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你應該讀的三本職場好書


疫情之下,你應該讀的三本職場好書

讀一本書,最難的是翻開它。

2020年的開篇,註定在很多人的心裡,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

一線戰士逆行而上,全國人民堅守在家,以往的喧囂熱鬧,變成了上下一致,永不言敗。

在這種特殊時期,很多朋友在家開啟了一場“閉關”之旅,但很多人抱著手機,一刷就是一天,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浪費掉了。

其實,對職場人而言,這是很好的充電時間。

今天給大家介紹三本職場好書,希望能通過這些書籍,改善大家的工作方法,提升大家的工作效率。

疫情之下,你應該讀的三本職場好書

卡爾·紐波特 《深度工作》


職場人必讀一:《深度工作》

大家可以先做一個測試,拿起一本書,看看能心無旁騖的讀上幾頁。

我曾經自己做過一個測試,看自己在規定的2小時讀書時間裡,我用攝像頭錄下自己的行為。看完錄像自己大吃一驚,在2個小時的讀書時間裡,我拿起了32次手機,發呆6次,打了22個哈欠,而書只讀了80頁不到。

讀書是這樣,工作時很多人也是這樣。

《深度工作》這本書,就是告訴我們如何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避免打擾與走神,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

其中我個人覺得十分有用的地方,是關於討論深度工作的四個準則。

疫情之下,你應該讀的三本職場好書

深入高效工作

第一,工作要深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刻意培養自己的工作習慣。簡單點理解,就是找到一種自己喜歡的工作方法,比如我自己使用的番茄工作法、日清工作法,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我自己的工作效率,讓我自己進入高度集中的工作狀態。

第二,擁抱無聊,克服分心。其實很多人在工作的時候,經常分心,走神,覺得無聊於是刷一會兒手機,學會規劃自己的工作時間工作內容,能夠有效解決分心的問題。

第三,遠離社交媒體,選擇合適的網絡工具。這點很重要,想想我在2個小時裡的統計下,拿起了32次手機的故事,大部分時間就是去看社交平臺,雖然並沒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情。但微信、微博這些社交媒體,真的十分容易打斷我們的工作節奏。

第四,不要做膚淺的工作。這點比較難,畢竟很多工作,我們比較難推遲,但有一點大家可以學習,就是把簡單的工作交給別人做。這樣不僅可以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同時可以保證自己在深度工作時不被打斷,而且別人還獲得了簡單的工作成果。

疫情之下,你應該讀的三本職場好書

詹姆斯·克利爾 《掌控習慣》

職場人必讀2:《掌控習慣》

1.01的365次方和0.99的365次方,雖然1.01和0.99僅僅差了0.02,但他們的結果卻天差地別。

1.01的365次方等於 37.78; 而0.99的365次方卻 0.03;這中間相差了1000多倍。

那麼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每天進步一點對比每天退步一點,一年的積累下,也會產生很大的差距。

《掌控習慣》這本書,就是一本告訴我們如何培養好習慣的書籍。

對於職場人而言,一個好的習慣,好的工作方法,往往能夠讓我們的工作效率翻倍。

書中涉及習慣養成的四個方法,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疫情之下,你應該讀的三本職場好書

養成好習慣是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要讓習慣顯而易見。

為什麼壞習慣我們總是一學就會,因為壞習慣更多的及時滿足,而好習慣是延後滿足,比如抽菸喝酒,這都能夠當時就給予我們身體上的反饋;而像運動畫畫,卻需要我們堅持一段時間,才能有所收穫。高中事情,很多人通過寫出自己的夢想來激勵自己,其實就是讓習慣顯而易見的一種。放在職場上,寫下自己的工作計劃,寫出自己的工作安排可以有效養成一個好的工作習慣。

其次,讓習慣不可抗拒。把習慣和你的喜歡的事情綁定在一起。比如在養成番茄工作法的時間,可以在每一個25分鐘番茄時鐘完成的時候,獎勵你自己一個喜歡的事情,可以是吃點自己喜歡的食物,但千萬不能是刷朋友圈刷微博這樣的獎勵,因為這樣會讓你在下一個番茄鐘的時候,分心走神。

然後,讓你的習慣簡單易行。一個新的習慣,不應該是一個挑戰,拿番茄工作法來說,25分鐘是科學驗證過的時間,如果你一上來就要求自己1個小時連續工作,而且不科學分配休息。相信我,你堅持一個禮拜之後,很容易就放棄這個習慣,要明白習慣是我們的切入點,而不是終點。

最後就是讓你的習慣變得愉悅,每天記錄自己的工作,記錄自己的進步,這樣會讓你更清楚的看見自己習慣的成果,跟蹤自己的成績。

疫情之下,你應該讀的三本職場好書

史蒂芬·柯維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職場人必讀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這本書比較好讀,七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讀透了七個習慣,也就解決了大部分人的職場問題。

1.積極主動,始終保持對生活的樂觀與積極。在職場裡,只有保持對工作的熱愛,積極主動去學習,去提高自己是職場提升的永恆法則。

2.以終為始,找到目標,瞭解自己目標,清晰自己的目標,然後朝著目標不斷前進。這點在職場裡也很重要,很多人不明白自己上班為了什麼,想了半天只說得出一個字,錢。其實錢確實可以是目標,但還不夠清晰,你只有明確自己一年要攢多少錢,才能更有動力的走下去,才會想更多辦法提升自己。

3.要事第一,在時間管理中常說的一點,就是把你的工作分為四個象限,然後優先解決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因為很多決定你未來的事情都是那些重要的事情。把你的時間集中起來解決重要的事情,不要被那些不重要的事情給絆住了腳步。

4.雙贏思維,這點放在職場裡面,我個人理解為員工和公司的關係。只有找到彼此的平衡,讓雙方共贏,才是一個健康的職場工作狀態。

5.知彼解己,學會傾聽,審視自己。這點比較好理解,就是多聽少說,然後多想想如果是自己,自己會怎麼解決?

6.統合綜效,在瞭解別人,審視自己之後,你要學會的是判斷和尊重差異,取長補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職場肯定不少於三個人,在工作中學習他人的工作方法,尊重他人的工作習慣,也是我們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

7.不斷更新,不斷進步,不斷提升。

疫情之下,你應該讀的三本職場好書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當然,我這裡介紹的三本書,都是我自己讀過並且覺得能夠高效改變自己職場行為的書籍。

職場中的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行業,去讀和你崗位相關的任何一本書。

畢竟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無論何時,請你一定別忘記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