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候,近視眼沒有眼鏡怎麼過的?

漢史趣聞




近視眼在如今的社會,太普遍了,但好在還有近視眼鏡。有些人為了美觀,不想戴近視眼鏡,也可以戴“隱形眼鏡”。總之,總有一個辦法,讓你把想看的東西看清楚。

問題來了,在古代,那些近視眼們該怎麼辦呢?

古代人,近視的比較少



古代,近視眼還是比較少的,原因是誘發近視眼的原因少。

近視眼,和不正確的閱讀有關係,躺著看書,爬著看書,昏暗的燈光下看書,躲在被子裡看書,這些都容易造成近視眼。

近視眼,也和不正確的書寫姿勢有關係。很多孩子,從小學開始起,就開始低著頭寫字了。低頭寫字,問題也不大,誰都一樣,但低到眼睛離本子小於20釐米的時候,“近視”的問題就逐漸出現了。

近視眼,也和設備有關係,手機、平板,使用頻率多高啊,還有電腦、電視,看得也是不亦樂乎,這些都會造成近視眼。

我們看看古代,有沒有躺著看書的?有。有沒有爬著看書的?也有。有沒有昏暗燈光下看書的?還很多。但是,你忽略的是,古代的字大,早期是獸骨、竹木簡、陶片,這字都大啊,想寫小太難了。



後來,就有了紙了,用毛筆寫到紙上,就算是極小的小楷,也比現在書上的字大啊!有人說了,不是有了活字印刷嗎?對的,但活字印刷,也是要刻字,做字的,靠手工,還是無法做到太小。所以說,古代字大,是造成近視少的原因之一。

我們再來看書寫姿勢,古代是用毛筆寫字的。鉛筆越寫越短,短短一截,也能寫出字,而且對人的姿勢要求低。毛筆則不同,你用它寫字時,就算想近距離,也辦不到,因為筆桿會戳著你。

至於電子設備,古代是沒有的,那就更不用說了。除此之外,古代的讀書人真心不多,文盲一堆一堆的。文盲多了不讀書,不寫字,那近視眼又如何能多?

所以說,古代誘發近視的因素少,文盲多,這使得近視眼很少。

古代少量的近視眼,如何對待近視



近視眼少,不代表沒有。但要分兩個階段,一是明朝前,一是明朝後。

明朝之前,對於近視眼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就是個近視,嚴重到“十米之外,人畜不分。”對於歐陽修的近視,是有專門記載的,南宋葉夢得在《石林燕話》中記載:“歐陽文忠近視,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

啥意思?人家歐陽修生的時代好,有錢還有權,讀書近視,就請人給他讀,這倒是個好方法,只是方便性差了很多。

據說,司馬光也是個近視眼,他曾自述:“素有眼疾,不能遠視”。看得出來,司馬光的近視也完全符合症狀。但司馬光是如何克服的,沒有詳細闡述。



唐朝有個神醫叫“孫思邈”,此人醫術了得,在其著作裡就說明了如何治療和保護眼睛,一是多吃魚,多吃清肝明目的中藥,多吃枸杞;二是多補陽氣。

看得出來,古人對於近視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一是當成病來治,二是提前預防,三是請人幫忙讀。

但是,明朝之後,特別是明宣德以後,情況變了,因為近視鏡從西方傳過來了。



近視鏡最早出現在1289年的意大利弗洛倫薩,是兩個人合作的發明,一個人叫阿爾馬託,是位光學家,還有一位叫斯皮納,兩人都是意大利人。剛發明的近視鏡,早期還不能戴到眼睛上,而是單柄的,是得有人用手拿上看。後來慢慢出現了戴在眼睛上的近視眼鏡。這是個偉大的發明。

大明宣德年間,近視眼鏡開始傳入中國大地。到了清朝後,近視眼鏡開始普及。近視眼再也阻擋不了人們讀書寫字的願望。



總之,古代的近視眼還是比較少的,在明朝以前的朝代,中國的古人面對近視眼沒有好的辦法,一是多吃中藥,達到清肝明目的作用;二是請人幫忙閱讀;三是聽之任之,無所謂,看不清就眯眯眼,再看不清就再眯眯眼,哪怕只剩了一條縫。

明朝以後,人們開始有了近視鏡,但邊遠地區,還是用土方法,吃中藥等解決近視的問題。清朝開始,近視眼鏡大量普及。


藍風破曉


眼鏡是近代才發明的東西,但近視眼卻從古至今就存在,古代讀書人為了考取功名,十年寒窗苦讀,也會跟現代人一樣患上近視眼,那古人近視了卻沒有眼鏡怎麼辦呢?

古代中醫對眼睛也有研究,知道到很多藥材有明目的功效,例如枸杞、桂圓和菊花,但這些只是預防手段,古人對於近視可以說是束手無策。

如同放大鏡的單片水晶

宋朝的蘇洵有位朋友叫史沆,是負責斷獄的官員,深受近視困擾的他就利用水晶製作出鏡片,但不同於雙片的現代眼鏡,史沆用水晶磨製而成的是單片水晶,直接拿在手上,就像放大鏡一樣用來讀書看字,十分不方便。

既然自己看不了書,那就讓別人幫忙看,大家熟知的文學家歐陽修就是個近視眼,宋代葉夢得的《石林燕語》中記載:“歐陽文忠近視,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歐陽修近視非常嚴重,為此還專門安排書童幫自己念,通過“耳聽”來代替“目視”。

明末清初的鏡片專家——孫雲球

歐洲發明的鏡片在元朝時期就傳入了中國,但價格十分昂貴,一般人家難以承受,近視也因此被稱為富貴病。出身於官宦之家的孫雲球從小喜歡研究,後來還跑到杭州學習制鏡。

在前人的基礎上,先後發明了“磨片對光”技術和用於磨製鏡片的機器——牽陀車,這讓鏡片的製作變得更加簡單,價格也就逐漸降下來了。

到順治帝時期,一副眼鏡只需要七八分錢,這對於老百姓來說真是個福音。

孫雲球還總結了經驗,寫了一部專業的著作《鏡史》,為後人研究眼鏡留下一部寶貴的財富。

結語

為了擺脫近視的困擾,聰明的古人利用放大鏡、水晶鏡片輔助讀書寫字,或者讓書童為自己唸書,嘗試了很多辦法。一直到清朝時期的雙鏡片眼鏡才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


正一品貴妃


古代可不像現今如此花花世界,但你確定古人真的沒有戴過眼鏡嗎?

其實中國古代也是有眼鏡的,只不過是由水晶或者透明的礦物質做成的圓形單面鏡,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放大鏡。


雖然這些眼鏡成像效果弱,但還是幫古人解決了相當大的問題。

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和《鐵齒銅牙紀曉嵐》中也有古代眼鏡身影的出現。

而電視劇中的眼鏡也是有史可尋的,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的明《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就出現了一位老者佩戴眼鏡的形象。


中國傳入西洋眼鏡最早時間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認為是宋朝,也有人認為是元朝,但西洋眼鏡傳入中國最早的記載卻是在明朝。

據說在古代眼鏡的價格可不是一般人能付起的,曾經就有一位鄉紳用一匹馬換了一副眼鏡,那時候佩戴眼鏡的古人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潮人”。

古人可不像現在近視眼滿大街隨處可見,那時候人們大多都是清清楚楚“開眼看世界”的,但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古人只有家庭好的大戶人家才讀的起書,不識字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少見古人患近視。

二、古代人生活節奏慢,不會像現代人用眼過度,平常騎馬狩獵,視野開闊。

三、古人書寫用毛筆,毛筆比較長眼睛和字距離遠,大大降低了古人患近視的幾率。

四、古代沒有手機電視,不會對眼睛造成特別大的危害。

古人患上高度近視怎麼辦呢,那就只能一生“霧裡看花”了。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也帶過眼鏡)


雜談記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你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古人近視了卻沒有如今的眼鏡,所以他們近視了只能自求多福。

他們會採用一些中醫的手段去治療,但是效果是不太明顯的,所以他們會通過旁人的幫

助去解決眼睛近視的問題,比如說讓身邊的人讀書給他聽,或者是自己走近一點,眯著

眼睛去看,但是古人患有近視的幾率卻是非常的少的。


古人讀書刻苦,眼睛也會近視,只是數量少一些而已,就是發現,也不知道啥叫近視。

在那個沒有眼鏡沒有激光治療術的時代,要怎麼熬過被老眼昏花和近視眼折磨的漫長歲

月?

白天讀書自然光沒什麼大問題,眼睛勞損大多發生在夜讀的時候。

蠟燭被正式發明大約是在唐代,白蠟是寄生在女貞樹上的雄性白蠟幼蟲的分泌物。白蠟

熔點是82.9,質地硬而脆,燃燒時不至於變成液態,這個時期蠟燭才能被做成細長的柱

狀物使用。白蠟在明代時產量大增,從而取代蜜蠟成為製取蠟燭的主要原料。

普通老百姓哪裡有錢買秉燭?他們晚上照明多用油燈。宋代的燈油一般為植物油,這些

植物油既可用來食用,又可用來點燈照明。

“慶元間,油錢每斤不過一百會”,即一斤燈油100文錢。

宋代讀書人喬行簡酷愛讀書,常常夜以繼日,“每夜提瓶沽油四五文,藏於青布褙袖中

歸,燃燈讀書”,如此可見燃燈一晚耗費燈油大概值5文錢,比起蠟燭確實要便宜很多。

更窮一點的連燈油也燒不起,只能在晚上映著月光讀書。由於光線暗,加上燈油燃燒時

冒出的黑煙,為人熟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宋代詩人楊萬里、黃庭堅、陸游等都是重症

眼疾患者。

韓愈曾在文章中提到自己視力不好。在《祭十二郎文》中韓愈稱:“吾年未四十,而視

茫茫。”

歐陽修的近視眼記載則見於南宋葉夢得《石林燕語》一書中,稱歐陽修“近視,常時讀

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

因為視力不好,歐陽修很苦惱,他曾在《讀書》詩中說:“吾生本寒儒,老尚把書卷。

眼力雖已疲,心意殊未倦。”

古人認為糾正視力的最好辦法是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劉禹錫建議減少閱讀以保護和恢

複視力,他在《閒坐憶樂天以詩問酒熟未》詩中提出:“減書存眼力,省事養心王。”

另《本草綱目葛蒲》記載:“石菖蒲置一盆於几上,夜間觀書,則收煙無害目之

患。”菖蒲在古代被譽為“花草四雅”,可不單單是因為觀賞價值高,主要是因為它有

吸收有害黑煙的功效。

也有人直接從燈油上著手,把普通的植物油換成枸杞子榨出的油,宋代趙浩《養病漫

筆》記載:“枸杞子榨油,點燈觀書,能益目力。”

老少咸宜的方法是外洗法。外洗法就是打一盆熱水,用雙手將水灑在緊閉的眼睛周圍,

據記載蘇軾本人因寫作過勞所患的目痛,“沃之而愈”,邵興宗長期堅持洗目,“令昏

目復明,遂能讀小字。”

有沒有效果不好說。至少從講衛生這一點上,是不錯的。古人還通過醫藥手段,如通過

針灸、服藥來恢復視力。

還可以藥補加上食補。《本草綱目》記載多種藥物有明目助讀的功效,比如蕪菁花“主

治虛勞眼暗,久服長生,可夜讀書”,槐實“令人可夜讀書,延年益氣力”,蒼朮“治

目盲,燥脾去溼宜用”。

各種醫學典籍中也記載了不少方劑用於治療眼疾。熟地、黃連、決明子、沒藥、菊花、

防風、羌活、肉桂調製而成的地黃丸;巴戟天、肉蓯蓉、五味子、枸杞、菊花組成的菊

晴丸等等。

那麼,古代真的沒有眼鏡嗎?當然不是。眼鏡出現之前,中國人民已經發明瞭讀書必備

利器:放大鏡。國內現已發掘的最早的鏡片是東漢王室劉荊的墓中出土的金圈嵌水晶放

大鏡,該鏡直徑1.3釐米,嵌水晶直徑1.1釐米,邊厚0.2釐米,中間厚0.3釐米,可以放

大物體5倍。


江水趣談


我荒野歷史我也常有這樣的疑問:古代人近視了怎麼辦?說不近視是不可能的,像那些懸樑刺股挑燈夜讀的人怎麼可能不近視,像那個鑿壁偷光的主那麼弱的光看書怎麼可能不近視。古代人時常會深夜用油燈照明看書,光線極差對眼睛的傷害不比現在玩手機低。自然古代也有很多人近視,而且古代人更是將近視視作為一種疾病!


那麼古代人近視了怎麼辦呢?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古代近視的多為讀書人或當官的大臣,他們日理萬機為國事操勞很容易近視。然而在明之前人們都還沒有近視這種概念,近視被認為是一種眼疾。宋朝是便有《石林燕語》記載:“歐陽文忠近視,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在政府數年,每進文字,亦如常人,不以為異。貴人真自有相也。”可見近視的人會被認為是病異!近視的人讀書很困難,他們只好請人來將書上的文字讀出來,然後自己聽書。


第二種:便是通過中醫的針灸治療,古人近視為一種眼疾會四處尋醫醫治。然而近視這種東西不是藥能治好的,所以古人看近視病純粹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安慰!我們時常也會有這樣的體驗,在自己看書時間長達幾個小時或者更長時眼睛疲勞看不清東西,這個時候我們稍加休息視力便會漸漸恢復。古人就醫看近視實際作用小於心理作用,所以也是治標不治本。

直到明清時期眼鏡傳到中國,近視才被逐漸克服!但是戴眼鏡在那個時候是會被人鄙視和嘲笑的,所以很少有人會在公共場合戴眼鏡。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看書的時候悄悄戴眼鏡!



荒野歷史


在一個電子設備滿天飄的時代,還能夠保持一雙視力5.2的卡姿蘭大眼實在是難得。據統計我國小學生的近視率為40%,而8到18歲的城市青少年的近視率則高達80%。

除了部分美學覺醒,學會戴隱形的學生以外,可以看到課堂中大部分學生都戴著眼鏡。現代電子設備氾濫,隨處可見的屏幕被認為是近視率提高的罪魁禍首之一。

那麼如果是在沒有電子屏幕的古代,還會有人近視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畢竟就算是現代,也有純看書把眼睛看壞的的學霸存在。

歷史上記載過幾位有名的近視眼,其中少時砸缸後來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司馬光,就是個近視,他自述「素有眼疾,不能遠視」。

南宋《石林燕話》也有寫,歐陽修的眼睛看字很艱難,所以只能叫人念給他聽,可以說是非常身殘志堅並且有錢,畢竟還能請得起會認字的小廝。

在當時近視也被認為是眼疾的一種,也就按照普通中醫的方式一併治療了。常用的有決明子泡水喝,以及青皮水洗眼。

比較激進一點的採用針灸治療,宋代竇漢卿的《針灸標幽賦》將「光明」作為攢竹穴的別名,記載了它治療眼疾的功用。流傳到現在就是一套豪華版眼保健操。

除了我國,西方也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對近視有了一定的瞭解。亞里士多德被認為是第一個定義近視的人,他使用了μύώψς一詞,來形容自己需要拉近距離才能看清東西的眼睛狀況。

而且那時亞里士多德便發現了近視眼患者的一個規律,就是他們眼球更為突出,這已經基本與現代醫學對於普通近視的成因相一致了。

未患有近視的正常眼球呈現球狀,眼睛的視覺成像能夠正好聚焦在視網膜上。而近視眼使得眼球畸變突出,成像在視網膜之前,產生模糊。

根據這一發現,亞里士多德認為按壓眼瞼,能夠短暫得使視覺成像更接近視網膜,使得看東西能夠更清晰一點,不過這種治療方式聽著就非常自虐。

1825年的時候一位名為Purkinje的人在書中讀到,如果睡覺之前將兩袋裝有鐵屑的袋子放在眼睛上,第二天視力就能一定程度上的恢復,書上的解釋是鐵屑有磁力,這些磁力幫助治療了近視。

但Purkinje認為這不關磁力大法好的事,而是因為重壓眼球的緣故。所以他嘗試將兩個接近250克的小袋子分別壓在兩個眼睛上,睡了一覺醒來之後,果然發現比前一天視力要變好了。

這個在原理上基本與現在所使用的角膜塑形鏡相似,都是通過夜晚對眼角膜進行按壓塑形,使得第二天視覺成像能夠更好的聚焦在視網膜附近。

通過壓力對角膜進行塑形

只能說這種折騰眼睛的方式還是太兇殘,即使是現在大部分近視也都未必能下定決心做眼部手術,而是選擇使用眼鏡。

古人也是在同樣的情況下開始研究外在視力工具,並將其一步步變成了我們現在的眼鏡。

古羅馬的尼祿皇帝,就使用一片拋光的翡翠來幫助自己觀看遠處角鬥士的決鬥,同時也有記載稱他用裝滿水的魚缸來幫助放大印刷出來的字。這一做法在當時的民間也很流行,學究們都依靠這種原始的放大鏡來幫助閱讀。

也有說法稱12世紀的中國法官(官員),會在判案的時候佩戴兩片石英晶片做的眼鏡,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人看不清他的眼睛,以此來提高威嚴。

不過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表明當時的中國已經有了眼鏡了,馬可波羅稱中國老年人會佩戴眼鏡這一說法,也在後來被證實是謠傳。

現在普遍認可的第一個眼鏡,是在1268到1300年之間由意大利人發明的。當時還並沒有完善的驗光技術,因此所謂的眼鏡也不過是兩片被連在一起的放大鏡,甚至連支撐的腳架都沒有。

同時也誕生了單片眼鏡,也就是影視劇裡經常出現的,用鏈子栓在口袋裡,要用的時候才拿出來夾在眼睛上。

一戰時期這種單眼鏡還是非常流行,那時英國為了保證軍人數量並不限制近視人員入伍,為了矯正視力,讓士兵不至於開槍打了自己人,軍隊給近視的士兵分發單片眼鏡,通常是右眼使用的,畢竟開槍只用睜一隻眼不是。

不過時間倒回到16世紀以前,那時人們使用的眼鏡,無論是單片還是雙片,其實都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眼鏡,只能說是在臉上戴了個放大鏡。如果一個人長期戴下去還能不暈,那他可以直接通過宇航員測試了,這平衡力不是一般人。

直到16世紀早期,為了能讓近視的教皇十世看得清楚,才發明了真正的凹透鏡,也就是現在的眼鏡形式,而不是放大鏡式的凸透鏡。

雖然眼鏡早早就有了,但完整的眼鏡架卻在1752年才被製造出來,由眼鏡設計師詹姆斯·艾斯科發明了可以摺疊的眼鏡腳架,人們才最終拋棄用絲帶把眼鏡綁臉上的做法。

除了完整的眼鏡架,眼鏡史上的另一大進步是散光鏡片的發明。大部分近視的人,都帶有一定程度的散光。

一般散光是由於角膜屈光面凹凸不平,讓進入眼球的平行光線無法繼續保持平行,最終在視網膜的成像上產生了位移,造成重影、影像畸變。

因此即使通過鏡片矯正了視力,但如果繼續保留散光的話還是看不清。好在1825年時,喬治·艾力發明了一種凹面柱面透鏡,它能夠一定程度上的對位移的光線進行校正,使得看東西不再重影或扭曲畸變。

至此眼鏡基本上發展出來了最終形態,除了風格的發展和部分技術的進步,我們現在的眼鏡在功能上並沒有什麼大的改動。但這距離第一幅眼鏡已經過去了五百多年,距離按壓眼球提高視力、用魚缸幫助看書過去了快一千年。


歷史的那些故事兒


近視在我們現代這並不是什麼事,處理起來也不麻煩,只要配上一副近視眼鏡,或者去做個小手術矯正即可,問題很好解決。


但在放在古代,這可就是一個大問題了,畢竟那個時候並沒有近視眼鏡,那麼問題來了,古人近視了,應該怎麼辦呢?

在古代,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電力,也就沒有電燈這些東西,夜間的夜間照明條件可以說非常的落後。所以那些書生秀才們經常在夜間讀書,他們的視力基本都下降的很快,近視的自然不在少數。

雖然那個時候還沒有近視眼鏡,但既然都近視了,那麼這個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古人就近視眼這點上,還是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嘗試。如及時讓眼睛休息,減少閱讀,以達到保護和恢復視力的作用;當然古人還有通過醫學手段來解決的,如洗眼、服藥;除了醫療外也有從燈油入手的,製作更亮的光照條件,減少近視!



此外,古代也並不是沒有近視眼鏡。大概在明末視頻,戴眼鏡已經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那個時候眼鏡工匠可是一個香餑餑,只是那個時候價錢異常的昂貴,只有那些有權有勢的貴族才用得起,普通人只能用類似於放大鏡的那種鏡片。


到了清朝初期,社會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倒退,因為稀缺,眼鏡成了外番“貢品”,只有滿族的皇室成員才有資格享用眼鏡!清朝中期才漸漸有了專門製作眼鏡的工坊,隨著眼鏡產量的提升,皇帝會把一些質量一般的賞給有功的大臣,這對大臣們來說是無上榮耀,但是眼鏡還是少見的。直到民國以後,眼鏡才開始普及,進入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

雖說如今誰都能用得起眼鏡,甚至做個矯正手術就可以解決近視的問題,但怎麼說呢,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好好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哈!


像素說


其實古代並不是沒有眼鏡,在宋朝時眼鏡就被髮明出來了。不過當時的眼鏡那可是身份的象徵,因為製作透鏡的材料都是岩石晶體、黃玉或者紫晶一類的寶石,一般人還真用不起。

古代人沒有手機平板,也不用所有人都讀書,用眼還是更健康些的。像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借光一類的讀書人還是少數,所以近視眼的概率比現在低太多了。



不過概率低是低,但還是有些倒黴蛋得了近視的。這些人難道要出門左轉去眼鏡店配一副眼鏡嗎?很顯然這並不現實,別說他見沒見過,就算見過也不是一般老百姓用得起的,那都是皇帝當做好東西賜給大臣的。

至於老百姓得近視的概率很小,只有那些在眼鏡發明出來之前和十年苦讀不成的讀書人,只能認命。像歐陽修、司馬光還有西方的亞里士多德等人都患有近視,亞里士多德就形容自己需要拉近距離才能看清東西。



明朝有人作詩嘲諷過近視眼:“因看畫壁磨傷鼻,為鎖書箱夾著眉”。這真是一副老眼昏花、雲山霧罩的近視眼形象,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只能一輩子都這麼度過。


邯鄲醉


我們都聽過下面這個故事:

三個人外出遇到下雨天,其中一個人帶了雨傘,另一個人帶了雨鞋,而第三個人什麼也沒帶。結果回來以後,帶雨傘的身上被淋溼了,帶雨鞋的鞋子溼了,只有第三個什麼也沒帶的人,渾身都是乾的。正是因為有了雨傘和雨鞋,我們才會不在乎雨和路上的積水。而沒有雨傘和雨鞋的人,就知道哪裡可以避雨,哪裡沒有水坑。

一樣的道理,古時候的人不像現代的人,有近視鏡可以儀仗,所以會特別愛惜自己的眼睛。而正是因為有了近視鏡,所以很多人才會得了近視。而且,古時候不像現在這麼大的學業壓力和各種輻射,所以近視率會很低。

即使得了一點點近視,有個200度到300度,沒有近視鏡對生活也沒多大的影響。


老男孩看球


答:近視是一種病,一部分是天生的,另外一部分是非正常的用眼造成的。其實近視眼非常的痛苦,在沒有發明眼鏡之前,近視眼就幾乎等於盲人了,特別是高度近視的人。那麼古人是否有辦法來解決近視眼帶來的麻煩的呢?

其實還是有辦法的。

首先,因為近視也是一種病,那就得治。如何治療呢?古人給近視眼一個非常好玩的名字叫做“能近怯遠症”。《景嶽全書》卷二十七:“不能遠視者,陽氣不足也。”治宜滋養肝腎,益氣明目,用定志丸或駐景丸加減,也可用針灸治療或配鏡矯正視力。五行學說中肝主目,眼睛不好的人肝就不好。所以養肝護肝可以提高視力。這種說法到了現代中醫學也是這個理。當然了,在《眼科百問》中也說了“其有生成即近視者,又非醫藥所能及也”。這些治療的方法也不是都有用,很大程度上是無效的。在古代醫學時代只能幫你到這裡了。

第二、使用放大鏡。

沒有造出近視眼鏡之前,放大鏡的出現幫助人們將字放大數倍來便於觀看。但是這個放大鏡怎麼造出來的呢?江蘇邗江甘泉二號漢墓廣陵王劉荊墓金圈嵌水晶石放大鏡的出土標誌著中國在古代也能製造出放大鏡這樣的寶貝了。在東漢初(公元1世紀前半期)就能加工磨製水晶石凸透鏡片,已把水晶用於光學鏡片製作。但是這種稀罕物品自然不能被納入,可是中國和外國的交易中,放大鏡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第三、堅持到框架眼鏡的出現

到了元朝,眼鏡從西域傳入我國,但當時的眼鏡,均由高級水晶製作。且是進口貨,價格居高不下。除王公貴族外,普通人家很難消費得起。這時的眼鏡昂貴又搶手,成為最為土豪家裡的炫富工具。利用眼鏡來觀看,減少了人們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