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碰到一些朋友对买保险这事特别纠结,在纠结中目送一款又一款产品,迎接一波又一波涨价,想买,又搞不清楚那么多保险有啥区别,看书自然是没那个精力,但是又必须自己研究,能采用的办法自然是上网各种搜(这点其实特别理解,白领高知人群的特点,就是自我学习能力强,如果自己不研究,只听别人的一面之词,心里是绝对过不去的,更何况涉及的投入少说也有十几万。)但关键网上的信息真的都靠谱吗?如果他真的那么中立为什么费劲巴拉的发那些东西呢?写过文章的知道,随便一坐大半天就没了,图啥呢?

有好多的“理财专家”,或者号称 “精算师”的,还有一些网页自动弹出的小广告,都在言之凿凿的告诉你,“消费型重疾险才是保障类刚需产品,而储蓄型的重疾险白白占用了你的资金,如果自己投资能如何如何……&*%¥#@*,所以保险姓保,钱要花在刀刃上。”

这句话,是不是炸一听觉的还挺贴心的,感觉是这么回事对吧。但要我说,前半句保险姓保一点儿毛病没有,至于后半句,您那钱花的是不是刀刃上可就不一定了。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既然您的想法是 “我只要保障就可以了,投资我可以自己做。” 那好,我们就从保障和投资这两部分来说。

一、保障

根据市面上的保险产品,我们暂且把重疾分为这三种:一年期的纯消费型重疾险、保终身但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保终身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也就是常说的储蓄型)

1、一年期的纯消费型重疾险

这种重疾险最吸引人的就是保费,很便宜,特别容易让人感觉自己确实做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是它的保险条款您有没有好好看过呢?

首先,它的合同免责条款和主流重疾险就有很大区别,拿一款此类互联网保险合同为例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这是网上在售的某款一年期重疾险的免责条款,在这篇免责条款中,如果您在等待期内发生与重疾相关的检查,那您的重疾是不能赔偿的,而在常规的重疾条款中,只要初次确诊是发生在等待期以后就可以正常理赔,这初次确诊和初次就医,一词之差可就谬之千里了。另外,根据这份免责条款,就算您投保的时候身体是健康的,但是后来得了精神上的疾病,免责;未遵医嘱用药,免责;医疗事故引起的,免责;生育引起的,免责;得了特定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心理疾病等,统统免责;遭武装绑架,也免责。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说实话,这样的免责条款真的赶上普通医疗保险的免责条款了,而且就算是医疗保险的免责条款也没有说等待期有相关检查也算免责的。

那我们再看看一般重疾险的免责条款是啥样子的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在一般的重疾险中,除了像战争、核爆炸等这种重大不可抗力,其它的基本都是对道德风险及违法行为的免责,对于个人容易发生涉及的部分会有黑体字强调。都是重疾合同,对比一下,您就懂了。

看完免责条款,再看关于变更项。

这是刚才那款网上消费型重疾险,关于职业工种变更的条款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也就是说,如果您投保后,从事的工种发生变化,那是需要告知保险公司的,涉及保费的变化,或者是否继续给您承保。如果忘了告知到时候赔不赔呢?这咱真不知道,您得问那家保险公司了。成人可能工种变化的几率不大,但要是给孩子上的,那您可得想着点儿这事。

那主体保险公司的重疾条款中对变更项写的要求是啥呢?

——您的联系方式发生变更了,记得及时通知我们。over

……

继续重点,关于续保的条款

重疾类的保险最重要的就是保终身,因为风险随着年龄增长必然越来越大,这是自然规律。我们为啥年纪轻轻的就投保?除了当下拥有保障外,还有一个就是为了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把坑占上,避免将来身体发生问题不能正常投保了,对不对?

如果一款重疾险在我们风险低的时候年年交钱,等风险高了需要它发挥更大作用了,它却不能续了,你怎么办?

看条款,纯消费型重疾险的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解读一下:它不是保证续保的合同,可以续保,但如果这个合同统一停售了那就不能续保了,并且保费是随着年龄变化的,如果医疗水平发生变化了也可以统一调价。其实涨价不算啥,关键就是不能保障合同终身的有效性。

而主流终身合同的重疾险,即使这个产品停售了,也只是不能再卖而已,已经售出的是永久有效的,并且费率定了多少就是多少,定了20年每年都交这么多,没半截涨价一说。(个别合同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在这款一年期消费型保险中对续保还有这么一条

重疾险,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纯消费型

这条要注意了,续保要在这一年合同到期后的15天内执行,才可以算作连续投保,如果您忘记续保,或者正好那会儿卡里没钱,没有扣费成功,过了15天,那是需要重新做健康告知,进行投保审核的,并且还需要重新有90天等待期,说白了就是签一份新合约。

但问题是如果在新合约之前您的身体已经不是标准健康体了呢?不能再续保了呢?就跟刚才说的不能保证续保的风险一样,那您的往后人生就此“裸奔”了?

我觉的如果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存在这样的bug,那您图啥呢?就图便宜吗?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选择这种保险真的不是因为那点儿保费的事,真的就是雾里看花,未见真相。退一万步讲,如果真的是刚毕业的学生,真的是没钱,那我觉的你还不如趁年轻赶紧给自己占上一个百万医疗险来的更划算,要知道医疗险的核保比重疾险更严格,别看保费便宜,还真不是谁都能买的,趁身体好,赶紧上。

一年期的纯消费险先暂且聊到这儿,再看看另一类消费型重疾险,保障责任与主流重疾险相似,也是20年分期交费,也是保终身,区别就是没有身故责任,我们来讲讲这种保险有啥问题。

2、20年交费,保终身的重疾险,不带有身故赔付责任

很多朋友也相中了这种重疾险,毕竟合同是终身的,不存在一年期的断保问题,同样20年交费,保费要比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低些。

“反正我就想保个大病,也不想身后给谁留钱,不需要身故责任的。”

有刚才这个想法的朋友应该也不少吧。好,现在我来跟您讲讲如果不带身故责任,这份保障会存在哪些问题。

先说保障,那就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的25种大病来讲,因为不管你买的重疾合同含100种还是200种疾病,这25种都是全国统一的。在这些疾病中,有一些是只要确诊,满足疾病指标要求,拿着确诊报告就能申请赔付的。但是还有一些,是需要满足一定时间后,身体还存在某些症状,这些症状达到要求才可以申请赔付,但是如果在这个时间的中途,病人离世了,那不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是无法理赔的,因为就疾病而言并没有达到合同条款的要求。

举个例子:重疾险中有一条叫“脑中风后遗症”,它的疾病条款在合同里是这样写的,“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180后,仍保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2.语言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看了这条疾病的条款您就知道了,这条疾病赔的不是脑中风,赔的是脑中风的后遗症,这里面有个重点就是这个180天的时间要求,要满足了才符合本条重疾的赔付标准。但是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在我国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如果在180之内因为这个疾病去世了,那您的受益人是无法拿到赔偿的。

再举个例子:癌症,几乎是我们重疾中赔付概率最高的病种,重疾险保险中的第一条就是“恶性肿瘤”,这属于典型的确诊即赔付的疾病,只要拿着医院的确诊报告,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但问题的关键是医院怎么给你确诊?有的肿瘤可能通过穿刺结果来确诊,但有的肿瘤只能通过手术,对病灶切除后进行活体切片才能进行确诊,而CT等影像学报告对于医生来讲只能作为参考结果,也许医生会拿着影像结果跟你说这是癌,但是出确诊报告恐怕是出不了的,这点您也可以咨询您周围的医生朋友。那问题来了,如果说一个癌症病人,他的确诊报告只能通过手术后对病灶切片出病理报告来获得,但是他的身体状况又不允许做手术了,或者已经失去手术意义了,那怎么办呢?

如果这位病患的重疾保险含有身故责任,根据合同内容肯定会拿到一笔理赔金,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果不带身故责任,又拿不到确诊报告,那能否申请到理赔金呢?

再说价格,这种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之所以便宜,无外乎就是减去了一个终身寿险的责任,刚才对于身故责任有没有用这点我已经说完了,现在讲讲保身故责任的险种——终身寿险,这个险种本身就是不便宜的,这很正常,您想想,就算意外、重疾发生率再高,也高不过100%的,人活一世终究是要走的,对一件肯定会发生的事我们也没啥好避讳说的,有些高净值的客户会专门为自己配置大额的终身寿险,为以防万一,也为资产传承,这点我们以后有机会详说。那主体保险公司给的那种重疾险一般就是将重疾和终身寿做了个合并,二者赔其一,保额迟早都会给,对于家庭来讲,又有什么不好呢?

3、20年交费,保终身,带身故赔付责任,并且具有现金价值的重疾险

就是主体保险公司通常推荐您的那种,保终身、带身故责任、有现金价值的重疾险。也是互联网上经常被人黑,表情夸张的告诉你“小心入坑”的那种保险。其实刚才说完前两种,我突然觉的没必要再讲这种保险了,如果您把我之前写的看明白了,自然知道了这种保险的好处。

我只谈现金价值这一点吧。现金价值就是您在某一年,打算退保能退出来的钱。通常来讲一个中年人投保储蓄型的重疾险,等他老年的时候现金价值都会覆盖他的全部已交保费,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到老年的时候,突然需要用到这笔钱,那他是有权利解除这份重疾险,拿回自己的已交保费,甚至还有一部分收益。当然不同的产品现金价值的高低有所差异,投保的时间越长,现金价值也越多。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买重疾险就是要保重疾,要不就是身故了陪给孩子,我根本不考虑把本金再拿回来的事。这个想法也没有错,但是站在一个就风险论风险的角度,凡事都不能说的太绝对。人一辈子长着呢,谁又说的准三五十年后的自己到底怎么样呢?自己一定不会用到那笔钱吗?将来留给子女,但是子女本身也是人,他们就一定不会有风险吗?凡事都有个万一呢,对不对。

消费,那就是把钱花掉,不出险,那这笔钱就纯给了保险公司。

储蓄,就是把钱存起来,出险,赔付,不出险,将来或取出来自用或身故留给孩子,给自己多一个选择。

二、投资

讲到投资,这领域的专家就更多了,我不敢妄论,所以分享一些大咖总结的果实吧。巴菲特,世界顶级的投资大师,大师啊,1965-2018他控制的伯克希尔复合年化收益率是18.7%,可能这数您听着也不是多激动,好像您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投资回报比他高对吧?我相信这是肯定的,但您别忘了,巴菲特的投资回报率是有个五十多年的时间维度做衡量的,不是看十年二十年,更不是看三年五载,如果看短期,那英雄到处是,但是真的把视线拉长到50年呢?又有几个人能保证到那时候自己的投资一定能达到年化7%?5%?3%?拍着胸脯扪心自问一定能做的到吗?恐怕几十年后的本金是不是一定安全都未必确定吧。

股票、基金、外汇、期货、黄金、这些行吗?

房产,行吗?您能确定50年之后的房产值多少钱,能变多少现吗?

银行的理财,行吗?您打开过合同看过里面的风险提示吗?您知道银行理财不在刚兑范围,不受存款保险基金保护吗?更何况现在的理财收益只能代表现在,未来什么样根本无法预知。

再说银行的存款,是,大银行的存款相对安全,那存款的利息对您追求的增值又有什么意义呢?

银行的存款作为一种储蓄,解决的是我们资金的安全和流动性,但是它没有保险的杠杆作用,同样保险也是储蓄,它解决的是当我们遇到风险加杠杆赔付,何乐不为呢?

所以我对前文提到的某些网络言论,把储蓄型重疾省下的钱用于投资,可以回报多少多少,真的不敢认同,因为他们所有的分析都放在一个纯理论的环境中,就像我们做实验一样,一切都在一个理想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然而生活是现实,现实就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政商环境的不确定,自然灾难的不确定,以及我们自己人性中的不确定等等。

我们身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本就有人性的弱点,本就容易贪婪、容易逐利、容易漠视风险、容易有赌性、容易随性懒惰,容易把自己规划好的储蓄计划轻易打破……这不是谁的缺点,这只是人性而已。

自我对抗吗?与人性对抗必输。只能用一个人性去对抗另一个人性。比如你健身减肥很难坚持,但是如果瘦下来后完美的身材带给你的满足感足够大,或者利益足够大,那人性的贪婪自然就克制了懒惰。同样让你无论如何都每年坚持储蓄很难,但是保险的合同约束,如果您不坚持就会面临损失,人性的贪婪和对失去的恐惧同样也会战胜随性,说着说着感觉要讲年金的节奏了。

好了,本文到此,对重疾选消费型还是储蓄型,保障责任有什么差异,怎么看待保险和存钱这件事,前文您仔细看一下,还是那句,多了解没坏处,最终的决定权在您那儿。

最后再跟很多站在门外的专家们说一句,保险虽不是什么高科技产业,但也真不是看几本保险合同,对比下几家产品就能号称懂保险的,投保、核保、体检、续保、理赔、保全变更……这些东西,都跟您对比的什么性价比扯不上关系,这条路漫漫而修远,需要不断的学习、浸泡、实践。

如果有哪些阐述不周或有错漏的,也欢迎您指正。各位,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