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李連杰的黃飛鴻、甄子丹的葉問、趙文卓的霍元甲如何評價?

臻品鑑藏


這三位都是功夫巨星。

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很真實,彷彿讓我們看到就是一代大俠黃飛鴻再現。當徐克遇到李連杰後,第一部的《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開始,再加上後來的袁和平對李連杰動作的設計,終於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黃飛鴻了,李連杰以他俊朗的外形,堅定的眼神,瀟灑的身手,從未失手的動作,將黃飛鴻的大俠形象和家國情懷演繹的淋漓盡致,受到我們這一代影迷的認同和迷戀!

甄子丹的葉問無疑是最棒的。拍《葉問》時,葉偉信導演對甄子丹說:“你需要一個角色,別人說起來就會想到甄子丹。”這個定位非常準,中外的作品中都有活生生。,甄子丹在很多觀眾心中的存在感不強。而《葉問》中,甄子丹演技很好,把詠春拳完美地展現給了觀眾。四部電影下來,甄子丹和葉問這個角色已經融化為一體,只要看到甄子丹就會想起葉問,看到葉問的電影就會想起甄子丹,覺得那才是最正宗的表演。

趙文卓也是一位功夫巨星,在《霍元甲》電視劇中,趙文卓把霍元甲的英雄柔情,大俠風範都演出來了。霍元甲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民間功夫大家,對於本來功夫出道的趙文卓,動作自然到位,在加上他的演技,一個活生生的霍元甲就出現了,因為看到趙文卓就會讓我想到霍元甲。





油畫娛樂


李連杰,甄子丹和趙文卓都是我特別喜歡的功夫動作電影的演員,他們三個人支撐起了我國動作電影。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國的動作電影才會有現在的市場。他們三位的動作電影都是實打實的拳拳到肉,不是後期的合成特效。而且三位演員都是親自下場,再激烈的動作場面都沒有使用替身,這與他們自身的功夫基礎有關。

李連杰《黃飛鴻》

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將香港動作電影推向了高潮,時至今日仍然是動作片電影裡的經典,被無數觀眾喜歡。彼時,李連杰正是當打之年,依靠自身的武術基礎,在香港動作電影裡打出了一片天。他飾演的黃飛鴻,帶著十三姨在全國各地行俠仗義,除惡揚善。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動作場面都是李連杰自己親自完成,年輕時候太多的打戲給李連杰的身體帶來了太多的損傷,以至於在上了歲數以後行動不便。對於李連杰的,黃飛鴻只能說是經典中的經典,對於動作電影來說具有無可替代的位置。

甄子丹《葉問》

《葉問》成就了甄子丹,同時甄子丹也成就了《葉問》。在觀眾眼裡,二者已經等同,提起了葉問,就想起了甄子丹。同時,《葉問》系列也是甄子丹從動作電影向功夫電影的轉身,葉問系列不僅僅是簡單的打打殺殺的動作片,而是包含了中華武術精神的功夫片,甄子丹正是將這種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他飾演的葉問,外打美國大兵,內戰地痞流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相信若干年後,甄子丹的葉問還會被人們記得。對於甄子丹的葉問,只能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趙文卓《霍元甲》

這麼多年來,趙文卓一直不溫不火。沒有李連杰和甄子丹那樣的大紅大紫,特別是還曾和甄子丹鬧起了矛盾。不過,他一直在動作電影裡勤勤懇懇的奮鬥。在名氣上比不過前兩位,但是趙文卓的功夫確是實打實的,他的霍元甲目前還沒有播出,很是值得期待。但是,我認為,霍元甲或許會提升趙文卓,但是綜合起來還是比不過前兩位。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毛仔影視劇


李連杰演了五六部黃飛鴻主題的電影,全是經典,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可以說李連杰之後再無黃飛鴻。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李連杰的黃飛鴻演繹了這兩句。

甄子丹的葉問,從第一部看到現在,每次看都不禁熱血沸騰,讓我明白中華民族的涵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雖然現在的評價人褒貶不一,但甄子丹飾演的葉問氣定神閒,氣質非凡。甄子丹打不動了,葉問4是他最後一部動作片,他把最後一部動作片獻給葉問,也值了。我們雖然從葉問中感覺到的激情越來越少,但每一個故事都有結局,即使結局並不完美,但人生又有多少事完美的呢?當感謝甄子丹,感謝葉問,給我們留下的精彩回憶。

趙文卓的霍元甲,最認識趙文卓的是在童年時期的一部武俠電視劇《風雲雄霸天下》中的聶風,中年的趙文卓無論外形和氣志都和霍元甲極為相似,再加上精湛的演技,趙文卓把霍元甲肩負民族責任和氣節的形象演繹的淋漓盡致,看趙文卓的霍元甲感覺就像是一場靈魂的洗禮,民族氣節的薰陶。







帥氣囂張


你對李連杰的黃飛鴻、甄子丹的葉問、趙文卓的霍元甲如何評價?個人覺得他們都有各自的特色,
1李連杰版黃飛鴻,李連杰的黃飛鴻形象非常深入人心,不少人都會覺得那個有情有義,又愛國的熱血男兒就該是李連杰演的那樣。因為,李連杰的功夫看起來十分乾脆利落,並且還收放自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再看看如今的動作戲,替身和特效太多,已經很少會有像李連杰一樣了,一樣將中國功夫發揚光大李連杰版的黃飛鴻不論是導演出色的能力,還是演員的自我修養,都把這個黃飛鴻系列電影的精彩展現出來,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李連杰版本的黃飛鴻是由徐克導演,大家都知道徐克是鬼才導演,但是在黃飛鴻系列中,卻正能量滿滿,其中《男兒當自強》這首歌也是讓曾經的少年熱血沸騰。徐克的成功不僅僅是展現了細膩的動作場景,更是將中國男兒精神發揚光大。

2甄子丹的葉問,故事發生在上世紀正值戰禍亂世的中國,葉問是一名單純醉心武術,追求武學自由的世外高手,充滿仇恨和悲劇的大時代並不在他的視野當中,他只專注於對武術的執著與熱情。然而出於對民族的熱愛和對武學精神的不斷參悟,葉問一步步走出自己的侷限,在一場場暢快淋漓的忘我比拼中,扛起振興中華的大旗。影片主題是愛國勵志,但影片並不說教,整部電影酣暢淋漓,無論是細節還是激烈的段落處理都十分用心。武戲精彩叫絕,文戲幽默煽情。 3趙文卓的霍元甲,同樣功夫很棒的武打明星趙文卓飾演霍元甲大俠突出武戲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很多國恨家仇的戲碼,也讓趙文卓飾演的霍元甲有一種俠之大者之感,突出了霍元甲的大俠風範。


小魚好看視頻


《黃飛鴻》6部曲是李連杰所有作品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系列。這部電視劇很精彩又不失真實、有趣,且武打動作流暢。李連杰塑造的黃飛鴻這個人物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之前沒有過、之後也再無人

甄子丹 《葉問》

要甄子丹這樣一個動作剛猛、犀利的人去飾演一個謙謙君子般的葉問,其實是很有挑戰的,但甄子丹的葉問卻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不能不佩服甄子丹的本事。在熒幕上,甄子丹的葉問可以說是最廣為人知。不過,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的成功,小編覺得很大程度上還是得益於甄子丹的武打功底。歷史中的葉問是謙謙君子,甄子丹雖然演出了葉問的儒雅,但觀眾似乎更專注於電影裡面的打戲。

提起趙文卓,不少人會人將他與吳京、甄子丹等人相比較,因為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人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日前,在趙文卓主演的《黃飛鴻之南北英雄》落下帷幕之後,最近,趙文卓再度翻拍經典霍元甲,引起不少網友的熱議,這幾年翻拍已經成為影視圈的流行之一。不過現在再來看的話,吳京和甄子丹也已經飛昇成一線大咖了,而趙文卓則越發墮落!

不過,這一次,趙文卓再演霍元甲也並不被外界所看好。為何這麼說呢?在十年前或者是二十年前吧,趙文卓、吳京、甄子丹都出道了。畢竟,當年趙文卓都已經演過一次霍元甲,而當年李連杰版的霍元甲更是堪稱經典,


精彩影視精華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照字面意思理解則是指比武定勝負容易,拳腳之下見功夫,而以文會友則難分高下了。我們這裡討論黃飛鴻、霍元甲以及葉問的武功高下,似乎有關公戰秦瓊的意味,但是若在歷史的縫隙中尋找線索,似乎還是能找到一些端倪的……不過,這三個人不能直接去比較和評價,他們不是孤立的個體,其實他們三人背後就是整個清末民國武林的狀態,所以說他們三個之前,首先要說一說那個時代的宗師們,。

晚清十大高手排名中,黃飛鴻高於霍元甲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關於晚清十大高手的排名,當然這個排名也照顧了各個門派的利益平衡,分別是下面這些人:董海川、王正誼、黃飛鴻、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韓慕俠、燕子李三、孫祿堂、郭雲深。通過排名可以看出,黃飛鴻與霍元甲均榜上有名,黃飛鴻排在霍元甲之前,然而榜上卻無葉問,因為此時的葉問,剛剛隨梁壁學完詠春拳,才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人。(民國武林泰斗合影,左四為孫祿堂)先說大宗師孫祿堂,他在十大高手中排名比較靠後,因為這個名單不單純是武力值的排名,還照顧到了這些武林人士的後世影響和門派地位。為什麼要說孫祿堂是“大”宗師?因為近現代中國武林,孫祿堂如果稱第二,那麼無人敢稱第一。其實按理來講他應該算清末宗師,然而他的主要事蹟還是在民國以後。孫祿堂集形意、八卦、太極三技於一身,獨創孫氏太極,武功高深難測,登峰造極。當時武林公認他是中國三百年來無人能及的真正高手。形意、八卦名家張兆東晚年對友人曰:“以餘一生所識,武功堪稱神明至聖登峰造極者,惟孫祿堂一人耳。”可惜的是,老孫頭一輩子生不逢時。年輕的時候四下找人切磋武功,結果錯過了拳打洋人大力士的揚名立萬流芳千古的時機。到後來,跟著徐世昌沉浮起落,也就是當了十幾年保安隊長,直到年近半百時,一輩子不得志的老孫頭才撈到一點歷史資本,什麼資本?在花甲之年力挫日本天皇欽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舉擊敗日本5名技術高手的聯合挑戰。一代武林總宗師,百年不遇的武學奇才,就這樣生不逢時,碌碌一生。混到現在,連個電視劇都沒混上。
隱秘的八極拳宗師的江湖生涯說到拳法,出招狠辣的是什麼拳?很多人會說泰拳,沒錯。但是國產的八極拳,善用膝肘,出招穩準狠,勝似泰拳十倍。彼時有個八極拳宗師李書文,河北滄州人,擅長八極拳、劈掛拳、六合大槍,人稱“六合神槍”李書文,是中國武術史上記載的外家絕頂高手。李書文跟孫祿堂一樣,一輩子喜歡跟人比武,但是他出手狠辣,鮮有敗績。武林人士對此頗為忌憚,既恨又怕。馮國璋就曾經請他去手下當武術教練,李書文在擔任武術教練期間,與袁世凱衛隊日本教官比武,大槍連挑四人。1910年,年近半百的李書文又在北京大敗俄國拳王馬洛托夫,後被張作霖聘為三軍武術總教練。不過能夠在軍隊裡當教練,給當權者者當保鏢靠吹是不行的,那都是玩命的買賣。李書文在教徒弟這點上,要比孫祿堂強不少,李書文的大弟子霍殿閣做過溥儀的武術教師和警衛官。關門弟子劉雲樵當過蔣介石侍衛隊教官和警衛,也是國民黨著名的暗殺高手,最後將八極拳帶到了臺灣並且發揚光大。《一代宗師》中張震扮演的角色“一線天”原型就有一部分劉雲樵的影子。李書文(左)和弟子劉雲樵(右)但是李書文比起上文的孫祿堂,似乎還是差了一個檔次。民國另一位武林高手李文亭在《拳術初階》中有過這樣的記載:“世人言近日善者,拳術以孫祿堂先生為絕,劍術以李景林將軍為絕,槍術以李書文先生為絕。餘與孫、李、李三位先生皆相識,時相過從。餘雖不才,研究國術亦數十年矣,深知拳術為各門法術之基。孫、李、李三位先生之武藝於近代各佔一絕,然究其根底,尤以孫祿堂先生為最。昔日餘嘗見孫先生徒手破彼之劍,破彼之槍,神勇絕倫。全賴拳術根基深厚耳。”孫祿堂能空手破李書文的神槍,可見武功之高。
八卦門裡英雄多,創建中華武士會上面說到了《一代宗師》,就得說說裡面的主角宮寶田,這也是個宗師級別的人物,因為他的一身功夫得自於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宮寶田是真正的大內高手,曾經任清廷內宮護衛首領,加封四品帶刀侍衛,先後任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近身侍衛,清廷最後一任大內侍衛總管。1922年宮寶田應張作霖之邀擔任東三省巡閱使兼奉軍總教練。宮寶田有個徒弟叫王壯飛,不甚有名,但是王壯飛有個不記名弟子,叫張春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就大大的有名了。1912年宮寶田的同門師兄李存義和葉雲表受霍元甲精武體育會的啟發,創辦中華武士會,一任名譽會長即使後來任民國總統的馮國璋。中華武士會號召北方武術界人士為民國效力,進一步可以登堂入室,封妻廕子,武人也可博一個出身,退一步的話,愛國救民的名聲也能占上,日後開個鏢局武館,不愁無人登門。上文中出現的孫祿堂、李文亭等武林人士均執教於中華武士會。自此,“南有精武會,北有武士會”的格局開始形成,天津的中華武士會與上海的精武體育會遙相呼應,是當時最為著名的兩大民間武術組織。韓慕俠及其弟子合影,左五個高者韓慕俠,左六為周恩來後來中華武士會日漸壯大,李存義的弟子韓幕俠也執教於武士會,韓幕俠這個人,相信很多70後和80後應該熟悉的,小時候看過一部武打片叫《武林志》,裡面東方旭大戰俄國大力士達德洛夫讓人印象深刻。這個東方旭的原型就是韓幕俠,他就曾在1918年在北京與設擂叫囂的俄國大力士康泰爾比武,韓幕俠用八卦掌直接將康泰爾打飛。捎帶說一句,韓幕俠後來在南開中學收過一個徒弟,叫周恩來。
廣州精武會,黃飛鴻指點過霍元甲之子1910年,霍元甲最初創辦了精武體育會的目的是“習武強國”,聘請各地名師,公開教習武術。精武體育會最初作為南北武術交流的平臺,開始為南方武林人士所熟知。最早的部分南派武林人士北上參加精武體育會,拉開了第一次南北武術交流的序幕。1919廣東精武體育會成立,霍東閣(霍元甲之子)南下廣州,與黃飛鴻等南派武師共聚一堂,並邀黃飛鴻表演了飛鉈、林世榮表演雙軟鞭,堪稱盛況空前。霍元甲(左圖)及霍東閣(右圖右一)這應該是歷史上黃飛鴻與霍元甲唯一能扯得上關係的地方,黃飛鴻見到了霍元甲的兒子,並且以長輩為其捧場,並沒有任何拳腳方面的比試。此後精武體育會便在廣東開花結果,遍設分會。說黃飛鴻是集洪拳之大成者,並不為過,因為他精通鐵線拳、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和五郎八卦棍。據《洪家拳虎鶴派傳承表》記載, 黃飛鴻的拳術第一部分來自其父黃麒英,另一部分則是來自廣東十虎之一鐵橋三梁坤的徒弟林福成,(這一段師徒關係被演繹成了電影《鐵馬騮》)。黃飛鴻先後被提督吳全美、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等聘為軍中技擊教練,並且曾與劉永福駐守臺灣,與日軍交鋒。縱觀他的一生,有記載的就有與人交手五次,除第一次交手是以四象標龍棍勝武師鄭大雄左手釣魚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以外,均是以一敵多,不過打的是都是歹徒無賴之流。然而他戰績最顯赫的一次卻是一招擊斃洋人的惡犬,名震香江。
黃飛鴻黃飛鴻年少成名之時,霍元甲尚年幼體弱,其父並不讓幼年的霍元甲練習家傳武藝,他只好暗中習武,並且在24歲的時候擊敗了一位外鄉武師。而且霍元甲所習練的燕青拳,講究的是腰腿功,步伐靈活多變,腿法要求勁足力滿,霍元甲在藥棧期間,因為力大無比,一直被身邊的人稱為霍力士,於是他結合特點,對燕青拳加以改進,使拳法中花哨的套路變得更加實用,但並未與人交手,直至其去世前,才與日本武士有過一次正式交手,並將其臂骨磕斷,此後沒過多久,霍元甲就與世長辭。若論對敵戰績和武功修為,黃飛鴻和霍元甲照上面那幾位可就相去甚遠了,黃飛鴻的洪拳一直是以身調氣、以氣催力,氣勢雄壯,剛勁猛烈。霍元甲的改良後稱為迷蹤拳的拳法,套路精練,一招一式常有出乎意料的變化,尤其注重攻防效果,雖是過於實用,卻似乎缺了氣勢。
據傳葉問的師父曾經教訓過黃飛鴻葉問和李小龍葉問一輩子都與霍元甲和黃飛鴻沒有有過什麼交集,更遑論武功上分高下了。然而在19世紀末的廣東佛山,黃飛鴻卻是葉問師傅陳華順的平輩,根據陳華順後人陳國基講他們陳家的家史,據說黃飛鴻是葉問師傅的手下敗將,由於沒有任何佐證,說法頗為可疑。而葉問本人於別人交手的記錄也是寥寥無幾,無非是在街上與同伴拗斷巡警的一把槍,抗日時期與日本武士交手也是點到為止。1928年,南京中央國術館成立,武術被稱為“國術”,為官辦性質。中華武士會一批骨幹自天津南下,參與中央國術館的籌建。當時廣東省主席李濟深在南京觀看了由中央國術館組織的第一屆武術國考後,深感提倡武術對中華民族的必要,回到廣州後提議籌建兩廣國術館,而此時的葉問還在國民政府的花捐局(向妓院收稅)工作,所以他會出現在後面的金樓之戰中。李濟深創辦兩廣國術館,最得意的事件就是“五虎下江南”,這“五虎”,包括自然門杜心五的徒弟萬籟聲,也是個國共兩黨通吃的人物。李濟深組建兩廣國術館其實是和當時廣州分治有著密切的關係的。但是當時廣州本地武術家面對政府背景的兩廣國術館的建立則是另一個意見,此時的廣州本地武術家基本被精武體育會收編,於是便懷疑這是北方武師強龍壓境、裹脅收編南方武林搶地盤的的一個策略,就像當時南京政府之覬覦廣東政權的一個試探。但是好景不長,一開始依靠國民政府某些高層資助的兩廣國術館,註定了難以擺脫政治的漩渦。兩個月後,國民黨內部紛爭,撥給武館的經費突然中斷,失去了經濟支持的兩廣國術館被迫解散。兩廣國術館雖然解散,但是八卦掌、形意拳等北派拳師在廣東紮下根來,民間的武館蓬勃發展(可以參考電影《葉問》中的閉門切磋一段)。幾乎就在同時,五十多家武館掛起了招牌,前來習武的人越來越多,北派搶了南派的生意,故而有了金樓之戰,金樓之戰打的招牌是南拳北傳,實際上還是南北武術的較量。作為花捐局的工作人員,當時南派武術界公推的人物,葉問在這時候不出手就不合適了,但是高手介入的戰局,都是轉瞬之間定輸贏,後來怎麼過招,沒留下記錄。不過由此可知,葉問的介入給南派武師掙回了面子,而中華武士會,似乎就從此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了。
香港電影創造了“黃飛鴻”的黃金時代黃飛鴻對後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電影方面,他的徒弟林世榮教出了個徒弟叫劉湛,那麼劉湛的兒子叫劉家良。劉家良15歲時,劉湛帶全家赴香港開設武館授徒,次年劉家良投身電影,出演路人甲之類的龍套角色。武館裡的人湊錢拍攝了“黃飛鴻”系列電影的前4部,功夫少年劉家良跟著父親,一腳踏進香港功夫電影最初的江湖。當然他不是演黃飛鴻,而是擔任龍虎武師及替身,偶爾會演一些反派角色。這時候的黃飛鴻的表演者是關德興,劉家良就一直這樣重複著他祖輩的故事。直到1992年,徐克執導的新派武俠電影《黃飛鴻》邀請劉家良去做武術指導,劉家良看到李連杰連南拳北腿都搞不清楚,面對吊著威亞飛來飛去的黃飛鴻,劉家良憤憤的說:“非叫我十萬洪拳弟子笑掉大牙不可!”,於是辭職不幹。後來《黃飛鴻》公映,徐克特地送了他和關德興兩張電影票,面對電影院裡山呼海嘯的掌聲,劉家良看著關德興,兩人默默無言。關德興和成龍扮演的黃飛鴻
李連杰與趙文卓扮演的黃飛鴻彭于晏(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飾演的黃飛鴻
劉家良和他導演的電影《洪熙官》(這個鏡頭恰好表現了洪拳對詠春,其實還有個略三俗的圖,我不好意思放)應邀放一個略三俗的圖,其實也無所謂了,娶老婆千萬別娶練過詠春的,除非你練過虎鶴雙形劉家良不但是洪拳大師,而且對詠春拳也有很深的研究,電影《葉問》上映的時候。劉家良就說,不是真的詠春,詠春不是這樣打的。詠春拳創始人嚴詠春是女人,拳不能打太猛,那樣的話很會難看的。所以詠春的馬步,不是以攻為主,是以防為主。劉家良曾經拍過一部電影叫《洪熙官》,裡面才拍出了詠春拳的精髓。 其實現在來看,詠春宗師葉問代表的並非是清末民國的時代,他代表的是民國之後的新舊文化的交替的時代。香港有個彌頓道,路邊掛著好幾個詠春拳武館的招牌,沿著彌敦道一直走下去,走到太子,左手邊就是大南街,當年葉問來到香港,就在在大南街上的港九飯店職工總會開始教習詠春的,他正式註冊成立的第一個組織叫做「葉問國術總會」,就在尖沙咀的美麗都大廈,想來這些詠春武館都是葉問弟子所開。但是讓詠春走向世界的,卻是1956年葉問收的一個叫李小龍的徒弟。如果沒有李小龍,試問有幾人知道葉問和詠春?李小龍在武術這條路上走的比葉問更遠,他的創立的截拳道主要來自詠春,但其中融合了各種武術的優點,不僅中國武術,而是世界各國武術。而李小龍,最終讓“功夫”這個詞跨越了種族文化和語言,真正傳到了全世界。隨著截拳道和“功夫”的流行,詠春拳也在全球開枝散葉,大概是練習者最多的中國功夫。
少年子弟江湖老,到底誰是真宗師清末民初,那個英雄輩出的傳奇年代,有許多外國拳師本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主義精神,為了中國的武術事業,不遠萬里的來到中國,並被中國武術家反覆擊敗。不過根據記載,這些中外武師交手記錄雖然有些值得商榷,但是有些記錄,還是值得一看的。韓慕俠在1918年以八卦掌勝俄國人康泰爾;王子平在1919年以查拳勝美人阿拉曼、德人柯芝麥;孫祿堂在1921年以形意拳勝日本人板垣一雄,1930年又在上海一次打勝6名日本武士;佟忠義在1925年以六合拳勝日人山井一郎;王薌齋在1940年以意拳勝日人八田一郎、澤井健一;蔡龍雲分別在1943年和1946年於上海兩次打敗俄國人馬沙洛夫和美國人魯索爾。上圖即蔡龍雲擊敗馬沙洛夫再來看霍元甲,與他同時期的武林宗師都有著顯赫的擂臺戰績,他卻沒有什麼太值得書寫的戰績,因為那個洋人聽見霍元甲的名字就嚇跑了。他創建的精武體育會後來停止活動,近幾年出於於利益的目的,又重新開張,無非也是借了霍元甲一個名頭。表現霍元甲的電影或者電視劇,總也是距離真實的霍元甲相去甚遠,甚至連基礎的燕青拳都沒有表現出來,實在是令人失望。我們現在討論他們三人武功的高低,其實討論的還是整個清末和民國的武林,討論的還是在那個大時代下這些武林人士身世浮沉。論陣前廝殺和擂臺高下,霍元甲和葉問並不一定敵得過黃飛鴻,甚至霍元甲也不一定能敵得過比他小許多的葉問;若是論及愛國救民,怕是黃、葉二人又比不過霍元甲;但是論及設館收徒、功夫傳播,怕是誰也及不上葉問。其實我們這裡討論誰的武功高低,那些消逝在歷史長河裡的武林宗師們,他們經歷的那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又豈能僅僅憑藉技擊之術,被後人一言定高下呢?


愛恨交加情仇世家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對李連杰的黃飛鴻,甄子丹的葉問和趙文卓的霍元甲,說一下我的感受。

因為李連杰、甄子丹和趙文卓,都是動作演員,每個人都有武術底子,對於他們所塑造的經典角色,我們來點評一下。


01

李連杰—黃飛鴻

在眾多的黃飛鴻扮演者中,李連杰無疑是最經典的。

經典理由:李連杰以其矯健的身手和俊朗的外表完美的詮釋了黃飛鴻一代武術宗師風範,將黃飛鴻不苟言笑、不解風情、內斂深沉、憂國憂民的正義形象詮釋的淋漓盡致。 “黃飛鴻”到現在為止也是不可超越的經典,它的成功,不僅僅在於讓人意猶未盡細膩精緻的動作場面,更在於其”民族覺醒,奮發圖強“的主題。配上男兒當自強的主題曲,更讓人熱血沸騰。

當《男兒當自強》的嗩吶聲一響起來,我們腦海中就是黃飛鴻的起勢動作。


02

甄子丹—葉問

甄子丹演的電影有幾十部之多,但是能夠讓人記住人物形象,恐怕非“葉問”莫屬了。

這無疑也成為了我們心中最經典的角色。

經典理由:甄子丹所飾演的葉問,完全看不到之前甄子丹猛、狠的勁頭,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力量感的肌肉男裹上長衫,打一套由女人創始的拳法。收也低調謙恭,放也低調謙恭。讓我們看到了甄子丹真正的演技是什麼樣,儒雅的氣質讓我們記憶猶新。葉問的“武”和拳法中情恨交織,家國恨,手足情,天倫樂,葉問比起霍元甲來說,更平心靜氣,更親民,更大隱隱於市,更不像一個要端起架子的武學宗師。

葉問表現出來的那種從容恭謙的氣度,在張弛有度的文武戲之間貫穿始終,這不得不說是廣東文化薰陶出的性情體現。


03

趙文卓—霍元甲

對於趙文卓的經典形象,我有些模糊,並不能夠很好地去定位他,我沒有辦法去把趙文卓與“霍元甲”聯繫到一起,其根本原因我覺得“霍元甲”有很多人飾演過,如果在我印象中誰最是我最經典霍元甲形象,第一,高雄,第二,李連杰,我並不能夠把趙文卓的“聶風”形象和霍元甲相聯繫在一起。

主要是趙文卓起步還是很不錯的,參演了很多名導的片子,最近這麼多年趙文卓的接了戲口碑都不好,還演了幾部網大電影。


以上是我個人的感受,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大家,謝謝,如果有別的意見,歡迎評論留言。


影人小易哥


你好,很高興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自己平時也是一個比較喜歡武術動作電影的人,對這個問題有以下幾個觀點。

1.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都非常的不錯,那個時候我們還小,感覺一看到黃飛鴻就全身充滿了力量,尤其是“男兒當自強”音樂一響起,立即有種心湧澎湃的感覺,對於那個時候的李連杰來說,能拍出那麼好的電影確實不容易,那個時候的電影和現在的電影一對比,特效和情節都感覺有時代感,畢竟那個時候的儀器設備和人的思想都有所差別,但能拍出讓老少都喜歡的電影已經很好了。

2.甄子丹主演《葉問》系列電影,現在說起葉問,首先就是想到甄子丹,他已經是葉問的一個代名詞了。不管從演技還是功夫上,都很適合這個角色。尤其是《葉問4》電影剛剛上映不久,我就看兩遍了。甄子丹在此部電影中出演的葉問是在美國的比武歷程,也是最後一部葉問類電影。葉問一直是出於正義而為他人出手,中秋晚會,美國人到華人街鬧事,葉問出手幫助華人街打美國教官。萬師傅和武術名師都被美國特種兵打傷,葉問忍無可忍再次出手,與美國特種兵在軍營進行了一場生死搏鬥。電影的最後是葉問因為癌症而去世,這也可能說明這是甄子丹演的最後一部葉問電影吧。

3.趙文卓主演的《霍元甲》電影,霍元甲作為我國近代最著名的武俠人士之一,其可歌可泣的故事已經被翻拍多次,但是趙文卓演的霍元甲應該是屬於最大氣的豪俠類型。趙文卓功夫在圈內也是非常有名的,他出演霍元甲肯定在武打效果上不輸給其他人,同時加上他對家國仇恨戲碼的精彩演繹,讓趙文卓把霍元甲演成的是一種英雄大俠之風範。





話裡話外皆有畫


李連杰和甄子丹演的不錯,趙文卓演霍元甲有點不像,總體都不錯





農民工日常生活


他們演的主角都是一身正氣,為國為民與敵人或壞蛋鬥智鬥勇,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