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大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挑战总是喜欢说:“我做不到”类似否定自己的话,听到这句话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很无奈,但是作为父母我们要注意,一旦孩子经常说这种自我否定的话,任其发展会影响孩子一生。


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孩子说“我做不到”的危害

有研究表明:经常自我否定的孩子相对于其他乐于尝试和表现自己的孩子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远没有后者的社交圈大,也没有后者取得的成就高。

一方面,经常说:“我做不到”的孩子在心理上极度不自信,在回答问题或者是表现自我的时候不积极,畏首畏尾。而也有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平常不乐于表现自我的同学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和挑战会“知难而退”而不是“迎难而上”。

这就导致他们在做一件超出自己现有能力范围的事情就会放弃,而不是去动脑子解决问题。


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经常自我否定,那么他也很难对新的事物或者挑战提的起探索和认识的兴趣。人们常说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多么的重要,可是如果没有对外界探索的兴趣,又何谈去发现世界之美的意境?这会让孩子过早失去童真和童趣。

其实面对孩子这种消极心态,很多父母在无奈之余是束手无策的,那么家长们不妨试试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罗森塔尔效应”

它又叫“人际期望效应”,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众多实验得出的,即你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在以后能够得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通俗来说就是你对孩子抱有更高的期望,那么他会通过你传达的信息来去激励自己实现这种期望,通过这种心理暗示,他会在你的期待与鼓励下茁壮成长。


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如何发挥“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该传达给孩子积极并且激励性的信息

让孩子意识到你对他的期望值和肯定,那么他会朝着这种方向无意识的约束自己,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国外孩子普遍都自信又开朗,但是也能看到国外家长对孩子正确的引导以及毫不吝啬的夸奖与完美,所以我们在对她们抱有期待时更应激励他们前行,这样的孩子不会碰到一些小困难就以“我不会”、“我不行”来搪塞父母或者老师。


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其次,我们在生活中更应该去鼓励孩子去探索新事物

鼓励他们挑战“不可能”。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对外界的感知很敏感,你的批评对他们来说伤害也很大。家长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孩子犯错误不要大声责骂,而应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去改正自己的行为。


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越来越多的批评会让他们失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并且他们稚嫩的心灵也会因为你不断的打击与批评而受伤,长此以往,他们可能会比同龄人敏感又自卑,而你的责骂反而会让你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最后,孩子在完成一件事情时,要积极鼓励

给予肯定的评价,孩子会因为你的激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经常性的成功会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强的积极作用,对他们的自信心与“迎难而上”的勇气也会成倍增加。


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孩子对外界善恶的感知比你想象的更加敏锐,你传达给他们积极向上的认同与期待,那么在这种环境渲染下长大的他也会善良又自信。孩子总说自己做不到多半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技能,从孩子2岁起,家长就可以通过绘本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萍萍推荐《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与《陪你长大》。


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集合了孩子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困难和一些小问题,通过小浣熊一家的故事体现出上,在故事中教会孩子解决方法,要比家长的大道理管用的多。《陪你长大》共有30册,从社交、语言、独立能力、艺术天赋以及科学5个方面,全面提升孩子的能力。

娃总说“我做不到”,不妨试试“罗森塔尔效应”,比你说教更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