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正統明君"形象並不固定,"血緣觀"最終取代"天命觀"


"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這是羅貫中對劉備的描寫。

"面如冠玉,唇若塗脂"多指美男,《史記·陳丞相世家》描繪陳平,也是"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古典小說中的相貌描寫,帶有很強烈的臉譜化,對於正面人物,大都是如此描寫。"雙手過膝",歷史上記載雙手過膝之人,除了孔仲尼之外,還有大漢天子劉邦,這一點的意味也是不言而喻的。"兩耳垂肩",近乎怪異的外貌,其實符合中國古代的讖緯之說,表明劉備是有福德之人。

劉備的

對於劉備外貌的加強和固定化描寫,除了中國古典小說的臉譜化特徵之外,更重要的是顯示出劉備一個符合正統、仁主明君的形象。除了《三國演義》對劉備的極力尊崇,以京劇為首的諸多吸取作品,更是把這種尊崇發揮到了極致,比較著名劉備戲有《回荊州》也就是《龍鳳呈祥》以及諸葛亮戲《白帝城》等,也從側面反映了劉備形象的固定化。但是,歷史上劉備的形象經歷了漫長的變遷,無論是史籍還是文學作品,劉備並不是一直作為正統形象出現的。劉備形象真正演變成今天的樣子並且固定下來,和一場歷史上重大的變故有關。

劉備的


歷代以來劉備形象的變遷


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開篇就是《武帝紀》,也就是說曹操在這裡的形象是正統的帝王形象。縱觀整部《三國志》,只有曹魏部分也就是《魏書》有專門記述帝王的"紀",而劉備、孫權兩支只有"傳",劉備在這裡的地位不過是諸侯,遠遠達不到後世熟知的"明君""正統"的形象要求。《三國志·先主傳》對於劉備的描寫也僅僅是"顧自見其耳",並不是羅貫中筆下的"垂肩",對於劉備的面貌,更不是文學作品中"面如冠玉"那樣的想象。

劉備的

唐詩中確實有不少詩歌對劉備進行了歌頌,但是劉備的形象並非"正統明君"。劉備在初唐時期的形象更多的依附在諸葛亮身上的,也就是說,初唐乃至盛唐的詩人的寫劉備的出發點僅僅是感嘆通過"三顧茅廬"這一事件去感嘆自己的懷才不遇,完全沒有從正統非正統的角度去寫劉備。李白的詩歌"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以及岑參的詩歌"先主與武侯,相逢雲雷際"都是從三顧茅廬這一事件去強調劉備和諸葛亮的相知相遇,這類詩歌在初唐乃至盛唐時期俯首皆是,甚至到了杜甫手裡,也還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種角度。

劉備的

到了晚唐乃至唐末,劉備開始真正地獨立出來,成為了文人們歌詠的對象。這一點在劉禹錫手裡開始初現端倪,"淒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有了明顯的尊劉反曹意味。唐末的一首組詩《蜀》、《魏》、《吳》可以說,正式開啟了這一種尊劉反曹的風氣,從這組詩歌的排名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其內容更是如此。"君王幸是中山後,建國如何號蜀都。",這裡的劉備開始成為了正統。司馬光《資治通鑑》雖是以魏紀年,但是把劉備的地位提升了,更加推崇的是劉備。到了朱熹的《通鑑綱目》,劉備則完全成了主角,這本書不僅以蜀紀年,更加強調了劉備的正統地位。

劉備的

《東坡志林》記載,三國的話本已經在當時流傳,民間已經接受了劉備"正統明君"的形象,在明清之際,這種形象固定了下來,《三國演義》將它推到了極致。劉備形象的不斷變遷,和歷史的變化是有重要關係的,尤其是南宋以後,劉備作為"正統"的形象日益凸顯。

劉備的


劉備形象變遷的原因


"曹魏正統"的"天命觀"


《三國志》是以曹魏為正統的,裡面有非常重大的歷史原因。作者陳壽生長的年代是西晉,魏王曹丕稱帝之前,延續了東漢的"十三州"制度,放棄了曹操在建安時期實行的《禹貢》"九州"劃分,以顯示自己是天命所歸。同時,漢獻帝禪讓於曹丕,曹丕政權繼承東漢政權是合法的。一直到了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絕大多數的史書編纂都是以曹魏為核心,這一點在它們的紀年方式上得到了體現。習鑿齒的《漢晉春秋》雖然對"曹魏正統"提出了爭議,但是史料過於穿鑿,南朝裴松之,以及唐代劉知幾等人都對他做了嚴厲的批判。

劉備的

"曹魏正統"的觀念在兩晉南北朝乃至唐代中期都是深入人心的,道德地位並不能取代政治需求,曹魏政權在當時一直被認為是天命所歸,經過禪讓之後是唯一的合法的繼承政權。劉備雖然在血統上佔據了優勢,但是並沒有妨礙曹魏成為當時的主流。劉備形象的真正轉折點,是宋元時期的異族矛盾和"三綱五常"觀念的加強。靖康之恥後,漢家江山逐漸走向衰退,元朝開始接手華夏。《遼史》、《宋史》、《金史》的修訂,力圖扭轉根深蒂固的"四夷不得正統"觀念,加強元朝政權的合法性,這一點在漢人中間始終得不到承認。劇烈的變遷使得漢人開始反思,理學開始興盛了起來。

劉備的


"三綱五常"下的"血緣觀"


異族的頻繁入侵,使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綱五常"重新被搬出來,並且進行了改造。班固的《白虎通義》提出"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和《禮記》提出的"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也。"被理學家整理成了"三綱五常",同時為了維護統治,不斷強調正統的血緣性。兩晉時期的"天命觀"被"血緣觀"替代,漢室宗親劉皇叔的地位在這樣的背景下得到了加強。《宋元學案》極力地將北方金朝描繪成為一個黑暗的時代,正是這一種理學觀念加強的體現。

劉備的

劉備,作為漢朝血脈中斷的源頭,自然成為了官方和民間都推崇的人物。官方推崇劉備的目的,在於強調漢人血脈的正統性,配合理學的"三綱五常"思想,鞏固自己的合法地位。而民間以及士大夫階層,在目睹了異族入侵之後,也需要這樣劉備這樣一個人物作為寄託,尤其是在"三綱五常"的觀念影響下,劉備"正統明君"的形象不斷得到了強化,到了明清之際,已經固定,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劉備形象。

劉備的

劉備"正統形象"的體現


在元雜劇中,就有不少的關於劉備的作品出現了,在流傳的二十一種三國故事中,《醉走鴛鴦樓》這出戏可以說是"尊劉抑曹"的完美體現。這部戲極力美化了劉備,並且在戲文中強調了"中山靖王后裔"這一身份,突出劉備是"漢室血脈"。而對於周瑜乃至曹操,都是極力地貶斥,描寫的視角也是以劉備為主,這可以說為後世戲曲作品提供了樣板。現在傳世的京劇、秦腔等戲曲作品,劉備的形象都是正面的,角度也多是從蜀漢正統出發。以曹操、周瑜等曹孫陣營人物為主的作品,多是站在蜀漢角度去貶低嘲笑,這些故事的結局也是蜀漢獲勝。

劉備的

明清時代的小說作品,除了《三國演義》之外,還有大量小說演義是描繪三國的,它們大多脫胎於宋元話本《三國志平話》,但是視角完全以蜀漢為尊,這些故事的開篇都是強調蜀漢正統。劉備形象不僅被徹底正統化、明君化而且被理想化,無論是劉備的外貌還是行為,在文學作品中都被加工成為符合人們理想的典範。宋元明清演化而來的劉備形象,已經完全固定了下來,今天的很多關於劉備的影視作品,都無一例外地延續了這種理想人格形象。

劉備的


結語

在異族崛起,佔領中原之後,出於政治需要的"血緣觀"逐步取代了兩晉時期的"天命觀",劉備這一漢室血脈,在理學興起的"三綱五常"觀念下,逐步演變成今天的"正統明君"形象。這一形象的端倪出現在宋末元初,以羅貫中為首的明清文人將這一形象的塑造發揮到了極致,一直影響到了今天的我們。劉備形象的變遷到確立,反映的不僅是傳統"天命觀"到"血緣觀"的演變過程,也是封建時期統治階級對自己統治的強化,同時興起的理學,進一步推動了這一過程,這些不是偶然,而是歷史進程中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