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騙局"

新聞熱點: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五部門發佈的名為《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文件中提到:目前出現了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區塊鏈

“龐氏騙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一種稱呼,可以理解為“拆東牆補西牆”或者“空手套白狼”。其實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近幾年,區塊鏈熱度逐漸升高,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行業巨頭紛紛開始搶佔"區塊鏈"市場,都相信對區塊鏈的掌控就是對日後互聯網行業趨勢的掌握。看到區塊鏈市場存在的巨大利益,一些不法分子也開始打著 “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炒作區塊鏈概念進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侵害公眾合法權益。

傳統的龐氏騙局有這樣的特點:一邊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虛,另一邊設置了巨大的誘餌,利用高額回報誘導投資,且給人們“眼見為實”的證據——最初的一批“投資者”的確在規定時間內拿到了承諾的高額回報,於是後面就有更多的“投資者”投錢進來。

當龐氏騙局結合區塊鏈之後出現了以下一些特徵:

區塊鏈

一、境外服務器開展活動

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服務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控制實施違法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

二、聊天工具、支付工具……都是虛擬途徑

一切都是網絡聯繫,沒有實體的項目或產業,甚至連投資人都看不到。在微信、QQ等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這極可能是詐騙活動。

三、名人大V“站臺”,誘惑性隱蔽性極強

利用名人大V“站臺”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週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不法分子幕後操縱幣的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四、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區塊鏈

還有一些現象帶有傳銷等特徵,利誘投資人發展下線,不斷擴充資金池。

比特幣開始慢慢退場,作為底層技術的區塊鏈技術風頭正勁。如果說人工智能解決的是生產力的問題,那麼區塊鏈技術針對的是生產關係問題。騙子們竭力渲染區塊鏈投資的神秘性,將投資訣竅秘而不宣,努力塑造自己的“天才”或“專家”形象。實際上,由於缺乏真實投資和生產的支持,騙子們根本沒有可供仔細推敲的“生財之道”,只要保持理智,頭腦清醒,不要被鉅額利益誘惑,就能拆穿這些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