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民意的水温才不会被烫着

摘要:虽然每天疫情的热点和新闻会随数字一样变化,但潜藏在热点背后的民意水温其实保持一种恒温状态。这种温度推动着一些新闻,对一些新闻作出即时反应。为医生的牺牲集体悲伤,为某种行为、某句话集体作出差评,集体为那张医生陪着患者看夕阳的照片感动,集体转发某篇文章形成刷屏,都是那个民意水温所散发出的温度。这种温度,会温暖人,慰藉人,团结人,也会烫人。


读懂民意的水温才不会被烫着


 曹林|文


《湖北日报》报道说,湖北书记应勇在近日的一次讲话中对武汉人民、湖北人民表达了感谢,赞扬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克服疫情给务工、经营、就业、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积极支持配合党委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令人钦佩”。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书记王忠林在3月8日上午走访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时,也向武汉人民的付出作出这番感谢。


相信这些感谢是由衷和真诚的。这一声感谢,不仅代表了党和政府,也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民意,代表了全国民众对武汉人湖北人巨大付出的谢意。一座城市以这种方式运行这么多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虽有种种不便,但民众仍尽最大努力配合着各项防控措施,一声感谢都算太轻了。英雄、识大体的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配得上这些感谢。


这种感谢不能仅在口头上,更要落实为具体的行动:物资必须跟上,不能让配合隔离在家中这么多天的百姓还那么操心吃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绝迹,这时还弄虚作假,是犯罪啊,不能让作出牺牲的人们再伤心了。以救赎心态去排查每一个可能的盲区,绝不能再慢、再拖、再爆出什么漏洞了。不仅这些,还有,要在消除对武汉人湖北人的歧视上做点什么,不能让武汉人湖北人一边被感谢,一边却在其他地方承受着种种歧视。


民众真是太好、太善良了,付出了再多,有再多怨言,听到一声感谢,心里就敞亮了很多,受到了很大的抚慰。由此想到,一定要体贴和呵护民意,不能辜负了民意,站在民众中间与民众血肉相连。人心是有温度的,人心的温度在共振中会形成一种民意的水温,知道民意的水温,才不会被烫着。水可载舟,亦可烫人。天地之间有杆秆,那秤砣是老百姓。


疫情不仅是疫情,受到影响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这些人是有情感和脾气的,人同此心,疫情形成一种舆论热度,就是民意的水温。虽然每天疫情的热点和新闻会随数字一样变化,但潜藏在热点背后的民意水温其实保持一种恒温状态。这种温度推动着一些新闻,对一些新闻作出即时反应。为医生的牺牲集体悲伤,为某种行为、某句话集体作出差评,集体为那张医生陪着患者看夕阳的照片感动,集体转发某篇文章形成刷屏,都是那个民意水温所散发出的温度。这种温度,会温暖人,慰藉人,团结人,也会烫人,烫着那些不知水温、漠视水温的无知者、冒犯者和傲慢者。


这段时间看过很多新闻后面评论区的翻车,新闻看起来很暖,但评论区却惨不忍睹。为什么舆论会翻车?其实就是民意水温的力量。尊重这种民意,会形成共振,违背了,就会形成一种离心力。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自媒体,人声虽然嘈杂喧哗,民意的水温却是稳定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站在民众视角,自然能感受到那种温度。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民意不可违,民意不可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活在形式中,以官僚为本位,脱离了民众,感受不到民意的水温。此次抗疫,暴露了很多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种种舆论翻车,都翻于那些形式和官僚。但愿,一次次被烫了之事,会知道敬畏民意水温的重要,会懂得去尊重和呵护这种温度。被民意水温烫了,虽然疼,但应该感谢这种教训,让自己可以跟民众近些、更近些,形成密切的血肉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