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條約中,清朝最關心的一項主權是什麼?

最好不要講明你是否有進京的意圖和命令,如果耆英提出這一問題,你最好儘可能迴避。如果出現僵局,你就對耆英說:‘既然你不答應我如此合乎情理的要求,我就去北京請求皇帝,皇帝肯定不會拒絕我的要求。’——傳教士加略利

天朝威儀

開篇的這段話出自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法國使團到中國要求“利益均沾”之時。

此時這位常年在華傳教的傳教士加略利(不是伽利略哦)正擔任使團翻譯,他向法國使節進言,直接了當地闡明,大清朝的軟肋就是進京覲見聖上!只要你抓住這個軟肋,清朝官員就會屈服。

現代人聽到這段話,可能將之理解成一種武力威脅,有種要“武裝覲見”的意思。

但是在彼時,這段話更多是字面意思。清朝官員非常害怕洋人要面見聖上,因為他們知道洋人必定不會照顧皇帝陛下的天朝威儀,做出悖逆之事在所難免——甚至當時的官員在簽訂條約時如果能夠爭取洋人不去北京,都視為重大外交勝利。

此後接踵來華的美國、普魯士、西班牙等國,很快都瞭解到了這門精深的學問,他們也有樣學樣,即使原本沒有進京覲見的任務,也對清朝的地方大員聲稱要北上京城面見聖上!

很多人沒想到,不平等條約的提款密碼,除了武力威脅外,竟然就存在半個世界前馬戛爾尼來華的遭遇中。


南京條約中,清朝最關心的一項主權是什麼?


不似為了貿易甘願做任何事的荷蘭人,1793年代表英國來華的馬戛爾尼非常看重禮節問題。看到進呈乾隆皇帝的清單,中國官員將“禮物”改為“貢物”,頓感非常生氣。但馬戛爾尼卻不知道,看過禮品清單中譯本的乾隆皇帝同樣對英使在其上自命為“欽差”也很氣憤,因為“欽差”一語將英王升格到與中國皇帝平等的地位,而在中國皇帝眼裡,英使以及一切外國來使都只能稱為“貢使”或“藩使”

現代人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清朝對天朝禮節的固執。

但是在當時,這卻是頭等大事。土地可以割讓,賠款可以給,貿易可以開,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什麼的,反正看不懂,都允了,但是禮儀絕對不能丟!

當時的清朝名臣李星沅看到《南京條約》的文本後第一反應不是割地賠款喪權,而是:黃毛夷婦(指維多利亞女王)居然與我們的大皇帝的寫在一起,成何體統!?

他的想法代表了當時大多數清朝官員的憂慮。

畢竟皇帝作為天子,是天下共主,現在居然與一個低賤的夷人女人平起平坐,天下讀書人看到怎麼辦?天下百姓會怎麼看?


南京條約中,清朝最關心的一項主權是什麼?


海岸封鎖

我們重讀這段歷史,可能會覺得清朝官員愚蠢的天朝觀念很可笑,不過跟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樣,面對清朝這個全新的對手,英國即使是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不熟悉中國的遊戲規則,也曾有過誤判。

以貿易為本市場經濟的英國,從本國的情勢著眼,企圖以此扼住中國經濟的喉管,哪裡會想到以農業為本自然經濟的中國對此基本沒有什麼反應。


南京條約中,清朝最關心的一項主權是什麼?


在攻陷浙江定海之後,英國艦隊對中國沿海進行了為期幾個月的海上封鎖——英國人可能想象不到,就算他們不封鎖山東、浙江和福建沿海,這幾個省份的地方官員也已經打算自己封海了,海禁是中華帝國應對海上威脅的傳統策略,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夷”怎麼會知道呢。

鴉片戰爭不僅對暮氣沉沉的清朝,對當時正在蒸蒸日上的英國也同樣是全新的體驗。可以說,我們能從這場戰爭中學到的東西非常多。

結語

每次重讀《天朝的崩潰》這本書,都會有所收穫——我們今天可以肆無忌憚地笑話清朝官員愚昧甚至愚蠢,是因為什麼呢?


參考文獻:《天朝的崩潰》茅海建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