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無為,得聖人氣象

《小窗幽記》中說:“欲見聖人氣象,須於自己胸中潔淨時觀之。”意思是說想要見到聖人的胸襟氣度,必須在自己內心一塵不染的時候觀察,才可以明白。

聖人一般是指品德、智慧極高的人,如孔子在漢以後被封建統治者推崇為聖人。聖人是人間的龍鳳,代表著人類的精華,受到芸芸眾生的敬仰。

清靜無為,得聖人氣象


將“聖”這一繁體字拆開來看,上面有耳有口,下面是王,口耳之王為聖:有口有耳的是人,人中的王就是聖;聽之於耳,傳之於口,用自己的口把真理傳播到他人的耳中,就是聖。這主要是因為遠古時期沒有文字,所有的真理和歷史都是靠口耳相傳。那些承載這些真理和文明的人,肩負著將其流傳下去乃至發揚光大的重任,被封為“聖人”的名號也是名至所歸的了。聖人之所以存在,不是因為他個人的魅力有多大,而是因為他的存在是歷史不可缺少的筆,關係著整個民族和國家的利益,乃至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在人們
的心中,聖人是人類的脊樑、文化的載體、思想的寶庫、智慧的源泉,有了他們,歷史、生命才有了一個光明美好的方向。他們之所以被萬千民眾敬仰被歷史所銘刻,正是因為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無私無畏堂堂正正、經天緯地、囊括古今的氣象。

然而,聖人也並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就曾這樣鼓勵過芸芸眾生。《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本就是塊頑石,卻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後成就佛果,自此功德無量。

要知道,聖人的本性和我們普通人的本性並沒有什麼不同,我們同是來自宇宙的生命,同以宇宙為根本。我們拿礦石和金子來比喻,聖人就像那由金礦中提煉出來的金子,而我們卻還是那包含許多雜質的礦石。倘若我們也能夠把自己心性中的雜質煉化掉,也就會像聖人一般成為那珍貴的金子。而鍊金提純的過程,就是智慧和覺悟。慧能大師說過:“一念迷,佛即眾生;一念覺,眾生即佛。”菩薩與眾生的區別,就在於悟和不悟。聖人與凡人的不同,也在於悟和不悟。

但是,正如古人所云:“無慾之謂聖,寡慾之謂賢,多欲之謂俗。”芸芸眾生之中,世俗之人眾多,聖人寥寥無幾。我們之中的大部分人因為被慾望所牽制,追求名利地位,便在那滾滾紅塵中掙扎,在無窮的世事中流轉,以至於利令智昏而心靈矇昧,無法靜下心來面對自己真實的生命。在慾望的沼澤中,他們愈陷愈深,終於遭遇滅頂的災難。被慾望糾纏的心靈,怎麼能發現自己真正的本來面目和那聖人的氣象呢?


清靜無為,得聖人氣象


“清清淨淨一靈光,剎剎塵塵不覆藏,萬萬千千都失覺,多多少少弗思量,明明白白無生死,去去來來不斷常,是是非非如昨夢,真真實實敢承當。”禪宗慧經禪師用這首偈告誡人們要保持潔淨的心胸,無私無念,不再貪婪,也就不再會被牽制。當你從如夢的人生中清醒過來,不再為自己的利益而執著於世間一切華而不實的東西,靜心無為,你就已經得聖人氣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