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蒋介石都曾夸过这个人,是谁让二位如此欣赏?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属于眼界甚高的人物,但二人都不约而同地对曾国藩做出类似的评价。毛泽东曾言“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领导力,可以说是中国式领导力的典范,用“仰之弥高”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毛主席与蒋介石都曾夸过这个人,是谁让二位如此欣赏?

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即书呆子。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他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杰出人物中,被认为是最笨的一个。


曾国藩“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入处”。他认为“天道忌巧”,他相信“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成功,恰恰就是这个困勉拙诚的功夫,“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民国学者萧一山也说曾国藩“不尚机权,惟务质实”,这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他一生得力之处。


曾国藩身为领导者,管理湘军内外部事务时所贯彻的原则是拙诚,他领导力的核心正在于这以诚克伪,以拙破巧,只有至诚至拙方可以战胜至伪至巧。曾国藩的管理之道为古今领导者所推崇,其中拙诚贯穿他的治政实践且行之有效。


——选拔人才:驭将之道,最贵精诚

曾国藩的选人标准别具一格。他反复强调,“用兵之道,最贵自立,不贵求人;驭将之道,最贵精诚,不贵权术”。就是说,作为兵士,要自立自强;作为将领,要放下权术,以诚待士。故选取将领时,曾国藩专取朴实之人,脚踏实地、没有官气、不浮夸虚饰的人才才有可能被授以重任。他曾解释过愿意启用看起来比较笨拙的人才的原因,“官气太重,心窍太多,离朴散淳,真气荡然”,“湘勇之兴,凡官气重、心窍多者,在所必斥”。军中官气过重的军士往往不能够将心思完全投入,湘军之所以英勇善战,正是因为将心思过于活络的人排除在外,以保证整个军队脚踏实地、万众一心。

毛主席与蒋介石都曾夸过这个人,是谁让二位如此欣赏?

在曾国藩的眼中,德与才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德才兼备固然上乘,但往往少有德才俱佳者,在二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该如何取舍呢?曾国藩对此的回答是:“二者既不可兼,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自修之方,观人之术,皆以此为衡可矣。”曾国藩的选才标准是拙诚在先,才能在后。投机取巧的人,纵使有万般本领也不能够得到提拔和重用。


——以诚为本,以勤为用

曾国藩将拙诚贯穿内外,做事崇尚从基础处着手,头脑虽不是一流聪明,却凭借肯下笨功夫成就辉煌战绩。故他在培养人才时将自身作为参考,以诚为本,以勤为用,极其注重将领及兵士对拙诚的把握。“将领之浮华者,一遇危险之际,其神情之飞动,足以摇惑军心;其言语之圆滑,足以淆乱是非。故楚军历不喜用善说话之将,非仅一营为然也。”这显示出曾国藩倾向于提拔敏于行、讷于言的将领。他认为,浮夸的军士在战场遭遇危机时,夸张的神情足以动摇整个军队的士气,圆滑的言论足以打消团队的积极性,心性不正的军士足以动摇整个战局。


曾国藩麾下人才济济,能将众多。他始终主张对伙伴和下属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在与同僚的交往中抓大放小,采取守势,不到迫不得已违背原则时不会决裂。曾国藩主张以拙诚破机巧,在指导亲弟弟曾国荃管理军队的方法时也反复强调,需“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就是说,即使对方巧言令色,自己仍以拙诚相待,这样发展下去,对方便也不会再使诈。这也是他能够令众人信服的重要原因。

毛主席与蒋介石都曾夸过这个人,是谁让二位如此欣赏?

曾国藩的管理才能有口皆碑。管理之道和政治艺术一样,并非一蹴而就。作为晚清优秀的政治家,曾国藩的领导艺术不但在清代被名将效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也具有非凡的借鉴意义。


——知人善任,因势利导

曾国藩向来对人才高度重视,从思想品质着手,重视德行教化,不以出身和资历衡量人的前途,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曾国藩倡导以规范自身行为立德,“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他不仅以诚待诚,也以诚待伪,用自我德行的完善来感化他人。


人才是最宝贵资源,现代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也应不拘一格,以诚待才,将人才的选拔作为首要任务,专才专用,鼓舞团队斗志,提高团队士气。同时,对于应当承担失误责任的人也要做到绝不姑息和纵容,赏罚分明,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团队各方面能力。新常态下,只有将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实现“才尽其用”,发挥其潜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力。拙诚作为人才内在的道德品质,既是团队向心力的基本要求,也直接影响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原则。


纵观曾国藩的从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曾国藩深谙藏锋之道,大智若愚。作为上级,他主张戒傲气,少言实干,崇尚拙诚,反对巧诈,吸引并管理着许多忠直廉敬的有识之士。“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昌。”拙诚是君子行事之本,不只适用于政治动荡的晚清,也适用于今领导者的管理工作。


3月10-12日,每天晚上10点,国学公益直播课等着您!明德书院邀请到国学管理研究与应用专家楊介韬老师为我们带来【曾国藩人生智慧】主题公益直播,带您掌握事业精进和修身齐家的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