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教授為什麼一年只收一個研究生?

用戶2521222291763


現在很多學校研究生導師人數增加很快,但招生指標多年未變,所以一年收一個已經不錯了。還有的學校2年也輪不到一個的呢。


wexliu


有僧多(碩士生導師多)粥少(碩士生少)的原因;有導師“曲高和寡”,不受學生歡迎的原因;也有導師自己不願意多招的原因。前兩種有導師們已經回答到了,這裡重點談一下第三種。

最初成為研究生導師的時候,我通常一年只帶一個研究生,原因主要是第一種,那個時候是自己想多帶但是人微言輕,研究生基本都是學院“大佬”把控大頭,年輕老師只是象徵性地一年帶一個顯示一下微不足道的存在感而已。

等到自己“媳婦終於熬成了婆“,每次師生互選眾多學生紛紛投奔麾下,門下研究生急劇增長的時候,才發現多了也有多了的煩惱。

文科的導師不像理科的導師,需要研究生幫忙做實驗等。文科的導師,最多也就讓研究生搞個調查問卷而已。如果文科導師做的是定性研究,那用得上研究生的地方更少,畢竟,研究生無論從學術底蘊還是寫作功力而言,都尚顯稚嫩。文科導師寫論文做項目,為了保證質量,很多時候還必須得親力親為。

這就導致研究生帶多了,很多時候不僅無助於導師科研,而且還會拖累導師科研。畢業論文季,碰上不靠譜(動不動玩失蹤,玩崩潰,嚴重拖延),沒靈性的研究生(缺乏基本研究素養,不會寫論文,錯字病句一大堆……)簡直就是生生給導師添堵。我曾經遇到過幾個這樣的學生,指導他們論文最後簡直要到崩潰發狂的地步。結果畢業論文寫作,生生變成了導師和學生互相折磨的過程。2016年曾經有導師深夜未等到學生畢業論文初稿微信怒發聲明解除指導關係的新聞,說實話,不止這個老師,畢業論文季有很多導師有想解除指導關係的衝動。

有了幾次類似的經歷後,作為一個導師,我對門下研究生的錄取不再重“量”而更多看重“質”,我好幾個同事也是如此心理。在我們看來,與其招一大堆平庸的碩士來給自己添堵,不如抱著寧缺毋濫的原則,精挑細選志趣相投,有一定學術基礎和學術靈性,腳踏實地,勤奮認真的孩子,這樣也可以有效避免很多是非煩惱。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常常聽到一種聲音:研究生導師(比如××教授)招收多個碩士、博士,壓榨她們幹活而不給補貼,不道德等。但是,在我們遇到一些教授一年僅招收一個碩士時,又有人會質疑,這樣的導師不招學生,讓不少人錯失讀研,不厚道。

小西先舉個身邊的個例:

我讀博時結識一個教授,善於做橫向課題的規劃項目。他未主動參加博士生導師遴選,而且每年只收一個碩士生,用於完成學校的考核要求。就是這樣的一個教授,每年選擇他為導師的學生非常多。

儘管跟著這樣的導師讀研時可能發不出高水平的英文論文,但是常年在外面做規劃課題,接觸到不少人,畢業後都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另外,他給學生能發到4000-5000元/月的助研津貼。其他導師大部分只能發300-500元/月的助研津貼。

之前,參與他子課題的我和他聊過為什麼他自己不多招幾個碩士的話題。以他每年橫向課題到賬經費,學校、學院兩級提的管理費不少,按招生計算公式這算下來,輕鬆就可達到教授3個碩士/年的上限。

但是,他給我說的是招學生後得對他負責,常年做規劃類課題,一年指導一個學生剛好合適。畢竟,不是每個規劃課題都適合用來做學生的碩士學位論文。在他缺少學生時,也會邀請一些自願參加的本科生假期參與課題,併發放不低的補貼。

不否認一些導師的師德不高,但是大部分導師招收每一個學生都有壓力,得對學生負責,盡心培養和指導其畢業。一個導師的個人精力和能力有限,不少都有限制教授每年最多指導3個碩士生。小西記得自己讀大學時,碩士生導師數量不足,部分專業的一個導師每年能招收10個8個碩士生,非常嚇人的。

其實,研究生招收的確在擴招,但是名校、頂尖學科專業的碩士生數量沒有顯著增加。同時,青年教師(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人數暴漲,主要是因為"非升即走"的引人模式,5年考核期不達標就得離校。

但是,這樣的優秀青年人才入校後第二年基本就可以遴選為碩士生導師,每年有1個碩士生計劃,在導師、碩士生雙向選擇時,一定會有政策傾斜給安排一個碩士生。要不光桿一個的青年教師5年內完成考核難度非常大。

以上聊的都是985/211等知名院校,在普通雙非院校,招生計劃還是較為寬裕的。但是,在這樣的院校反而是有非常多的教授每年僅有1個或沒有碩士生,為什麼呢?

比如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缺少行政職務、學術帽子的部分教授受到排擠、打壓,學院每年不給分配、少分配碩士生。其實,更多的原因是雙非院校的不少教授、副教授缺少課題,沒有足夠的科研經費,達不到招生碩士生的基本要求。

其實,越是沒有課題的教授有時候越想要多幾個碩士,就算自己沒有足夠的課題,藉助"聯合培養"的模式送給其他平臺和導師,會"反饋"一些項目的子課題。說直白些,就是一些導師自己課題多、學生不足,就會通過分配一些子課題"借"學生,待遇肯定不如自己的學生好,而且不用承擔他如期畢業的責任。比如,一些省級科研院所、中科院部分所都是極為缺碩士生做事的,但是他們真的不缺課題。

當然,不是說"聯合培養"就是坑自己的學生,只是不少導師將這項政策用歪。這件事情的好壞在於導師的出發點,是為學生好,藉助更好的平臺聯合指導學生,還是希望"借出"學生換一些子課題或項目。

綜上,小西想說一個教授每年招一個碩士的原因很多,關鍵是看他所在的平臺高低,越是985、211院校的王牌專業,越屬於正常現象,大部分都存在招生計劃不足的現象。甚至,2年才能招收一個博士生,指標考核計算非常嚴格。

選擇什麼樣的導師得提前打聽好,師德非常重要。一個好的導師會讓你的三年讀研時光值得回憶,而且事半功倍。

說說你的導師每年能招收幾個碩士生啊?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為你解答。

說到研究生招生問題,就說到高校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痛楚了。很多人不瞭解高校年輕教師的艱難,一年能招收一個,那還不算可憐,有的老師每年都還保證不了一個。



首先要知道,但凡是想做點事情的人,都是希望研究生越多越好,研究生“廉價勞動力”的稱號不是白給的。如果主觀上都不想招研究生,那說明這位老師基本上就屬於沒項目、沒經費、沒成果甚至是沒追求的人,離被取消研究生導師資格恐怕也就不遠了。



那想招卻又招不到,是因為什麼呢?一方面是研究生指標太少,另一方面是學術資源分配不均。

第一,研究生指標不足

研究生指標是按照一定的計算標準由教育部核定的,並不是學校想招多少就招多少,這一指標計算有一定歷史因素,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指標,實際上已經很難滿足大多數高校的需求了。而碩士研究生指標雖然相對比較多,但高校現在聘用了大量的碩導,特別是在一些高校,為了幫助新進校的青年學者儘快上道,學校會直接聘為其為碩導。在一些學科裡,百分之七八十的老師都是研究生導師。



第二,研究生指標分配不均

正如很多人所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指標真的少的不夠分了,那大家還能忍受,但事實是,有的老師一年招一個,有的老師則能招一窩。出現這種情況,有來自老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原因。

分配導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意願,而學生的想法五花八門。比如喜歡上課好的老師,喜歡對學生好的,喜歡發論文多的。一些新老師來校不久,平時上課少,學生不認識、不瞭解,就沒人報。還有一些老師項目少,相應待遇一般,還有一些老師對學生比較苛刻,在學生中的口碑不好,這些原因都會影響學生的選擇,會造成好老師門下學生扎堆,而一些年輕老師無人問津。



但更重要的是學術權力的運用。一個老師最終能招多少學生也是由學院教授委員會、黨政聯席會等確定的,要重點扶持的導師,就算沒人報,也會調劑一些學生過去,而一些年輕教師,就算報的人特別多,也最多隻能給一個名額。雖然分配的理由各種各樣,也看似充分合理,但每年因為研究生分配問題都會產生很多矛盾。可以說,研究生名額分配問題困擾高校很久了,也困擾老師們很久了。我們學校,青年教師評上副教授後,需要等待2年一次的研究生導師遴選,成為導師後,當年還很難招收到學生,等招到學生,上一年專業課進實驗室的時候,副教授的第一個聘期差不多就結束了,這對青年教師的科研工作開展影響非常大。

總的來說,研究生招生涉及到的問題很多,也很複雜,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院面臨不同的困難和問題,而研究生資源分配的不合理會直接影響科研工作的效率,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和人員,鼓足勇氣,積極探索解決的方法,大力推進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


高校人才真經


試問每年有這麼多的研究生研究了什麼?到底在研究什麼?專家教授這麼多又做了些什麼?為國家做了什麼突出貢獻?建議剝除這些吃皇糧沒用的東西大力向大國工匠性教育模式轉變,為做強國而墊下堅實基礎~


手機用戶59200512271


能帶好一個研究生,已經不錯了。別以為自己真的有十八般武藝,長著三頭六臂。 好多老教授就像老油井已經出不了多少油了,還是規規矩矩,保持晚節要緊!


春暖花開shail


過去,教授只帶一個研究生。沒有像現在這樣:一個導師帶一群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魯賓遜3


我係一人一個導師還剩下7個,你說怎麼辦?


王壽兵BSWang


有的是剛晉升為碩導的老師,一開始應該就給一個名額,還就是有可能只有一個報他的學生,再者就是有的老師只專心每年帶一名學生。


沐野傾城


那得看什麼地方!

據我所知,研究所的老師多,招生名額少,幾乎都是一年招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