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經?有一個穴位必不可少

對於女生來說,在上課、上班、逛街、約會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大姨媽加上難以忍受的痛經,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很多女生養成了習慣,一痛經發作就服用止痛藥,可是,這類的止痛藥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緩解暫時的疼痛。如果採用中醫調理痛經,大多數外治法或中藥內服等,都需要長時間的調理。

止痛經?有一個穴位必不可少

今日給大家介紹緊急止痛穴位——三陰交,可以幫助你緩解痛經

什麼是痛經?

痛經是指經期或者行經前後出現的週期性的小腹疼痛,又稱“經行腹痛”,主要表現為週期性小腹疼痛。

現代醫學認為,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是指無器質性病變者;繼發性痛經多繼發於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質性病變,如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疾病、慢性盆腔炎等。

中醫則認為,痛經的發生常與飲食生冷、情志不暢、起居不慎、先天稟賦等因素有關。基本病機是

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病屬實證則是衝脈和任脈痺阻氣血運行不暢,胞宮氣血運行不暢,經血流通受阻;病虛者為衝任虛損,胞宮、經脈失卻儒養

止痛經?有一個穴位必不可少

解決痛經的方法

西醫的治療方法大多是檢測並解決繼發性痛經的病因,原發性痛經便用止痛藥緩解,此處不再贅述。中醫可用針灸、推拿及浮針等外治法處理急性疼痛,再配合調理。今天介紹的是方便易操作的治法—按揉三陰交止痛經。

三陰交:

定位: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簡便取穴:將手四指併攏貼於小腿內側,小指下緣靠在內踝尖上,食指上緣處,小腿內側骨的後方即是本穴。

止痛經?有一個穴位必不可少

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上的穴位,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三經的交會穴,俗稱“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婦科疾病多可取用本穴,有行氣活血、疏經通絡、健脾和胃、調補肝腎的作用,還能安神助眠。這個穴位在按壓的時候會有脹感或者痛感,是常用的保健穴。痛經時可用手指按揉,可以塗上活絡油或青草油等按揉效果更好。雙側按揉各5分鐘可明顯減輕疼痛症狀,也可用經絡錘或按摩錘等敲打,力道應適中。還可配合合谷穴,增強止痛效果。

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

簡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間橫紋,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屈指,拇指尖所指處,按壓有明顯酸脹感即是本穴。

止痛經?有一個穴位必不可少

三陰交是常用的保健穴,每天按揉15分鐘,對脾、腎、肝都有保健作用,對婦科、生殖系統、泌尿系統都有調理作用。

在此提醒各位痛經的女生,長期痛經或者疼痛症狀嚴重者,即時止痛後還是需至醫院就診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