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後期的人物真的不如前期人物嗎?這幾點告訴你真相

三國時期的歷史,有很多三國迷可謂是滾瓜爛熟了。但肯定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三國前期有很多的能人層出不窮,但到了後期,卻出現了人才匱乏、平庸的現象。“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就闡述了無人才可用的現象。

三國前期可謂是人才遍地走,賣鞋的劉備、販棗的關羽、殺豬的張飛這些市井之徒都能闖出一番天地,呂布、趙雲、馬超等猛將威震天下,郭嘉、荀彧、荀攸等謀主計策百出。這裡看出三國前期的人才數量、質量都是令人驚歎的,若不是因為亂世群雄並起,這些人才足以造就一番盛世。

三國後期的人物真的不如前期人物嗎?這幾點告訴你真相


可是這種盛況在後期好像不見了,能稱之為名將的人少的可憐,而能稱之為頂級謀士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讓人不禁有一種錯覺,覺得三國後期的人才真的不如前期,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三國後期的人才並不遜色與前期,小編給大家分析幾點原因。

1、三國前期天下大亂,諸侯割據,人才能有更多的機會顯露其才能,所以留下的事蹟更多。而後期則三足鼎立,局勢穩定了一些,那些後期人才大多都在治理地方,不顯山露水,若是像前期一樣天下大亂,像趙雲這等名將和荀彧荀攸這些王佐之才必定出現,一樣成就一番功名。只是時勢造就英雄,亂世成就英雄。

三國後期的人物真的不如前期人物嗎?這幾點告訴你真相


2、接下來就是人口問題了,三國前期的人才大多在東漢末年出生,而東漢人口最鼎盛的時候有約6000萬人,到了東漢末年,國家衰微,但是4000萬左右的人口還是有的,人口基數在哪擺著,就算一萬個人裡挑出一個人才,也有4000個人才。而經過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 和三國前期的群雄割據,連年征戰,到了三國後期,人口數量可謂是直線下降。據記載當時魏國有人口約443萬人,兵力50萬人;吳國有人口約240萬人,兵力23萬人;蜀國有人口約94萬人,兵力10萬人。就算加上有被世家門閥蔭庇的佃客、部曲還有屯戶、兵戶、吏戶、逃戶、漏戶、隱戶以及居於漢地的少數民族等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群,估計也就1500萬人口,比之東漢末年銳減了一半有餘。所以人口基數的銳減也是是三國後期人才匱乏的主要原因。

三國後期的人物真的不如前期人物嗎?這幾點告訴你真相

三國後期人口示意圖


3、第三點就要側重點的不同了,三國前期這個時候每個國家都在忙著發展自己的勢力,主要講述的是諸侯割據,和劉曹孫三個君主的成長曆程和他們之間的角逐,所以不管是他們身邊的謀士還是武將的描寫都是非常的細緻的,謀士們的勾心鬥角,武將們的決鬥,既然是這樣的細緻的描寫,那麼能夠出場的武將謀士也就非常的多,並且在這麼長的時間,他麼的能力也都在他們的事蹟中能得到非常充分的體現,所以我們讀著就會感覺到當時的人才不僅非常的多,並且質量非常的高。到了三國後期,隨著劉曹孫三位君主的相繼去世,各國陣營也趨於穩定,沒有那麼多的仗打,就很少描寫陣營對峙,武將的決鬥和謀士的智謀,所以沒有表現的機會,就算有人才也能以成就功名,留下事蹟。

所以三國後期的人才並不是不如前期,只是時勢不足以造就他們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