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歐洲地圖

翻開歐洲地圖,波蘭和立陶宛是位於歐洲東部的兩個獨立國家。但是這兩個國家的前身在16世紀組成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曾是中歐和東歐最強盛、最遼闊、人口最多的國家。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764年聯邦地形圖

那麼,這兩個國家如何聯合崛起成為歐洲強權,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波蘭立陶宛聯邦

立陶宛大公國:歐洲最後一個多神教國家,62年內與立窩尼亞騎士團戰鬥75次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某個版本中的歐洲的地理中心就在立陶宛

先從立陶宛說起。立陶宛是歐洲最後一個信奉多神教神話的地區。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歐洲的地理中心位於北緯 54°54′、東經 25°19′,正是如今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郊外。

13世紀初,天主教勢力持續以軍事行動試圖強迫立陶宛改信天主教,並在立陶宛北方的立窩尼亞地區,即現在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兩國所在地,建立了天主教軍事組織立窩尼亞騎士團,不斷侵優。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2世紀的波羅的部落

在外部威脅之下,立陶宛各部落被迫聯合起來。第一次顯示立陶宛的統一的歷史文獻是在1219年,立陶宛21位公爵與烏克蘭西部的加利西亞-沃里尼亞簽訂的條約,條約是立陶宛各部開始合作的有力證據。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3至15世紀的立陶宛大公國

所謂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立陶宛在1201年至1263年間,向周邊的立窩尼亞、波蘭及俄羅斯發動了共75次軍事行動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5世紀立陶宛大公國鼎盛時期

據僅存的歷史文獻,明道加斯在1236年成為了立陶宛第一位統治者——立陶宛大公。4年後的1240年,蒙古人攻陷基輔(今烏克蘭首都),並在次年入侵波蘭。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明道加斯,繪於阿歷山大·瓜格尼尼編年史

立陶宛在明道加斯的領導下,趁基督教軍隊忙於應付蒙古人之際,揮軍解除了北方立窩尼亞的威脅,立窩尼亞騎士團在節節敗退之下,幾乎全面崩潰,只能靠併入佔領了普魯士地區的條頓騎士團,成為附庸,才能苟延殘喘。明道加斯同時向東南進軍,一連奪取了多個俄羅斯城市。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利沃尼亞騎士團全身裝備

但是,西邊的波蘭和條頓騎士團,始終實力強大。此外,與天主教國家持續爭戰,也不是長久之計。至於天主教世界正受強大的蒙古人入侵,對他們而言,多一個盟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於是,明道加斯在1250年與羅馬教皇達成協議——明道加斯將改信天主教,換取教皇賜封王位,以及教皇促成立陶宛與條頓騎士團議和。1253年,明道加斯獲加冕為第一任立陶宛國王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條頓騎士團於1300年極盛時的勢力範圍

事實上,明道加斯在“改信”天主教後其實仍然有繼續參與異教儀式,而且當地的人民及貴族都沒有改宗,異教徒仍佔大多數人口。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考納斯城堡廢墟

此後8年,立陶宛都未有與天主教國家交戰。明道加斯趁此機會,繼續向東邊的俄羅斯地區推進。與立陶宛化敵為友的立窩尼亞騎士團,也轉而對內鞏固自己在波羅的海沿岸的領土。但是,立窩尼亞騎士團對當地人民,尤其是異教徒的專橫統治,導致大規模起義,持續了10多年。明道加斯見有機可乘,竟然入侵立窩尼亞,更在1261年把所有基督徒逐出國土,重新改信傳統多神教。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立陶宛

2年後,明道加斯的妻子莫爾塔去世,他隨即娶了莫爾塔的姊妹。此女子是有夫之婦,原本的丈夫是立陶宛貴族道曼塔斯。道曼塔斯一怒之下,刺殺了明道加斯和他的2個兒子。明道加斯死後,立陶宛陷入一片混亂,此後的3個繼承人,在7年內先後被刺殺。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庫洛尼亞沙嘴是立陶宛最獨特的自然景觀

由於立陶宛重新信奉多神教,統治者也沒有再使用教皇賜封的國王頭銜,只使用原本的“立陶宛大公”,明道加斯因此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位立陶宛國王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立陶宛新格魯多克城堡遺址

南宋造就的立陶宛崛起,為繼承權問題迅速陷入內亂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386年至1434年的波蘭和立陶宛

一轉眼,時間來到50年後。1316年,格季米納斯成為了立陶宛大公。此時的立陶宛,已經從內亂恢復過來。格季米納斯把國家從領主割據的鬆散狀態,搖身一變成為了集權的強國。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維爾紐斯格季米納斯塔

另一邊,在13世紀初,東南方的羅塞尼亞地區,即現在的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西部,基輔羅斯處於地方割據的狀態。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示意圖

蒙古人在1240年攻陷基輔後,割據勢力紛紛獨立,成為臣服於蒙古帝國的附庸國。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進攻南宋期間在釣魚城(重慶合州區)戰死(也有說法是染上疫症病逝,但肯定不是被楊過擲石殺死),隨即爆發爭奪大汗之位的內戰。忽必烈雖然成功奪位,但再沒有能力控制其餘各部。蒙古帝國一分為四,由西北部的金帳汗國繼續統治羅塞尼亞。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示意圖

羅塞尼亞的各小國,與蒙古人本來就只有鬆散的納貢關係,擁有很大程度的獨立。蒙古經歷內戰和分裂後,金帳汗國對於當地的控制大大減弱,正好就成為立陶宛覬覦的一塊肥肉。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示意圖

立陶宛甚至只靠外交手段,就使很多公國併入其統治之下。1321年,格季米納斯攻陷基輔。金帳汗國雖然嘗試反攻,先後兩次入侵立陶宛控制的斯摩稜斯克,但都被立陶宛軍隊擊退。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蒙古西征

1362年,格季米納斯之子,繼承為立陶宛大公阿爾吉達斯在青水之戰大敗蒙古軍,終於吞併基輔大公國全境。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立陶宛大公國

阿爾吉達斯在東方征戰之時,西方的領土由其弟凱斯圖蒂斯管理。阿爾吉達斯在1377年逝世,立陶宛大公一位由兒子約蓋拉繼承,但繼承權紛爭又隨即爆發。約蓋拉的長兄安德烈找來立窩尼亞騎士團和莫斯科大公國作為盟友,起兵奪位。另一邊,凱斯圖蒂斯趁約蓋拉分身不暇,也加入戰團,更成功把約蓋拉趕出首都維爾紐斯,成為立陶宛大公。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歐洲地圖

約蓋拉為了奪回大公之位,不惜與立陶宛的世仇條頓騎士團結盟,並承諾會改信天主教。最終約蓋拉假意與凱斯圖蒂斯議和,實則擺鴻門宴,凱斯圖蒂斯被囚禁起來,一星期後離奇死亡。凱斯圖蒂斯的兒子維陶塔斯成功逃脫,走到了條頓騎士團的領土,受洗為天主教徒,以換取保護。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立陶宛國旗

不過,事情轉變之迅速卻實在令人吃驚。內戰過後,約蓋拉沒有兌現承諾,割讓土地予條頓騎士團,令條頓騎士團倒戈入侵立陶宛。同一時間,維陶塔斯卻竟與約蓋拉這個殺父仇人談好條件,重獲所有父親的領地,維陶塔斯並且起兵掠劫幾座條頓騎士團的堡壘。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維陶塔斯

立陶宛與波蘭聯姻:約蓋拉取了個波蘭名字,兩國結為共主邦聯,雅蓋隆王朝的開始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1世紀波蘭版圖

而約蓋拉繼續積極尋找更多盟友,波蘭的故事登場了。正好毗鄰的波蘭,在路易一世逝世後,貴族選出路易的小女兒——11歲的雅德維加成為波蘭女王。雅德維加雖然已有未婚夫,奧地利公爵威廉,但是波蘭的貴族卻對這門婚事極力反對,深怕奧地利會施加太大影響力。再加上,波蘭和立陶宛之間長期的戰事,對波蘭的領主一直造成很大壓力。於是,讓約蓋拉與雅德維加成婚,成為了雙方樂見的結果。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雅德維加

1385年,雙方經歷一系列談判後,達成協議,稱為“克雷沃聯合”:約蓋拉皈依天主教,天主教成為立陶宛國教,並迎娶雅德維加。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示意圖

次年約蓋拉獲加冕為波蘭國王,而且另取了一個波蘭名字,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隆,開始了波蘭的雅蓋隆王朝。波蘭和立陶宛兩國,因此結為共主邦聯。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387年立陶宛改宗

雖然女王雅德維加沒有多少實權,而且25歲就難產而死。但是她短短的一生中,對波蘭有著極大的貢獻。她曾經兩次領兵親征羅塞尼亞,成功讓摩爾達維亞(摩爾多瓦及羅馬尼亞東北部)臣服波蘭。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377年至1434年波蘭和立陶宛與條頓普魯士的衝突

在國內,她大力發展波蘭的教育和文化,同時開設很多醫院和教堂。1979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出訪波蘭時,特地前往雅德維加的墓前祈禱,併為她封聖。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特拉凱島城堡

約蓋拉最初把立陶宛的政事交由兄長斯基爾蓋拉代為管理,但斯基爾蓋拉能力不足,國內怨聲四起。野心勃勃的維陶塔斯,於是乘機起兵。約蓋拉為了國家穩定,於是與維陶塔斯達成協議——維陶塔斯成為立陶宛大公,獲得立陶宛的統治權,但繼續臣服約蓋拉,大公之位將由約蓋拉的子嗣繼承,約蓋拉則改稱“最高公爵”。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格倫瓦德之戰,中間的人物是烏爾裡希·馮·榮金根和維陶塔斯

維陶塔斯在位近40年,在國內進行不少改革,經濟大大增長,政治制度上亦更趨向中央集權。軍事上,維陶塔斯繼續立陶宛多年來向蒙古人進軍的政策,雖然維陶塔斯對金帳汗國發動的十字軍,以慘敗收場,但是立陶宛的領土至此已伸延至黑海沿岸。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波蘭地形圖

維陶塔斯被稱為“維陶塔斯大帝”,成為了立陶宛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亦是現在立陶宛十分普遍的一個名字。1429年,在神聖羅馬皇帝西吉斯蒙德的支持下,維陶塔斯獲封為立陶宛國王。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至1434年之前立陶宛大公國的疆域位置。

可惜的是,王冠在次年終於送到立陶宛時,維陶塔斯卻剛在幾日前去世,無緣正式稱王。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歐洲地圖

不過,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聯盟,也不是一切順利。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波蘭-立陶宛聯邦領土最大範圍

黃金時代的開始:波蘭立陶宛聯邦短暫佔領莫斯科兩年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波蘭立陶宛1569-1795

約蓋拉死後,由其2個兒子瓦迪斯瓦夫三世和卡齊米日四世分別繼承波蘭和立陶宛。不過瓦迪斯瓦夫在領兵入侵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戰死,波蘭王位於是又落到卡齊米日手上。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在1618年杜裡諾休戰後,構成波蘭立陶宛聯邦的6塊主要區域的大致輪廓,疊加於現在的國界

波蘭和立陶宛兩國,在這百多年間經常如此,時而由兩兄弟管理,時而落在同一人手中。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齊格蒙特·奧古斯特

1569年,當時的波蘭國王及立陶宛大公齊格蒙特二世·奧古斯特,歷經三場婚姻仍然沒有子嗣。眼見雅蓋隆王朝快將結束,波蘭和立陶宛很可能落入繼承權紛爭之中,於是他作出了對兩國影響極為深遠的決定:

波蘭和立陶宛兩國,正式合併成一個國家——“波蘭—立陶宛聯邦”,紋章旗幟上除了波蘭王室的紅底白鷹之外,還有些繡了象徵立陶宛大公的白色騎士。國王不再世襲,而是由所有貴族投票選出,國內大小事務則由貴族議會決定。波蘭—立陶宛實行的這套貴族民主制,在歐洲歷史上可算是獨一無二。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共和的巔峰》。貴族民主制。1573年的國王選舉

齊格蒙特二世的正式頭銜真的很長,全稱為“齊格蒙特·奧古斯特,蒙上帝恩典,波蘭國王、立陶宛大公、克拉科夫、桑多梅日、謝拉茲、文奇察、庫亞維亞、基輔之領主與繼承人,羅塞尼亞、沃里尼亞、普魯士、馬索維亞、波德拉謝、庫爾姆蘭、埃爾賓、波美拉尼亞、薩莫吉希亞、立窩尼亞等地之世襲領主。”一共96個字!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569年盧布林聯合》,揚·馬特耶科,繪於1869年

兩國的合併對各自雙方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波蘭立陶宛國徽

對立陶宛來說,與俄羅斯接壤,存在著很大的邊境隱患。俄羅斯的壯大也的確使立陶宛面對的威脅愈來愈大,因此東方防線的強化尤為重要。與波蘭合併後,整體國力得以增強,東方防線也能得到鞏固。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637年繪的波蘭貴族

而波蘭則是個面積較小的國家,與立陶宛合組聯邦王國,正好為波蘭解決土地的需求,也就是說,波蘭和立陶宛雙方體會到唇亡齒寒的道理,讓締造波蘭立陶宛聯邦順理成章。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穀物對我們沒好處”。這兩幅畫闡述了農業曾經對聯邦的貴族而言非常有好處,但自17世紀後期起作用就不大

1572年,齊格蒙特逝世,在次年舉行第一次選舉,選出了來自法國王室的亨利。不過亨利才剛到達波蘭,就因兄長法王查理九世逝世,而繼承為法國國王亨利三世。亨利最後決定放棄波蘭王位,回到法國。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569年盧布林聯合的法案

波立聯邦是當時歐洲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聯邦的建立亦是黃金時代的開始。軍事上,波立聯邦的軍隊面對幾方的強敵,包括瑞典、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仍能站穩陣腳,而且在1610年短暫佔領莫斯科兩年。這個時代的波蘭翼騎兵(在背後裝上一對翼而得名),成為波蘭的標誌。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聯邦輕騎兵

另一方面,在貴族把持政局之下,波立聯邦並沒有參與1618年爆發的歐洲大戰,三十年戰爭(1618-1648),成為了歐洲少數沒有被戰火蹂躪的國家。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570年的波蘭和立陶宛聯盟

衰落與滅亡:內憂外患不斷的波立聯邦,不治之症卻是貴族民主,3次被瓜分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戰爭示意圖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齊格蒙特給予貴族的極大權力,卻也是導致國家衰落的原因。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瓦迪斯瓦夫四世統治時期的波蘭立陶宛聯邦(約1635年)

由於國王是貴族投票選出,貴族手中的選票自然變得舉足輕重,要成為國王的候選人,得設法拉攏這些手中有寶貴選票的貴族,被選為新一任國王的人在加冕時必須宣誓盡力維護貴族的權利,貴族權力於是越來越大。這代表國王在法理上是為貴族效力,而非貴族為國王效力。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合併後波蘭-立陶宛的領土構成,蛋黃色為波蘭、亮黃色為立陶宛,條紋為普魯士公國、利沃尼亞以及庫爾蘭。

每一名議員都有“自由否決權”,結果是幾乎任何改革都無法通過議會。在周邊各國越見強盛之下,聯邦卻一直停滯不前。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哥薩克軍隊

這種畸形的“貴族民主”制度導致了一個很怪異的現象:絕大部分的國家權利,都掌握在只佔總人口10%的貴族手中,而餘下的90%人口,卻只擁有非常有限的甚至毫無任何權利。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16世紀波蘭貴族服飾

內政方面,波立聯邦境內的遊牧群落哥薩克始終是一大隱患。外患方面,波立聯邦所處的地理位置,註定他們長期要面對著北方瑞典、東方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的威脅。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哥薩克婚禮

1648年,烏克蘭爆發大規模起義,俄羅斯趁機吞併烏克蘭東部,是為波蘭衰落的開始。1700年,波蘭立陶宛聯同薩克遜、丹麥—挪威、漢諾威及俄羅斯等國家,聯合起來對抗當時北歐的霸主瑞典,史稱大北方戰爭(1700-1721)。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俄波戰爭

丹麥在幾個月內就因戰事失利,被迫退出戰爭。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接著領兵入侵波蘭,兩場會戰擊敗薩克遜—波蘭聯軍,波蘭國王兼薩克遜選侯奧古斯特二世被迫放棄波蘭王位,波立聯邦因此成為瑞典的附庸。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瓜分波蘭

不過,查理十二世揮軍進入俄羅斯那年,剛好遇到幾乎是歐洲史上最寒冷的一個冬天,瑞典軍隊受到寒冷天氣、補給線過長等等問題困擾,最後在波爾塔瓦被俄羅斯軍隊徹底打敗(一百年後的拿破崙,在領兵入侵俄羅斯之前,已經仔細讀過查理十二世的失敗,不過似乎沒有動搖他的信心),查理十二世撤退到奧斯曼帝國,俄羅斯開始轉守為攻。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第一次瓜分

1717年,波蘭議會在俄羅斯軍隊在場“監督”下,把奧古斯特二世重新放上王位,但貴族權力再次被擴大,更把軍隊人數限制在24000人,相比之下,俄羅斯單在波爾塔瓦一役就投入了75000人,波蘭基本上只由瑞典的附庸變成俄羅斯的附庸。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第二次瓜分

波立聯邦雖然終於嘗試改革,但周邊的強國當然不會讓其重新強大起來。波蘭貴族多次起兵,皆被俄羅斯鎮壓,更成為正式吞併波蘭的藉口。在1772、1793和1795年,俄羅斯聯同另外兩個強權普魯士和奧地利,先後三次瓜分波蘭,波蘭—立陶宛自那時候正式從地圖上消失了。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第三次瓜分

1918年,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俄羅斯因十月革命的爆發,新成立的蘇聯退出戰事,並簽訂極為苛刻的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波蘭和立陶宛(還有此前在波立聯邦統治下的拉脫維亞、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重新獲得獨立。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二戰

不過立陶宛在二戰期間又被蘇聯吞併,在1990年蘇聯快要解體時才再次獨立。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歐洲地形圖

至於波蘭則在1939年被德蘇兩國瓜分,戰後雖然獲割讓德國東部,幾百年前曾經屬於波蘭的西里西亞和波美拉尼亞,但卻一直未能重新獲得蘇聯所佔的國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