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銀保監局提示:警惕“四類”金融騙局

市銀保監局提示:警惕“四類”金融騙局

近日,北京銀保監局發佈案例,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謹防“四類”騙局。

騙局一:低息貸款型詐騙

疫情期間,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發佈可代理申請“額度高、利息低、無抵押、下款快的政府疫情專項貸款”的虛假信息,誘使有資金需求的公司或個人申請貸款,然後以提前收取中介費、保證金等為由實施詐騙。

騙局二:投資理財型詐騙

“疫情期間也有高回報。”不法分子針對公眾居家防疫、普遍通過網絡或手機獲取信息的特點,藉助“區塊鏈”概念發行新型冠狀病毒加密貨幣等虛擬貨幣,宣稱籌集的資金用於在境外建造口罩、防護服工廠,或用於研究生產病毒疫苗,並許諾高額回報,騙取受害人錢財。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百姓在疫情期間的投資需求,通過網絡聊天室、微信群向投資人推薦私募基金、指導買賣股票、期貨等,引誘受害人下載虛假交易軟件並開戶投資。

騙局三:盜取信息型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取的受害人信息,如航班號、高鐵號、酒店預訂信息、旅行社合同信息等,向受害人手機發送虛假“退改簽”短信,誘使受害人撥打短信中虛假客服電話或點擊不明鏈接,按其提示操作,提供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將卡內餘額轉走。

不法分子通過社交軟件、二手交易網站等渠道發佈虛假的售賣口罩、防疫物資等信息,轉賬收取消費者費用後將受害人“拉黑”,或在釣魚鏈接中誘使受害人輸入個人敏感信息,導致消費者財產損失。

騙局四:非法集資型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虛假網站和微信等社交軟件,冒充慈善機構、民政部門、醫院、愛心人士等向消費者發送“獻愛心”的虛假募捐信息,實施集資詐騙。不法分子以孩子或親屬突然高燒、已被隔離醫治為由,向社會公眾發起眾籌“醫藥費”“住院費”等,騙取受害人錢財。

不法分子謊稱可以代購代銷“口罩”“消毒液”“特效藥”等物資,還向購買者承諾可以“積分返利”,甚至“加盟獲利”,騙取受害人錢財。

提示

個人信息應加強保護

北京銀保監局提示消費者,申請貸款應當選擇銀行等合規金融機構,拒絕小廣告、小作坊式的網絡金融產品。正規的金融機構,不會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件聯繫借貸人,溝通辦理借貸業務。在放款前不會巧立名目來收取借貸人任何費用,只要是在網上預先交費的貸款業務,一律不要輕信和辦理。

投資理財牢記“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拒絕高息誘惑。面對過高的收益率應保持警惕和理性,切勿存在“天上掉餡餅”的僥倖心理。個人信息應當加強保護,拒絕洩露個人敏感金融信息。在收到“退改簽”類的信息後,應通過相關企業或部門公佈的官方渠道查詢確認,切勿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使用不明來源的無線網絡;遇到索要個人信息、短信驗證碼或銀行卡密碼等情況時,切勿盲目聽信,切勿向他人透漏上述個人敏感信息。

愛心捐贈應當認準正規渠道。正規募捐均需民政部門登記備案。捐款前需核實對方賬戶名稱與受捐公益組織的名稱是否一致,不輕易將捐贈資金轉入個人賬戶,避免上當受騙。

疫情期間正確使用金融服務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正確使用金融服務?近日,北京銀保監局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

充分利用線上渠道辦理業務

目前金融機構官方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可隨時提供生活繳費、轉賬支付、投資理財、貸款歸還、保險業務諮詢及辦理等金融服務,建議廣大金融消費者充分運用各類線上渠道辦理金融業務。

優先選擇非接觸式辦理方式

如確需前往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現場辦理業務的,建議廣大金融消費者優先選擇ATM機、櫃員機、自助填單機、自助回單機等自助服務設備辦理業務。駕駛車輛不慎發生輕微交通事故的,建議立即拍照挪車,保持安全距離,撥打全責方保險公司客服電話,充分利用“互碰快賠”機制,體驗高效便捷理賠服務。

提前瞭解網點營業時間

對於前往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現場辦理業務的,建議提前與銀行網點取得聯繫,明確網點營業時間、業務辦理手續等,通過預約最大限度縮短排隊時間。在營業網點現場,請配合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公共空間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人員信息登記查驗、消毒洗手、體溫檢測等工作。辦理業務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同時儘量確保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

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金融消費者因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向金融機構提出投訴或向北京銀保監局進行舉報的,應優先通過電話、信件等方式提出,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聚集,做好疫情防控。

北京銀保監局將認真辦理來電、來信反映事項,並督促金融機構依法及時解決金融消費者合理訴求,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本報記者 盛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