前進入工作,早上1-2節有課的教師基本上都提前30分鐘開始組織學生簽到。劉鐵峰教師還在課間組織學生二次簽到。薛俊梅老師不僅提前組織學生簽到,而且還通過大量提問和組織學生討論來驗證學生是否學會。劉濤老師為了催促學生按時上課,直接公佈還沒有簽到的學生名單。張永安老師對缺勤和遲到的學生除了提出批評外,課後還和二級院輔導員聯繫,通報學生到課情況,等等。這些好的做法印證了教師負責的教學態度,都應該保持。

  課堂教學中注重啟發式教學方式,如賴思老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分析作業中的問題,例如英語作文的講解,先帶著學生一起認真審題,然後一起列提綱,這個過程除了讓學生把握作文結構,還會側重於啟發學生多想出一些觀點,給他們提供範文學習。徐丹老師在課堂授課中側重多提問,鼓勵學生搶答,將第1、2個回答的學生記下來,引導學生提高課堂學習的專注度,並在學習通上的課堂積分裡進行老師加分,這樣學生都能看見加分,對學生是有效的引導和激勵。

  學生筆記檢查到位,作業形式多樣:特殊時期的教學,由於學生沒有教材,檢查學生的筆記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學生課堂筆記的任務完成情況,從督查的情況看,絕大多數教師都做得不錯,有的按單元檢查,有的按課次檢查。張娟利老師和薛俊梅老師要求學生每次上完課後就把課堂筆記簽上個人姓名和日期拍照發在班級群中供老師檢查,以督促學生在課堂上專心聽講,這既是檢查筆記又是課堂簽退,登記備考。由於學習通提供學生作業情況的數據較為滯後,各教研室均採取了其他辦法和路徑按時批改學生作業。經查,大學英語本科教研室使用句酷和U校園佈置作業效果比較好。教師每日授課時佈置作業,利用晚上休息時檢查學生提交的作業,如蔡佳老師,劉筱老師,薛俊梅老師,梁娟老師等等;還有的教師對作業質量的講評抓的很緊,比如劉濤老師在課上及時指出了學生在作業中普遍出現的錯誤和更正的要求,包紅豔老師對不交作業的學生提出了批評。

  建立二級學院聯繫制度:教師都能夠與任課的二級學院建立聯繫制度,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效地保證了線上教學的質量。

  針對督導出的問題 討論制定解決對策

  3月9日及10日下午,基礎課部分別召開不同教學督導層級的討論會議,部領導分組列席教研室的討論會議,對第二週線上教學督導情況進行通報,同時對檢查出的問題,組織教師進行討論,制定解決對策。如:

  如何處理好學生考勤的問題,針對超星平臺高峰期擁堵的問題,建議學生提前簽到或者教師多平臺考勤;

  建議按課程建群,比如各科教師都在一個群裡,正在上數學課,輔導員又在群發通知,這樣擾亂了上課教室的教學秩序,一堂課就被攪和了;

  對個別學生的困難要理解,有些學生居住在山區,通訊條件不夠好,有時不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對這些學生,可適當放寬作業提交的時間,留出一定的餘地,只要能夠完成,質量達到標準就行。

  對學生作業質量的要求,根據課程特點,明確作業提交方式、作業中普遍出現錯誤的處理要求,學生作業錯誤的更正要求,確保學生作業的基本質量。

  各教研室或課程組對引進或使用的各類教學平臺進行總結,分析其優缺點和使用技巧,向教師進行普及推送,充分利用好各類免費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研室教學督導情況討論中,教師們將自己好的做法積極分享,從而達到相互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