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医院的医生开药70%西药,30%中药,你怎么看?

小拳拳打爆8倍镜


中医的传承确实是出了问题!

说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有次忽然感觉到腰不舒服,不是腰闪了那种,是感觉到腰里面的肾的问题,因为些事,上火,感觉像是急性肾炎,腰部痛,下了班后,大概在五点钟吧,赶到哈尔滨市的祖研(纯中医医院),个人一直相信中医,就想找大夫通过诊脉断病(因为二十年前,自己得过一场病,没有条件住院,然后就是通过抓中药在家里熬药吃医治好的),挂了急诊,来到急诊科,居然是俩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大夫,把我的情况说了后,我说大夫你给我诊下脉吧,结果这俩个大夫说了句至今让我都很难释怀的话(不希望中医的传承中断),说我们虽然学习的中医,但是看病时还是以看片子为主,如果你急的话,请去过道的黑龙江省医院挂急诊拍片然后再确认病情。我心里是一万个草泥马,为什么,问他,具体怎么回答的忘记了,反正中心意思是我不会。没办法,出了医院,又不愿意去看西医,就给了一个祖传中医的中医二代朋友打电话,他爸是给省市领导看病的,把症状说了,给的方子是六味地黄丸,蜜丸,一次二个,然后建议拍片,妈妈的,遵医嘱我买了吃了,然后去拍了片子,发现没啥吊事就过去了。可笑的是后来大家吃饭,大家让这哥们断脉,看了一圈,给的方子全是六味地黄丸,问为啥,说他的医术,无法真实看病,六味地黄丸吃不坏人,有保健作用,可以随便吃(就是早上吃一粒,有病没病都不会影响身体不好),我靠,他爸爸就是省里中医泰斗,他自己也开医院,结果中医水平就一蒙古大夫,可见中医的传承危急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了。

今天看了悟空的这个问题,回想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的事,有点戚戚然,国家在强大,但是我们的软实力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强大,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传承很多面临着失传的可能,而保持并宣扬传统文化到全世界,是增强我们国家软实力的最好途径,就像韩流一样,而中国的中医,易经,针灸,汉字,还有古汉语,汉服等传承更是瑰宝中的瑰宝,建议政府要有序的推进这些传承的保存和进步,把这些传承最好是写到义务教育的课本里,让人从小认识到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曾经创造的灿烂文化,从而从小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从现在开始,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的下一代,可以成为纯粹的民粹主义者了,可以不再崇洋媚外了,近百年的落后造成了我们国家很大一部分人崇洋媚外,至今国家虽然强大了,但是这部分人跪的太久了,膝盖已经无法再回到正常状态,不但是普通人,更有很多的大V名人跪的更彻底,所以这部分人你无法再去影响,但是我们的下一代花朵是可以从教育阶段就学习,我们的这些传承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谁也没有这么系统的成规模的传统传承下来,只有中国有,是唯一的,我们的国家几千年来一直在世界之巅,偶尔歇一歇,就像近百年,但是马上又疾步赶上,就像现在,所以如果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从现在开始强调,那么二三十年后,这批人成长成人后,他们会将中国的这些传承传遍世界,中国的软硬实力都将独步天下!


随风而去84156612


省中医院的医生开药70%西药,30%中药,我觉得很正常!

中医粉不管承认不承认,事实就是西医通过解剖、物理化学检验化验方法,结合生物学,能够提出一整套病理、疾病防治方法。要比中医更为全面和具有操作性。全世界使用西医的人还是居多数。使用中医的人还是居少数,完全不使用中医的人更是占世界人口的绝对多数。而甚至于,前几天还有新闻说,在军队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南京中医院因为引进了南京军区医院的一个外科团队,而使他们在外科方面马上进了一大步。可见,中医院也有外科,也需要做手术。至于开药,更是这样了。现在大多数疾病的治疗都需要西医和西药。比如前几天热播剧《我不是药神》里面,关于癌症的特效药,这也是西药。所谓中药治疗癌症,至今也拿不出几个例子!其他如肺结核等细菌感染,中医束手无策,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中医必须正视这些差距,不能再掩耳盗铃了。所谓中西医结合,其实主要是中医借鉴西医的做法。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一厢情愿的说,西医治不了的病中医可以治。纯属一种无厘头式非此即彼的捡漏。就如同说,你暗恋一个女生,但是她有男朋友了,于是你天天盼她们分手,似乎她们只要分手,女生就一定喜欢你。实际情况是,女生可能宁可单着,也不搭理你。所以治不了的病多得是,中医并没有能力能证明自己和西医组合就可以包治百病。因此,当然也就不能证明,西医治不了的病,中医就可以治疗!


地震博士


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早就是大势所趋。别说中医院绝大多数都是开西药,就是医疗设备也是西医化的。随便你们走进任何一家中医院,都会发现和西医院区分不大。我住的小区附近就有一家中医院,我就在里面看个头疼脑热的,每次医生都是开西药给我。可以说,脱离了现代医学和现代设备的帮助,中医院的医生已经不会看病了。比如,所有大一点的中医院,都被配备B超,想X光,甚至核磁共振。如果中医院的医生脱离了这些东西,他们是无法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的。

如果不用这些现代的检查设备,请问,中医如何给患者瞧病?有人说,可以搭脉啊!之前有人巨资悬赏搭脉验孕,结果没有中医敢去挑战拿奖金,可见他们自己就心里没底。我就假设搭脉是真的有效,但是,搭脉完全依靠经验,而经验往往不如仪器来得准确。再比如,培养一个“高水平”的中医要至少30年以上,不到50多60岁都不敢说自己出师了,这样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吗?而西医却可以量化生产,很快可以投入工作。

有人说,中医院大量使用西医是“xxx的耻辱”,我看大可不必如此激动。把病看好了才是王道。看病是为了身体健康,为了活命,而不是为了体验传统文化。



怀疑探索者


这个现象不仅存在,而且非常普遍,不少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造成的结局是怎样的?据统计,2001年全国中医药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百分四十,西药占百分六十。2004年在全国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使用的西药费用占整个住院费的37.4%,中成药费用6.57%,中草药占1.5%。中医院的中医治疗率逐年下降,2006年中医治疗案仅占全部病案的18%,比2005年的28%下降了10%。

中医能够治病,西医也能够治病,中西医结合结合的初衷是,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结果事与愿违,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中医院校的课程,三分之一是西医,三分之一是中医,三分之一是外语,中医经典在有的地方甚至列入选修课,即是作为必修课,课时也大大压缩。这种教育培养出的医生,中医思维明显弱化,2007年中国中医药就谈到,全国真正有中医思维的医生只有三千左右,现在估计就更少了,堪比大熊猫了,2015年2月28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现存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1864只。有真正中医思维的中医,称为“国宝”一点不为过。

在中医继承还不够的情况下,进行中西医结合,似乎有点拔苗助长。由于长期的科学主义教育,人文教育跟不上,传统文化普及不够,中医发展缺乏需要的语境,病人也很多听不得中医语言,就像听外语一样。比方说,医生告诉病人肝不好,肝血不足,病人会不解地问我做了肝功能是正常的。有一些病人家属拿一摞病历资料,要求给病人开药。他们并不清楚,中医是看病人开药,西医是看病历开药。有的病人会问医生,我血象高,需不需要消炎、打吊针。

一般地,省中医院的科室分科,完全按照西医的,比方说肝病科、感染科、肾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等。这样,一个科室都有几个固定的协定处方,肝病科叫肝病1号、2号、3号……肾病科叫肾病1号、2号、3号……,如此等等,成了典型的中药西用。有的科室就是一个协定处方,比方说某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给几乎所有的糖尿病病人开出的处方是六味地黄汤加减。就是为了完成中药使用率必须达到15%以上,有的科室中药使用率不到5%。要知道病人进的中医院,吃的大部分是西药,而且是省级中医院,代表一省中医最高水平的医院,是如此状况,让病人相信中医,信任中药,勉为其难了。

理想的情况下,中医院里设置一个两个西医科,如同西医院里设置的中医科一样,西医科开药70%西药、30%中药是可以的,其它科室中药不低于70%,西药不高于30%,这样才叫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副其实的传统的中医院,就不该用西药,就像国外医院不用中药一样。病人想吃中药,进中医院;想吃西药,进西医院。每一个省仅仅保留一座具有中西医结合研究资质的的医院,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叫做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县市一级就没有必要,因为目前中医与西医结合的程度还很低,水平还不成熟,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中医发展,必须姓中,如果中不中、西不西的话,中医就会衰落,病人吃不到纯正中医风味的中药,就像走进农家院里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一样。


康文草堂


我发现很多人谈中医的问题,都是在谈它“先进”的理念。

中医中有很多的大道理,你不能说没有道理。比如“天人合一”,强调人的生理活动必须与环境协调;比如“身心合一”,强调生理的因素与心理的因素的协调;比如“整体观”把人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其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外来病邪作用于人体,破坏了人体阴阳平衡,使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各种病变。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调平阴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结就要散,逸就要劳;以平为期,以和为重。最终使阳生阴长、阴阳自和,五脏协调,病自然就好了。

这些观念,都有一些道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都只是一种理念,现代医学也有这种理念,你必须把大道理转化成小道理、把理念转化成可操作性的东西,才可以使其发挥作用。就好比“为人民服务”这个口号也没有什么错,关键是政策层面的操作,没有操作层面的东西,不过是“正确的废话”而已。

换句话说,你必须有一套正确的方法或正确的理论来帮你实现自己的理念。

中医理论能做到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一个人视物模糊,让建立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解剖学、细胞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去诊断,他会检查是否有眼科疾病?比如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等等;是否有屈光不正?比如近视、远视、散光等;是否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比如脑瘤、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等等,每一种诊断都有科学明确的理论依据。

而中医讲究“整体观”,讲究“扶正祛邪,调平阴阳,五脏协调,病自然好”,OK,这种理念很超前、很先进,没有问题。接下来一旦涉及到具体理论,中医就开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胡乱意淫了。

眼睛为何会出问题?中医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眼睛不好,肯定是肝出了问题,所以治眼要从肝入手。而肝属木藏血、肾属水藏精,根据五行生克,水生木,所以肾生肝,即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补肝同时又要补肾。

这些辩证的理论,听上去很“整体观”,很高深,实际上有任何科学依据么?

如果那现实中是因为脑肿瘤或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造成的视物模糊,中医又怎么去辨证?该补阴还是补阳?还补肝还是补肾?

从中医理论本身来说,为何是“肝藏血”,怎么就不是肾藏血、脾藏血?肝藏血为何就“开窍于目”,为何不是开窍于口、开窍于耳?中医认为肾生肝,即肾藏精以滋养肝血,从五行生克上来说,水生木没问题,或者说水属性东西与木属性东西有互相滋生、促进生长的作用也没问题,但你有何证据证明肾属水、肝属木?

科学以事实为依据,科学讲究证据,而迷信只要求你绝对相信和服从!

面对这些质疑,没有中医能回答出来,他们只会说中医书上就是这么写的,或说是古人传下来的。那书是谁写的,作者又是怎么知道的?你看到的是古人传下来的,那古人是怎么发现的?从石头缝扣出来的还是大风刮来的!

类似于五脏归属五行然后相生相克(肺肝肾心脾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以及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还有经络穴位等中医理论,科技领先古人百倍的现代科学都不能证明这些理论,那对世界认知极端低下的古人是如何发现的?

推理很简单,就是臆想出来的。 换句话说,你能找出一个不是现代人臆想的,几千年后的科技却证明不了的理论么?

有人说中医这些理论是几千年经验的总结。

诚然,中医最初就是源于古人的实践经验总结,比如生病以后吃点什么草药症状就缓轻了;比如说哪儿不舒服按按哪儿症状就减轻了。

可后来呢?受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等传统化影响,中医在其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主观臆想因素。

如果说萝卜顺气、冬瓜利尿等是靠尝、靠经验总结出来的,那什么虎骨壮骨、熊胆利胆、红枣补血、水蛭活血、穿山甲通络 、蝙蝠屎明目、大米聪耳、小麦除烦等等等等,我不相信这些玩意也能“尝”出来或通过经验总结出来。

难道某个瞎子偶尔吃了点蝙蝠屎复明了?还是常吃大米的比常吃馒头的耳朵更灵敏?

还有“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肝藏血开窍于目”这些五脏归属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脏化五液理论;以及人体的经络穴位等等理论,又是哪位大师通过什么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谁能说来听听?

退一万步讲,就算中医某些理论是经验总结,可事实告诉我们,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比如中医认为核桃健脑抗衰老,前几年在云南、山西、河北某些盛产核桃的地方出差,那儿的人天天拿核桃当零食吃,也没见聪明到哪儿去,也没见他们比别的地方人更不容易衰老。

近几年青海、西藏等地也去过不少次,那儿某些地区盛产冬虫夏草,中医认为“冬虫夏草”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秘精益气等多种功效。当地很多人天天用卖完冬虫夏草剩下的渣子冲水喝,也没见一个个精气神十足,免疫力有多强。

就拿上面提到的大米来说,中医说大米聪耳明目,这就是典型的意淫! 第一,从理论上,中医拿不出任何大米聪耳明目的科学依据来;第二,从实践上,南方人主食是大米,也没见他们比北方人耳朵更灵敏,眼睛更明亮;第三,除了中国中医,没有一个国家科学界、医学界承认大米有聪耳明目的功效。无论是理论、实践应用、还是世界普遍认知,都能证明“大米聪耳明目”就是胡说八道。

所以说,想做到和能否做到是两码事,光有“正确的理念”是不行的,你必须有一套正确的方法或理论来帮你实现自己的理念。而中医理论,不过是打着“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整体观”等旗号,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胡乱意淫罢了。

有很多中医粉常常抱怨,说反中医的人用现代医学(西医)的标准去要求中医,根本不是一个体系嘛。

非也非也,不管是中医、西医、藏医、蒙医,还是其他的印度医、埃及医医,不管你是靠有效成份还是靠阴阳五行易经八卦去治病,只要是医学,就要遵循一个标准,即以事实为依据,坚决不允许任何臆想,这应该是所有医学的标准。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学,用臆想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


霜叶之枫


作为中国人,我们也感觉到很耻辱。为什么中医,到了现在,越来越得不到,社会上的认可。

其实,这就是组方的问题。除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草药进行了论述和组方。我们后学之土就在他的基础上,被它的条条框框,所困扰。从来没有想过,怎么样进去,进一步的提升中草药的,疗效和组方。想一想,西方一个药品,花几十亿去研发它。对中草药的投入,有多少?到现在还在吃老祖宗的饭。我们对待中医的眼光也不一样了把西医的眼光去看待中医。要求中医,能像西医一样快捷有效。但是中医调养为主,这,也是阴阳五行,黄帝内经害了我们什么都讲究,阴阳平衡,五行平衡。所以中医的思路要改变,要变化,要用西医的眼光,去发展中医,但不是用西医的方法。中医有缺点也有优点,同样西医也有缺点。但是现在人们心中,中医的缺点放大了,西医的优点放大 。只有方舟子这类人的出现,贬低中医,增加他的曝光率。希望中医院成为了西医院这个事件,能给我的中医,带来鞭策,带来危机感。特朗普的一句话让美国重新伟大。那么,我希望中医,在我们的手中也重新伟大起来中医。

力挺中医,都把你说成中医粉,现在社会上都在唱衰中医,站在客观的角度,中西医走两条不同的路子。西医是用了显微镜的路子,不断的细化细化,再细化,而中医 用的宏观路子,不断总结再总结,让病回到了病的原点和原理。根据现代科技,发展的眼光来看,细化的东西作用,比总结的作用,更大。所以终于要改变现在的状况,就必须,两手都要硬,既要总结,即要总结又要细化。这样,中医才能在我们手中重新伟大起来。

还有要强调一点中医是从内向外走,西医是从外向内看。从内向外走,是人间正道,从外向内看人间的魔道。中医,由内向外会越来越光明,会越来越强大,西医从外向内看,越来越狭小,越来越没落。单的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西医的外延逐渐的扩大,把事物的内涵越来越小,这样就叫做裂变,所以它就会产生核能,会产生核弹。中医反其道,把外延看得越来越小,把内涵看得越来越大。这样会产生聚变。聚变的力量会比,里面的力量强大不知多少倍。


今古堂868


一、省中医院的医生处方中,70%是西药,30%是中药?肯定不正常。但这是普遍性问题,还是特殊(个别)性问题,值得商榷。如果手头无法掌握充分材料,难免会以偏概全,没有说服力。我所在地的市中医院,就是以中医中药看病为主导的。并设有"名医堂",进行专家门诊;"百草园",选配优质药材;"宣展室",展览並不定期宣讲中医中药知识,为广大患者服务。中医各科室配置也比较全面,患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寻诊问药。所以,中医院要"姓中",是可以尽力做到的。

二、但是,有一个事实也是无可否认的,即: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重西医、轻中医的体制客观存在,各地专设中医院也明显较少。更由于现在的公立医院,基本上实行的是"自负盈亏"的财务体制。所以,出现了这样令人费解的现状:在中医院普遍釆用西医所用的检测仪器与设有西药房;而在普通公立医院却普遍撤消了中医诊室与中药房。为何?看似咄咄怪事,其实只为一个"钱"字。因为医院扩大规模,基建投入需要一大笔钱;医院釆购设备,必须花钱采购;医院各项管理开支(包括医务人员工资、奖金),日常花钱更是不可或缺。钱从哪里来?西医用各项检测仪器,来钱既多又快;各种西药远比中药赚钱多、来得快;西医的各种治疗收入(包括开刀手术),也远比中医药治疗收入高。所以,"扬西弃中"便成了许多医院的不二选择。中医院要生存发展,也不得不釆用西医的检测仪器与开西药处方,才是不二选择。所以,既使中医院西药收入超过中药收入,完全不足为怪。这是现行的医疗体制造成的,而不应该去指责中医院,更不能让中医院来背不重视中医"黑锅"。

三、提问者所提的问题,核心在于我们国家如何把振兴中医中药落到实处的问题。近些年,我国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很多努力,尤其是制定了首部《中医药法》,把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这是中医药史上突破性的、史无前例的大事,既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福音,也是全国人民的福音。但真正要把中医药工作搞好,绝非轻而易举,可谓任重道远。尤其是中医人才的有效培养、中药材品种、质量与数量的全面提升,中医诊疗手段的广泛运用,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对各种非法行医行为的有效打击等,都有大量的、艰巨的工作要做。在当前中医药发展处于"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建议政府要对中医、中药、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一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尤其在财政拨款、增加收入、减轻税负、全面推进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要给予全力扶持。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重放异彩!





玉堂行佛人


其他科我不知道,我说说我在乳腺科的见闻。去年,我在省中医院乳腺科学习,并有幸跟随全国名中医林毅大师和其他教授学习,除了乳腺癌病人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外,乳腺良性疾病几乎都不用一片西药和中成药!实际上,对于乳腺良性疾病(如哺乳期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增生、产后缺乳等)来说,90%以上的病人单纯中医药完全可以治愈,我公布一下我们番禺区中医院乳腺科门诊的七月份的数据:药占比(包括中成药)为1%,耗材比为2.6%.

这里的原因很复杂,很大程度上是医生中医底子薄、不自信,一看治疗效果不好就上西药了,当然还有体制的关系。


乳腺专家常旭博士


自己卖自己。本人一个月前住省中医医院十二天花费九千八。前十天头痛医脚。第十一天胃镜查糜烂性溃疡,未做任何治疗,被迫出院。原因居民医保门坎费叁仠元已抵完。开中,西药让回家,在吃两类药时差点要了半条病。拉肚子至绿水一天七八趟,三天减肥八斤。本人已60多岁,原本已廋至130余斤,身高1,75厘米。后至120斤。问了多次住院主治中医医师30来岁,无门诊权,胡说八道。无奈,自己只好强行停药。稍缓。至今人无一点力气。这就是陕西省中医医院的本事。不治病治命。本想上门去找,我一个暴脾气的人被自己理智打败,唉,算了吧快死的人了。自认倒霉。


四叶草14936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现在的中医很少,几乎断代,我们能接触到的基本都是用中药的医生,并非是真正的中医。

真正的中医在对患者的辩证,用药自己药物的熬制方面都是一丝不苟的,并不是现在人看到的快速诊断,对病对症用药,然后采用所谓的高科技熬药。这样不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还使得中医背上了无效或者效果差的罪名。

作为一名中医,多年来接触的患者多不胜数,看过的处方也不计其数,大多数都是按照西医西药的使用方法在用中药,一药对一症或多药对一病,完全不考虑中医的辩证关系,总之就是一把抓,缓解症状倒是可以,要说治疗疾病,那可就有些牵强了。也正因为这样,出现了好多大处方,高贵方等。

记得有一个小品,演绎的是和面,结果水多了加面粉,干了硬了又加水,到后来面盆也放不下了。很多人不理解中医辩证的奥妙,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你可以将中医辩证看成一个倒立的三角,表面虽然有很多症状,或者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但只要懂得辩证,懂得归纳总结,就可以将其归纳为某个证型,然后再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遣药,依照君臣佐使配伍,最后仅仅需要对着一两个证型展开攻势,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审证求因,对证用药。

然而,现代所谓的中医师,大部分只懂得何药对何症,只要有符合的症状就使用相应的药物,这是典型的对症治疗,可以起到一时之效,无长远效果。因为他们的指导思想是现代医院的思维,这才导致了长年累月用药如吃饭,作为患者也是及其痛苦难受。

而中医院的中医大夫开出了70%的西药,只有30%的中药。一方面是医生自身技术水平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利益的驱使。第三就是对两种医学思维已经混淆不清了,自己已经盲从,并不清楚应该如何治疗疾病了。还有一点则是应患者要求,毕竟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作为患者,想快速康复疾病,就要求医生多开西药。但这样的要求,作为医生,我觉得不应该顺从患者,因为患者毕竟不是专业医生,他们只是听说西药比中药快而已。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就是,医生是一个个体,无论他在公立大医院还是在民营小医院或者自己设立的门诊部。他们治疗比的是疗效,是技术,并不是看医院大小来决定医生医术高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