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國內的評價為什麼這麼高?

yiyi媽咪


小時候學習魯迅的文章,只懂表面不懂內在意義。當步入社會後,各種各樣的現實問題跟人性問題都暴露出來,以前是自我保護意識強,不願接受外來的事物,當你融入到這個雜亂的社會中,才明白原來魯迅先生所寫的才是冰山一角。被暴露的社會現實很多人分兩種,一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二是批判性感覺人性醜陋。恰恰是這兩種情況的出現,也反映了正反面的問題,當今社會的我們無法體會當年封建時代的生活,但不論社會進步到哪種階段,各種各樣的人性問題都存在,只不過現在信息發展快速,我們從各種渠道得知社會的陰暗面,並且從魯迅的文章中得到了共鳴,小時候體會不到的感受,現在才得知他用文字記載的不止是現實問題,而是一直存在的根本問題。


Jack的兔生活


我們先看看偉大領袖毛主席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這段話是對魯迅先生一生最準確最客觀最凝練的評價。

魯迅先生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是永恆的,他批判國民劣根性喚醒民眾昂揚奮鬥之精神是歷久彌新的,他身為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文人無情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無論歲月如何變遷,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對魯迅先生的評價永遠不會降低。他的批判精神永遠散發著灼灼的光芒。魯迅先生是一位不畏權勢,不媚上敢說真話的硬骨頭。人們常說魯迅先生的雜文像匕首投槍直刺敵人要害。能夠刺破自己所生活時代的毒瘤是需要極大勇氣和魄力的,是需要冒極大風險的。魯迅敢為天下先,做了別人想做不敢做的事,說了別人想說又不敢說的話,這正是魯迅先生最令人敬服的地方。

有許多與魯迅先生同時代的文人墨客,總是習慣於對遠離自己生活的時代評頭論足,激揚文字,卻沒有膽量對自己當下的社會黑暗進行抨擊,只敢高唱讚歌以圖自保乃至飛黃騰達。魯迅先生則像一個孤獨的鬥士高聲吶喊,發出了批判反動階級腐朽、追求自由民主的最強音,振聾發聵。

年少時總覺得魯迅先生的作品半文不白,晦澀難懂,但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突然發覺再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卻感到非常過癮,後來恍然大悟,原來魯迅先生對人性的解剖與批判同樣適合於當下啊。想想自己再看看他書中那些人竟是如此想象,冷漠、自私、世故、怯懦、麻木、看客心理這不正是我們身上的毛病嗎?遍尋四周,誰又能像魯迅先生一樣有勇氣為我們刮骨療毒呢?

真是初讀不識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啊!


鄭非夢妙文


很高興邀答。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闡述:

一、所處時代

魯迅對中國人的是不言而喻的,在近現代的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文學大師有如此強的影響力。魯迅所處的時代,古老的中國遭逢是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西方的衝擊之下,早已形成穩固體系的中國文化不得不面臨現代性的轉型。魯迅並不是站在古代與現代節點上的唯一一個,但卻也稱得上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一個。魯迅站在古今交匯的轉折點上,將自己的一生與古老中國的現代性轉型緊密結合在了一起。從早年離家到南京求學到遠赴日本探索救亡之路,從學習現代醫學到從事文學創作,從在教育部任職到成為專注於立人救國的作家,魯迅的一生可謂是老中國的現代性轉型歷程的一個縮影。

二、文學成就

魯迅的成就當然首先是在文學方面,尤其在刻畫中國人的人物性格和人格特別方面可以說無人能出其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興起,2000多年的封建文化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這一時期以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等一大批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開始走上歷史舞臺。新文化運動開始是以宣傳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禮教為主要目的,但是隨著五四運動爆發和俄國十月革命傳來,新文化運動分裂為兩派:一派宣傳自由民族主義,另一派轉而開始宣傳馬列主義。在這一時期魯迅先生依然是一個激進的民族主義者,以反對封建禮教、封建迷信為主要寫作題材,倡導民主與科學。

三、民族責任

魯迅有著高度的民族責任感,他對民族的生存困境有著極為深刻的體悟,他對痛苦存活於世的民眾懷著一種極為崇高的悲憫之情,他對使中華民族重新屹立於世界之林懷著堅定信念。他以深邃的思想、犀利的文筆對種種人情世相進行剖析,開發民智啟蒙國人。他以戰士的勇猛在黑夜裡吶喊,呼喚著一個光明的未來。魯迅,他就是現代中國的民族魂!

四、高度評價

魯迅先生去世後各方都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通過當時的葬禮儀式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魯迅先生在中國文化界的崇高地位。毛主席曾經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

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縱觀毛主席的一生從來沒有對古今中外的任何一個人給予如此高的評價,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的歷史地位有多麼的高。





琿哥


他的思想是愛國;他的立場是始終站在勞苦大眾一邊;他的行動是反帝反封建,反對腐朽的官僚資本主義,希望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文學貢獻: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文化戰線上的猛士,用筆作武器,同舊世界抗爭,喚醒人民,團結起來,同敵人鬥爭。他的雜文如匕首投槍,刺進敵人的胸膛,給反動統治者以致命一擊。

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評價說:魯迅是我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還是偉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他的骨頭是最硬的,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是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民族英雄。

在全世界,魯迅先生也有非常高的評價,如:他進入了世界十大文豪之列;他的文章,很多國家用來作為教育下一代的教材。還有,日本學者藤野先生,他就因為教過魯迅先生的醫學,社會地位也隨之提高了。



漁樵之人W


摸黑,四處碰壁,鼻青臉腫,突然間,響起一燈一燭火,照亮你眼前的東西,你有了目標,不再碰壁,不再鼻青臉腫。這是拿一個最淺顯的例子來說。魯迅的偉大無需再多說了,因為這是整個民族百年的共識了,違反這個共識胡說八道的都是民族敗類。其實,在肯定魯迅先生的前提下,有這樣的意見:魯迅的文筆不好,魯迅文章難懂。其實我在一定程度上同意這個看法,確實不是華麗成章,確實不是淺顯易懂。 這些東西要放在過去古新交匯的文學表達方式上,魯迅先生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但其文風,在脫古入新交匯點,所謂半文言文半現代文之間,這種文法在過去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魯迅先生的這種難懂生澀的風格是一種行文特點,而不是缺點。這是極次要的事情。魯迅文學最精華的地方是:他有一雙火眼金睛,看透當時半封建半殖民社會的種種弊端和人民民智,他有一顆丹心鐵骨願作千夫指的戰士。在當時的暴政外辱中,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吶喊,喚醒民眾對抗黑暗,開啟民智!可以說,其現實意義遠高於文學意義。諸多生澀作品認真解讀後,會深深扎入人心,認清當時社會人民的慘淡人生,痛悟之後,會被感染,會和他一起起來戰鬥。可以說,魯迅所在的年代,是中華五千年史的至暗時刻,是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有這樣一個戰士出來與黑暗對抗,是何等的珍貴?所以,魯迅有今天的歷史地位,不算過分。


說叔


李書磊的一段話能夠很好地概括這個問題,“魯迅的遺產在今天尤其珍貴;魯迅代表著現代中國知識分子人格的最高成就,他在上海賣文為生,利用自由職業和文化生產的市場化賦予知識分子的自由空間完成了他的文化創造,既利用了自由空間,又在商業化的處境中保持了知識分子獨立的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示範作用”。

01讀魯迅,其實讀自己

魯迅對於國民性的透徹領悟和深入研究,儘管今天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了,但魯迅當初面對的問題,比如人性問題,人的思想問題等等,今天某種程度仍然存在。

比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為小孩子讀起來就非常有同感。那裡面有學齡前的頑皮和無憂無慮的玩耍,也有上學後面對作業的緊張、枯燥和無奈。

比如魯迅的《故鄉》,似乎我們這些從農村走出來的人,也有過那個童年玩伴閏土,而且在更加遠方更加城市化的親戚面前,某種程度上我們自己就是閏土。還有那個楊二嫂,好像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要麼叫她三舅媽,要麼叫她四奶奶的。

比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長衫鄙視他,短衣幫也取笑他,活成了一個邊緣人、多餘人、尷尬人。某種特定的時空下,我們曾經也是那樣的無所適從,孤苦伶仃又百無聊賴。我們也曾經做這個不成,改做那個也不成,弄得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下場。

比如魯迅筆下的《阿Q正傳》,阿Q的妄自尊大,自輕自賤,欺弱怕強,麻木健忘等,我們有時候遇到這樣那樣的事情,也會不自覺地用上了這個勝利法,而且自己還口口聲聲地把它說出來。

是的,我們讀魯迅,其實我們也在讀自己。以至於有人寫“年少不懂孔乙己,讀懂已是書中人”“行著走著,活成了中年的閏土”,見到喋喋不休的人,也會脫口而出,怎麼跟祥林嫂一樣的。

02名人效應,社會價值

毛主席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還說,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則是現代中國的聖人。

葉聖陶說,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裡。

魯迅逝世時,郁達夫在《懷魯迅》中寫下這樣的話: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雖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拜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總之,我們之所以對魯迅評價高。這是與他的作品分不開的,作家靠作品說話。他的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哲理性、文學性、美學性等等都非常高,我們作為讀者,不同年齡都能讀出不同的味道,獲得不同的感悟。作為整個社會來說,魯迅文章對國民性的分析,也是一針見血,常讀常新,人性千百年來都是相同的。


木米文化


木子答題:魯迅先生是近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學家,是公認的大文豪,他為什麼在國內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評價,我覺得主要在於他敢於揭露當時反動階級的醜惡面目,揭露社會矛盾的陰暗面和麻木不仁,支持正義事業,同情勞苦大眾。其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



木子5064112120410


魯迅先生是近代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和戰士。他寫的小說和雜文都是針砭時敝替老百姓說話的。他為最底層的百姓吶喊,對封建制度挑戰,嘻笑怒罵皆成文章。他寫的白話文小說和雜文很受普通勞動者喜歡。他站在了人民的立場上為人民撐腰鼓勁,喚醒了迷茫中的國人起來向反動的封建統治者戰鬥,取得了巨大勝利,為中國新文化運動作出了巨大貢獻,所以到如今人們還記得他,還在閱讀他的作品。這就是人們對魯迅先生高度評價的理由。


孤竹國人1


因為魯迅是生在了一個特殊的時代!那是一個動盪而自由的時代。

魯迅的精神,魯迅的風格,魯迅的勇敢,魯迅的執著。換一個時代試試?他寫的那些東西,我敢說早我泥牛入海了!

時代造就人才,時代各有風彩!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魯迅的時代,成全了魯迅!

我們的時代,撫養了我們!

時代都是偉大的,人民更是偉大的,因為我們對這個時代愛的深沉,所以才對這個時代議論紛紛!這是愛心,這是責任,這是對時代的忠誠!

魯迅是,我們也是!魯迅敢為時代操刀,他那是想拯救一個時代,我們為我們的時代獻計獻言,也證明了我們對當代的赤膽忠心。精忠報國,是人民永遠的追求的精神,不論是以什麼方式,只要是愛國家愛民族,他都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魯迅是!我們也是!





側身天地我蹉跎


魯迅”是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他是很有風骨的文人,敢於直擊時弊,嬉笑怒罵不良文風、封建思想,對社會底層小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用吶喊的呼聲,喚醒麻木不仁的人,號召打破舊的封建枷鎖,他確實是當時文化界的一面旗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