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餘秋雨謾罵的聲音不止?且看這些理智的聲音對文化大師的評價

對餘秋雨謾罵的聲音不止?且看這些理智的聲音對文化大師的評價

都說中國的大眾是愚昧的、無知的。對於社會中爆發出的熱點只會盲目跟風、人云亦云。對於一個人來說,生前對他不斷謾罵詆譭、死後才開始對其行為、事件進行“平反”,這類事件從中國的歷史來看數不勝數,但為何我們不能及時擦亮自己的雙眼,給予一個學者應有的尊重和地位呢?

網絡上詆譭餘秋雨老師的聲音一刻也沒有停歇過,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很久,我希望當代的中國讀者以及學者們能給予老前輩一個公平正義的聲音,不要重蹈過去的覆轍,時代在進步,大眾的思想也應該進步。

繼《文化苦旅》出版20年後餘秋雨再度探尋迷失中的大國文明,出版了《何謂文化》一書。在書中餘秋雨先生首度披露文革往事,公開回應媒體諸多質疑。

“餘秋雨到底是不是石一歌?”“詐捐門真相到底是什麼?”“餘秋雨在文革時期是個什麼樣的人?”在中國文化圈,再也找不到一個像餘秋雨這麼“飽受爭議”的作家了。而在本書中,餘秋雨將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駁斥歷年來媒體和個人針對他的各種質疑、誹謗與爭議。比如在《尋石之路》中,他就以尋找“石一歌”這個帶給他許多困擾的名字為主題,來詳細道出自己如何被誤解為“石一歌”的成員,從而一步步蒙受不白之冤的經過。

(很多讀者沒看過《尋石之路》篇章也沒關係,我將會分別將此篇章發佈在我的作品裡。)

對餘秋雨謾罵的聲音不止?且看這些理智的聲音對文化大師的評價

我從網絡上找到一些公平正義的聲音,這些聲音雖小,但足以讓人振聾發聵,深入人心、發人深省。

這篇散文講了作者在為自己辯護,同時也告訴讀者一些道理。事情的起因是作者於70年代左右參加了周恩來組織的“石一歌”魯迅研究小組。而作者半途離開組織,也為接觸到什麼署名為“石一歌”的文章。而現在(2012年)又大學生卻在很多報刊上發表文章,說秋雨在“石一歌”中寫過關於捏造事實、反抗政府的文章。秋雨被戴上了這麼一頂大帽子,本事可以反駁學生的。這種指控存在許多荒謬而又可笑的問題,如文章的證據在哪兒,多年前的事為何此時才指控……但秋雨先生為了不傷害學生,他選擇了出國,到各地進行演講。有許多華人讀者以為他是去逃難的。但他們錯了。 其實,“石一歌”組織於40年前就成立了。而40年後的今天,出乎秋雨的預料,如今的社會居然還會有人如此不分是非,居然還會有人跟著無理起鬨。前面餘秋雨先生也寫到當時清朝政府的昏庸腐敗,從莫高窟的文物販賣,到清朝山中的皇家園林的建造,都讓人內心滿是對清朝的怨恨與嘆息,怨恨政府昏庸,嘆息人民無知。 而在如今這種高文化的社會上,居然也有這般事發生!這又是為什麼?!更讓人震驚的是許多媒體認為文章非常有道理,大力宣傳,讓普通老百姓也輕信了!我認為人們應該振作起來,遇到不分是非之人應立即反駁,避免再次出現。餘秋雨先生愛護學生也是有道理的,但事情已經發展到了一大群人興風作浪了,作者還是應該站出來。如果人人都是出於愛護而避談此時的話,那想必那些人會吵得更兇了。
對餘秋雨謾罵的聲音不止?且看這些理智的聲音對文化大師的評價

還有對餘秋雨先生《文化苦旅》解讀的。

何謂“文化”?何謂“苦旅”?用秋雨先生自己的話說,“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創造之苦。由創造之苦連接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於是,我們雖也能和他一同感受“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麼也沒有,連一個皺摺也找不到”的沙漠(《陽關雪》),一同領教把人“澆得透溼”、使人“滿嘴鹹苦,眼睛漬得生疼”的“劈頭蓋腦”的海浪(《遠方的海》),但真正使我們感到震撼的,是從這自然環境的艱難困苦中昇華出來的創造之苦,是對話歷史、觀照文化、拷問良心的心靈淨化與涅槃之苦。其一是創造人生之苦。儘管命運賦予我們每個人以不同的生活,但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都能在與命運之神的違逆中,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新的生活。於是,柔弱如餘姚鄉村那些嫻雅的女子,揹負不起沉重的牌坊,將平素的貞靜溫婉,化作家鄉村頭的寂寂空墳,化作異鄉琅琅的書聲或幽幽的梵唱(《牌坊》);堅強如太湖和長江孤舟上的蘇軾,毅然飲下“獨以名太高”的苦酒,從容瀟灑地完成了從政客到墨客的華麗轉身(《黃州突圍》)……平凡也好,偉大也罷,在苦難的人生面前,每一個人都平等地擁有超越磨難、創造自己新生的勇氣。其二是創造人心之苦。人心是人們的共同的感情和願望,引申開去,便是人們的心理認同,是在時光無盡的流逝中積澱成的屬於特定的時代、特定的國家、特定的民族,並不斷傳承和發散開來的氣質與底蘊。正因為如此,在“世人聞此皆掉頭”的中國東北寧古塔,流放於此的關內文人和江南閨秀,用他們的堅韌和溫潤,滋養著這片貧瘠的土地,使它從此氤氳起別有風情的豪爽重情的清朗風度(《寧古塔》);在風景如畫的意大利佛羅倫薩,MEDICI家族的代代傳承和佛羅倫薩市民對MEDICI家族的代代追隨,使得文藝復興的陽光穿透了中世紀漫長的黑暗,至今仍閃耀著令人目眩的璀璨光芒(《北極寒夜》)——傳統與文化,精神和氣質,就這樣和諧完美地統一在古今中外的歷史記憶裡,繼承在古今中外的人們心靈深處那個最溫柔、最寧靜的角落。其三是創造人性之苦。與歷史的對話和對文化的觀照,最終會內化為人們對自身和對自己內心的反躬自省,從而表現對最樸實、最本真的人性的尊重和體諒。《謝家門孔》哀婉地敘述了東山謝氏幾代後裔們的死,《巴金百年》隆重地記敘了巴金先生的生,在對自然規律的敬畏和頂禮中,娓娓地探討了死亡、生命、親情、文化這些永遠說不盡的母題。《佐臨遺言》、《尋石之路》、《天人對話》則詳盡勾勒了那個特殊年代裡文人與文化的命運,喚起了人們對那時那事的深沉反思與理性思考。
對餘秋雨謾罵的聲音不止?且看這些理智的聲音對文化大師的評價

理性的聲音越來越多,我想,我們的大國文化不至於窮途末路、不至於邊緣化、不至於夾縫中求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