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詞不看傷心,看了痛心,您怎麼看?

那曾經的一片橄欖綠


李清照詞不看傷心,是因為李清照作為詞史上的重要作家,有獨特的情感世界和藝術表現方式,不讀就不能領略其中的美;看了痛心,是因為李清照詞特別是南渡之後的詞,如泣如訴,感人肺腑,讓人情不自禁被感染,而為之心痛不已。


李清照的詞之獨特風格,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李清照作為女性詞人,她觀察和感悟的視角必然是與眾不同的。她寫深閨趣事,“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活潑自然,寫相思愛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細膩深婉,寫家國哀愁“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語言堪稱妙極。這些都是女性獨特的生命體驗。


其次,李清照的詞語言清新素雅,風韻天然。最為人稱道的《聲聲慢》,開篇十四個疊字,創意出奇而不顯匠氣刻意,可以說是絕無僅有,體現了李清照的藝術天才。同時,李清照詞多用尋常口語,如“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既精心洗煉,又曲達情思,巧合音律,絕非易事。


最後,李清照的詞境界高凡,不落俗套。她用情但不沉溺與情,賞物卻又不遲滯於物,如《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用典巧妙,景象壯闊,體現出超曠之致;即便尋常寫景言情,也含蓄悠遠,清婉秀逸。

可以說,李清照是中國詞史上創造力最強,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不看傷心,看了痛心,正說明了李清照詞具有超強的藝術感染力,讓人為之心動。


醉眠芳草


不看傷心,看了痛心,這只是讀者的自我感覺,是一個簡單的選擇。說到此,我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在新華社浙江分社工作時的一個小經歷,似乎與這個選擇的問題有些類同。

我們單位食堂的廚師經常會在售菜窗口放一盆油燜尖椒,很辣,真好吃,你如需要,只要一毛錢,打完菜後上面加上些許,一頓飯下來真帶勁。但我有時也因為辣而覺得胃痛,似乎成了兩難選擇。一次我對廚師(單位人少,兩三個食堂工作人員又燒又打飯)說,“今天不吃辣椒心痛,吃麼又胃痛,怎麼辦?”廚師笑道:心痛胃痛自已選,我只有聽你的。從此後,這個師傅每當我打飯菜時都會問我一下:今天是心疼還是胃痛?

於是我就覺得你看不看李清照的詩詞完全是自己的選擇,有沒有痛心或傷心之感,也是根據讀者因人而異的,就如吃辣椒一般。

讀李清照的詞,只有種感觸比較強烈,即在她的年代、她的背景下,常借酒抒懷,而且還與另一李大詩人一般,名篇名句多多,可謂男女詩仙。弄得我有時懷疑,是不是要寫出好詩,非得酒量不要一般一般,這樣方才可能寫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邁之句。哈哈,傷心痛心讓我們有了點糊塗心,是否?





天高雲淡17


李清照是古代文學史上最有影響的女性,是繼班昭、蔡琰、謝道韞之後,七百年難得一見的才女,也是最為當代讀者所熟知和喜愛的女詩人。她的詩不僅有婉約的一面,也有豪放的一面,不同生活時期有不同的詩風,主要分為三個時期:

(一)少女時期。和前幾位才女一樣,李清照出生於北宋的高幹家庭,父親李格非是京東提刑,同時也是著名的古文家,母親則是狀元王拱辰的女兒,知書達禮。在這樣的家庭中,李清照成長為一個多才多藝的女詩人。少女時代是無憂無慮,天真浪漫的。因此,這一時期的詩風是“芳馨俊逸”的,如下面這首《浣溪沙》: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二)青年時期。和大多數名門閨秀一樣,李清照嫁入了另一個名門,公公趙挺之是徽宗朝的宰相,丈夫趙明誠不僅是位青年才俊,同時也是一名金石學家。兩人志趣相投,恩愛有加,但苦於聚少離多。因此,這一時期的詩風主要是“纏綿幽怨,”如下面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三)中老年時期。隨著北宋的滅亡,丈夫的離世,和自己身體日漸衰老,李清照的心境有了很大的改變,詩風也隨之有了較大的改變,在藝本上也臻於成熟。此時的詩風不僅有悲傷沉痛的一面,又有豪健飄逸的一面,如下面兩首: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日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雖然經歷了國破家亡的不幸,但李清照也不僅僅沉緬於悲苦之中,這就是她的偉大的人格魅力。





騎馬的牧羊人


李清照的詞不看傷心,看了痛心。是的,李清照的詞確實是這樣的。例:李清照筆下的春天,春天本是欣欣然百花齊放細細開,美麗而溫馨的季節。而李清照筆下春天含著一絲幽怨,讀著讀著讓人心痛不已……

《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長記海棠開後,正是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

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鶗鴂。

海棠花落,鵜鴂悲鳴,落紅深處,滿目淒涼,正是傷春時,春天走了。燈紅酒綠、歌舞昇平時光已成過去,魂夢不堪回首也帶一絲幽怨。李清照心思細膩敏感,看到花落了,聽到鳥兒叫了,她流露哀惜之情。細膩敏感的人,會因為一點春意便歡樂,也會因為一片花落而悲傷幽怨。




碧韻琴心


這個問答,不是生活領域中的。邀請好友曉涵佳佳之外婆寧群妹妹答題!附圖片幾張。











九天老嫗下凡塵


個人命運和祖國的命運,總是緊密地連在一起的。李清照的詞,不看傷心,看了痛心的主要原因,就是山河破碎,家國不幸的真實寫照。她的詩作明鮮地可分為兩個部分,前期作品,盡顯纏綿婉約之能事;後期作品,則有種穿石裂帛的痛心之感,使人愛不釋手,欲罷不能,“不看傷心,看了又痛心”。


一,李清照前期生活和詩風簡述。

李清照(1084年一約1155年),婉約派詞風的領袖,中國古代惟一有傑出成就的女詩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自號易安居士,渴望能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可現實卻使她顛沛流離,歷盡了千萬難。

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之家,耳濡目染,又聰穎靈慧極具悟性。他自小飽讀詩書,十六歲就作得一首膾炙人口的《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

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最早寫下的這首小令,一開始就奠定了她創作上的語言特色和藝術風格:以淺俗逼真的語言,於纏綿婉約之中表達出清新的思想感情。

李清照擅長以白描的藝術手法,表達深層次的思想感情,語出驚人,給人一種瞬息而來的突兀的美感,讀來清新爽口,怡人心魂。

李清照生活於兩宋交替之間,經歷了北宋未年虛假的繁榮時代。因為處身於上流社會,錦衣玉食,又才華洋溢,自然不知民間疾苦,生活艱難。及至北宋的勾安之夢在金人的鐵蹄之下破滅了,她的人生瞬間也從人間天堂跌落到地獄般的生活,逃亡,飢餓,失親對她的打擊一重甚過一重。她的詩風也就一失從前閨閣之間,花前月下的鶯鶯燕燕般的纏綿綺麗之氣。

二,亡國之恨,失親之痛和流亡生涯對李清照詩風的影響。

造成李清照的詞作不看傷心,看了痛心的根源,是“靖康之恥”所帶來的亡國之恨,失親之痛,她憤然疾書: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是項羽,不肯過江東。

頗有“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始工”的憤然之情,概然之悲。

李清照的詞風隨著國家破碎兜然直轉,“悽悽慘慘慼戚”,“怎一個愁字了得”。她的詞中,再也沒有了那種清麗可人般的低唱淺吟,繼而是直抒一腔憂思,滿腹悲恨,使人讀來痛心疾首,感概萬端。

李清照的詞作能夠打動讀者,瞬間和讀者產生情感上共鳴的主要原因是:真切的情意和淺俗逼真的語言所表現出的意境之美,樂有樂的情趣,悲有悲的深沉。所以說,她後期的詞作,使人慾罷不能,不看傷心,看了卻又痛心。


黃土情愫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生於文學大家,前期生活優渥,與丈夫錦瑟和鳴,所作的詞以悠閒生活為主,清新脫俗。

後期家道中落,丈夫慘死,再嫁所遇非人,甚至離婚入獄。很多的是感懷思念,悲嘆身世。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前期的她,生活幸福,毫無愁態,一首《如夢令》滿是生機。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家道中落,丈夫為了生計,不得不遠走,分隔兩處。斷不掉的思念,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金兵入侵,丈夫慘死,面臨著國破家亡,愁上加愁。

《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不是一般的閨閣女子,可以綿綿相思,也可以“殺伐果斷”,再嫁所託非人,哪怕入獄也要和離。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回憶一生坎坷,孤獨終老,又怎是一個愁字能說得清的呢?

李清照的詞婉約清麗,喜便是生動的,充滿生機的,讓人不由會心一笑;愁更是延綿不絕的,有著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無法隔斷,輕易動人心扉。

痛心,便在所難免。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卿本佳人i


小時候的李清照生活還是比較9富餘的,就是放到現在也是書香門第,從小無憂無慮,在家庭條件的薰陶下,對文學有很高的領悟。這樣富足的生活,和以後的經歷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18.歲嫁給丈夫趙明誠結婚,婚後生活也是比較幸福的。但是丈夫經常不在家,對丈夫思念也是常有的事,但真正發生巨大轉變的還是在南渡後,看看發生了什麼?首先是在'1129年去世,然後書畫被盜,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失散,緊接著國破家亡,這個時候李清照年齡已經是不小了,可以說是在經歷著暮年飄零,'1132年到了杭州在家嫁張汝舟,本來對婚姻抱有很大希望的,但婚姻生活並不幸福,幾個月後就離異了,可以想象,就是現在二婚離異的事情也不多,更何況在那個封建保守的年代,婚姻的不行,生活的顛沛流離,總之過的很不好,所以她所做的詞,感情基調也都充滿了哀傷悲痛之情。比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所到之處,所聞之之處,都是傷心。讓人看了她的詞,都忍不住痛心





孖萌


題主的這個說法有點片面。從李清照留傳下來的整個

詩詞作品來看,以“南渡“為分水嶺,可明顯的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大部分。而且前後兩期作品的內容和風格是截然不同的。題主的不看傷心,看了痛心應指的是李清照後期的作品。

李清照出身於書香門第,年幼時,由於父親李格非是進士出身,曾官至禮部員外郎,家境是非常富裕的,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家庭幸福。所以她的前期作品都是以少女,少婦閨中生活,情趣以及遊山玩水為主要內容,語言明快,清新自然。處處充滿歡樂,浪漫的少女氣息。如她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如夢令等,難道李清照的這些作品也是不看傷心,看了痛心嗎?

公元1127年,由於金人入侵,李清照隨著南宋高宗皇室逃到江南避難,途中,不幸丈夫趙明誠病故,加之家庭多年收藏的大量金石文物在戰亂中散失,李清照一下子墜入痛苦的深淵。就在李清照孤寂之時,一個名叫張汝舟的為了騙取錢財,又乘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直到得手後又拋棄了她。雪後加霜,這時的李清照真的到了呼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絕境,使得她的詞風也急轉直下,變得低沉淒涼。如她後期的代表作《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晩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李清照後期的所有詞作,哀婉淒涼,讀來令人深感同情,痛惜不止,而並非所有作品都是這樣。所以農夫覺得題主所言,有點片面。


秦一農夫


我讀宋詞比較注重作者寫作方法,為表達主題怎樣鋪墊,怎樣靈活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章法、佈局的安排,脈絡的承接等等怎樣做到順暢,學習古人創作手法來提高自己的填詞水平,使填出的詞相對圓潤雋秀。

李清照的詞風溫婉細膩,多用白描手法,字詞秀麗。

前期生活安逸,詞多閒適歡快。

如夢令/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後期因為生活潦倒,多哀愁悲傷,情緒低落。

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由於經歷的不同,很難對古代詩人所表達的情緒感同身受。也許在有了同樣的際遇時,才能有更深的體會。

我用詩詞寫我心,不因她而傷,不因她而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