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民間文化——“秦腔”起源發展史

​記得小時候在長輩的帶領下看過很多次“秦腔”,那會還小,不懂事,感覺很沒意思,可是長輩們卻看的津津有味,很入迷、入神的樣子,那會給我留下了‘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也許是和“它”的緣分吧,大學畢業後參加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和文化方面有關的工作,有一次工作之餘,在同事的邀請下,一同去觀看了多年未曾看過的舞臺劇秦腔戲《祝福》,給我留下的影響是感動、好看、震撼。當時就讓我對秦腔戲劇有了很大的改觀。


陝西民間文化——“秦腔”起源發展史

言歸正傳,傳統戲劇“秦腔”的歷史淵源。


秦腔, 別稱“梆子腔”,是中國西北地區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古時陝西、甘肅一帶屬秦國,所以稱之為“秦腔”。因為早期秦腔演出時,常用棗木梆子敲擊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後,流傳全國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體系,對各地的劇種產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響,並直接影響了梆子腔成為梆子腔劇種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藝樸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秦腔的產生與發展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與厚重的文化背景。在秦腔發展與傳播的各個階段,都有著獨特的文化背景,都深深烙上了鮮明的時代印記。


秦腔,是起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多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


清人李調元《雨村劇話》雲:“俗傳錢氏綴百裘外集,有秦腔。始於陝西,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亂彈”,詞在中國戲曲聲腔中的含義很多,過去曾把崑曲、高腔之外的劇種都叫“亂彈”,也有曾把京劇稱為“亂彈”,也有的劇種以亂彈命名,如溫州亂彈、河北亂彈,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為先、為主的梆子腔系統的總稱上。


秦腔歷史悠久,明代萬曆間(1573年—1620年)《缽中蓮》傳奇抄本中,有一段註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詞,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體,說明秦腔在當時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傳到其他地方了。


陝西民間文化——“秦腔”起源發展史


然而,它的起源,眾說不一,大體有形成於秦代(或先秦),形成於唐代,形成於明代三種說法。《缽中蓮》是江南無名氏之作,證明已傳播到江南。江南遠離陝西,傳播需要時間,據此,秦腔在明中葉當已形成。另據調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創辦的華慶班,曾馳名甘、陝一帶。後來,秦腔在陝西省內又發展成東、西、中、南四路。東路即同州梆子,西路即西府秦腔,南路演變為漢調桄桄,中路為西安亂彈,即今通常所稱的秦腔。秦腔藝術源遠流長。相傳唐玄宗李隆基曾經專門設立了培養演唱子弟的梨園,既演唱宮廷樂曲,也演唱民間歌曲。梨園的樂師李龜年原本就是陝西民間藝人,他所作的《秦王破陣樂》稱為秦王腔,簡稱“秦腔”。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樂曲。其後秦腔受到宋詞的影響,從內容到形式上日臻完美。明朝嘉靖年間,甘、陝一帶的秦腔逐漸演變成為梆子戲。清乾隆時,秦腔名角魏長生自蜀入京,以動人的腔調、通俗的詞句、精湛的演技轟動京城,如今京劇的西皮流水唱段就來自於秦腔。


陝西民間文化——“秦腔”起源發展史

噴火


秦腔可分為東西兩路:西路流入川成為梆子;東路在山西為晉劇,在河南為豫劇,在河北成為梆子。秦腔又名“秦聲”“亂彈”“梆子腔”。民間俗稱“大戲”,清代中葉以後,北京等地亦稱“西秦腔”“山陝梆子”。秦腔在陝西境內,因各地方言、語音的不同而演變形成了四路:流行於關中東府同州(今大荔)地區的,稱“同州梆子”(即東路秦腔);流行於中府西安地區的,稱“西安亂彈”(即中路秦腔);流行於西府鳳翔地區的,稱“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於漢中地區的,稱“漢調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流傳十分廣泛,盛行於陝西的關中、商洛、漢中等地,流行區域西抵隴州,東至潼關,北達榆林,南過寧強,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魯、豫、皖、浙、贛、湘、鄂、粵、桂、川、滇、青、寧、新、藏等省區。1949年後還傳至臺灣,域外遠達吉爾吉斯斯坦。

陝西民間文化——“秦腔”起源發展史

秦腔臉譜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時期。秦腔的鼎盛時期在乾隆年間(1736—1795年),這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僅西安一地共就有三十六個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東班、雙寨班、錦繡班等。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前後出現的張鼎望《秦腔論》,乾隆年間(1736- 1795年)嚴長明《秦雲擷英小譜》、吳長元《燕蘭小譜》、周元鼎《影戲論》,都是較有影響的論述秦腔著作。《秦雲擷英小譜》載:“西安樂部著名者凡三十六。”這些班社均為秦腔班社,每個班社均擁有一批有影響的藝人。乾隆、嘉慶(1736- 1820 年)年間,秦腔演員魏長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使京腔六大班幾無人過問,不少崑曲、京腔藝人改習秦腔。此後半個多世紀,秦腔幾乎一直是北京舞臺上的一個重要戲曲劇種,同時也是流行全國許多地區的劇種。就清代有關史料統計,當時除山海關以外的東北三省尚未有秦腔的足跡外,其他各省都有流行。在流行過程中,秦腔與其他戲曲形式和民間藝術結合,逐漸遞變形成各地多種多樣的梆子聲腔劇種,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漸趨縮小。至清末,又變成流行於西北一帶的地方劇種。


1912年,在西安成立了以“移風易俗”為宗旨的陝西易俗社,對秦腔劇目、音樂唱腔、表演藝術、導演、舞臺設計等方面進行了一些革新,並大量編演反映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新劇目。在此影響下,山東、河北、天津、甘肅、寧夏等地,都相繼成立了仿陝西易俗社建制的戲曲團體。如山東、河北、天津的易俗社、甘肅的化俗學社、平樂學社、寧夏的覺民學社等。易俗社曾先後兩次赴北平、武漢和甘肅等地演出。西安先後成立的還有三意社等秦腔班社。


陝西民間文化——“秦腔”起源發展史


抗日戰爭期間,陝甘寧邊區秦腔藝術工作者,為戲曲表現革命的現實生活,塑造工農兵英雄形象,進行了大膽的探索。1938 年7月成立的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緊密配合革命鬥爭,創作排演了大批新秦腔劇目,如《血淚仇》等。彭德懷同志在給《血淚仇》作者馬健翎的信中說:“為廣大貧苦勞動人民、革命戰士熱烈歡迎,為發動群眾組織起來有力的武器。”1944年陝甘寧邊區文教大會還特此授予馬健翎“人民藝術家”稱號,民眾劇團獲得了“特等模範”的獎旗。


新中國成立後,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區陸續在縣級以上建立了專業秦腔劇團,至20世紀80年代初,共達三百多個,其省屬劇團有陝西戲曲研究院秦腔劇團、甘肅省秦腔團、寧夏回族自治區秦劇團、青海省秦劇團(後改為西寧市秦腔劇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猛進劇團。此外,各地還建立戲曲學校,為繁榮秦腔藝術積累了大量的人才資源。




版權聲明:在推介傳播過程中難免出現部分文章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的情況。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