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谁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宝阿宝呀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话最初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蜀汉大将姜维的评价。就是说一个人能文能武、文武双全。当然,并不是说能写几首酸诗,会耍两下刀剑就是文武双全了。

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指的是政治才能,具备雄才伟略,可以治国安邦;“武能上马定乾坤”说的是军事才能,可以一统江山或者称霸一方。

纵观中国历史,像这样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并不少。像一代枭雄曹操、大词人辛弃疾、曾国藩等都能算得上是文武双全的人。还有咱们都非常熟悉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首先我们先说说毛主席的文韬。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蒋介石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创建了新中国,使得四万万中国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治国安邦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且,毛主席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诗人,他写的《沁园春·雪》、《西江月·娄山关》等诗词,把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以及革命的浪漫主义描写得淋漓尽致。他还更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矛盾论》、《实践论》中体现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再说毛主席的武略。在中国工农红军最紧要的关头,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指挥了最杰出、辉煌的“四渡赤水”战役,躲过了敌人的重重围剿,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还有后来领导我们的军队经历的一系列战役、战斗,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些无一不是其军事才能的体现。而且,他还著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特别是《论持久战》一书,对战争走向的分析,鞭辟入里、精确独到,被美国西点军校奉为必读之书,被列为世界十大军事著作。可见毛主义军事才能之高。

综上可知,毛主席是一个将文韬和武略两方面都发挥到极致的典型代表。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李小新吖


在中国历史上,若问谁能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从答友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不乏历代的帝王将相罗列其中,但我心目中文治武功堪称华夏第一的人,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莫属。

毛泽东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本应三尺讲台持教鞭的他,目睹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拯百姓于水火,立志图存救亡,毅然决然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

他目光高远,指点江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中国革命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他豪情满怀,意气风发,是伟大的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他的诗词与历史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

诚如古人所说:“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从中我们也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一代伟人独领风骚的心路风景和人格魅力。

毛泽东的诗词大都气势磅礴:“雄关漫关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横扫千军如卷席”;“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这些诗句情感饱满,意境宏大,用词通俗易懂,是鼓舞壮志,凝聚人心的战斗号角。

毛泽东除了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外,理论著作也是非常丰富。其中以100多万字的《毛泽东选集》为经典。

选集涵盖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重要文章,其政治性、哲学、历史性甚至文学性不言而喻,充满着博大的哲思和智慧,即使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也是常读常新,受益匪浅。

《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毛泽东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论持久战》运用唯物辩证法,系统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军事形势,为全民族抗战指明了战略方向;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则是根据历史、现状和基本国情,深刻论述了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以及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使命。

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党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得以确定。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及时扭转了错误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由此走向了一条光明正确的道路。

为摆脱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指挥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动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四渡赤水,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的阴谋,取得了战略转移的重大胜利。

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并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论断,点明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和民众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深入敌后,以游击战、运动战、地雷战以及地道战等各种形式,积极配合正面战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指挥人民解放军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八百万正规部队,推翻了蒋家的反动王朝,使祖祖辈辈受欺压受奴役的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近百年来,饱受列强凌辱的中华民族重新又站了起来,贫穷、落后、黑暗的旧中国一去不复返了,神州大地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巨变。毛泽东为此而欢欣鼓舞:“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他热情讴歌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他热切期盼着美好的未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些诗句,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毛泽东之所以被后人广为推崇爱戴,不仅是他前无古人的文治武功,更是他关心人民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这是那些王候将相根本无法比拟的。

因此,我认为,毛泽东“文能提笔安天,武能上马定乾坤“,是众望所归,无人能及的。


大美威海幸福银滩


不必远征古代,近代就有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领袖,他既是战略家、思想家和理论家,又是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更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有生之年,不仅写出了《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这样光辉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著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思想体系,还留下了老三篇这样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服务》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

“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愚公移山》

“老三篇”短小精悍、简明深刻,十分通俗地阐述了“我是谁”、 “为了谁”、 “依靠谁” 的问题。显示出中国人对人类道德伦理和精神境界的追求,一度成为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和力量源泉。年纪大一些的,对这三篇倒背如流并不稀奇。

如果说这是“文能提笔安天下”,那么“武能上马定乾坤”呢?

毛泽东一生指挥战役大大小小数百场,无论数量、规模都是他人难以企及的。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三大战役的震惊世界,朝鲜战争的火中取栗,都铸就了丰碑。看评论很多人说到曹操,当然,曹操也算是这一类人,惜乎三分天下,少了些底气。


诗词桃花源


中国历史上,大文豪与大英雄可谓层出不穷,但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文韬武略之士,细数起来还真的不多,而真正做到的,古往今来只有一人。

我小时候没少看《说唐》《飞龙全传》《三国演义》之类的书,但书中的人物大抵都有较大的虚构成分,所谓的文韬武略之士也就不足为信。筛选下来,真正有过沙场点兵上阵杀敌经历,又有诗词留存后世文武全才,似乎只剩下南宋时期的岳飞和辛弃疾。当然,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穆遗书》是虚构出来。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开篇壮志凌云气盖山河,接下来却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半生悲凉唱叹,却依然以“莫等闲”来激励自己,也是说与天下人共勉的。下阙更是喷薄倾吐丹心壮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直抵黄龙。终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英雄气概与忠勇之心,肺腑倾出。也正是这英雄气概,令金军闻风丧胆,故而有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慨叹。还有《小重山》词,虽没有前篇高昂,但意境尤为深远,“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道出壮志难酬的孤愤与悲怆。再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背景是公元1133年10月,金兵占领襄阳等六州,直指鄂州(武汉)及湖南。岳飞领兵出征,三个月便收复六州,却不得不奉旨率部班师回鄂州。期间,岳飞上书朝廷,请求率20万精兵直捣中原一举收复失地,乃有此词,一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抒发了岳飞念念不忘的北伐壮志与一举收复失地的豪气。

辛弃疾自幼生长在金人占领地,可以说是自小历练少年抗金,21岁时便拉起一支两千人的抗金义军,后投奔耿京,准备大干一场时,不料耿京被叛将张安国杀害。辛弃疾率残部袭击金营,将叛将擒获,而后率义军渡淮水归宋。尽管他的英勇善战名重一时,可朝廷并不信任他,从未将他安排在抗金前线的主要位置上,故而有了“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的苦恼,直到41岁时出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才有了些许调兵遣将的权力,可他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的主张得不到朝廷的响应,很快又遭弹劾去职,但壮心不已。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陈亮)壮词以寄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既是回想自己当年的抗金情景,更是期待自己的梦想和主张得以实现,从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然而,直到主张北伐抗金派韩侂胄得到朝廷重用,主战派才得以重新起用,辛弃疾时年已64岁,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转任镇江知府,镇守江防要地京口,于是有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京口是三国孙权时期的重镇,一度为吴国都城。京口还是刘裕生长的地方,并以此为基业,取代东晋政权后,两度挥戈北伐收复故土。“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是辛弃疾对前朝英雄人物的仰慕,再回想自己,“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归宋已43年,壮志未酬,如今再度领兵,不禁扪心自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继而有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慨叹与期望。其时,就连陆游得知辛弃疾镇守江防要地京口后,都为之感到振奋。

此外,清朝的纳兰性德能算上半个。作为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康熙皇帝的随身侍卫近臣,是文武兼备的,且多次随康熙出巡,还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和考察沙俄侵略边界的情况,只可惜英年早逝。虽无战功,却是留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名篇。如此看来,纵然岳飞、辛弃疾具备“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文韬武略,可终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而集此大成者,惟毛泽东一人也。也惟有毛泽东,真正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一手“激扬文字”,一手“指点江山”,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藏地菩提x子树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军事统帅,共和国缔造者。带领人民解放军多次以弱胜强,战术指挥上的经典战例为三次反围剿和四渡赤水之战,战略上更多。本人喜读史书、诗词书法独树一帜。

1931年至1934年期间,党内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错误解读的教条主义和局限于自我肯定的经验主义两方面的影响,革命遭受了极大损失。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1937年毛主席写下了影响革命未来的《实践论》,深刻并科学的解释了马克思主义。使我党树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认识,为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继《实践论》之后,毛主席趁热打铁,创作了两万五千字左右的《矛盾论》,全面系统的论述了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矛盾论》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为我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我国的全面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其后十个月中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型城市相继失陷,全国人民开始对我们的这场关乎生死的民族战争感到迷茫。毛主席划破黑暗,完成了这部点燃希望、鼓舞人心的《论持久战》,这成了国共两党乃至全国仁人志士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此外,毛主席创作了《卜算子·咏梅》、《菩萨蛮·大柏地》、《沁园春·雪》等众多广为传颂的诗词,在作品中毛主席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同时毛主席的作品也长久不衰给人以动力,给人以希望。

毛主席的军事成就

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叛变,毛主席开始参加和领导我们党的军事工作到遵义会议确立毛主席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从四渡赤水河到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结束两万五千里长征;

从决定领导全国大革命到国共合作抗日;

从全面抗日战争到各大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再到多次打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

从整训军队准备大反攻到抗日战争胜利,再到坚决避免内战;

从解放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到全国解放;

从抗美援朝到解决西藏叛乱,加强边疆防卫;

以及后来的军队改革、海军建设和核弹试制成功,毛主席的杰出军事才能发挥了一次又一次的决定性作用。

从曾经的国民党对手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毛主席的军事才能:

张学良:“毛泽东这个人简直是天生的领导者,如果长征换成我的话,绝对会覆灭的,但是毛泽东有这个能力!”

白崇禧也曾这样评价毛主席:“毛泽东这个人真的厉害,我和李宗仁、蒋介石都不是他的对手。”

蒋介石的头号幕僚,有“小委员长”之称的陈诚更是对毛主席无比钦佩。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能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非毛主席莫属!











宋成铖


伟人毛泽东!文:思想家!理论家!政治家!

武:谋略家!指挥家!战斗家![赞][赞][赞]


紫苏252947896


中国历史灿若繁星,很多优秀人物。这些杰出人物尤以毛泽东主席为第一!他老人家一生所涉足的领域都是杠杠的,得意之作数不胜数。真是唐宗宋祖稍风骚,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


春城仙湖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出自《三国演义》。这句话本来是评价姜维的。姜维文武双全,足智多谋,既有治国理政之才,又有领兵打仗之能。诸葛亮之后,蜀国最为倚重的就是姜维,难怪罗贯中对他不吝赞誉之词。

我国历史漫长悠远,能人辈出,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也是大有人在。辛弃疾、岳飞、王阳明、曾国藩等,大家伸指盘点,不在少数。今天,我们重点说说明朝的王阳明。

从一介书生到一代大儒

王阳明又称王守仁。观其名就可窥见文的一面。在王阳明身上有几条时间线引人注意。12岁,读师塾;28岁,科考中二甲进士,从此步入仕途;52岁,在稷山讲学,并创立了阳明书院,传播“王学”,门下弟子众多。从年龄看,王阳明有大器晚成之嫌,但他取得的成就一点都不简单。

王阳明是儒家学者,他继承了儒家学说,又受道家的影响,参透世事人心,进而形成了自己的学说。时人称之为阳明心学。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主张“致良知”和“心即理”治世取径,影响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看法,成为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对此,黄宗羲评价他“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由文及武,终成“大明军神”

除了创立学说之外,王阳明在武力军事方面也鲜有人及,很多人将其推崇为“大明军神”。

  • 王阳明从小就喜欢军事,很早就学会了骑马射箭。步入仕途后,王阳明因得罪太监刘瑾遭到报复,他躲过了层层追杀,到达南京会父亲会面。可见,王阳明具有很强的求生能力和一定的武力。


  • 王阳明是个将帅之才,这在很多战斗中都有表现。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阳明巡抚江西,独断用兵,巧用计策,不到一年时间便剿灭众盗贼。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时,朝中惊慌,正在奉命到福建的王阳明立刻调转马头,募兵“勤王”。期间,王阳明故意拖延时间,秘密调集兵力,并诱导朱宸濠出兵安庆。朱宸濠用兵在前,王阳明集中兵力,一举端掉了朱宸濠“老巢”南昌。朱宸濠首位不得顾,最终落败。

  • 王阳明的军事实践源于他的兵学思想。王阳明兵学著主要集中在《兵志》《阳明兵筴》《武经七书评》《历朝武机捷录》四本书中。这些书蕴含着兵儒融合、“以儒统兵”的思想。王阳明之后,胡宗宪、戚继光、曾国藩等将领都有研习和传承。

王阳明头上的“三顶光环”

王阳明传递给世人的形象就是文武兼备、足智多谋,这有别于我们对传统儒者的一贯认知。关于这一点,康有为曾说:“言心学者必能任事,阳明辈是也。大儒能用兵者,惟阳明一人而已。”王阳明主张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而且全力实践,堪称高人大家。历史人物有才常见,称家者比较稀少,跨界称家者更是少之又少。王阳明头上有“三顶光环”,分别是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这是后人对他一生成就的至高评价。


史趣


提主所说的这句话就出自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赠幼骐伯约》中对蜀国将领姜维的评价,其实还有下句,原文如下: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姜维的文学才能

在后世没有很多流传,代表作为《蒲元别传》,在《魏晋文学史》中说姜维在文学上有着独特的才能,在汉魏晋的文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指的不仅仅是文学上的造诣,姜维的才能在诸葛亮眼中是谋略、才能能安天下。

姜维的将帅才能

姜维本是曹操阵营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北伐曹操时,姜维投奔诸葛亮,受到诸葛亮重用,诸葛亮死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后升为蜀汉大将军独揽蜀汉军政大权,并主持北伐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后来由于刘禅用人不当,开城门投降曹魏,姜维也随之投降。

以身殉国

姜维投降曹魏后后,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魏将,但事情败露,姜维、钟会及蜀将张翼等都被杀害,姜维以身殉国。


醉月清风


从历史到现在,只有心里装着人民的文武之人,才是受人民尊崇的人,其它的谈起没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