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的人物真的不如前期人物吗?这几点告诉你真相

三国时期的历史,有很多三国迷可谓是滚瓜烂熟了。但肯定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三国前期有很多的能人层出不穷,但到了后期,却出现了人才匮乏、平庸的现象。“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就阐述了无人才可用的现象。

三国前期可谓是人才遍地走,卖鞋的刘备、贩枣的关羽、杀猪的张飞这些市井之徒都能闯出一番天地,吕布、赵云、马超等猛将威震天下,郭嘉、荀彧、荀攸等谋主计策百出。这里看出三国前期的人才数量、质量都是令人惊叹的,若不是因为乱世群雄并起,这些人才足以造就一番盛世。

三国后期的人物真的不如前期人物吗?这几点告诉你真相


可是这种盛况在后期好像不见了,能称之为名将的人少的可怜,而能称之为顶级谋士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让人不禁有一种错觉,觉得三国后期的人才真的不如前期,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三国后期的人才并不逊色与前期,小编给大家分析几点原因。

1、三国前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显露其才能,所以留下的事迹更多。而后期则三足鼎立,局势稳定了一些,那些后期人才大多都在治理地方,不显山露水,若是像前期一样天下大乱,像赵云这等名将和荀彧荀攸这些王佐之才必定出现,一样成就一番功名。只是时势造就英雄,乱世成就英雄。

三国后期的人物真的不如前期人物吗?这几点告诉你真相


2、接下来就是人口问题了,三国前期的人才大多在东汉末年出生,而东汉人口最鼎盛的时候有约6000万人,到了东汉末年,国家衰微,但是4000万左右的人口还是有的,人口基数在哪摆着,就算一万个人里挑出一个人才,也有4000个人才。而经过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 和三国前期的群雄割据,连年征战,到了三国后期,人口数量可谓是直线下降。据记载当时魏国有人口约443万人,兵力50万人;吴国有人口约240万人,兵力23万人;蜀国有人口约94万人,兵力10万人。就算加上有被世家门阀荫庇的佃客、部曲还有屯户、兵户、吏户、逃户、漏户、隐户以及居于汉地的少数民族等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估计也就1500万人口,比之东汉末年锐减了一半有余。所以人口基数的锐减也是是三国后期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

三国后期的人物真的不如前期人物吗?这几点告诉你真相

三国后期人口示意图


3、第三点就要侧重点的不同了,三国前期这个时候每个国家都在忙着发展自己的势力,主要讲述的是诸侯割据,和刘曹孙三个君主的成长历程和他们之间的角逐,所以不管是他们身边的谋士还是武将的描写都是非常的细致的,谋士们的勾心斗角,武将们的决斗,既然是这样的细致的描写,那么能够出场的武将谋士也就非常的多,并且在这么长的时间,他么的能力也都在他们的事迹中能得到非常充分的体现,所以我们读着就会感觉到当时的人才不仅非常的多,并且质量非常的高。到了三国后期,随着刘曹孙三位君主的相继去世,各国阵营也趋于稳定,没有那么多的仗打,就很少描写阵营对峙,武将的决斗和谋士的智谋,所以没有表现的机会,就算有人才也能以成就功名,留下事迹。

所以三国后期的人才并不是不如前期,只是时势不足以造就他们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