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關於股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全球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引發了股市投資者的恐慌和過度反應,進而可能導致較突出的市場風險和經濟衝擊。對於疫情,實際上我們知道的甚少,知道我們知道的,知道我們不知道,但是關於疫情,更多的是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因此,在全球疫情沒有特別明朗的情況下,避險才是上策。

疫情的不確定性是恐慌根源!

疫情全球擴散的速度和影響可能要比預期的更為嚴重,已遠遠超過SARS的影響,實際上目前並沒有太可比的歷史背景值得參考。目前一些國際組織和機構對於疫情的看法和預測都是在不斷更新,金融市場也在不斷修訂自身預期,在疫情沒有明朗前,市場難以有穩定的表現,波動率會顯著提升。而且金融市場的過渡反應會放大指數投資、高頻交易等市場脆弱性,疊加石油市場動盪,擴大市場波動的負面效應。

疫情對於宏觀經濟的擾動傳播到金融市場,而金融市場的波動又會反饋到實體經濟。考慮到全球危機後,世界經濟實際仍處於非常疲弱的狀態,高債務水平、老齡化、科技進步放緩,居民對於資本市場的收入依賴性更高,金融市場的波動放大器作用會更強,從而有可能從金融危機進一步引發債務危機等隱患,那麼經濟衰退就會盡在眼前了。

疫情作為黑天鵝事件,終將過去,每次危機後,股市都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回到危機前,甚至再創新高,因此從長期看,現在將是抄底的好時機,是資產估值超調過程中的撿便宜的好時機。不過,也要考慮到這次會不會不一樣?疫情會不會成為壓垮宏觀經濟的一根稻草,最終由於疫情引發的短期量變累積到經濟內在運行的質變。我們不用杞人憂天,但是也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回到源頭,疫情的防控才是當務之急,既需要在更短的時間裡解決疫情擴散問題,也需要運用宏觀政策緩解疫情衝擊對於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衝擊,而前者會更大程度上決定後者的效果。

由於各國國情不太一樣,疫情防控也沒有統一的模板,各國有各自的策略,只要能夠抑制疫情擴散和保障生命安全都是有效的,但不管怎樣都不應該輕視這波疫情的影響和衝擊。

恐慌之下避險為上!

疫情逐步渡過高峰,是我們的最主要優勢,但是這是能夠獨立於全球經濟和市場的根本理由嗎?

年初疫情剛發生時,我們主要思考疫情對於自身的影響和溢出影響,現在恢復重建,疫情影響逐步體現為真實的統計數據,其實我們要更多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我們的疫情影響的預期是否準確,其二就是全球疫情擴散對於國內的影響。

從國內疫情的影響看,近期數據逐步公佈後,二月份金融數據和進出口數據已經並不理想,可想而知下週的投資消費數據可能將是負增長,市場的相關預期將會得到證偽或者證實。而復工復產進度的情況,也影響著過國內投資者的預期,現在看來停工容易,復工卻並不容易,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企。即使復工,復產也是個難題,這涉及到上下游各個環節,但是早日復工復產確實很必要,早日把制約復工復產的問題解決,才能早日使經濟社會迴歸到正常軌道。相比疫情發生初期,現今投資者對於疫情一季度的影響正在進一步修正,逐步在下調預期,更多機構給出了一季度0%增長的研判。股市是否真正有效對疫情影響進行了定價,值得關注。

從國際疫情的影響看,國際疫情的擴散是否高高掛起、事不關己?國際疫情擴散需要關注三個影響渠道,一是疫情的輸入,國內外人員流動,會形成交叉傳染,目前已經採取了一定入境人員隔離舉措,但是後續會不實施更為嚴格的限制境外人員入境可能也需要看全球疫情的擴散情況,但是總體來看,輸入型疫情影響應該不會很大。二是國際疫情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疫情防控會進一步限制人流、物流,各國之間的聯繫暫時被切斷,這不僅會影響到外部需求的水平,也會影響到生產。尤其需要關注供給端的衝擊,在全球生產價值鏈佈局後,疫情會造成部分供應鏈的中斷,這也會抑制國內部分復工復產,而疫情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全球供應鏈受到的破壞就越大,甚至有可能部分環節會逐步重構。三是關注金融市場的相互傳染性,金融市場的開放實施互聯互通後,在享受到外部資金支持的時候,也需要承受外部資金的波動和情緒傳染。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等重大危機時刻,國內外股市波動溢出效應較為緊密,而隨著近年股市開放,外資資金佔比進一步增大,避險情緒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國內外市場的波動進一步增強。

「資產配置」關於股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圖2:北向資金明顯回撤

全球化之下,沒有哪個國家能在重大危機之下,獨善其身。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因情緒的宣洩和恐慌,波動性會增大,資產定價逐步融入新的信息,可能導致資產間輪動也會加快。不管怎樣,恐慌之下,減少冒險行動更為上策,甚至現金為王,留足彈藥活下去總歸是生存之道。

經濟轉型期股市會怎麼走!

越過疫情對於股市的短期影響,從中長期看,疫情不會改變我國轉型發展的中長期趨勢,而且可能會進一步加快推動經濟增速換擋,去年還在討論是否保6%,現在關鍵是要保5%了,到了這個階段需要承認經濟潛在增速的下降,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和幻想,核心是要進一步加快我國經濟轉型的步伐。

轉型期的宏觀經濟,體現為總量增速的放緩,一般呈現三階段的變化趨勢,由7%、8%的高速增長階段逐步進入4%、5%的中速增長階段,再進入到2%、3%的低速增長階段,從而實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時,經濟轉型的實現需要通過產業結構的變化這個渠道,諸如傳統重工業經濟貢獻度下降,信息技術、高端製造、醫藥以及服務業貢獻度明顯上升。然而,這種產業結構的變遷並不會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完成過渡。

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因此,從理論上看,轉型的股市會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重工業等權重股的業績下滑而維持平淡,而隨著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而逐步提升人氣。所以轉型期中前期的國家,股市應該難以有比較顯著的股市表現,而隨著轉型逐步接近成功,會帶動股市的走高。當然,也可能由於轉型期間貨幣刺激,而通過資金的追捧提升股市水平,不過過渡脫離基本面的股市最終可能會大起大落而無法實現可持續的增長。

從實踐看,成功實現經濟轉型的國家日本和韓國是我們的近鄰,其發展趨勢可能更有可參考性。日本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經濟轉型,主要佈局先進工業等高附加值、高技術產業,逐步成功實現經濟的轉型發展,只是由於九十年代後資產破滅破裂,長期陷入經濟停滯狀態。伴隨日本經濟轉型的過程中,股市初期震盪較大,而中後期開始進入慢牛狀態。韓國是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推動改革,尤其是亞洲金融危機後,進一步加強了金融改革、企業改革、政府改革,逐步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完成改革。從韓國看,隨著經濟成功轉型,股市開始啟動了一波牛市,全球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增速進一步下行,但是股市相對平穩運行。

「資產配置」關於股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圖2:韓國經濟轉型與股市走勢

轉型發展時期,結構的變化更為關鍵,這對於股市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與其看指數,更重要的是看構成、看產業,逐步把握住新興產業成長的結構性機會,從這個意義看,價值和成長的風格切換也具有其深厚的基本面基礎。

特別推薦:

1、【資產配置】家族辦公室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2、【資產配置】全球養老金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袁吉偉的大資管觀察》系工作交流平臺,歡迎同業交流,聯繫人微信:76028730,請註明單位+姓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