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中藥注射液進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應對高熱、咳嗽、痰多、神昏的新“解法”來了

近日,國家衛健委總結新冠肺炎防治經驗,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以下簡稱“七版方案”)。其中中醫治療部分延續六版方案的內容,推薦了8種中成藥注射液,並再次明確了中藥注射液的推薦用法。

自六版方案開始,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與參麥注射液逐漸進入了臨床治療的視野。這4種中藥注射液有什麼功用呢?

功能主治

熱毒寧注射液:由青蒿、金銀花、梔子組成,有清熱、疏風、解毒的作用和良好的退熱功效,可清除衛氣分及三焦的熱邪。

痰熱清注射液:由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連翹組成,具有清熱、化痰、解毒的功效,可清除氣分、營血及中上焦的熱毒,對於發熱、咳嗽、痰多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醒腦靜注射液:由麝香、鬱金、冰片、梔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開竅醒腦的作用,對於熱入營血所致高熱、神昏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參麥注射液:主要成分為紅參、麥冬,具有益氣固脫、養陰生津、生脈的作用,可用於氣陰兩虛導致的休克。而方案中的生脈注射液組成為紅參、麥冬、五味子,兩者的組成、功效類似,可根據個體情況選擇一種。

那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為何要將這4種注射液納入推薦用藥呢?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僅有喜炎平注射液及血必淨注射液用於退熱。

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穿心蓮內酯磺化物,主要用於衛氣分實熱、上焦實熱,具有較好的抗病毒、抗菌、退熱作用。血必淨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紅花、赤芍、川芎、丹參、當歸,具有化瘀解毒之功效,適用於熱入營血證,可用於淤毒互結之發熱、煩躁等及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等。但從衛氣營血理論及三焦辨證的角度而言,兩者的適應證差別較大,且適用範圍較為狹窄,無法解決新冠肺炎引發的痰、喘、神昏等多種症狀。

因此,六版方案中大幅增加了具有退熱、化痰、平喘、醒神等作用的中藥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均具有退熱的作用,參麥注射液可治療休克。最新發布的七版方案仍然推薦這4種中藥注射液用於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治療。

这四种中药注射液进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应对高热、咳嗽、痰多、神昏的新“解法”来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藥注射液推薦方案

給藥方案

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應遵照藥品說明書,從小劑量開始,逐步辨證調整。功效相近的藥物可根據個體情況選擇一種,也可根據臨床症狀聯合使用兩種。中藥注射劑可與中藥湯劑聯合使用。

推薦用法如下:

病毒感染或合併輕度細菌感染: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加熱毒寧注射液20mL;或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加痰熱清注射液40mL,bid。

高熱伴意識障礙: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加醒腦靜注射液20mL,bid。

免疫抑制: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加參麥注射液100mL,bid。

不良反應

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相對較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中藥注射液的不良反應占中藥不良反應的一半左右,其中嚴重不良反應占80%左右,使用時應多加註意。比如,熱毒寧注射液可能出現頭暈、胸悶、口乾、腹瀉、噁心嘔吐;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可能引發瘙癢、皮疹等;參麥注射液的不良反應以過敏反應最為常見,過敏性休克、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皮疹的出現頻率較高。

在導致中藥不良反應的因素中,適應證不適宜、用法用量不當、溶媒選擇有誤等為重要原因,故在六版方案中,對中藥注射液的適應證、用法用量、溶媒等均做了詳細推薦,以促進中藥注射液的合理、安全使用。

解析點評

1、輸液先後接瓶,必須以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衝管”,避免先後藥液在滴管中產生相互作用。

2、中藥注射液溶媒,說明書大多標記為“5%葡萄糖溶液”;而六版方案中推薦的中藥注射液溶媒均為250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鈉注射液作溶媒,都存在不可預測的臨床藥劑學理象,即“不溶性微粒”增加,或混濁、沉澱等外觀改變,這種現象在所有靜脈輸液過程中都可能發生。

3、總體來說,選擇0.9%氯化鈉注射液作溶媒更佳。以痰熱清注射液為例,0.9%氯化鈉注射液與痰熱清注射液的酸鹼度差距少於葡萄糖注射液,酸鹼中和反應達到沉澱點pH的幾率更低,產生混濁的機會更小。相比痰熱清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參附註射液的臨床藥劑學研究仍有待深入。

这四种中药注射液进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应对高热、咳嗽、痰多、神昏的新“解法”来了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光明網科普事業部聯合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