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103萬戶,65億 廣東社保費減免退費如何跑出加速度?

11天,103萬戶,65億 廣東社保費減免退費如何跑出加速度?

國務院出臺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廣東迅速發佈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的實施意見,通過“減、免、延、緩”的政策疊加形成了力度最大的階段性社保費優惠。大批企業近日也陸續收到了這一政策“大禮包”,大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截至3月10日,廣東稅務系統已順利完成養老、工傷、失業三險退費工作,累計為103.2萬戶企業和繳費單位退回社保費逾65億元。

11天,103万户,65亿 广东社保费减免退费如何跑出加速度?

“免填單、免申請”模式極大便利繳費人

“今早我們查了一下賬戶,發現昨天匯入了幾筆零星金額的款項,一共有13000多元。”中山市小欖鎮富達五金廠老闆麥先生說道,“正當我困惑那筆是什麼款的時候,收到了小欖稅局的電話,原來是稅局退回2月已繳的享受減免部分的社保費。不需要任何申請和操作,居然這麼簡單就直接退了。”

根據廣東省稅務局的通知,用人單位享受減、免、延社保費政策,均實行“免填單、免申請”,用人單位按照原有規定申報社保費,系統自動按照減免政策給予優惠。對2月份已繳納的社保費,符合減免條件的,由稅務機關主動批量發起退費,無需繳費人做任何操作。

麥先生經營的富達五金廠是一家專門定製徽章等五金小配件的加工廠,受疫情影響,工廠延期復工,導致許多春節前下定的國外客戶訂單工期延誤,訂單被迫取消,而麥先生還得面臨這部分訂單取消的違約金。“我們估算2-6月減免社保費約6.6萬元。儘管金額不大,但能感受到國家實實在在地為我們想辦法。”麥先生說道。此外,對於員工較多的企業而言,享受減免退費的金額更為可觀,廣州某集團有限公司2月份一次性收到退費2722.63萬元,極大地幫扶企業紓解了資金壓力。

據瞭解,為了推動政策的快速落地,各級稅務機關成立“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工作專班”,對政策制定、企業劃型、退費處理、系統改造、培訓宣傳、減免核算等與政策落地相關的重點工作提出要求,並細化為72項具體任務清單,狠抓落實執行,“免填單、免申請”的辦理模式就是其中的關鍵之舉。

廣東省稅務局社會保險費處處長黃榮介紹,按照“免填單、免申請”的原則,在不改變繳費人業務辦理流程的前提下,廣東稅務部門迅速完成對核心徵管系統、電子稅務局、辦稅自助終端等各類繳費渠道,以及人社部門數據接口等8大類、24項功能的優化改造,確保繳費人在申報環節直接享受減免社保費。

11天,103万户,65亿 广东社保费减免退费如何跑出加速度?

數據核驗是關鍵

政策落實跑出加速度的背後,稅務部門攻克了“數據核驗、系統調整、退費辦理”的三大難關。

對於人口大省廣東而言,政策追溯到2月1日起執行,這意味著要對所有辦理過繳費登記的850多萬戶企業先做享受政策劃型確認,再對符合條件的1400萬人的已繳費金逐一計算審核生成退費金額,還必須一一對應核實退費賬號。首先面臨的是數據的劃型和審核校驗問題,這是政策落實過程中的關鍵的環節,關係著“退給誰、退多少、退到哪”的基本問題。

舉例來說,醫療保險既有基本醫療,也有補充醫療,多的甚至有五六個品目,徵收的時候是把多個品目一起徵收彙總成醫療保險的總額。但退費卻要區分每一個具體險種的政策差別,剔除不屬於減免範圍的項目。由於不同類型企業享受的政策不一樣,比如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的減免政策,中小微企業可以享受2到6月單位部分全免,但是大型企業只能享受2到4月單位部分減半徵收,因此就需要對一戶戶繳費單位作劃型確認、一個個明細險種去審核確認退費金額。

“減免政策操作複雜,如果交給繳費人自行計算,容易出差錯。為了確保國家減免社保費政策精準落實,我們嚴格按照稅務總局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流程要精簡、辦費要高效、操作要簡便的要求,由稅務部門來進行減免類型劃分、計算減免金額、徵管系統調整,讓繳費人免填單、免申請就能自動享受。”黃榮介紹。為了保證讓符合減免的繳費單位都能應享盡享,廣東省稅務局通過“省級初始劃分、視頻培訓明確規則、市縣逐戶核實”的步驟,對全省歷史以來所有登記過的1290萬戶繳費單位全部開展數據篩查。

11天,103万户,65亿 广东社保费减免退费如何跑出加速度?

多方聯動的接力賽跑

稅務部門是社保費的徵收部門,也“連接”著政策執行與繳費人待遇享受的兩端。

“社保費徵收與待遇密切相關。作為徵管部門,稅務部門既要落實減、免、延、緩政策,又要確保延繳過程中企業職工的養老、醫保、工傷、失業待遇不受影響,這需要與人社等部門的充分溝通協作。每一步工作都要考慮到如何保障待遇享受,為了確保徵收對賬,稅務部門和社保部門都想了很多辦法。”黃榮介紹。

為了確保政策執行到位,2月以來,廣東省稅務局連續與省人社廳、省醫保局、省財政廳發佈了12份細化文件,明確了37個具體事項。稅務部門利用稅務部門管戶清、數據全的優勢,從減負、便利享受、徵管難點重點、防範風險等多個方面提出意見建議,推動2月28日廣東省實施意見正式印發。

為確保及時足額向用人單位退回2月份已徵費款,各級稅務機關主動加強與財政、人社、醫保和銀行等部門協作,解決退費資金保障問題,並在縮短退費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上創新了記錄。

最早的一筆退費來自廣州。2月28號政策出臺後,2月29日廣州稅務部門就首先為醫療防疫單位進行了退費,享受“頭啖湯”的是廣州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企業最困難最需要資金的時候,沒想到政府的政策一出臺,第二天71.5萬元的社保費退費就到我們的戶賬上了。極大地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困難。”百特醫療人力資源部陳女士表示。

記者:央珍

通訊員:嶽瑞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