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省中医院的医生开药70%西药,30%中药,你怎么看?

小拳拳打爆8倍镜


这个现象不仅存在,而且非常普遍,不少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造成的结局是怎样的?据统计,2001年全国中医药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百分四十,西药占百分六十。2004年在全国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使用的西药费用占整个住院费的37.4%,中成药费用6.57%,中草药占1.5%。中医院的中医治疗率逐年下降,2006年中医治疗案仅占全部病案的18%,比2005年的28%下降了10%。

中医能够治病,西医也能够治病,中西医结合结合的初衷是,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结果事与愿违,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中医院校的课程,三分之一是西医,三分之一是中医,三分之一是外语,中医经典在有的地方甚至列入选修课,即是作为必修课,课时也大大压缩。这种教育培养出的医生,中医思维明显弱化,2007年中国中医药就谈到,全国真正有中医思维的医生只有三千左右,现在估计就更少了,堪比大熊猫了,2015年2月28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现存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1864只。有真正中医思维的中医,称为“国宝”一点不为过。

在中医继承还不够的情况下,进行中西医结合,似乎有点拔苗助长。由于长期的科学主义教育,人文教育跟不上,传统文化普及不够,中医发展缺乏需要的语境,病人也很多听不得中医语言,就像听外语一样。比方说,医生告诉病人肝不好,肝血不足,病人会不解地问我做了肝功能是正常的。有一些病人家属拿一摞病历资料,要求给病人开药。他们并不清楚,中医是看病人开药,西医是看病历开药。有的病人会问医生,我血象高,需不需要消炎、打吊针。

一般地,省中医院的科室分科,完全按照西医的,比方说肝病科、感染科、肾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等。这样,一个科室都有几个固定的协定处方,肝病科叫肝病1号、2号、3号……肾病科叫肾病1号、2号、3号……,如此等等,成了典型的中药西用。有的科室就是一个协定处方,比方说某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给几乎所有的糖尿病病人开出的处方是六味地黄汤加减。就是为了完成中药使用率必须达到15%以上,有的科室中药使用率不到5%。要知道病人进的中医院,吃的大部分是西药,而且是省级中医院,代表一省中医最高水平的医院,是如此状况,让病人相信中医,信任中药,勉为其难了。

理想的情况下,中医院里设置一个两个西医科,如同西医院里设置的中医科一样,西医科开药70%西药、30%中药是可以的,其它科室中药不低于70%,西药不高于30%,这样才叫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副其实的传统的中医院,就不该用西药,就像国外医院不用中药一样。病人想吃中药,进中医院;想吃西药,进西医院。每一个省仅仅保留一座具有中西医结合研究资质的的医院,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叫做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县市一级就没有必要,因为目前中医与西医结合的程度还很低,水平还不成熟,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中医发展,必须姓中,如果中不中、西不西的话,中医就会衰落,病人吃不到纯正中医风味的中药,就像走进农家院里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一样。


康文草堂


中医的传承确实是出了问题!

说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有次忽然感觉到腰不舒服,不是腰闪了那种,是感觉到腰里面的肾的问题,因为些事,上火,感觉像是急性肾炎,腰部痛,下了班后,大概在五点钟吧,赶到哈尔滨市的祖研(纯中医医院),个人一直相信中医,就想找大夫通过诊脉断病(因为二十年前,自己得过一场病,没有条件住院,然后就是通过抓中药在家里熬药吃医治好的),挂了急诊,来到急诊科,居然是俩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大夫,把我的情况说了后,我说大夫你给我诊下脉吧,结果这俩个大夫说了句至今让我都很难释怀的话(不希望中医的传承中断),说我们虽然学习的中医,但是看病时还是以看片子为主,如果你急的话,请去过道的黑龙江省医院挂急诊拍片然后再确认病情。我心里是一万个草泥马,为什么,问他,具体怎么回答的忘记了,反正中心意思是我不会。没办法,出了医院,又不愿意去看西医,就给了一个祖传中医的中医二代朋友打电话,他爸是给省市领导看病的,把症状说了,给的方子是六味地黄丸,蜜丸,一次二个,然后建议拍片,妈妈的,遵医嘱我买了吃了,然后去拍了片子,发现没啥吊事就过去了。可笑的是后来大家吃饭,大家让这哥们断脉,看了一圈,给的方子全是六味地黄丸,问为啥,说他的医术,无法真实看病,六味地黄丸吃不坏人,有保健作用,可以随便吃(就是早上吃一粒,有病没病都不会影响身体不好),我靠,他爸爸就是省里中医泰斗,他自己也开医院,结果中医水平就一蒙古大夫,可见中医的传承危急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了。

今天看了悟空的这个问题,回想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的事,有点戚戚然,国家在强大,但是我们的软实力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强大,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传承很多面临着失传的可能,而保持并宣扬传统文化到全世界,是增强我们国家软实力的最好途径,就像韩流一样,而中国的中医,易经,针灸,汉字,还有古汉语,汉服等传承更是瑰宝中的瑰宝,建议政府要有序的推进这些传承的保存和进步,把这些传承最好是写到义务教育的课本里,让人从小认识到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曾经创造的灿烂文化,从而从小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从现在开始,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的下一代,可以成为纯粹的民粹主义者了,可以不再崇洋媚外了,近百年的落后造成了我们国家很大一部分人崇洋媚外,至今国家虽然强大了,但是这部分人跪的太久了,膝盖已经无法再回到正常状态,不但是普通人,更有很多的大V名人跪的更彻底,所以这部分人你无法再去影响,但是我们的下一代花朵是可以从教育阶段就学习,我们的这些传承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谁也没有这么系统的成规模的传统传承下来,只有中国有,是唯一的,我们的国家几千年来一直在世界之巅,偶尔歇一歇,就像近百年,但是马上又疾步赶上,就像现在,所以如果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从现在开始强调,那么二三十年后,这批人成长成人后,他们会将中国的这些传承传遍世界,中国的软硬实力都将独步天下!


随风而去84156612


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早就是大势所趋。别说中医院绝大多数都是开西药,就是医疗设备也是西医化的。随便你们走进任何一家中医院,都会发现和西医院区分不大。我住的小区附近就有一家中医院,我就在里面看个头疼脑热的,每次医生都是开西药给我。可以说,脱离了现代医学和现代设备的帮助,中医院的医生已经不会看病了。比如,所有大一点的中医院,都被配备B超,想X光,甚至核磁共振。如果中医院的医生脱离了这些东西,他们是无法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的。

如果不用这些现代的检查设备,请问,中医如何给患者瞧病?有人说,可以搭脉啊!之前有人巨资悬赏搭脉验孕,结果没有中医敢去挑战拿奖金,可见他们自己就心里没底。我就假设搭脉是真的有效,但是,搭脉完全依靠经验,而经验往往不如仪器来得准确。再比如,培养一个“高水平”的中医要至少30年以上,不到50多60岁都不敢说自己出师了,这样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吗?而西医却可以量化生产,很快可以投入工作。

有人说,中医院大量使用西医是“xxx的耻辱”,我看大可不必如此激动。把病看好了才是王道。看病是为了身体健康,为了活命,而不是为了体验传统文化。



怀疑探索者


一、省中医院的医生处方中,70%是西药,30%是中药?肯定不正常。但这是普遍性问题,还是特殊(个别)性问题,值得商榷。如果手头无法掌握充分材料,难免会以偏概全,没有说服力。我所在地的市中医院,就是以中医中药看病为主导的。并设有"名医堂",进行专家门诊;"百草园",选配优质药材;"宣展室",展览並不定期宣讲中医中药知识,为广大患者服务。中医各科室配置也比较全面,患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寻诊问药。所以,中医院要"姓中",是可以尽力做到的。

二、但是,有一个事实也是无可否认的,即: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重西医、轻中医的体制客观存在,各地专设中医院也明显较少。更由于现在的公立医院,基本上实行的是"自负盈亏"的财务体制。所以,出现了这样令人费解的现状:在中医院普遍釆用西医所用的检测仪器与设有西药房;而在普通公立医院却普遍撤消了中医诊室与中药房。为何?看似咄咄怪事,其实只为一个"钱"字。因为医院扩大规模,基建投入需要一大笔钱;医院釆购设备,必须花钱采购;医院各项管理开支(包括医务人员工资、奖金),日常花钱更是不可或缺。钱从哪里来?西医用各项检测仪器,来钱既多又快;各种西药远比中药赚钱多、来得快;西医的各种治疗收入(包括开刀手术),也远比中医药治疗收入高。所以,"扬西弃中"便成了许多医院的不二选择。中医院要生存发展,也不得不釆用西医的检测仪器与开西药处方,才是不二选择。所以,既使中医院西药收入超过中药收入,完全不足为怪。这是现行的医疗体制造成的,而不应该去指责中医院,更不能让中医院来背不重视中医"黑锅"。

三、提问者所提的问题,核心在于我们国家如何把振兴中医中药落到实处的问题。近些年,我国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很多努力,尤其是制定了首部《中医药法》,把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这是中医药史上突破性的、史无前例的大事,既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福音,也是全国人民的福音。但真正要把中医药工作搞好,绝非轻而易举,可谓任重道远。尤其是中医人才的有效培养、中药材品种、质量与数量的全面提升,中医诊疗手段的广泛运用,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对各种非法行医行为的有效打击等,都有大量的、艰巨的工作要做。在当前中医药发展处于"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建议政府要对中医、中药、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一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尤其在财政拨款、增加收入、减轻税负、全面推进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要给予全力扶持。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重放异彩!





玉堂行佛人


这就不错了,中医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没被鲁迅先生这一批痛恨中医信仰西医的文人给用笔灭了就不错了,这还主要是当时西医教学率不发达,医生少占了很大原因!

现如今中医学院都是怎么培养的,一个老师要给几十个学生上课,课堂理论勉强能完成,可是实际临床怎么解决,除了个别家传的学生有几个能学到扎实东西的,五年可就是一波医生啊。

过去中医,要不家传,要不拜师学医,做学徒头几年什么也不能做,就是和师傅采药,处理草药,识别药物药性,还要有背书的童子功,熟练背诵各大医术。像伤寒论这都是入门必须不看注解倒背如流的。

然后才是随师傅看病出诊,白天,晚上师傅给讲解病理,夜间自己揣摩,就这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没有个三五年也不能独自出诊。

现在虽说教学系统了,严禁了。可是教学方式千篇一律,并不完全适合中医这种缺乏百分百严谨科学系统理论的医学,中医更多的是靠经验的累积,达到对病情的分析,以至于最终的药到病除。

所以现在我们缺的不是完善的外部条件,而是缺足够经验,能给病人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经验老到的中医。

很多时候医生们只能根据西医检查出的结果,用有针对性的西药来治疗,然后用一些万金油,经过多年实验能有一定疗效但是肯定吃不坏人得中药来顶着。

这也是一种现象,没有办法能短期解决的。

但是中医的博大精深我一直是深深坚信的,我也相信我们得中医一定会根据实际情况,最终摸索定制出一个能真正有效培养出年轻,有能力的新一代中医。





大舌头酥哥vlog


作为中国人,我们也感觉到很耻辱。为什么中医,到了现在,越来越得不到,社会上的认可。

其实,这就是组方的问题。除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草药进行了论述和组方。我们后学之土就在他的基础上,被它的条条框框,所困扰。从来没有想过,怎么样进去,进一步的提升中草药的,疗效和组方。想一想,西方一个药品,花几十亿去研发它。对中草药的投入,有多少?到现在还在吃老祖宗的饭。我们对待中医的眼光也不一样了把西医的眼光去看待中医。要求中医,能像西医一样快捷有效。但是中医调养为主,这,也是阴阳五行,黄帝内经害了我们什么都讲究,阴阳平衡,五行平衡。所以中医的思路要改变,要变化,要用西医的眼光,去发展中医,但不是用西医的方法。中医有缺点也有优点,同样西医也有缺点。但是现在人们心中,中医的缺点放大了,西医的优点放大 。只有方舟子这类人的出现,贬低中医,增加他的曝光率。希望中医院成为了西医院这个事件,能给我的中医,带来鞭策,带来危机感。特朗普的一句话让美国重新伟大。那么,我希望中医,在我们的手中也重新伟大起来中医。

力挺中医,都把你说成中医粉,现在社会上都在唱衰中医,站在客观的角度,中西医走两条不同的路子。西医是用了显微镜的路子,不断的细化细化,再细化,而中医 用的宏观路子,不断总结再总结,让病回到了病的原点和原理。根据现代科技,发展的眼光来看,细化的东西作用,比总结的作用,更大。所以终于要改变现在的状况,就必须,两手都要硬,既要总结,即要总结又要细化。这样,中医才能在我们手中重新伟大起来。

还有要强调一点中医是从内向外走,西医是从外向内看。从内向外走,是人间正道,从外向内看人间的魔道。中医,由内向外会越来越光明,会越来越强大,西医从外向内看,越来越狭小,越来越没落。单的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西医的外延逐渐的扩大,把事物的内涵越来越小,这样就叫做裂变,所以它就会产生核能,会产生核弹。中医反其道,把外延看得越来越小,把内涵看得越来越大。这样会产生聚变。聚变的力量会比,里面的力量强大不知多少倍。


今古堂868


省中医院的医生开药70%西药,30%中药,我觉得很正常!

中医粉不管承认不承认,事实就是西医通过解剖、物理化学检验化验方法,结合生物学,能够提出一整套病理、疾病防治方法。要比中医更为全面和具有操作性。全世界使用西医的人还是居多数。使用中医的人还是居少数,完全不使用中医的人更是占世界人口的绝对多数。而甚至于,前几天还有新闻说,在军队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南京中医院因为引进了南京军区医院的一个外科团队,而使他们在外科方面马上进了一大步。可见,中医院也有外科,也需要做手术。至于开药,更是这样了。现在大多数疾病的治疗都需要西医和西药。比如前几天热播剧《我不是药神》里面,关于癌症的特效药,这也是西药。所谓中药治疗癌症,至今也拿不出几个例子!其他如肺结核等细菌感染,中医束手无策,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中医必须正视这些差距,不能再掩耳盗铃了。所谓中西医结合,其实主要是中医借鉴西医的做法。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一厢情愿的说,西医治不了的病中医可以治。纯属一种无厘头式非此即彼的捡漏。就如同说,你暗恋一个女生,但是她有男朋友了,于是你天天盼她们分手,似乎她们只要分手,女生就一定喜欢你。实际情况是,女生可能宁可单着,也不搭理你。所以治不了的病多得是,中医并没有能力能证明自己和西医组合就可以包治百病。因此,当然也就不能证明,西医治不了的病,中医就可以治疗!


地震博士


由此可见,轻中医重西医之现状在现下的中国是无法回避的存在。原因如下:

一,首先是西医的优势与中医的劣势从根本上决定了轻中重西的大势。西医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攀龙附凤令其有了龙腾虎跃的资本和支柱。所有与宇宙、自然、生命有关的奥秘之探究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于西医来说,如舟得水。相对而言,中医从诞生之初,自身就罩着神学和臆想的腾腾妖雾!中医试图从人文与宇宙大统一的哲学理念中艰苦摸索生命的奧秘和本质,而哲学的本质就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探究手段,对一切都大而化之,脱不开所谓终极和普遍规律的桎梏,而生命,自然都是一个个具体而形象的真实存在,对它们的细节和机理哲学是选择无视的,而这恰恰是科学的优势。中医的理论和对生命的研究方法决定了它无法与西医相抗衡,轻中医重西医是必然的趋势。

二,现代社会是罩在利益主导的商业文化为主体的文明天空之下的。西医本身的优势与它的易结合性使它更容易被急功近利的现代商业所拥抱和重视。

三,国家的卫生制度设计从开始之初就奉行拿来主义,我国卫生制度的顶层设计与西方卫生制度不无相似,而西方卫生制度设计是以西药西医的管理为目的的,是否也适合中医,大家都明白。从教学,管理,等等方面,我们都看到国家是在强迫中医去适应西医的那一套制度的。


76661445


其他科我不知道,我说说我在乳腺科的见闻。去年,我在省中医院乳腺科学习,并有幸跟随全国名中医林毅大师和其他教授学习,除了乳腺癌病人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外,乳腺良性疾病几乎都不用一片西药和中成药!实际上,对于乳腺良性疾病(如哺乳期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增生、产后缺乳等)来说,90%以上的病人单纯中医药完全可以治愈,我公布一下我们番禺区中医院乳腺科门诊的七月份的数据:药占比(包括中成药)为1%,耗材比为2.6%.

这里的原因很复杂,很大程度上是医生中医底子薄、不自信,一看治疗效果不好就上西药了,当然还有体制的关系。


乳腺专家常旭博士


首先做个假设,如果把中医和现代医学必须取消一个,你觉得我们能离开哪个?

我们要肯定西医,也要肯定中医,但是要客观。不要被民间广告误导,他们各有各的目的!西医能够不断发展肯定是其基本符合科技发展方向,它融合了各种民族医学,很多药物是先民经验性的东西经过研究提纯而得到。

我们也要肯定中医,它是我们祖先在生产时间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必然有其合理性。但也要正视它的弊端。其实大部分人的心理就像看体育比赛一样,根本不懂体育项目,喊中国队加油就没错。这不是体育!

那么中医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举个例子,治病就像做菜,现代医学就像原料,油烟,中医就像其他的调味品,可以让菜的味道更好。

再说,看到有说中医诊所不让用西药。我想问中医是不是医生?

我觉得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必须首先要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所以,不要纠结于中药西药比例,对疾病治疗合理才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