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大部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或挑戰總是喜歡說:“我做不到”類似否定自己的話,聽到這句話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會很無奈,但是作為父母我們要注意,一旦孩子經常說這種自我否定的話,任其發展會影響孩子一生。


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孩子說“我做不到”的危害

有研究表明:經常自我否定的孩子相對於其他樂於嘗試和表現自己的孩子是有很大區別的,前者遠沒有後者的社交圈大,也沒有後者取得的成就高。

一方面,經常說:“我做不到”的孩子在心理上極度不自信,在回答問題或者是表現自我的時候不積極,畏首畏尾。而也有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平常不樂於表現自我的同學在學習中遇到難題和挑戰會“知難而退”而不是“迎難而上”。

這就導致他們在做一件超出自己現有能力範圍的事情就會放棄,而不是去動腦子解決問題。


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經常自我否定,那麼他也很難對新的事物或者挑戰提的起探索和認識的興趣。人們常說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是多麼的重要,可是如果沒有對外界探索的興趣,又何談去發現世界之美的意境?這會讓孩子過早失去童真和童趣。

其實面對孩子這種消極心態,很多父母在無奈之餘是束手無策的,那麼家長們不妨試試有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羅森塔爾效應”

它又叫“人際期望效應”,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通過眾多實驗得出的,即你對孩子的殷切希望在以後能夠得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通俗來說就是你對孩子抱有更高的期望,那麼他會通過你傳達的信息來去激勵自己實現這種期望,通過這種心理暗示,他會在你的期待與鼓勵下茁壯成長。


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如何發揮“羅森塔爾效應”的作用?

首先,家長應該傳達給孩子積極並且激勵性的信息

讓孩子意識到你對他的期望值和肯定,那麼他會朝著這種方向無意識的約束自己,並朝著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我們不難發現國外孩子普遍都自信又開朗,但是也能看到國外家長對孩子正確的引導以及毫不吝嗇的誇獎與完美,所以我們在對她們抱有期待時更應激勵他們前行,這樣的孩子不會碰到一些小困難就以“我不會”、“我不行”來搪塞父母或者老師。


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其次,我們在生活中更應該去鼓勵孩子去探索新事物

鼓勵他們挑戰“不可能”。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孩子對外界的感知很敏感,你的批評對他們來說傷害也很大。家長們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孩子犯錯誤不要大聲責罵,而應引導他們認識錯誤去改正自己的行為。


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越來越多的批評會讓他們失去探索新事物的興趣,並且他們稚嫩的心靈也會因為你不斷的打擊與批評而受傷,長此以往,他們可能會比同齡人敏感又自卑,而你的責罵反而會讓你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最後,孩子在完成一件事情時,要積極鼓勵

給予肯定的評價,孩子會因為你的激勵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而經常性的成功會對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強的積極作用,對他們的自信心與“迎難而上”的勇氣也會成倍增加。


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孩子對外界善惡的感知比你想象的更加敏銳,你傳達給他們積極向上的認同與期待,那麼在這種環境渲染下長大的他也會善良又自信。孩子總說自己做不到多半因為沒有掌握足夠的技能,從孩子2歲起,家長就可以通過繪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萍萍推薦《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與《陪你長大》。


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集合了孩子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困難和一些小問題,通過小浣熊一家的故事體現出上,在故事中教會孩子解決方法,要比家長的大道理管用的多。《陪你長大》共有30冊,從社交、語言、獨立能力、藝術天賦以及科學5個方面,全面提升孩子的能力。

娃總說“我做不到”,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比你說教更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