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秦國此時除了齊國外已經佔領了整個華北平原,再加上之前的關中平原,黃土高原,漢中平原,四川盆地,全國的各大產糧區已經落到了秦國的手上。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感恩圖作者布哈林

楚國雖然實力仍然很強,地盤依然很廣,但從綜合國力上來說,卻遠遠比不上秦國。

而且王翦並沒有深入楚地,而是離家門口不遠就打住了,再加上部隊所處的位置是依託潁川的大物流網絡,後方的給養並不費力的就能源源不斷的送上來。

這也意味著,你無法通過斷了王翦的糧道逼他六十萬大軍餓死。

此時此刻,潁川郡這個地方,作為全國一盤棋的時候,重要性開始無比凸顯出來了。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來看下面一張圖。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圖出自《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

這一道道交叉縱橫的水網使得王翦根本不用擔心後勤的物流問題。

此刻我們暫做了解,楚漢爭霸時,這片土地有巨大篇幅。

項燕手中的兵力並沒有王翦多,人少打人多,你只能出奇計,或者等著他打你,你通過防守消耗他。

如果你想退一步,就打算長期對峙了,你還沒辦法去裁一部分軍來減輕國家的消耗,因為如果你人少了,王翦馬上就會直接跟你死磕,拿規模的優勢碾壓吃掉你。

出奇計王翦不上鉤,你想防守他壓根不跟你打,你還不能裁軍只能跟他耗,這就讓項燕感到非常絕望。

打也不是,退也不可能,這就好比兩個人追一個女神,一個有錢,一個沒錢,沒錢的那個只有展示自己的才華,特長,幽默等等一堆別的東西,才能夠打動女神。

但如果那個有錢的就是捨得花錢,就是跟那個沒錢的比花錢,今天帶女神吃西餐,明天送跑車,人家還就是破不了產。

那個沒錢的基本上就沒什麼希望了。

秦國現在就是這個有錢的。

楚國就是那個沒錢的。

秦國賭的是能不能要你的命,楚國賭的是能不能保住命。

從戰略優勢上來講,秦國就已經高出一大截了,再加上國力的比拼,楚國隊已經大比分落後了。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其實之前王翦在第一次嬴政詢問滅楚對策之前,就已經想好了滅楚這一仗的打法。

所以他非要這六十萬。

不過這個戰略有兩個非常大的弊端。

一個是成本太高,另一個是領導會不會放心。

這就好比你們家有一個億,你到結婚的歲數了,跟你爸媽要九千萬去娶媳婦。

不用問,你追那女孩的成功率肯定會非常高。

但你爸媽會問你,用不用花這麼多錢?

一千萬行不行?

啥姑娘值九千萬啊?

這錢給你你是去娶媳婦了嗎?你別抽了賭了嫖了或者直接把我錢套走不理我們老兩口了。

所以嬴政最開始是對王翦很不滿的,畢竟誰家也不會給敗家子好臉色的!

不過昌平君的背叛和李信的第一次失敗讓嬴政沒有了選擇,他只能選擇相信老王並花這九千萬。

說到這裡有一個我們忽略的問題,真給你這九千萬,你會不會花?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要知道,王翦帶著全國各地集結來的這六十萬人,一待就是好幾個月,沒出任何事,戰鬥力還能保持的特別高昂。

這本身,就是一種極高的統軍才能。

這種能力不是人人有的,比如說有句非常著名的成語: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這是出自於劉邦和韓信的一次聊天,韓信說劉邦最多帶十萬人,而他越多越好。

你可能會納悶,帶的兵當然是越多越好啊,人越多打起來優勢才越大嘛!給你六十萬你也能滅了楚!

沒那麼簡單。

帶兵的能力,人數後面每加一個“零”,都意味著二鍋頭到茅臺的巨大差別!

現實中,當你帶著六十萬人出了國去拼命,你要考慮如下事項。

六十萬人的吃,喝,拉,撒,衣,藥,宿營地,水源地。

以及如何讓這六十萬老爺們不無聊,不鬧事,不性飢渴,還要保證訓練,保證士氣,戰機到來時戰鬥力隨打隨有。

還有六十萬人攻擊時如何形成組織,如何追擊與防禦,部隊間如何形成默契而不是自相踩踏變成國慶旅遊景點。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等等等等。

每一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項處理不好,整個大軍就會面臨下面處境:

要麼戰鬥力打折。

要麼傳染病死一大半。

要麼被敵人發現弱點各個擊破。

要麼還沒打自己就譁變了。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所以說,看著王翦是個敗家子,但除了王翦,還真的很難有人能夠去張這個嘴,說我能帶六十萬人。

真以為花錢容易啊?花大錢可是需要藝術的!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幾個月過去了,楚王坐不住了,官方記載是說:楚王認項燕為怯,數遣使催促其出戰。

楚王認為項燕膽怯,派了好幾撥使者催促其出戰。

其實如果你看過我們長平之戰的分析,趙王換廉頗,和楚王逼項燕出戰,原因都是一樣。

甭什麼膽怯了,說點實在的吧,就是沒錢沒糧耗不下去了。

再看一次關鍵圖。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項燕沒有辦法,也沒法蹲點了,只能率大軍進攻西線的秦軍。

在老王工頭加固了大半年優良工事的防禦下,楚軍根本就沒有斬獲,但秦軍仍然不出工事反攻,就打算跟你拖下去了。

項燕反覆叫陣,不得,於是引軍東去。

就在這時,老將軍王翦就像鯊魚嗅到了血腥味一樣感覺到了戰機。

王翦先是問部將,將士們天天在幹什麼?

部將回答說,孩子們天天在玩遊戲。

老王隨後總結性發言:士卒可用矣!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隨即王翦馬上點起六十萬大軍,下令緊緊咬上楚軍,全線展開決戰。

在渦河之南,秦軍追上了楚軍,展開了大戰,楚軍背後是渦河,秩序大亂,在此地,王翦畢其功於一役,消滅了楚軍主力,剩下的殘餘楚軍向東潰散。

王翦令蒙武率一部軍攻略淮北之地,自己帶主力開始直擊楚國首都壽春,俘虜了楚王。

至此,楚國被滅。

後世在評論這場大戰時,評價最多的就是:不作就不會死!打仗就是比耐心!你項燕瞎動什麼!你跟王翦那老小子耗啊!打了一次勝仗就不知道姓啥!我大楚都讓你搭進去了!

不過你要是仔細回想一下整個戰國的十二戰呢?

整個戰國中晚期歷史,實際上就是在不斷的重複一句話:打仗就是打國力!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如果我們深入來看,王翦沒錯,項燕沒錯,甚至逼戰的楚王也沒錯,因為他當家他知柴米貴。

全都沒犯錯,只是弱者不得已!

這場大戰給我們的最大啟發就是,當你具有著巨大的國力優勢時,如果你還有穩重靠譜的將軍,你就應該選擇進行消耗戰。

如果你是大公司,那麼就要跟小公司打價格戰,成本戰。

如果你是美國,你就是要通過軍備競賽去把蘇聯拖死。

我們曾經一再說秦國幸運,他幸運在了哪?

這個國家幸運在了始終有人,或者事,莫名其妙或天作之緣的將他始終綁定在一個正確的戰略上!

魏犯了戰略錯誤,秦也犯了,但趙國和范雎給他拉回了黃土高坡了。

楚國那邊也搞了改革,但吳起不是商鞅,楚國貴族也不是魏冉。

齊讓樂毅打禿了是亡在了作上,沒問題,秦也差點作,但秦武王自己砸腳丫子走人了。

趙武靈王一世英明最後死在了接班人抉擇上,要知道秦這方面也有過大虛驚,武王死後秦國內部成粥了,但猛人魏冉鐵腕血腥與慧眼獨具保證了秦國最終得以奠定了天下之基。

這一系列的幸運,除了白起神仙打架外,綜合起來就是一句話。

用我越來越大的屁股,不斷地坐死你!

古往今來,太多的優勢者,並沒有琢磨明白這句話,後面兩千年下來,太多的人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違背了“秦國式幸運”!

對了,還有一個人的下落沒有交代,昌平君。

昌平君在楚王被俘後,被項燕立為新的楚王,建立起了流亡政府。

這個流亡政府並沒有支持太長時間,在王翦俘獲楚王的轉年,秦王政二十四年,被王翦消滅。

昌平君和項燕全部戰死,楚國各地被王翦平定,楚國也因此“暫時”的成為了歷史。

在這段歷史中,自己的表叔昌平君的背叛讓嬴政憤怒且悲傷而且還有那場不光彩的大敗,以至於刪除了他的所有資料,所有涉及到他的事情均進行了掩蓋。

千年後,我們看到這段歷史,看到了莫名其妙的李信,看到了老謀深算的王翦,看到了用人不疑的嬴政,我們其實也應該看到為了自己祖國戰鬥到最後一刻的這個秦國貴族,昌平君。

對了,我們還剩下了一個國家沒有說,這就是齊國,上一講,我說用100字來說它。

也許保守了,可能得用100多字。

嬴政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總是忽悠齊王:我雖然強姦她們,但是你對於我來講太重要了,你是女神,我是絕對不會碰的。

這個國家如蠢豬一樣的眼睜睜的看著秦國一個又一個的消滅了身邊的每一個國家。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它就擱那杵著。

在王翦滅楚後,他的兒子王賁率軍將燕國在遼東的殘存勢力剿滅後,捎帶腳打入了臨淄。

齊王投降。

自此,秦國統一六國。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嬴政打下的這份家業大的嚇人,以至於他在給自己起封號時煞費苦心。

最早群臣的上表中,這個封號是“泰皇”。

明顯不好聽,傳到今天成東南亞某小國領導了。

祖龍嬴政將“泰”字圈掉,後面加了個“帝”字。

自此“皇帝”這個封號被後面的兩千多年中的數百位統治者所珍愛,一直沿襲。

出處是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字。(後來有一種香菸的品牌也是在其中各取一字)

皇者,大也,煌煌盛美。

帝者,德象天地,父天母地,為天下主!

真牛啊!

嬴政的這份家產,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

它的偉大在於,他幾乎統一了所有的已知文明,統一了所有的已知區域。

王翦滅楚:秦國搬開最後的大石(下)


這在當時,是開天闢地的頭一遭。

不過這個華夏大地上的第一次大一統,卻又如同綻放的煙花般絢爛而短暫。

僅僅十幾年後,一個叫劉邦的沛縣街道居委會治保主任就打進了咸陽,秦始皇嬴政的萬世基業僅僅經歷了二世就走向了衰亡。

戰國的歷史已經翻了過去,秦在一統天下後,這段歷史發生了什麼?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華夏大地迎來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濃度最高的五年大戲。

沒有之一!

劉老三,楚霸王,蕭主任,張指導,韓半仙,陳老闆,彭隊長,沛縣老小子天團····

麻溜跑步前進!

趕緊都候場來!

到你們的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