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药应该按什么标准方式来做双盲测试?

中医者


这是一个崇尚西医的问中医的问题,中药为什么非要做双盲测试?效果就在那摆着了,验证了几千年。要按中医的办法,需要问问头孢,它是属于什么药啊?化痰药还是清热解毒药啊?还是利湿通尿药啊?


中医顾鸿


按中医理论指导,中医是可以做验证的。实际上这么多年的实践,早就验证通过了!

双盲即便在西医,也不是必然的。只是一些嘴炮信口胡言而已。

而且做双盲的第一个关口,是怎么骗过受试者说,这个安慰剂是中药。

据有人做过这类试验的,说难点有这几个,汤药吧,颜色和味道是第一难。不用汤药用胶囊,病人会拆开胶囊看看里面是啥,舌头尝尝啥味道,对不对,这是第二难。做成药丸就更不行了。中药非提纯药,药丸都有中药味,弄些别的很难糊弄的。淀粉无色无味,添加别的其实都可能是中药。这个是第三难。

谁说想用中药做双盲的,先告诉大家安慰剂怎么做出来?不然你怕是得闭嘴😷了。

真的按照中医的思路做大样本检测,中药能过,案例太多太多,但西药不也得一样的规则吗!恐怕通不过的西药更多。中医有君臣佐使的观念,按中国这个观点看,西药怕是几乎都通不过!西药的副作用太大了。如果西医也学中医了,搞出来类似的法子保护,那等于承认了中医理论的正确性。所以对西医也难不是。


踏雪无痕5141815


中药不能通过FDA的双盲实验,我的看法是,不是中药无效,而是实验的手段不科学。在这里有必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叫双盲实验。

先说“单盲实验”,在新药效果实验中,实验人员知道,实验组所服用的是这种新药,而对照组服用的是安慰剂。这种清楚往往会导致实验人员在实验中自觉不自觉地去“发现”或者“观望”新药具有某种“效果”,就像教师自觉不自觉地“看到”那些学生“特别聪明”一样。在新药效果实验中,它会导致实验人员自觉不自觉地“看到”实验组的病人“病情好转”。这些实验结果启示我们:当实验者知道哪些对象是实验组成员、哪些对象是对照组成员时,他们对研究结果和结论的期待也可能影响到实验的进行、影响到行为的测量、影响到对结果的解释。因此,必须排除这种期待的影响。这就是单盲实验 ,在实验中只有被实验者蒙在鼓里。

很明显在更严格的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采用双盲实验的方法。在上述例子中,为了排除研究者的“期望”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解释的影响,研究者又进一步设计了一种研究新药效果的“双盲实验”。在这种双盲实验中,作为实验对象的病人和作为实验参与者(或观察者)的医务人员都不知道(双盲)谁被给予了新药,谁被给予了安慰剂。这样,医务人员对病人服药以及服安慰剂这两种结果的观察就会更加客观,因而对新药实际效果的解释也就会更准确、更科学。这种“双盲”的实验设计能使研究人员进一步从其他一些变量中孤立出新药的效果来。

想必大家已经对老美新药研发的“双盲实验”有所了解,新药双盲实验是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可逾越的一道门槛。小编认为按照目前的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中药是无法通过检验的。大家知道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医治病“望闻问切”,辨证论治;西医治病各种仪器检查。中医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要说出来患者到底得了什么病。西医是利用仪器,让患者亲眼看到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中医把病人当人看,他会研究这个得病的人,比如他要根据地域,男女老幼,以及年龄,体重以及体质的不同,开出由不同的药物组成,以及不同剂量大小的药方。他还要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的特点,酌情对中药方剂进行加减化裁,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这些还不够,他还要根据病程的长短,以及病情的发展变化,随时随地更换药方或者增减药量。

小编请问大家,用僵化的双盲实验能验证出中药的有效性吗?中药不可能开出对所有人都有效的神药,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一样的人,即使他们得了同一种病,也不可能只吃同一种药就能痊愈。人得的病是复杂的,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生的病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的,就拿新冠病毒肺炎来说,先期感染的都是轻症,只要对症治疗都能治愈,如果延误治疗轻症转重症,再治疗就有困难,如果治疗不当,就会有生命危险。

大家可能看明白了,实践证明FDA的双盲实验并不科学,它还需要改进,每年通过FDA上市的新药不在少数,而这些新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正在不断显现,有些新药也被要求退市。


嘤其


西医怎么弄?



慕容渴河


太简单了,找一组高血压,糖尿病人,让他们吃中药,然后找一组吃西药,不用安慰剂,如果中药可以降压控糖就说明中药管用,但是我建议吃中药的那一组最好都用中医粉做实验!挂了自己认命,就怕他们试两天就反悔[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西瓜视频大奇游戏瞎说


通过科学双盲试验的一万多种西药,经过长期临床使用,发现毒副作用太大,已经有九千多种退出临床使用了,那么高的淘汰率,为什么当初做双盲实验的时候没能发现西药有那么严重的毒副作用呢?是检测的仪器出了问题?还是双盲实验本身就不科学?请那些科学主义者,来解释一下。


郎仲弟


中药还需要“双盲”?几千年的实践,抵不过几年的“双盲”实验?

所谓“双盲”实验,是建立在未知的基础上的,即有效无效、有害无害、作用多大、如果有毒性致死量(或半致死量)多大完全不懂的基础上进行。

中药只要种植、采摘、加工(炮制)、存放符合规范,作用确切。即完全已知,为什么还要“双盲”?吃饱了撑的吧!

唯一要双盲的,是医生。即医生要取得执业资格,必须通过考试。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也应该不同。


红棉花开锦南天


大家知道中医是怎么看病的吗?中医把一个病,普遍分成七八个证候有时候十多个证候,然后辨证不同症候的人会吃不同的方药,如果不用中医辨证分证候,谁都可以随便拿个中药出去治病或由西医按西医的病拿中药去做双盲测试那还要中医做什么,那所有中药都交给西医使用好了[捂脸][捂脸][捂脸]西药的双盲测试是建立在西医生给病人确诊是那个病的情况下才用那种西药去给病人做双盲测试,如果西医没给病人确诊那个病,而是由中医订了一个病名然后由中医拿西药去做双盲测试那会有效吗?[捂脸][捂脸][捂脸]


中医者


对中医药要求做双盲试验就是扯蛋!

同样的病,因体质差异,地域差异即是用药一样,但用量绝不一样!

况且很多中药的药理相近,各中医人的选用中药名也不尽相同!

你去要求一个公式化对中医,那就是毁中医!

有多少人说中药有毒,只要处方处理的得当,对人体点起好作用,反之不用毒能治好某些病吗?

中医通过几十年严重西化,公式化,已给中医留下的创伤太大了,可以说是伤痕累累不为过!


民间自学中医


中医药双盲实验怎么做不是一个简单问题。例如:中医的疾病名称和现代医学病名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据我所知,中医将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或感冒)至少分为四种亚型: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内感风寒,内感风热。治疗这四种亚型的药物不同。那么一个西医医生认为合理的双盲实验方案可能是:你中医给我一种药,治疗西医定义的(包含中医四种亚型的)感冒。病人由西医医生诊断是否是西医定义的感冒。如果是,发给这种中药或者安慰剂。这种实验方案如果中医不同意就是不敢双盲。但是这种方案显然不合理。

还有许多其他问题,需要现代医学和中医两方面共同讨论,找出一个可行方法。

我认为,做中药双盲实验之前应该做的前期准备有:1. 根据症状建立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一对一的病,其治疗药物的双盲实验可以考虑安排第一批实验。对于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疾病需要进一步分析,我的能力有限出不了主意。2. 首先考虑中成药。汤剂涉及中医的配伍增减调整,也超出我的能力范围。3. 讨论是否能找到一个或几个标准实验程序(如中药和安慰剂自我验证方案,中西药疗效对比实验方案,等等)。中医师应该参加每种诊断和用药。可以先建立一些原则,比如:病人的鉴别。对一对一病名的疾病,一个病人是否入选样本空间由中西医师双重诊断并一致同意;如果用于该病的中药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不止一种,必须由中医师判断和发药(或安慰剂);等等。4. 研究如何避免医生和病人根据药物外观和气味、味道等判断出是安慰剂还是真药的办法,以符合双盲要求。对中西药疗效对比实验,还要解决如何避免医生/病人识别出中药和西药的办法。5. 找到如何避免病人发现给自己看病的医生是中医还是西医的办法,减少因此产生的实验结果误差。

照搬单一化合物或单一化合物的复方西药的实验方法,不考虑中医药的特点,是不能得到准确结果的。

我一个外行都能想到这么多,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肯定更多。

此外,现在的西药双盲实验方法是基于单一化合物或几种单一化合物组合的复方药物的,要求每种药物成分必须有分子式、药物动力学等一系列文件和数据支撑。但是对于中药,单一一味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可能就有几十上百种。复方中药成分更复杂。怎么按照现有的西药的验证方法实验?

所以,如果欲对中药采用双盲实验,那么现有的西药验证方法要作出适当改变来适应中药验证的特点。

新研发出来的药物(包括西药新药)在尚未通过双盲验证之前与尚未通过双盲验证的中药处于相同状态:疗效待定状态。双盲试验不能使无疗效的药物凭空产生药效,它只是一种使公众相信通过其验证的药物的原本就具有的疗效,取得该药物客观疗效的置信度。它不是疗效制造者。同理,如果一种中药具有客观疗效,那么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其疗效都存在,并不会因为尚未通过双盲实验就失去其客观疗效。

如果一种中成药的市场只在中国和其他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华人中,因为他们承认历史验证,置信度问题已经解决了,代替了双盲实验的置信度取证作用,因此不需要双盲试验。如果要进入西方国家市场,需要进行双盲实验,以取得中医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资格。

现在,中药厂商没有什么积极性主动寻求做双盲实验。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进行双盲试验的药物收不回实验成本也是重要原因。很多中成药的方子有数百年的历史,不符合专利法的新颖性要求,因此即使通过了双盲实验也无法保护独家占有市场,别的厂家也可以生产,那纯粹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西方国家医药公司或医药主管部门也没有动力,中国目前也未必有动力做这件事。这就意味着中药疗效的双盲验证要等。中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也能生存,所求只是“待定”,不要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