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條約》確定五口通商 為何只有上海商業最繁華

1842年8月29日,清朝政府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國軍艦“皋華麗”號上籤訂了著名的《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是清朝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關稅自主。按照條約,清朝除了要割讓香港島給英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還必須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商人居住並設派領事。這就是所謂的“五口通商”。

《南京條約》確定五口通商 為何只有上海商業最繁華

五口通商後,英國商人將大量的商品運到這5個口岸,進行傾銷。同時,將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運送到歐美市場。

比如,到1845年,英國運輸到中國的棉布達1.12億碼,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的5倍。而中國出口的茶葉、絲綢等產品,也呈大幅度上升趨勢。

照說,如此頻繁的進出口貿易,很容易將這5個通商口岸,變成商業發達的都市。然而,10多年過去了,這5個通商口岸裡,只有上海成為了商業繁榮的國際都市,廣州、福州、廈門、寧波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南京條約》確定五口通商 為何只有上海商業最繁華

我們知道,廣州曾經是中國唯一進出口貿易的城市,商業異常發達。上海則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縣城。但到了1853年,上海已經取代了廣州,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貿中心和商埠。

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首先來看看,為什麼廣州、福州、廈門、寧波的商業貿易進展那麼緩慢。

如前所述,廣州一直就是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中心,又是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的駐紮地,是省會城市,擁有優良的出海口,發展商業貿易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是,《南京條約》簽訂以後,廣州民眾對英國人持排斥態度,不允許英國人在廣州城內居住和開辦領事館。當英國商人在十三行租了一點地方賣貨時,許多廣州民眾朝他們扔石頭。所以,英國商人在廣州的貿易發展得相當緩慢。

《南京條約》確定五口通商 為何只有上海商業最繁華

英國人在福州開辦商埠後,福建人的反對倒不是很激烈,可很有效果。當時的閩浙總督叫劉韻珂,他雖然允許英國人在福州開辦商埠,可在租房的問題上給英國人出了不少難題,還設法把所有通到福州的路口全部堵死,不許茶商經過。英國人之所以要在福州開辦商埠,很大程度上是想獲得武夷山紅茶。劉韻珂一旦把這些路口堵死,英國人的如意算盤就落空了。

廈門與福州的情況有些類似。只不過,福州是人為造成,廈門是由海域造成。因為廈門的通商口岸設立在鼓浪嶼上,在100多年前,這裡是人煙罕至的孤島,與大陸還有一定距離。到這裡來做生意,豈不是把自己坑死?所以,廈門的商業貿易也不死不活地存在著。

《南京條約》確定五口通商 為何只有上海商業最繁華

至於寧波,就要“歸咎於”上海了。寧波有悠久的商業貿易傳統,明朝洪武時期,這裡是全國唯一允許對外貿易的地方。不過,寧波有一個“致命缺陷”:他們離上海太近了。許多商業貿易與他們擦肩而過,最終流向了上海。寧波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其次我們來看看,上海有什麼優勢,能夠吸引如此多的商業貿易?

上海從宋朝開始,就有經商的傳統。上海人很務實,他們並不排斥英國商人,認為只要是做生意,任何人都一樣。再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上海自然就很容易成為商業彙集的地方。

【參考資料:《清史稿》《南京條約》《百年上海租界是如何管理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