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間走向廟堂—秦腔的興盛和發展

明代中期秦腔在關中地區的出現

至少在明正德以前,陝西境內就已經基本形成了秦腔的雛形。這一點在陝西鳳翔發現的傳統木板年畫中得到了證明,其中也發現明正德九年(1514)的秦腔《回荊州》戲畫。

  • 同時,在正德年間刊行的《苑洛樂志》《樂律舉要》等著作中,亦有關於秦腔的零星記載,還有在浙江紹興發現的明萬曆傳奇抄本《缽中蓮》中,已經出現了“西秦腔”名稱,也可以作為明證。據考證,該劇本的寫作年代為嘉靖元年(1522)。“西秦腔”和“秦腔”稱謂的出現,說明最遲在明代正德年間以前,已經有秦腔的班社演出,甚至已經在當地形成了規模。這些零星的記載,表明陝西地方戲已經從金元雜劇中脫胎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地方戲劇品種。
從民間走向廟堂—秦腔的興盛和發展

明朝秦腔木板劇本模板

  • 明代後期是秦腔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以康海(1475~1540)為首的陝西文人,大力提倡和鼓勵俗文化的發展,並且身體力行,使得通俗文藝成為這一階段的主流,並迅速影響全國。
  •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周至舉人張附翱、著名女演員王蘭卿夫妻組建華慶班,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秦腔班社。華慶班名角眾多,以演技精湛而馳名陝、甘,足跡遠至江浙、四川等地,為西府四大名班之首。華慶班傳承數代,班主先後為張書和、張宏德、張德明等,雖幾度易主但始終不改張姓。主要演員旦角王蘭卿,以其俊美的扮相和精湛的技藝,使康海為之傾倒。在王蘭卿死後,康海為之作傳,對其精湛的演技大加讚美,並深表惋惜,康海還把這位女藝人的生平事蹟搬上舞臺,以表彰她在表演上的傑出成就。華慶班是存在時間最久的秦腔班社,活動期長達500年之久,積累劇目上千個,還發明瞭“跑馬”“打鞦韆”等特技,1932年易名為“華慶社”,至1953年由地方政府接管重組。

秦腔在其形成過程中,由於語音和風土人情的不同,以勸善調、道情為基礎的上下句表現方式,突破了元雜劇的腔格調式,同時也在不斷吸收和借鑑其他姊妹藝術的音律和表現形式,漸次形成了三個中心:以西秦舊地鳳翔府(以鳳翔府為中心的關中西部,也稱西府)為中心的西路秦腔;以古同州(今大荔縣,漢代為左馮翊郡治所,隋後改為同州府)為中心的東路秦腔(即同州梆子);以西安府為中心的中路秦腔。無論何種秦腔,都是秦腔發展的雛形,在板式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所謂的東、中、西三路秦腔,只不過是由語音的差別而形成的不同風格而已。

明清之際秦腔在各地的傳播

自宋明以來,陝西一直是西北地區用兵的主要兵源地和糧秣的供應基地。社會的政治軍事因素,也為秦腔的傳播提供了契機。

  • 明代,秦腔隨著軍隊的活動傳播到邊陲塞外,明末李自成的義軍曾經把秦腔作為軍樂,秦腔又隨著義軍的轉戰傳播到各地。清代乾隆年間,朝廷平定新疆準噶爾、大小和卓武裝叛亂,以及對西藏的用兵,也把秦腔帶入了這些地區。由於當時入藏和入疆的領兵統領和主要兵員,基本上都來自陝西,陝西籍將士自然以秦腔作為鄉音和軍樂,聊以慰藉心靈。時至今日,新疆、西藏地區依然活躍著為數不少的秦腔演出團體,就是當年秦腔的遺音。

隨著陝商實力的壯大和向外擴展,秦腔也隨著商旅的走南闖北而流播。

  • 在清代中葉以前,秦腔已經傳播至全國大部分省區,並在與當地的俗曲小調結合後,使得各個地方劇種蓬勃發展,成為一個能對“雅部”的崑腔以及全國地方戲曲產生重要影響的大劇種,從而成為“花部”盟主。所謂“雅部”,是指以崑曲為代表的士大夫藝術,“花部”是指以秦腔為代表的地方戲曲劇種,它們是乾隆時期區分戲曲劇種的兩個名稱。
  • 商路即戲路,戲曲依靠商人的遷徙而流播,商人依靠戲曲來傳播他們的經營理念和人文價值觀,戲曲演出班社從商人那裡獲得了利潤和滋養,同時戲曲也因為服務於商人利益而得以發展,今天在各地依然存在的山陝會館和西秦會館中的戲樓,就能充分說明當年商業的興旺和秦腔流播全國演出的盛況。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秦腔與商業同步擴大了影響,然而一直處於草根藝術狀態,文人士大夫對它的關注程度遠遠不如崑曲。直到乾隆年間,魏長生演出的秦腔在北京引起轟動,才使得長期處於草根狀態的秦腔,得到了京華士大夫階層的認同。魏長生驚世駭俗的表演和技壓群芳,引發了空前的熱議,“一時纏頭為之漲價”,他開創了草根藝術進京演出的先河。

[

從民間走向廟堂—秦腔的興盛和發展

河南開封山陝會館戲樓


  • 魏長生是四川金堂人,清乾隆時著名秦腔旦角演員,13歲到西安學戲,曾幾度赴京師(北京)演出,前幾次演出都因為技藝不精鎩羽而歸。乾隆四十四年(1779)魏長生第三次在京演出《滾樓》一劇,引起轟動。“一時觀者如潮,而六大班即無人過問,或至散去”(清吳太初《燕蘭小語》)。由於他的演出“善於傳情”,所以藝幟高舉,一鳴驚人。小鐵笛道人《日下看花記》中敘述道:“長生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始於都,習見其《滾樓》,舉國若狂。”其時皇族權貴禮親王昭槤在他所著的《嘯亭雜錄》卷八中記述道:“魏長生甲午夏入都,名動京師,凡王公貴位,以至詞垣粉署(即翰林院——筆者注)無不傾擲纏頭數千百,一時不得識交魏三者,無以為人。”
  • 此後,魏長生赴蘇州、揚州演出。其精湛的演出技藝和秦腔世俗化的表演方式,迅速在崑腔的發源地揚州、蘇州一帶再次掀起“魏旋風”,甚至許多崑腔藝人也改學秦腔。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中記載:“四川魏三兒,號長生,年四十,來郡城投江鶴亭(一個大力提倡戲曲的鹽商鉅富),演戲一出(春臺班),贈以千金。嘗泛舟湖上,一時聞風,妓舸盡出,畫槳相擊,湖水亂香。長生舉止自若,意態蒼涼。”戲曲理論家焦循賦詩贈魏三說,“嬌歌一曲令人醉,縱有金錢不輕至”,讚賞備至。又說:“市井中……轉相效法,染及鄉隅。”(清·焦循《花部農譚》)1802年魏長生再次進京,由於年事已高,在京演完《背娃進府》後死於後臺。據傳,秦腔旦角化妝“貼片”即由他始創。魏長生常演劇目有兩類:一類為花旦、彩旦、武旦戲,如《滾樓》之苗賽花、《倪俊烤火》之尹碧蓮、《賣藝》之村婦、《賣胭脂》之王桂英、《富春樓》之陳三兩等。另一類為青衣戲,如《背娃進府》中的表大嫂等。魏長生髮明的水梳頭和踩高蹺也增添了旦角的嫵媚,吸引了觀眾的眼球,為戲曲增添了表現力。由魏長生開闢的世俗化敘事方式和切近生活的情態表演,對於文化不高的廣大觀眾來說,自然遠比華貴典雅的崑曲更容易接受。
  • 明代中葉以後,崑曲在劇壇一直居盟主地位,江浙一帶正是崑曲流行的重要地區。然而,由於崑曲過於重視場面的宏大和敘事的繁雜,故事內容以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為主要模式,填詞的學問化、篇幅的冗長和文詞的典雅,加之度曲強調聲韻和曲牌的嚴整,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淪落為文人清賞和把玩的案頭文字,而不適合場上演出。而以秦腔為代表的地方戲曲演出本,多為社會下層文人或者藝人們根據講唱文學和街坊閭里的民間傳說改編而成,具有短小精悍、世俗化的特點,加之唱腔的板式化易學,自然能夠得到老百姓的歡迎。

以秦腔為代表的地方戲曲,憑藉世俗化的表述,在民間迅速傳播,並不斷擴大影響。

  • 秦腔的流播,引起了文人士大夫階層的恐慌,他們以捍衛文化的正宗地位而自居,對秦腔大加圍攻。然而,由於秦腔深受社會中下層人民的喜愛,在演出市場中始終處於強勢地位,結果是以秦腔為代表的地方戲曲大獲全勝,魏長生所演出的秦腔,最終以“花部盟主”的地位取代了長期獨霸劇壇的崑曲,宣告俗文化的勝利。
  • 清代乾隆時期,是秦腔發展的重要時期,創建於乾隆初年的雙賽班,就是西安曲部著名的三十六班之一。據嚴長明《秦雲擷英小譜》記載,“雙賽”之意,即演技長於當時紅極一時的保符班與江東班。至乾隆中葉,雙賽班已經擁有一批色藝俱佳的藝人,如申祥麟、蘇顯之、三壽官(張南如)、張銀花、嶽色子及白延孝、權必龍等,他們在江湖上久負盛名。乾隆末期,隨陝西巡撫畢沅來西安的學者嚴長明、王夢樓、曹仁虎、錢獻之、徐元九、洪亮吉等,都讚揚該班演員陣營整齊,演技精湛超群,也在他們的文稿中對秦腔的演出盛況和著名藝人的精湛演技做了記載,凡是節署盛會。

乾隆以後秦腔藝術取代崑曲而成為花部盟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