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育儿别执着 "说教",半蹲下身子的表情交谈,会让孩子更愿意接受

曾经,我特别好奇幼儿园里有些老师在哄孩子的时候,为什么会半蹲身子和孩子讲话,等到自己切身体会之后,才知道教育孩子不要执着于"说教",有时候孩子更乐意相信大人的表情!

育儿别执着

最近受疫情影响不能出门的原因,平时和孩子近距离相处的机会也多了起来,每日除了吃喝、睡觉之外,就是陪家人一起守在家里面不出门,以自己的"宅"时光,来为社会贡献抵抗疫情的绵薄之力。


在这段建立在培养亲情的特殊期里,有多少有孩子的家庭,是整日处于鸡飞狗跳的气氛呢?又有多少家长在自己的育儿方式里,摸索出一个有时效的育儿价值观呢?

育儿别执着

在疫情期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读懂了育儿表情的重要性,可能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跟曾经的小编一样,总是执着于"说教"当中,当自己说得口干舌燥的时候,孩子看上去还是一副"我不要"的反抗心态,这样的挫败感不知道愁坏了多少家长。


育儿别执着 "说教",半蹲下身子的表情交谈,会让孩子更愿意接受

疫情期间,最轻松的莫过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没有线上课程的束缚,也不用担心不发工资、揭不开锅的压力。小编家的闺女就是一位中班小朋友,在疫情期间不能如期上学,每日在家里面都是睡到自然醒。

育儿别执着

在这样看似极为享受的生活环境下,却培养出了一个懒散、毫无上进心的"小啃老"。从大年三十开始,闺女就养出了吃饭要人喂,刷牙洗脸让人帮的依赖习惯。一开始总是抱着"放假好好玩,到学校有老师管"的心态,直到前些日子,闺女一次吃饭的态度让我急火攻心。

育儿别执着

明明看到饭菜已经端到桌子上的闺女,故意把刚收起来没多久的泡沫垫,又铺起来接着玩起来了。小孩子的贪玩心本来就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孩子对吃饭、对独立的态度让人不禁害怕,家人都围在一起吃饭,唯有闺女在一旁玩得不亦乐乎。


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对闺女说"欣欣(闺女小名),赶紧过来吃饭呀,饭吃了才有力气去玩儿"。

闺女带着一些不耐烦的表情说:"不吃,我要你喂我吃"


看到有我一半个子高的闺女,再听听那句"我要你喂我吃"的话,总觉得心里的怒气难以平息。于是带着一些情绪的我,对闺女吼道:"我能喂你吃饭一辈子吗?你连吃饭这样的事情都不主动,以后可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结果闺女说了一句让人想吐血的话,她说:"我有爸爸养"


说实话,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真想把孩子撩过来狠批一顿,但是理智告诉这样做事不对的。于是,我进行了大概十分钟的苦口婆心劝导,能想到的大道理都搬出来了,结果闺女还是一副"我就不吃,就要你喂"的执拗劲。


感觉到口干舌燥的我,当时确实是有些手足无措了,一家人都在身后看着呢,难道我真的把孩子拎起来使劲揍一顿吗?脑海里已经飘过把孩子揍得哇哇哭,形成家人哄孩子的"好人",我这样教育者的"坏人"角色。一想到那种场面,就有些鸡飞狗跳的乱糟糟。

育儿别执着

于是,在脑海里已经下意识地拒绝暴力育儿方式。看到孩子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我开始蹲下身子和闺女说话:

我说:"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不想吃饭吗?"

闺女回答:"我不饿"

听到"我不饿"三个字后,我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个走心的答案,因为闺女早饭就喝了半碗粥,午饭又简单地扒了几口,中间时间也只是吃了一些水果,再加上闺女平时比较活泼,活动量如此大的她怎么会不饿呢?

于是,我带着试探表情对闺女说:"不是不饿,是不想自己动手吃饭对吗"

孩子没有用语言回答,点点头地回应了我的疑问。

育儿别执着

戳中了闺女内心的小机灵后,我用享受的表情对闺女说:"吃饭这样有趣的事情,如果让别人喂的话会失去吃饭乐趣的机会。你看看满满一桌子的饭菜,如果让爸爸妈妈喂你吃饭的话,你是不是会错过食物的美味呢?"

听完后,闺女当即愣楞地思考了一下,看来这番语言对孩子的感触还是蛮大的。


紧接着,我又对闺女说:"来吧,你看爸爸、爷爷奶奶都等着我们呢,吃完饭之后,大家才有力气陪你玩对吗?"

带着疑问句的收场,成功地勾起了孩子吃饭的欲望感,于是我拉着闺女带着胜利的舒畅去享受美味的晚餐。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表情式说教里,我只用了短短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虽然蹲着交流的方式有些腿麻的不适,但看到孩子受教的成果还是非常满意的。


为什么说,教育孩子"半蹲下身子的表情交谈,会让孩子更愿意接受"

说教式教育由于太过于枯燥和古板,所以很难勾起孩子的好奇心,也难以去引导孩子做某一件事情。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他们习惯过于丰富的表情、和场景,所以情绪教育对孩子来说也非常重要。

育儿别执着

相信很多家长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发现有部分老师在哄闹杂孩子的时候,都会半蹲下身子和孩子交谈。这样的一个动作有两大妙处,一是可以和孩子近距离对视交流,二是尊重孩子的一种心理感触,让孩子近距离去观察教导者的情绪,有助于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对教导者的语句也能用心去倾听。

育儿别执着

就拿吃饭这件事情来说,如果我用俯视的方法去和孩子说教,不管我的表情有多么丰富,也难以引起孩子的直视和心理活动。半蹲下身子和孩子交谈,让孩子直接洞悉家长表情不说,还能感受到近距离的关心。


所以说,教育孩子"有时候孩子更乐意相信大人的表情",这种方式更适合处于易怒易暴情绪中的孩子,半蹲下身来和孩子交谈,会发现有意料之外的育儿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