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在漫长的中国史上,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古人,但是,能够驰名中外的人物却是不多的,秦始皇——嬴政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千古第一帝王的秦始皇嬴政,生前一统六国是如何风光,天下黎明百姓无不俯首称臣,百官朝拜形势浩荡,殿宇气势恢宏,何等尊贵何等光鲜,死后秦始皇也希望在黄泉能够享受同样的待遇,于是命匠人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无比华丽而又神秘的陵寝。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秦始皇帝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规模巨大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古往今来知名度高的皇帝大多是生前自己折腾,死后被人折腾,但在中国有两座很受世人瞩目的皇帝陵墓一直没有人盗掘过或者说盗掘成过,一座是埋葬了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墓乾陵,另一座就是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坐落骊山的怀抱里,陵上封土有近百米之高,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城里面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陵顶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该墓葬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区内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光是建筑材料都是专程从全国各地运输而来,更别提寝宫内的各种旷世珍宝,由此可推测秦始皇陵的內宫应该是相当富丽堂皇的,它更像是一座地下宫殿,依然演绎着生前的种种尊荣人生。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秦始皇陵被人盗掘过的,但是没有挖到地宫,地宫是皇陵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皇帝的遗体所在的地方。(以前是被开了的,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现在国家拥有陵墓的许多数据可以为陵墓的挖掘提供帮助,但出于保护目的暂时不会挖掘秦始皇陵。(现在不挖的原因)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铜加固基座,上面放着棺材……墓室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靠近就会被射死。墓室里还注满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里用鱼油燃灯,以求长明不灭……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考古人员通过运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表明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在勘探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在土墙内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道石质宫墙。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

以水银为江河大海

除了宫墙,研究人员发现在秦陵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规模之大让人难以想象。据专家介绍说,阻排水渠设计相当巧妙。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

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物探同时还发现,地宫中有石质墓室的存在。墓室只有东西两墓道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以前曾有媒体报道称,考古人员用钻探方法在封土东边发现了5条墓道,封土西边北边也各找到1条。在本次验收会上,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澄清说,根据这次探测结果,除了东、西各一条墓道外,其余则是一些陪葬坑。

从商周到汉代,帝王的墓道通常都为4条,分别贯穿东南西北4个方向,这是尊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普通官员和百姓的墓道为一条或两条。按常理秦始皇的墓室也应为4条,但目前却仅仅发现了东、西两条墓道。这一发现在会上引起专家的极大关注。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问题!

这个成本问题其实就是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的问题!

先说说时间成本的问题

先跟其他数据来做一个对比,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墓,是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先秦墓葬!他的总面积是5334平方米!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而秦陵需挖掘面积是250000平方米(注意是需要挖掘的面积,秦陵的总面积是56.25平方公里)是秦景公一号墓的50倍!

秦景公一号墓是1976年发现的,到1986年,才清理完成,整整挖了十年,那么这么算下来的话秦陵是不是要挖500年呢?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然后我们再看兵马俑坑,兵马俑坑的总面积大约是20780平方米,兵马俑陆陆续续的挖了30多年,仅仅只挖掘出了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多!一共挖了大约4500多平方米!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而秦陵的面积是已经挖掘了的兵马俑坑的50多倍,这么算的话就更不得了了,需要挖1500多年!这还是在不计算深度的前提下!

我们再换一个简单的算法,如果不算秦陵整体挖掘面积,只算地宫面积,秦陵地宫面积大约是25000平方米,那么就是秦景公一号墓的四倍多要挖40年,是兵马俑已挖面积的5倍多要挖150年!

前几年一位经济学家说过,只要一挖开秦陵,就马上会有几十个亿的经济效益,但是要有百年的时间成本!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说了时间成本的问题,对于秦陵挖掘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当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将会是空前巨大的!假如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缺口太大,后续不足,那么发掘工作很难维系!

现如今建起一座省级博物馆,不包括土地和搬迁,按现在的造价,至少也得上亿!这还是有国家扶持原因的低廉价格!造价三亿的也早就不在稀奇了!

那么挖秦陵要多少钱呢?挖好了以后,建造秦陵博物馆又要花多少钱呢?造好了博物馆日常的维护和保护又需要多少钱呢?这恐怕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然后我们再来算算人力,物力。其实就更难预计了!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当年三峡工程文物抢救最紧张的关头,曾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支考古队伍 同时作业,就这样还干了十多年,也只抢救出了淹没区十分之一左右的主要文物!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而秦陵考古是凭借陕西自己的力量单干,还是募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考古人员一起参与,目前都还不好说!到时这几百上千甚至数万人的考古相关人员,即便不算工资,光这些人的衣食住行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目前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也是国家的一个扶植单位,投资5亿多,占地56.25平方公里范围,相当于七八十个故宫,几乎已经是一个城市的规模了!

秦始皇陵的总面积是56.25平方公里,已经经过详细勘探的部分仅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陵园中心部分大概是二平方公里,对于地下埋葬情况比较了解的部分也只占这个中心区的三分之一!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另外在陵园内的几百座坑葬以及数百万平方米的宫殿建筑遗址基本上都还没有进行正式挖掘!

兵马俑的考古队自组建以来,已经经历了两代人,老考古队员大多已经退休,有的甚至已经不在人世,已经退休的考古首任队长袁仲一说:兵马俑和秦陵的考古工作任然任重道远,考古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几代人几百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秦始皇陵墓挖掘能带来几十亿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不挖呢?


千百年来不管发生洪灾还是地震,秦始皇陵墓室依旧完好无损,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头脑。秦始皇陵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这也更增添了秦始皇陵的神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