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重疾险也能炒作停售?这个世道变了

定期重疾险也能炒作停售?这个世道变了


饥饿营销在我们国家各行各业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广大群众就是吃这套。保险业也不例外,停售炒作成了这几年最“成功”的推动方法。这几年最典型的停售炒作案例是太平人寿的福禄康瑞重疾险,两年前号称是亏本销售的福禄康瑞,只卖几天就停售,大家纷纷抢购。停售后没过多久,又重新上市,然后再炒作停售,反反复复赚得盆满钵满。到最后公司再说停售,连保险代理人都不敢再相信公司了,实在不好意思再告诉自己的客户“这次再不买就真的买不到了”。


当时的保险自媒体们,全都在痛批这样的停售炒作,纷纷劝广大消费者不要被停售炒作蒙骗了,当初的这些自媒体们,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粉丝的信任。但是现在,曾经战胜恶龙的这些勇士们,也抵挡不住停售炒作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看着满地的金银财宝,自己慢慢长出了龙鳞、触角和尾巴,自己已经变成了恶龙,也开始炒作停售了。


定期重疾险也能炒作停售?这个世道变了

一、停售为大,其他产品都让道

一个月前,达2重疾险的停售炒作,铺天盖地的文章纷纷大肆吹捧,性价比略高一点的超级玛丽2020max,被写成“很一般,贵得不值得”,新上市的优惠宝重疾险被暂时雪藏了,而性价比更高很多的嘉和保被喷得最惨,无耻的写成缺少了高发轻症:慢性肾功能障碍。在停售炒作的利益诱惑下,一切其他产品都要让道。这就是现在互联网保险的乱象:假装客观中立,在巨大利益面前能把黑的写成白的、把白的写成黑的,而且还能让你觉得有道理。


现在,轮到炒作嘉和保的停售了,再也没人说嘉和保缺少什么高发轻症了吧?嘉和保只是定期到70岁的版本修改了投保规则,也可以理解为定期到70岁的版本停售了,这个说法没问题。不过这次炒作停售也依然恶心,保到70岁本来就是嘉和保唯一的缺点,连缺陷都能拿出来炒作?我真是服了。


定期重疾险也能炒作停售?这个世道变了


二、嘉和保定期和终身对比

拿30岁男性举例,50万保额,30年缴费,嘉和保重疾险有四种投保方式:

1、保定期70岁,不附加恶性肿瘤额外保险金,每年保费3040元;

2、保定期70岁,附加恶性肿瘤额外保险金,每年保费3285元;

3、保至终身,不附加恶性肿瘤额外保险金,每年保费4780元;

4、保至终身,附加恶性肿瘤额外保险金,每年保费5180元。


恶性肿瘤额外保险金,就是俗称的癌症二次赔付。这个附加险是嘉和保这款产品的核心优势所在,如果不附加那就完全没必要买这款产品。所以,上面的投保方式先把1和3排除掉。剩下下面两种选择:


  • 保定期70岁,附加恶性肿瘤额外保险金,每年保费3285元;
  • 保至终身,附加恶性肿瘤额外保险金,每年保费5180元。


嘉和保重疾险,保至终身比保定期70岁,每年保费贵了1895元。下面我们来看看这1895元到底值不值得加上。先看看重大疾病发生率数据,直接看最右边一列累计发生率。


定期重疾险也能炒作停售?这个世道变了


男性到70岁,重大疾病累计发生率是39.1975%,我们假设寿命活到90岁,重大疾病累计发生率是86.9666%,换算成简单点的计算方法:嘉和保重疾险定期70岁的保费3285元,换来的是50万保额获得概率39.1975%,如果增加1895元保费换成保至终身,增加的赔付概率是47.7691%,显然多出的这笔一千多保费是划算很多的。


三、定期重疾险存在即合理?

有人觉得存在即合理,既然保险公司把嘉和保设计了保定期70岁,那么就有它的合理性?这个判断方法太草率了,保险产品的设计是有很多客观问题存在的。比如你肯定听说过一生中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是72.18%,那为什么我上面的数据到90岁的发生率就已经达到了86.9666%?


那是因为现在市面上所有的重疾险沿用的生命周期表中,男性平均寿命是79.5岁,女性平均寿命是84.6岁,按照这个年龄,男女平均累计重大疾病发生率确实是72.18%,但是你现在很年轻,等你老了的时候,也许人均寿命已经超过100岁了。如果现在买的重疾险是定期到70岁,那是有多悲剧,为了便宜一千多块,何必呢?


终身到底是多少年,对于保险公司来讲是一个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保险公司只能按照统一的生命周期表来定价。所以,选择重疾险,你想战胜精算师让保险公司亏损,唯一的方法就是选出一个性价比最高的重疾险,保至终身。


定期重疾险也能炒作停售?这个世道变了


四、预算实在不够怎么办?

如果你确实就差这一千多块,那么还是有解决办法的:一是适当降低点保额。嘉和保附加癌症二次后,终身50万保额对应的保费是5180元,终身40万保额对应的保费是4144元;

二是换产品。如果40万终身保额还嫌贵,那就换成超惠保,终身50万也只要4390元,终身40万保费是3512元。无论如何,不要选定期的。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你现在买了保定期70岁的重疾险,也许这辈子就这样错过了。


五、卖终身的比卖定期的赚得多?

这个谁都能理解,终身的保费贵,自然卖保险的也赚得更多。但是对于互联网保险,这个逻辑是相反的,你想想看,对于一个百万粉丝的大号,多你一千少你一千有什么区别?成交率才是最核心数据,既然无法判断终身好还是定期好,那么大多数人会选择定期,因为便宜。这就是互联网割韭菜思维。


写在最后:

我之前多次详细测评过嘉和保,与所有新产品都进行过深入对比,也多次表达了我对这款产品的看好。但是还是要劝你,这次定期的停售跟你毫无关系,本来就不该买定期。


即使以后嘉和保完全停售,终身也无法买了,也不要因此影响你的购买计划。就算整个嘉和保停售后,一定有其他保险公司敢设计差不多的出来。即使是现在,超级玛丽2020max也比嘉和保差不到哪里去,如果你能深入理解优选保理论,其实超惠保比嘉和保更好。


延伸阅读:


定期重疾险也能炒作停售?这个世道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