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压货”的营销策略

格力:“压货”的营销策略

格力的发展过程中,其营销主要有两大策略,其一是“压货”,其二是与经销商的利益深度绑定。空调作为一个家电品类,与其他家电最大的区别就是其销售的季节性,每年的旺季与淡季差别明显,旺季一般为夏季四个月左右,销量会瞬间爆发,而淡季销量要低得多。针对这一特点,格力是业内率先要求经销商“压货”的公司,也就是要求在淡季提前买入大量产品。


压货会让经销商承担更多仓储成本和资金成本,承担更大市场风险,在市场下行时,就会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但另一方面,淡季的压货,让经销商有动力在淡季寻求更多市场,促进销售;第二,提前在淡季压货,可以避免经销商在旺季缺货;第三,淡季让经销商压货,等于提前占有经销商的资金,打压了潜在竞争对手。对于空调这种季节性产品来说,压货的营销手段,一石三鸟。


为了推动经销商压货,格力在业内率先根据经销商压货的额度提供一定返利,压货越多,返利越高。此外,压货更多的经销商,可在旺季优先提货。对经销商而言,压货的弊端是当市场增长停滞时带来的巨大库存压力。


这一经验后来也为美的所学习,但海尔在销售空调时始终未采取压货策略。本世纪初,格力、美的、海尔三巨头领跑空调市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不过后来海尔逐渐被拉开差距,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其不采用压货模式关系很大。


一次格力股东会期间,董明珠谈到了格力的未来规划,在她的设想中,格力未来将分为四大板块:空调、高端装备、生活品类和通信设备公司。除了传统的空调业务之外,其高端装备业务包括智能装备、数控机床、精密模具、机器人和精密铸造设备;生活品类业务包括厨房电器、健康家电、环境家电、洗衣机和冰箱;通信设备公司业务包括物联网设备、手机、芯片、大数据。其中,成立通信设备公司是首次对外披露。


芯片是格力在手机、智能装备之后一个新的引人注目的多元化尝试。格力在空调业务之外已经画了一幅宏大蓝图,能否落地,直接影响格力的未来。


不过主营业务的强势,让格力有资本进行长期投入。在9月上海工博会的一个论坛上,董明珠主动回应对格力多元化的质疑,她表示,格力从2013年开始做手机、做智能装备、做磨具,有人称看上去都是亏的,但是投入这么多研发经费并没有影响利润,六年来格力净利润接近翻倍。董明珠称,做装备是更深次的使命感,企业要想提供更好的产品,必须有装备做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