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中的史铁生,思考的是生与死、面对的是怎么活、写下的是爱与希望。

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我与地坛》


如果用四季来对应史铁生的一生,那一定是乱套的,因为他的春天过完后,到来的是冬天,而且中间没有秋天。一切都是那么突然。

我在最狂妄的年纪突然残废了双腿

但是这个冬天抹去了糟粕、洗去了铅华,在他接下来的生命里,只有夏天。于是,他带着《我与地坛》回来了,在书里他告诫冬天里的人们:

将来你工作了,忙得一点儿时间都没有,你会后悔这段时光就让它这么白白过去了。

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二十一岁以后,史铁生与轮椅相伴终生

自己走进医院,最后却被朋友们抬出医院

虽然史铁生走的很艰难,但是他坚持自己走进医院,可能他觉得这样代表着自己的固执——走进去,我一定能走出来。此时的史铁生,深信这一点。

那是我还能走,走得艰难,走得让人伤心就是了。当时我有过一个决心: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

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患病前一年,摄于陕北

从坚持每天看书锻炼,到期待脊椎上只不过长了一个肿瘤(这样至少有治愈的希望),到开始祈祷并思考上帝的谜语,到羡慕还能迈开腿的暮年老人,到没人的时候去摸电门。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打击,他最后陷入了恐惧的深渊。而命运没有垂青这个对健康无比虔诚的年轻人,最终出院时,他没法自己走出来了。

二十一岁过去,我被朋友们抬着出了医院,这是我走进医院时怎么也没料到的。

地坛的陪伴下,史铁生开始思考生与死

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早年间荒废的地坛牌坊

彻底的崩溃和绝望中,他来到了地坛,很多年后他觉得这是一种宿命。地坛真的存在,但是史铁生的地坛不一定真的在那里。可能他的地坛只是他强大精神家园中的一角,他蜷缩在那里,舔舐自己的伤口。

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现在的地坛一角

这里的一切都当当好,而史铁生可以在这里肆无忌惮的思考生与死。这是可怕的,如果你的身边有这么一个人整天思考死的问题,你会敬而远之。而地坛没有,反而向他张开了怀抱,这里是他的秘密空间,是他的庇护所,是他逃离尘事的小船。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在这里结束生命也挺好,没有人会打扰他。所以他有很充足的时间来思考死。只是地坛在他残破的外表下隐藏了数百年的风雨阴晴、物是人非。

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强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

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的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老柏树前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踏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

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五百年的风雨中,地坛一直在那里

这种力量一旦展示足以让人感觉到渺小、感觉到永恒、感觉到死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感觉到死其实没必要急于求成。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司仪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你说,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那活呢?怎么活?为什么活?地坛在人生的巨大尺度上向史铁生展示了一幅多彩的画卷,画卷里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互不认识,走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只要活着就有很多事情做,只要你做着事情你就活着。于是他顿悟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写作是为了活着。

十五年前,这对老人还只是算是中年夫妇,我则货真价实还是个青年。

曾有过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他也每天都到这园中来,来唱歌,唱了好多年,后来不见了。

还有一些人,我还能想起一些常到这园子里来得人。有一个老头,算得一个真正的饮者。

还有一个捕鸟的汉子,他说已经有好多年没等到那种罕见的鸟了,他说他再等一年看看,结果他又等了好多年。

……

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读者在地坛偶遇史铁生

满怀着感恩,他写下了爱的篇章

史铁生是幸运的,他看到了太多的爱。或者爱就是为满怀爱的人准备的。友情、亲情、爱情,在他的冬天过去了,还留下了漫山遍野的爱,伴随着夏天的激情,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尽头。

爱情需要理由吗?

我知道他这是爱我,可他不明白其实这是害我,我真想不走了事,我试过,不行,我知道我没法不爱他。

爱情不需要理由吗?

你要是爱她,你就不能害她,除非你不爱她,可是你(如果不爱她)又为什么要(跟她)结婚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前,他突然发现他竟然在思考爱情,他竟然看到了爱情的萌芽。

史铁生的母亲走的很突然,而且在他的夏天即将到来的前夜,没来得及看到他的夏天,但是母亲留下的爱一直在延续,没有空间的阻隔,没有时间的尽头。

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幼年史铁生与他的母亲

史铁生的朋友很多,那些朋友始终都在。他们可以用一张站台票横穿中国,也能在工作日出现在自己的病床前;他们曾一起走在陕北的土坡上,也能在深夜里陪他畅谈古今、开怀大笑。这些朋友寄托了史铁生对青春的记忆与向往,也支撑了史铁生延续到生命尽头的夏天。

一过中午,我便直着眼睛朝大街上眺望,尤其注目骑车的年轻人和5路汽车的车站,盼着朋友们来。

朋友们来了,带书来,带外面的消息来,带安慰和欢乐来,带新朋友来,新朋友又带新的朋友来,然后都成了老朋友。

以后的多少年里,友谊一直就这样在我身边扩展,在我心里深厚。

那一场回顾,关乎生死,却不仅仅是生死——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与莫言等人畅谈

还有很多很多,史铁生的思绪飞遍了自己的人生,看透了人生苦短,阅尽了人间疾苦。史铁生带着地坛回来,是想告诉还在冬天挣扎的人们:

“将来你工作了,忙得一点儿时间都没有,你会后悔这段时光就让它这么白白过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