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控制好情緒的人,控制好人生,保持情緒穩定的3種辦法


蘇格拉底:控制好情緒的人,控制好人生,保持情緒穩定的3種辦法

我們經常聽到某某人情緒穩定這樣的說法。

  在我的閱讀記憶中,對幾百年前荷蘭的一場“鬱金香風暴”感到震撼。

  從1634年開始,荷蘭這個國家百業荒廢,做什麼都不賺錢,於是有人嗅到了機會,炒作鬱金香。開始時,這些人賺得盆滿缽滿。於是其他一些人看著賺錢這麼容易,還做什麼實業啊,真傻,趕快也來炒一把。他們也賺到了錢。於是, 這些第一、第二梯隊作為成功的示範,使得後知後覺者也發現自己不能傻了,也加入了進來。全國上下於是為之瘋狂。

  不僅僅是荷蘭人,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也紛紛雲集荷蘭推波助瀾。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人們乾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隨後,在鹿特丹、萊頓等城市也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場所。

  關於這個瘋狂,蘇格蘭歷史學家查爾斯·麥凱給我們作了精彩的介紹。

  “誰都相信,鬱金香熱將永遠持續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錢人都會向荷蘭發出訂單,無論什麼樣的價格都會有人付賬。歐洲的財富正在向須得海岸集中,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蘭,貧困將會一去不復返。無論是貴族、市民、農民,還是工匠、船伕、隨從、夥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裡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在沒有交易所的小鎮,大一點的酒吧就是進行鬱金香交易的‘拍賣場’。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時也替客人確認交易。這樣的晚餐會,有時會有二三百人出席。為了增加顧客的滿足感,餐桌或者餐具櫃上往往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大花瓶,裡面插滿了盛開的鬱金香。”

  可以看出來,歐洲人民情緒很不穩定。我產生了一種興趣:情緒是個什麼東西,又如何穩定和不穩定呢?

蘇格拉底:控制好情緒的人,控制好人生,保持情緒穩定的3種辦法

  一個公式

  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心理能量在一個人的心理結構裡是“流動”的。他心裡好像憋著一團火,一團心理能量之火。心理能量會提供足夠的動力,驅動一個人好像要採取什麼行動。而情緒穩定了,心理能量這團火就熄滅了。所以,保持情緒穩定,必然是有內在和外在的消解壓力機制,導致了心理能量消散或被壓抑回內心深處。

  這也說明,心理能量越強,一個人的情感情緒自然也越強烈。

  在我的印象中,像臺灣明星馬景濤這種咆哮帝,每演一集電視都要咆哮一番,好像要向別人證明自己心理能量多麼足一樣。看韓國的戰爭片也是,主角都像心理結構打了雞血一樣無法保持情緒穩定,搞得我隨時擔心他們會做出什麼事來。

  炒作鬱金香的荷蘭人民,像我國炒房子的人民一樣,身上流動著貪婪和恐慌。在1637年2月4日這一天,泡沫終於到頭了。一星期後,鬱金香的價格平均已經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種的鬱金香更是幾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隻洋蔥的售價。

  很多人都知道,所有的泡沫,利用的是貪婪相互傳染的原理;而泡沫破滅,利用的則是恐慌相互傳染的原理。但我發現,泡沫的破滅,跟社會心理機制高度相關。因為,當一個人在貪婪的時候,他其實也蓄積了恐慌;貪婪到一定程度,恐慌也水漲船高到一定程度,所以,當有人拋出鬱金香,就會刺激出恐慌,泡沫就被刺破了。

  恐慌這股心理能量,明顯是有一個方向的,擔心鬱金香泡沫破滅啊,嗯,指向這裡。另外,它也有一個內容,就是害怕鬱金香泡沫破滅,自己血本無歸。

  所以,我發現了情緒的本質,它是由心理能量、內容、方向組成的。

  列一個公式就是:情 緒=心理能量+內容+方向

  

蘇格拉底:控制好情緒的人,控制好人生,保持情緒穩定的3種辦法

從公式中可以看到,原來,保持情緒穩定,就是要麼壓抑你的心理能量,要麼抹去你心理能量的內容,要麼消除你心理能量的方向!

  當我在思考情緒到底是怎麼來的時,突然想到了研究“烏合之眾”的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一段話:

  “群體表現出來的情感不管是好是壞,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極為簡單而誇張。在這方面,就像許多其他方面一樣,群體中的個人類似於原始人,因為他不能作出細緻的區別,他把事情視為一個整體,看不到它們的中間過渡狀態。群體情緒的誇張也受到另一個事實的強化,即不管什麼情感,一旦它表現出來,通過暗示和傳染過程而非常迅速地傳播,它所明確讚揚的目標就會力量大增。”

  根據情緒的公式,有特定內容的一股心理能量,憋在心裡多難受啊,肯定要找一個方向傾洩出去。在這個過程中,它肯定追求自己爽,而越簡單越誇張,越爽。想想,當我們衝某一個人發火的時候,是不是挺爽的?

  情緒只是找方向排洩心理能量,它又不是頭腦,當然不能去區分事物。如果用頭腦去幹這件事,事實上,我們已經是在用頭腦控制情緒了。

  情緒,說穿了,就是我們把一股有心理內容的心理能量給排洩出去,讓自己爽;或者,方向不是對準別人,對準這個抽象的世界,而是對準自己,心理能量不是排洩出去,而恰恰是殺向我們的心理結構,那就是讓自己不爽。憤怒是排向別人,而鬱悶則是排向自己,焦慮呢?沒什麼地方排了,只是像水一樣,沒方向排出去,反過來淹沒自己。

蘇格拉底:控制好情緒的人,控制好人生,保持情緒穩定的3種辦法

  情緒的來源

  現在,我發現了情緒到底是怎麼來的。

  第一個來源,是性格。

  在薩特、卡夫卡、馬爾克斯等大咖的描述中,充滿了大量對人的性格、情感情緒的描寫。我相信他們對人物的觀察非常仔細,而且知道情緒是因為性格被激活導致的。

  我們也發現,表演型的李敖喜歡罵人,情緒比較多,而他的前妻,胡茵夢女士,作為溫和型的優秀代表,看上去溫和得像一朵花。劉強東作為有能力的自卑型+表演型的代表,有強烈的價值觀念,而且有時會以情緒表現出來,但馬化騰,作為自卑型+溫和型的傑出楷模,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會發脾氣。

  第二個來源是心理傾向。當我們玩固執時,玩自戀時,優柔寡斷時,好勝心強時,顯然都有情緒流露出來。

  情緒的第三個來源,在心理保護那兒。心理保護作為一架抽能量的永動機,一啟動,必然抽出來無數心理能量,必然表現為情感情緒。

  寫有《人類簡史》這本書的尤瓦爾·赫拉利講過一個故事。

  歐洲中世紀時代。我們知道,那個時候,教會一統江湖,而且,還有貴族、騎士之類。騎士還挺喜歡決鬥。

  赫拉利兄說,那個時候的貴族既信奉天主教,又要遵守騎士精神。可是,天主教不鼓吹私人之間為了面子打打殺殺吧?

  於是肯定有內心衝突。

  好,現在一個貴族一天的故事如下:

  早上,他上教堂,聽著神父滔滔不絕地講聖人一生的故事。神父會說:“虛榮,虛榮,一切都是虛榮。財富、色慾和榮譽都是極危險的引誘,你絕不可同流合汙,而是要跟隨耶穌的腳步。要像他一樣謙和,要避免暴力和奢侈,而且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你就把左臉也轉過去。”

  這番佈道,讓貴族精神上受到了神聖的洗禮,趕快懺悔自己的“原罪”,所以在他從教堂裡回家的時候,還充滿內疚和謙和。

  但一回到家,他就換上了最好的絲質衣服,前往領主的城堡裡參加宴會。城堡裡觥籌交錯,飲酒如流水,遊吟詩人歌詠著中世紀的愛情故事,而賓客聊著下流的笑話和血淋淋的戰爭情節。

  嗯,說好的不要財富、色慾,說好的避免暴力和奢侈呢?

  在高潮之際,貴族大聲說:“一旦受辱,寧死不屈!如果有人竟敢質疑你的榮譽,就只有血能洗淨這種侮辱。人生至樂,豈不是要讓敵人聞風竄逃,讓他們美麗的女兒在你腳下顫抖?”

  不是被人打了右臉,也把左臉伸過去麼?不是要跟隨耶穌的腳步麼?還把讓敵人聞風竄逃,讓他們美麗的女兒在自己腳下顫抖當成人生至樂了!

  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內心的衝突有多強烈—其實已經強烈到人格分裂的地步了。

  也可以看出,貴族先生們情緒多麼激動。

  這正是心理保護帶來的。

  聽神聖的傳教,他們壓抑了自己內心的慾望,回家,露出了本來面目,但不符合宗教精神,會遭到譴責,心理上無法生存。於是,必須玩一個心理保護,證明自己這樣是對的。具體的辦法,就是產生強烈的情緒,支撐自己要打打殺殺,要侮辱人家美麗女兒的那些宣言。越是情緒激動,越顯得自己這樣有力量,從而有理,也越能逃掉宗教精神的壓力。

  我發現,不僅中世紀的歐洲人,古代社會中很多地方的人,包括很多原始部落,還有中世紀及近現代的日本人,有時候也很情緒激動,動不動就把別人對自己的一點冒犯,視為奇恥大辱,上綱上線,一定要通過生死決鬥來解決。心理保護真強。

  我反反覆覆地想了很久,最終確定,情緒還有一個來源,而且是重要的來源,就是情感。

  沒錯,我們在表現出某種情感時,也伴隨著情緒。

  事實上,情緒是用來增強情感的強度的。情感越強烈,情緒肯定也越強烈。

  情緒相當於是情感外面的一層武裝保護皮,又像是情感表現出來的一團火。它給予情感一種力量。關於這點,我不多說了。

蘇格拉底:控制好情緒的人,控制好人生,保持情緒穩定的3種辦法

  情緒管理大師蘇格拉底

  大概瞭解了情緒的原理後,好像是有辦法讓情緒穩定的。比如蘇格拉底老師在這方面就是一個表率,值得深入學習。

  根據各種傳說,蘇師母脾氣很暴,潑辣,當然也無知,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真不知道頭腦、四肢都發達的蘇老師是怎麼找這樣的人做老婆的。一點都不像現在的人,肯定要找一個“共同語言”的啊。差距太大怎麼會有“共同語言”呢?

  當然啦,“共同語言”背後也有一個意思:無論大家有沒有相似的家庭背景,起碼以後有相似的發展前景,屬於向前看的門當戶對。

  我猜蘇師因為思想太厲害,可能認為找博士和文盲都沒太大的區別,都可以有共同語言或沒有共同語言。所以找一個不跟自己天天談哲學的,而是顧家的,讓自己一天到晚可以在大街上和人辯論,豈不是更好?

  但一個男人不管家裡,即使不被認為是渣男,女人也會有意見。

  有一天,蘇老師剛一進家門,就被蘇師母一頓嘮叨。他沒有顯示不舒服,而是繼續做自己的事情。蘇師母看他把自己當空氣,一頓破口大罵。蘇老師於是坐在一邊抽起煙來。他老婆更加感覺這簡直是在挑釁嘛,氣不打一處來,端起一盆子水就是迎頭一潑。

  旁邊有個鄰居見了,挺不解,便問他:“剛才你老婆罵你,為何不還口了?”蘇老師不緊不慢的說:“我知道,一陣雷電之後就會有一場傾盆大雨的。”.

  這句話,被很多人說成是蘇老師很幽默。其實,這句話就像凡高老師的畫一樣,只是戲耍“蠢貨”的隨口一扯,發洩心理能量而已啦。蘇老師在這裡,實際上已經透露出了保持情緒穩定的具體方法。

  我們已經揭示過,有三種方法:

  一種是轉移心理能量;

  一種是修改心理內容;

  還有一種,是改變情緒的方向。

  當然,視具體的情況,也可以把這幾種結合起綜合運用。

  明顯可以看出,蘇老師控制自己的情緒,採用的不是壓抑心理能量的方法。他並沒有壓抑自己,而是轉移了心理能量,他不去理睬老婆,而是去做別的事或抽菸,把心理能量往這些事上轉移了。

  不僅如此,他在轉移心理能量後,也有修改心理內容和改變方向這樣的輔助性動作。把老婆的發火“幽默”地解讀為是“一陣雷電之後就會有一場傾盆大雨”,就是在修改心理內容了,心裡因此就不會體驗到是被老婆這樣虐。而做別的事或抽菸,在轉移、轉換心理能量時,也改變了情緒的方向。

  蘇老師確實不僅是哲學家,也是一個情緒管理大師。他能夠教我們,啟發我們的,真的遠遠比柏拉圖、色諾芬兩位告訴我們的要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