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与地坛》为你还原在轮椅上坐了38年的作家史铁生感人故事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常常觉得这中间有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等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想必上面这段话大家一看并不觉得陌生。没错,它就是选自我们曾经的中学课本《我与地坛》中的几句话。

《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编写的一部散文集,这本书里不仅收录有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还收录有《好运设计》《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黄土地情歌》《想念地坛》等诸多名篇。

他用优美而又饱含哲思的笔触,发出了对生命、对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内在自我价值的探寻,同时又表达了对生命、对青春、对亲友、对故土深深的爱,语言隽永,让人回味无穷。而他写出这些作品大都以他本人的亲生经历为题材而创作。

不妨让我们走进这本书里,了解他。


读《我与地坛》为你还原在轮椅上坐了38年的作家史铁生感人故事


01 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失去了双腿,开始往返于地坛,思考人生

史铁生与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初中部,1969年开始到陕北插队,1972年21岁的史铁生因为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又因病情加重只得回家疗养。

在他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他就摇着轮椅到地坛去。他去地坛就跟别人上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他就摇着轮椅到地坛去。

他在那园子里,看草长花开、听鸟鸣虫叫、观日升日落。他在地坛里四处转悠,园子上空燕来燕往的高歌;园子各个角落的花开花谢他都经见过,当然和还有匆匆奔走或者往返流连于地坛里的人,他也都清楚的记得。

更多的时候他都在这园子里想关于死的事。他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终于想明白了: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

想明白这些,他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他渐渐地从犹豫、彷徨、消极、痛苦中走出来,决心好好活一回,反正“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

就这样,他凭借着对待死亡的这种达观、通透、乐观在轮椅上待了38年,直到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他的文字却激励、鼓舞着无数人。

读《我与地坛》为你还原在轮椅上坐了38年的作家史铁生感人故事

幼时的史铁生和母亲


02 为了让母亲骄傲,他开始写作

史铁生有一次和一位同样写作的朋友聊天,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最初写作的动机有很大的比重是为了自己的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在得知自己双腿瘫痪、无法医治的情形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对毫无心理准备的史铁生来说,打击是何其强烈,我们可想而知。对史铁生的母亲而言,史铁生的痛苦在她那里是加倍的。他的痛苦,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理解他的痛苦和挣扎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

那时候史铁生发了疯似的离开家到地坛去。母亲知道她不该拦着儿子,该给他独处的空间,但是她又担心儿子,怕他出事,她就悄悄地跟着他,远远地望着他。

可以说但凡地坛有过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史铁生母亲的脚印

而更多的,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能够好好地活下去。当她发现史铁生在写小说时,她就积极鼓励他,到处给他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他去看电影。

史铁生的母亲就这样默默地为儿子担心、焦虑、付出着。她太苦、太累了,于49岁的时候撒手人寰,永远的离开了她的儿子。就连她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也还是:“我那个苦命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史铁生在其母亲死后的两年,终于在写作的道路上撞开一条路来。1979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和散文发表,也由此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即便是后来他患上尿毒症靠每周3次透析维持着生命,他仍旧坚持写作。随笔《病隙碎笔》就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

读《我与地坛》为你还原在轮椅上坐了38年的作家史铁生感人故事

史铁生和妻子陈希米


03 经历过爱情的挫败后,他遇到了妻子陈希米,更坚定了活着的勇气和信念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有过一段初恋,后来因为女孩父母的坚决反对,女孩离开了他。

史铁生在《记忆与印象2》中这样写道:

“尤其那时,我正在一场不可能成功的恋爱中投入全部的热情……暂时,是明确的,而暂时的原因,有必要深藏不露——不告诉别人,也避免告诉自己。但是暂时,只说明时间,不说明品质,在阳光灿烂的那条快乐的路上,在雨雪中的那家影院的门廊下,爱恋因其暂时而更珍贵。”

史铁生就这样与一段美好的爱情失之交臂。直到那一年,他的处女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在《希望》杂志上发表,被当时正在西北大学数学系读书的陈希米看到,陈希米被史铁生的文字里所散发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便和史铁生有了书信往来。

一来二往,两人就互生情愫,1989年他们结婚。从此,她完全走进了他的生活,甘愿成为他的新腿,始终陪伴着他。1998年,史铁生患上了尿毒症,他的透析从一周一次变为一周两次,再到一周三次,每次透析完都像是从死神手里挣脱出来的一样,痛苦至极。

正是妻子陈希米始终陪伴、鼓舞、悉心照料着他,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

史铁生写给朋友李健鸣的信中这样写道:“默然相守,病重时我尤感深刻。那时我病得几乎没了希望,而透析费之高昂更令我不知所措。那时的处境是,有钱就可以活下去,没钱只好眼睁睁憋死。那时希米日夜在我身边,当然她也没什么办法。有一段时间,我们只是一同默默地发愁,和一同听天由命来相互鼓励。恰是这默默和一同,让我刚到了爱的辽阔和深重。”尽管他这一生经历了重重苦难、经历了太多病痛的折磨,但他也是幸福的,因为妻子陈希米适时地出现给予他无私的爱和陪伴,给予他生活的勇气和信念始终温暖着他。

读完《我与地坛》这本不算厚的散文集,不觉得对他充满魅力的文字更加的热爱起来,更让人敬佩和感动的是那些文字背后所带给人的思考和启示和他那些异于常人的人生和对生命的热爱,在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苦难后,他仍然选择热气腾腾的活着,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和值得人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