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經典理論系列之:識論、因明論、禪定法


佛教的經典理論系列之:識論、因明論、禪定法


識論:

“識”的理論是佛教思想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佛教中許多思辨性強,哲理深邃的成分包括在這一理論中。

早期佛教的五蘊、十二因緣、六界等理論都論及到識。例如五蘊中的想蘊和行蘊中蘊含著狹義的識。想蘊指對事物表象的執取和思考,實際上也是要經過某種認識過程才產生的,不是憑空出現的。行蘊指意志一類的心作用和精神作用,感覺器官接觸外境,人才能產生相應的抑制作用,識蘊指對外物的辨別。

而十二因緣更進一步,在廣義上論及精神和意識。如無明主要指心的迷亂無知,由無明引起的行,實際上是心引起的。五蘊是識別,而十二因緣的識是意識體和精神體。雖然佛教主張無我和輪迴,沒有明確的輪迴主體,但是很多文獻中,是以十二因緣中的識為輪迴主體的。

早期佛教中有六界的概念,討論構成事物的一些因時提出的六因: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有了六界和合,才有人生現象,才有人的情感活動。六界理論中既有物質的原因,也有精神或意識性的因。

小乘佛教在部派理論時期得到極大的發展。心法和心所法等分類表明小乘佛教對識有了多樣的認識有為體的心法,有為用的心法。

關於識的論述大乘佛教。《華嚴經》: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

《維摩詰經》: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炎,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

《中論》:入幻亦如夢,如乾達婆城,所說生住滅,其相亦如是。

《大智度論》:三界所有,皆心所作。

總之,他們強調事物僅僅是假名或名字,諸法師人的幻覺產生。

中國佛教史上傳播唯識論的有兩個代表人物一個是玄奘,一個是真諦法師。唯識論理論性強在傳播中最為不易,因此僅小範圍傳播。


佛教的經典理論系列之:識論、因明論、禪定法


因明論:

因明是指藉助一些論據論證論點。明即是明瞭、智慧和知識。總體還是邏輯學的一套。

玄奘高僧翻譯了不少重要的著作,中國唐代不少佛學思想家對因明有重要的譯介,因明理論具有高度的思辨性,弘揚有限,但思想價值得到學界的一致認可,它是人類思維達到的一個高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

正理派是的《正理經》是古印度第一步提出邏輯理論的典籍。它分為四部分:一是關於量的種類,二是關於推論式的,三是關於推論中謬誤的,四是關於辯論規則的。

量的種類分四種:現量是感知,比量是推理,譬喻是類比,聖言是指可信賴之人的言教。

關於推論是的理論,有五支即是,宗(命題)、因(理由)、喻(實例)、合(應用)、結(結論)例如以寶馬豪宅為例,宗:寶馬是非常住的。因:因為是被造出來的。喻:凡是被造出來的都是不常住的如其他身外物品。合:寶馬和其他物品一樣是被造出來的。結論:所以是不常住的,呼應首。

推理謬誤的理論包括在整理經關於五種“似因”、三種“曲解”和二十四種“倒難”的敘述中

導致推論失敗的五種因包括不定因、相違因、問題相似因、未證明因、過時因。

不定因是指提出的一個問題可能有兩種結論,相違因是指相互矛盾。問題相似指提出的理由與命題相似,並沒有增加新的論據。未證明因是指命題本身就需要被證實。過時因是指不合適的論據。

三種曲解包括言辭的曲解,類的曲解,譬喻的曲解。

二十四倒難是指辯論時反對者一方對理論者進行錯誤非難的種種情況。包括:同法相似,曾多相似,損減相似,等等。

被判定辯論失敗即為墮宗:原因也是多樣的:壞宗、異宗、矛盾宗、異義、無義、不可解義,增加、缺減、重言、不能誦、不知、避遁、責難不可責等。例如不可解便是被人反駁時,無法應付,自己創造冷僻字或快速發音能手段掩蓋無能。

。。。。。。。因明論太博大,不寫了,讀文獻也太耗腦細胞了,待我有時間慢慢研讀。


佛教的經典理論系列之:識論、因明論、禪定法


禪定:

壇經有講道: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外禪內定是為禪定。禪主要指不為外界事物影響,雖然和定側重點不同,但是是相輔相成的。禪定和瑜伽修行有很大關聯。奧義書對此作了分類認為瑜伽有六種:調息、制感、靜慮、執持、觀慧、三昧。

摩柯婆羅多關於瑜伽的材料也比較豐富,也有關於瑜伽修行所產生的神通力,提到了微細、精妙、隨所欲等具體的神通力的種類。

瑜伽經提出了瑜伽的八行法:禁制、勸制、坐法、調息、制感、執持、靜慮、等持。

禁制有五條:不殺生,誠實、不偷盜、淨行、不貪。

勸制有五條:清淨、滿足、苦行、學習與誦讀、敬神。

坐法指修行時保持身體的安穩、姿態輕鬆自如

調息是坐法完成後對呼吸的調節和控制。

制感是控制感官與相應的感覺脫離。

前五法是預備動作。

後三種是禪定。

執持是修行時心注於一處,全心關注在某一事物上不亂。

靜慮:心持續凝定於禪定對象上

等持即三昧:修持的最高階段。靜思的對象發出光輝,心與禪定對象冥合為一,主觀意識猶如不存在。

禪宗的禪法最初產生較大影響的是達摩開創的方法,即所謂“二入和四行”二入即理入和行入。理入是指認識到眾生的真性,去除遮罩客塵。

四種行是抱怨行:正確對待業果,認識佛教的報應論,並無怨憎。

隨緣行:對過去行為產生的好的業報不沾沾自喜,保持不動心或心境平和得失隨緣。

無所求行:對外部事物不執著,安心無為,不貪婪地求取。稱法行不背離事物的根本之理,按照佛教根本之理行事。

禪宗強調修行不離人間。《壇經》般若品中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小乘佛教追求涅槃境界脫離人世間,大乘佛教認為涅槃與時間無有少分別。

禪宗立足於中國文化大背景,吸收印度佛教理論提出的不離世間覺。採取棒喝單刀直入方法,機鋒尖銳乃至出現呵佛罵祖,非經毀行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