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夫:刀与水——江南文化的特色

朱恒夫: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戏曲历史与理论,中国文化史。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文化史》 《中国戏曲美学》等。此文根据2015年5月26日朱教授在绍兴文理学院的讲座整理,发表于《绍兴文理学院报》。

江南文化区域

  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以南。它的范畴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六朝之前,江南指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岭、武夷山脉以北,即今日之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唐宋时,人们将“江南”的区域缩小至皖南、苏南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近代以来,则缩小到长江三角洲。
  但是,上述的是江南的地理区域概念,它和江南的文化区域概念不一样。以人们约定俗成的江南文化区域概念而论,除了长江三角洲外,还包括南京、扬州、南通、宁波。扬州、南通虽然在江之北,但是,它们在文化特质方面和江南的核心区域苏州几无不同。扬州的园林近似于苏州的园林,苏州的昆曲在扬州有很大的市场,扬州的手工艺品和苏州的手工艺品是同样的风格。故从古到今,人们都是把扬州看做江南。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很明确地将扬州认作江南。南通原是海涂,成陆较晚,它的大多数人是从江南迁移过来,所以,南通许多人说吴语,唱吴歌,行吴俗,食品更是与吴地无异,因此,南通应划入江南文化区域。可以这样说,划分文化区域的标准,不在于地理、方言,而在于有相同的生产方式,相同的风俗、生活习惯、人生理想、伦理观念、审美趣味,因为这些质素能够构成有别于他地的文化特质。

朱恒夫:刀与水——江南文化的特色 | 旧文新读

江南

江南文化的发展历程

  江南文化的特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经历了漫长的积淀与演变过程后形成的。其演变的催化剂,则是不断吸收的外来先进文化。
  江南文化的根基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考古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江南的人们就大量使用耒耜来从事农业生产。由发掘出来的150吨之多的已经碳化的囤积稻米来看,当时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解决。到了马家渡与马桥文化阶段,北方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和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开始融入江南的文化,江南文化主动地接收相对先进的北方文化的影响。
  而从周代开始,北方文化不断地汇入江南,使得江南文化不断前进。回顾它的历程,约有六个阶梯。阶梯朝上爬,越爬越高,每个阶段不是平行前进,而是向上攀登。
  一是泰伯建立勾吴国家,奠定了江南文化的基础。泰伯、仲雍为周太王之子,为避王室权力之争,来到江南,建国勾吴。他们定都梅里,建筑城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使江南的文化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到了寿梦的时代,文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比如王子季札出使鲁国,在欣赏了周乐之后,以深密的感受力和卓绝的见识,分析了礼乐之教的深远蕴涵,以及周朝的盛衰之势,语惊四座,使众人为之倾慕。听到《唐》,他感觉到了思接千载的陶唐氏遗风;听到《大雅》,他在乐曲深广的气魄里,听到了文王之德。当《魏》歌四起,那“大而宽,俭而易”的盟主之志,辉映着以德辅行的文德之教。季札的音乐修养折射出了当时江南的文化水平。


  二是秦汉统一全国,北方文化深入江南。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二十五年,秦将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以吴县(今苏州市姑苏区)为郡之首府。郡领春秋时的吴、越两国之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东南、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的地区。汉初,会稽郡又称吴郡。由于全国大一统,南北文化交流畅通。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119年),又将大量中原百姓迁居会稽郡。随着北方人口的迁移,北方的文化亦汹涌而入,教育普遍开展。开始陆续出现影响全国的文化名人,如政治家陆贾、严助、朱买臣、严光、王充、赵晔等等。其中苏州人士朱买臣曾出任会稽郡郡守,其后来成为戏曲中的主要人物,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被妻子休掉的人。
  三是西晋末年北方士族南迁,江南文化掀起第一次高潮。《南史》卷七十二中有这样的记载:“自中原沸腾,五马南渡,缀文之士,无泛于时。降及梁朝,其流弥胜。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焕乎俱集。”能够避难南方者,大都是仕绅儒士。大家所熟知的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的“兰亭雅集”,其参加者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多是逃难江左的北方人。他们都是文化的精英人物,定居南方之后,自然会发挥文化的传播与建设作用。不久,江南的文化就有了卓著的成绩。我们仅以镇江一地为例,就能让人惊叹不已。

  葛洪(284-364),在炼丹的试验中,了解到了汞和硫磺相互转化合成硫化汞的事实,认识了铅的化学变化特性,了解了铁与铜盐进行金属置换的作用,以及炼丹与医药学的密切关系,为世界近代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任南徐州(即今镇江)从事史的祖冲之,32岁时,在前辈数学家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计算出的圆周率的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为8位有效数字(准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即3.1415926

朱恒夫:刀与水——江南文化的特色 | 旧文新读

书圣故里

  四是大运河连接南北,江南文化追上北方文化。隋朝开凿了大运河,使南北交通空前便捷,有力地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到了唐代,全国经济中心南移,江南的中心苏州经济日趋繁荣,文化也随之发展,使得苏州不仅山明水秀,物华天宝,且人才济济,人文荟萃,诗人李白、杜甫、张继、杜牧、杜荀鹤等都曾驻足苏州,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则任职于此。苏州本地亦出现了名闻全国的诗人,如崔国辅、张旭、顾况、张籍、陆龟蒙等。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苏州升为江南唯一的雄州。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元和时苏州有十万零八百八十户”。唐时一户约五六人,那么当时苏州的人口已达50万以上。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的诗中描述了苏州这样的景象:“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因经济富饶,文化发达,隋唐时即有歌曲《望江南》(或称《江南好》《忆江南》),表达了人们对江南的向往之情。代表作则是白居易作词的《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五是南宋迁都杭州,使中国文化中心南移。杭州在北宋时已经建设成了大都市,由柳永《望海潮》中的描述可以想象其繁华程度:“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北宋灭亡之后,朝廷驻跸杭州,时称“临安”。因成为国都,不仅北方的百姓纷纷迁移至此,南方其他地区的人也来此居住。于是,人口骤然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大约在250万左右。都市扩展了,形成了庞大的市民阶层,而应这一阶层精神需要的市民文化便应运而生。歌舞百戏,品种繁多,且技艺高超。据时人耐得翁《都城纪胜》一书记载,当时杭州的表演艺术极为发达,瓦舍中以说为主的有说话、小说、讲史、说经;以唱为主的有唱赚、覆赚、鼓子词、诸宫调、陶真、涯词、合生、商谜、小唱、嘌唱、叫声、耍令、唱京词、唱拨不断、学像生、学乡谈、说药等,还有踩高跷、耍和尚、舞鲍老、胡旋舞以及相扑、幻术、傀儡戏、影戏等。南宋之初或稍前诞生于浙江温州的戏剧,因唱南曲又名“南曲戏文”,其发展、盛行则在都城杭州,流传下来的代表性剧目为《张协状元》。
  
六是因明清江南教育大发展,文化从此领先全国。从明初开始,江南除了府学、县学之外,还有书院、社学、义塾与私塾等,学校可谓星罗棋布。当然,苏、锡、常、松、杭、嘉、湖的教育普及率更高一些。就是许多女性也享受着教育。清初的钱谦益编写的《列朝诗集小传》,在“闰集”中共收明代女性诗人123名,其中江南的才女就有40余名。清代嘉庆年间,许夔臣编辑《香咳集》,共收女诗人100名,其中江南女诗人即有20多名。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女子一定是像薛宝钗、林黛玉那样的大家闺秀。其实,江南许多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在明清时一样地读书识字。吴江的《同里志》记载了该镇许多女性诗人,其中有一人最能说明江南的教育状况:“汪玉轸,字宜秋,陈昌言室。家赤贫,夫外出五年,撑拄家务,抚养五儿,俱以针黼供给,而有才如此,著有《宜秋诗钞》。”一个经济赤贫,靠给人做针线活而抚育五个儿子的家庭妇女,居然会做诗,还结集成一本诗歌著作。若她生活的地方没有浓郁的读书风气,没有能给女子提供读书的条件,没有宽松的创作环境,这种事例绝对不会出现。女子如此,男人读书就更没有多少问题了。江南在明清两代的教育成绩,我们可以通过科考的状况来了解。今据明清进士题名录统计,明清两代自明洪武四年首科到清光绪三十年末科,共举行殿试201科,外加博学鸿词科,不计翻译科、满洲进士科,共录取进士51681人,其中明代为 24866人,清代为26815人。江南共考取进士7877人,占全国15.24%,其中明代为 3864人,占全国的15.54%,清代为4013人,占全国14.95%。总体而言,明清两代每7个进士,就有1个以上出自江南。这么高的比例,毫无疑问在全国独占鳌头。教育是文化的基石,有了一流的教育,自然就有先进的文化。明清的小说家至少有2/3出自江南,而产生于江南的昆曲则传播四方,雄踞剧坛达250年之久。

朱恒夫:刀与水——江南文化的特色 | 旧文新读

南宋御街

江南文化的特色

  一是认准目标,坚韧不拔。江南文化刚露出端倪时,孔子就认识到江南人有不同于北方人的性格:“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意思是南方人不凭勇力做事,对于无道之人,他们不会用以牙还牙、以恶制恶的方式回应对方,而是以宽厚谦逊的君子之风去感化和消融对方。南方的人强在有君子之道。北方风气刚劲,人们以兵革为床席,不怕死,以勇武之力胜人。其实,这样的认识也不够全面。江南人的秉性主体上是以柔克刚,但是也有好武斗狠的一面。先秦之时,能够制造出最精良的武器的地方是江南,干将莫邪的故事和当代出土后仍锋利无比的越王勾践剑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彼时的江南人不喜舞刀弄剑,就不可能有人研制出精良的武器。


  著名的军事家孙子虽为北方人,但是让他成就一番事业的却是在吴国。满清入关之后的情形,也能说明江南人不畏死亡的品性。清军入关之后,所向披靡,很短的时间内就席卷了北方。然而,到了江南,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扬州、江阴、昆山、嘉定等地,合城军民,誓死守城。尤其是嘉定,清军共屠城三次,每一次被杀男女老幼都在万人以上,但是嘉定人决不屈服。清军所到之处,强制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唯有江南许多士绅“头可断,发绝不可剃”。“卧薪尝胆”的故事则表现了江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亡国之君勾践已经囚禁为奴,然而他能在无望中求希望,为了雪耻复国的伟大目标,作不惜一切的努力。
  二是虚怀若谷,善于学习。由上述可知,一直到东晋之前,江南大部分地区仍属蛮荒之地。之所以能够在后来不断地前进,就在于它有着宽广的襟怀。江南人不因泰伯是北方人而把他视为入侵者,相反,由于他带着先进的文化,自觉归附者有千万家之多,使得他在不动刀枪的情况下就能够建立起一个国家。两宋之际,江南的民间小戏虚心向南下的汴京杂剧学习,南北演唱艺术交汇融合,孕育出了后来遍及大半个中国的“南戏”。就是近代,在西方文明来到中国时,也只有江南人迅速接纳了西方的科技与文化,最早开办了西式的工业、金融业、城市服务业以及报纸、电台等传媒业。

  三是浪漫情怀,富于想象。这从文艺作品中最能看出这一点。北方的文学作品多是生活的写照,而江南的文学作品则多融入浓郁的情感。若将南北民歌作一比较,就一目了然。“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但也就是草原风光的白描而已;而吴歌《子夜歌》的内容则完全不一样:“夜长不得眠,转侧听更鼓。无故欢相逢,使侬肝肠苦。”表现了恋爱男女浓郁而痛苦的思情。南北方的戏曲剧目亦有这样的差别。北方的剧目多表现帝王将相的政治生活与金戈铁马的战争故事,如《群英会》《杨家将》等;而江南的则多是爱情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

朱恒夫:刀与水——江南文化的特色 | 旧文新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文化的三大特色实际上就是江南人的特色。那么这些特色与江南人所在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江南地理最突出之处就是水多,故称江南为“水乡”。诗人墨客吟咏江南的风光,无不表现其水。王安石在其《题西太一宫壁》中谓“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水造就了鱼米之乡,为了保卫天堂家园,江南人敢于拼斗;水能克刚,培育了江南人“君子之强”的性格;水联通了外部世界,使得江南人视野开阔,开拓进取;水的荡漾流动,养成了江南人浪漫的情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的风光之美、人物之美是无法用一次演讲能说完的,让我们用五代词人韦庄的《菩萨蛮》来领略江南之美的意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感谢您阅读老越作品,“越来了”专注越文化研究与普及,每周分享绍兴的美食美器、名人越企、逸史趣闻等等,喜欢请点击关注“越来了”,一起追寻“越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