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中醫來給果樹治病是天大的笑話,還是科學的創新?

目前, 我國果樹栽培面積約1536.71萬hm2, 果品總產量約2.75億噸, 是世界最大的果品生產國。在果樹的種植過程中,預防和治療果樹病蟲害大多數採用得都是化學藥劑,利用化學藥劑給果樹治病在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同時,也引起了一些人士的反思。

他們普遍認為化學類農藥對果園環境、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並且導致了我國果品農藥殘留偏高的問題。


靠中醫來給果樹治病是天大的笑話,還是科學的創新?

2016年的時候,中國農科院某研究員提出了“中醫農業”的概念,希望能利用傳統中醫的手法和理論來“更綠色”、“更健康”、“無汙染”的給農作物、禽類等治療疾病。

何謂中醫農業?

所謂“中醫農業”, 就是將中醫原理和方法應用於農業領域, 實現現代農業與傳統中醫的跨界融合, 優勢互補, 集成創新。

該定義引用於《發展“中醫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作者:章力建 朱立志 王立平。

說白了中醫農業,就是參照傳統中醫和中醫藥,來給種植的作物或者給養殖的動物來看病。我們舉一個比較火的案例來闡述中醫農業,比如有些養雞戶在禽流感爆發時期,會給一些雞喝雙黃連口服液,來給雞治療或者預防流感。


靠中醫來給果樹治病是天大的笑話,還是科學的創新?


這個就屬於中醫農業的範疇。

在前幾天,雙黃連被搶時,雞鴨鵝的獸用雙黃連也無辜中了一槍。

靠中醫來給果樹治病是天大的笑話,還是科學的創新?

被人搶走的獸用雙黃連

雙黃連是中醫藥的一種,以前是給人治病的。但是通過中醫農業理論的發展,認為其可以用在動物身上。

同樣的延伸方式,有些研究員“大膽的創新”又將中醫農業從動物身上延伸到了植物身上。比如水稻、草莓、小麥、大櫻桃等等,皆可以用中醫藥來為其治療各種疾病。

除了這些年,炒得微生物菌肥、有機肥外,中醫農藥、中醫菌肥成了農資行業裡的又一個熱門炒作點。在中醫農業的大背景下,又有人提出了“中醫果業”的概念。


靠中醫來給果樹治病是天大的笑話,還是科學的創新?


何謂中醫果業?

就是用中醫手段和理論來給果樹治病。

比如,2006年《雲南林業》期刊曾報道,利用苦參、烏頭、藜_參等七種中藥材加工成清園劑,來為果園防治病蟲害。其中明確提到“實驗證明,清園劑具有高效、無毒、無殘留等顯著的特點。”

靠中醫來給果樹治病是天大的笑話,還是科學的創新?

對於中醫治療果樹病蟲害的無毒、無殘留,可能大家都很容易接受。中醫藥無化學農藥殘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對於“高效”兩個字,可能更多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那麼,利用中醫藥的手段來治療果樹的病蟲害真的有效麼?


靠中醫來給果樹治病是天大的笑話,還是科學的創新?


中醫果業的理論科學麼?

在講效果之前,要先闡述一下中醫治療果樹病蟲害的理論。

中醫果業的基本理論,還是堅持了中醫的基本理論,比如中草藥的配伍理論。但是中醫果業與中醫治療人體疾病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中醫果業在理論發展上,引入了很多科學化的元素。在中醫藥劑的配製上,中醫果業沒有完全堅持傳統中醫的炮製、熬藥等方法,而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從中草藥中來萃取某些物質配製成相關的殺菌藥劑。

也就是說,中醫果業在製藥上,更加傾向於現代醫學下的中成藥的製藥方式,並沒有完全堅持傳統的中醫製藥習慣。


靠中醫來給果樹治病是天大的笑話,還是科學的創新?


另外,中醫果業的理論也融入了“微生物”、“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等現代綠色農業的理論。

從整體上來看,中醫果業的理論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並沒有完全講陰陽五行的傳統中醫理論,而是更加的融合了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

從目的上來看,中醫果業堅持的終極目的,是讓果品在產量、品質不改變的情況下,將果品的農殘降低,將果園的生態環境調整到最佳狀態。

可以說中醫果業(或者中醫農藥)的理論起源於傳統的中醫理論,但又並沒有完全拘泥於傳統中醫理論之中。至少,在目前有關於中醫果業、中醫農業的理論中,看到更多得是科學性質的實驗,並沒有看到有關於傳統中醫陰陽五行等理論的闡述。

中醫果業的實際效果如何?

由於中醫果業理論的範疇比較廣,其實很難全面的來評估效果如何。

比如,中醫果業中的現代生態農業的理論,效果如何至今很判定。採用生態農業,農藥殘留和汙染一般是要降低,但是果品生產成本又會大幅度提高。這個效果就很難用好或者壞來評判了。

再比如,中醫果業中所將的“中藥製劑”或者說“中藥農藥”大多數其實都是植物源製劑(或者又叫植物源農藥)。

植物源農藥指利用植物所含的穩定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方法對受體植物進行使用後,使其免遭或減輕病、蟲、雜草等有害生物為害的植物源製劑。

像印楝素、麻黃油、大蒜素等用來給植物殺菌的生物農藥,其實都是植物源製劑,也是中醫果業中所提到的中藥製劑。在這上邊,並非只有中醫在研究,在荷蘭、美國等農業發達國家都在研究相關植物源藥劑。

如果說,有沒有一種比較傳統的中醫技術給果樹治病?其實比較有代表的就是草木灰或者農家肥了。

在果樹種植領域,草木灰能治療根腐病、落葉病等多種果樹疾病。這算是比較貼合傳統的中醫理論了。

對中醫果業來說,單純的說它的效果如何,這基本上是沒什麼意義的。它更多是一個面的東西,而不是一個點的東西。


靠中醫來給果樹治病是天大的笑話,還是科學的創新?


我們可以說化工農業提高整體的作物產量,但是整體的作物產量提高了,並不代表你用某一種化肥一定會提高產量。具體的效果,還得看你用得肥料對不對。

中醫果業更是如此。中醫果業提取出來的植物源製劑,這種手段更類似於屠呦呦院士提取的青蒿素一樣,是可以通過科學實驗來證明效果的。

某一種中醫農藥是否有效,完全在於個體,而不是在於整個中醫農業的理論。

最後,從目前相關科學論文的研究報道來看,中醫果業(中醫農業)都保持著基本的科學理性。當然了,也肯定存在某些炒作方利用中醫農業的概念來忽悠人。

不過,比較好的是,在果樹種植上,一種藥能不能殺蟲、能不能殺菌、能不能治病、能不能增產,是清楚易見的。不管用或者不合適的種植模式,肯定普及不起來,也能很快被淘汰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