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能在吳蜀兩國成死仇的情況下還能促成兩國同盟?

MiSS文


偷襲荊州殺關羽,火燒夷陵滅劉備,孫權在這一段時間裡,可謂是得罪透了自己的這位盟友。他不僅奪取了劉備集團的荊州重地,而且將關羽的腦袋割了送給了曹操,將劉備大軍殺了個片甲不留,導致劉備鬱鬱而終。

在這種情況下,孫劉聯盟還有可能重新建立起來嗎?如果是兩家人之間如此爭鬥,那是絕對不可能重新聯合的,但是孫劉兩家是兩大集團,是兩個諸侯國,考慮層面就完全不同了。

01孫權有重新結盟的迫切希望。

孫權做了這麼多對不起盟友的事情,他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其實很簡單,先把肉吃到嘴邊,到時候該道歉道歉,該捱揍捱揍,至於肉嘛,想讓我吐出來,那是不可能的了。

他也曾經擔心劉備會舉國親征,到時候孫權還真的沒辦法對抗。所以孫權為此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1. 首先,孫權將關羽的腦袋送給了曹操。他的意思很明確,這腦袋是曹操讓我砍的,我孫權不過是曹操手下的一個打手,希望以此轉移禍水,導致曹劉兩家鬥爭,他坐收漁翁之利。
  2. 其次,孫權將都城遷移到武昌地區。從建康到武昌,這是把自己和整個東吳朝廷的身家性命,全都放到了前線。意思很明白,如果打起仗來,荊州沒了那東吳也就亡國了,這是為了激勵大家的士氣。
  3. 再者,孫權不斷寫信給劉備,一邊打算歸還荊州,一邊打算把妹妹重新送回去。目的很簡單,不是真心這麼做,而是為了讓劉備的身邊人覺得事情可以緩和,
    繼而勸告劉備不要東征,以此分散劉備軍心。軍心不齊的軍隊,是不可能打勝仗的。

這麼一系列操作以後,孫權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與劉備廝殺了,結果我們都知道,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慘敗而歸。

此後的孫權再次擔驚受怕了起來,因為曹丕大軍反其道而行之,不打衰敗的蜀漢,反而朝著東吳殺了過來。

夏四月,權群臣勸即尊號,權不許。劉備薨於白帝。五月,曲阿言甘露降。先是戲口守將晉宗殺將王直,以眾叛如魏,魏以為蘄春太守,數犯邊境。六月,權令將軍賀齊督糜芳、劉邵等襲蘄春,邵等生虜宗。冬十一月,蜀使中郎將鄧芝來聘。---《三國志》

30萬大軍分為四路殺向剛剛夷陵獲勝的東吳,即使這一仗孫權答應了,可是他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沒有曹魏強大。唯有與劉禪結盟,才可能化解這種危機。

所以孫權是發自肺腑想要重新結盟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孫權不願意,諸葛亮就算是說破天,也不可能達成結盟。

02諸葛亮深知蜀漢實力衰敗,為求存活只能選擇結盟。

劉備集團在荊州丟失之前,達到了巔峰狀態,劉備坐擁荊州、益州、上三郡、漢中等地。可巔峰之後,迅速滑坡,至少出現了三大損失。

  1. 第一,關羽把荊州給弄丟了。關羽在荊州蟄伏了6年半的時間,迫切希望建功立業。所以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持北伐,結果被孫權從後面偷襲,從而丟了性命,又丟了荊州。
  2. 第二,劉備夷陵之戰,損失慘重。關羽被殺,緊接著張飛被殺。劉備再也無法忍耐,必須要找東吳算賬。所以他不顧趙雲等人的勸告,直奔荊州而去,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損失慘重。
  3. 第三,劉備的義子劉封丟了上三郡。在打下漢中的同時,劉封和孟達還奪取了上三郡。可惜關羽被殺,孟達投降曹丕,劉封支撐不住,把上三郡給丟了,回來就被劉備宰了。

這麼一來我們就會發現,劉備集團這一段時間,相繼丟了荊州、上三郡的土地,以及大量將士們的性命。損失慘重之下,蜀漢內部又爆發了大量的起義,尤其是南方少數民族,根本不服氣劉禪和諸葛亮的統治。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想要保住蜀漢集團,就必須要做出讓步和妥協。與曹魏交好是不可能的,因為曹魏篡漢,是原則上的敵人。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三國志》

而與孫權交好,倒是有可能的,畢竟孫劉聯盟曾經也是國策。雖然與孫權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諸葛亮和劉禪選擇了忍耐,為了存活下去,這也是無奈之舉。

03諸葛亮承認二帝並存,緩和了不可緩和的矛盾。

劉禪繼承皇位,成為了蜀漢帝國的第二任皇帝。但是實權在諸葛亮手裡。不得不說,諸葛亮的氣魄是很少有人能夠比肩的。

孫權是搶了你的地盤,殺了你的將領,順道還害死了你的皇帝。可是諸葛亮依舊選擇一再忍讓,最終再次促成了孫劉聯盟的關係。

但是不久以後,新的情況再次出現了。孫權這個人一直在挑戰諸葛亮的底線,絕對是不懷好意的,他公然稱帝的消息傳入了蜀漢。

蜀漢一直以自己為正統,過去臣子們接受東吳這個盟友,那是因為東吳好歹沒有像曹魏那樣公然篡漢。

可是現在不同了,孫權本人也篡漢自立了,這一突發狀況,諸葛亮到底是怎麼處理的呢?我們必須要膜拜一下。

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吳王太子登為皇太子。將吏皆進爵加賞。初,興平中,吳中童謠曰“黃金車,班蘭耳,闓昌門,出天子”五月,使校尉張剛、管篤之遼東。六月,蜀遣衛尉陳震慶權踐位。權乃參分天下,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三國志》

諸葛亮不僅沒有表示反對,而且派人前去送禮表示祝賀。諸葛亮的意思是,承認二帝並存的情況,並且打算與孫權中分天下。

很多蜀漢大臣表示不能接受,因為他們之所以如此團結,就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正統,可是現在這個正統不僅成了最弱小的,而且還要公然認可其他人的篡逆行為。

不過諸葛亮採取高壓政策,強行表達了這一態度,久而久之,蜀漢臣民也就承認了這一事實。孫權感佩諸葛亮的胸襟,與蜀漢再也沒有矛盾糾紛。

總結:挽狂瀾於既倒,說的可能就是諸葛亮吧。

劉備敗亡以後,劉禪的實際控制範圍有多大呢?其實很小很小,除了沒什麼人的漢中郡,只有成都城周圍的一點地盤。南方大部分地區都相繼獨立了。

諸葛亮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委曲求全,那麼劉備這麼多年的努力,可就付之東流了。所以蜀漢的重建,完全是諸葛亮一手促成的。

他一方面平定內部起義,一方面處理外交事務,與東吳交好。這才使得蜀漢有了喘息之機。後世那些專家說諸葛亮類比曹操這樣的權臣簡直沒有良心可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江湖小曉生



歷史逗你玩


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張飛死,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白帝城託孤。是吳蜀成為死仇的原因。但是逝去的人已經去了,活著的人要想辦法活的更好的。那究竟是什麼促成二次聯盟呢?

1.首先當時形勢上看就魏蜀吳來說,魏國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大大強於蜀,吳兩國。

蜀吳任何一國單獨出來都不是曹魏敵手,只有雙方合作起來,才可以抗衡曹魏,然而曹魏完全有實力一家打他們兩家。所以矛盾分主次,敵人也分主次,聯合不太厲害的敵人去打擊厲害的敵人是亂世生存與發展的道理,這一點蜀國吳國的領導們都是明白的。出於現實考慮,暫時擱置彼此恩怨,聯手尋求生存與發展是必然趨勢,形勢使然。


2.東吳的孫權也認識到與蜀漢合作的穩定度明顯優於曹魏,更符合彼此利益。

東吳已經拿回荊州,而且劉備打東吳在夷陵之戰中失敗,曹丕去告訴孫權一起攻蜀,但是孫權心知肚明,知道蜀國被收拾完了下一個就該自己,所以決定聯蜀攻曹。蜀國派鄧芝出使東吳,東吳也派出了張溫入川獻禮。重歸於好!


3.蜀漢的宗旨是北伐,就算孫權只觀望也可讓蜀漢東方無憂,魏國則需分兵

魏國一方面擔心孫權打合肥等地,又要防止諸葛亮北伐,就不會傾一國之力,滅掉蜀國或者吳國任意一個國家,騰出手再去收拾另外一個國家。其實吳蜀關係更像唇齒相依的關係,一方滅亡,另一方勢必就是案板上的肉,這種唇亡齒寒的關係。再者因為劉備在戰敗後已經和孫權講和了,他們倆本來就是多年的合作伙伴。當時有這麼一段話‘’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孫權當時很害怕,所以主動求和了,劉備都已經允許,那作為丞相的諸葛亮,沒必要抗命。


所以孫權和諸葛亮都能明白,要想活的更加長久,只有放下仇恨,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有李行天下


漢中之戰後,劉備穩固了在益州的勢力,之後得以順利稱帝,而之後的襄樊之戰,前期雖然稱得上是氣勢如虹,關羽更是因此而威震華夏,但之後卻是敗走麥城,大意失荊州,這也就引起了之後的夷陵之戰,當然至於夷陵之戰的發動是為了給關羽報仇,還是為了爭奪對荊州的控制權,咱們這裡先不提,對於這一戰的結果,劉備大敗退守白帝城,最終劉備在白帝城鬱鬱而終。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孫劉兩家可以說是深仇大恨了,那麼之後孫劉聯盟為什麼還能重新建立起來呢?

對“隆中對”戰略的執行

這裡就要先說一下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了,“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可以說最初諸葛亮為劉備所提出的戰略就是佔據益州、荊州等地,東聯孫吳得以發展,而在天下有變之際,則是可以從荊州、秦川等地出兵,這樣得以謀求天下。而其中的天下有變,在我看來則是曹魏對某一方發動戰爭,或者說是孫吳對曹發動戰爭,那麼蜀漢趁機謀天下。但是襄樊之戰與夷陵之戰的爆發,則是違背了最初的戰略方針的,夷陵兵敗更是雪上加霜,蜀漢需要穩定的發展,休養生息,而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不能多方結仇,聯合孫吳是最好的選擇。

諸葛亮臨危受命

《出師表》裡那句“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可以說是哦對當時形勢的最好說明,劉備七十萬大軍兵敗,後鬱郁而亡白帝城託孤,這一時期的曹魏則是虎視眈眈,蜀漢需要時間休養生息,而在夷陵之戰後,曹丕伐吳也迫使孫吳需要盟友,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促成與孫吳的聯合是最有效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三足鼎立,註定了一方過強會造成另外兩方的聯盟

對於三國時期魏蜀吳三方的實力,想來大家都是有所瞭解的,其中曹魏實力最為強盛,其次是孫吳,最後才是蜀漢。曹魏方面,這時雖然曹操已經去世,但是卻留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僅是地盤足夠大,士兵、將領、謀士的儲備量更是其他兩方所不能比擬的。

而江東方面,雖然收服了山越,以及遠在南端的交州,但總體實力還是不足以抵抗曹魏的,可江東好在還有長江天險。至於蜀漢方面,經過了失荊州和夷陵之戰後,再加上南方的孟獲叛亂,讓蜀漢頭疼不已。因此,儘管吳蜀兩國有了很深的仇恨,但優秀的政治家在某種程度上都會選擇最優的利益。

綜上所述,不管是出於對“隆中對”的執行,還是對抗曹魏,吳蜀兩國只能再次聯盟,才能夠不給曹魏可趁之機,總之在國家利益面前,一切個人恩怨都微不足道。


釋心001


簡單來說,形勢比人強。

夷陵之戰後,劉備是不可能滅掉東吳了,孫權卻考慮過要不要乘勝追擊,但是一看形勢,他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載: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

曹丕的反應雖然慢了點,在夷陵之戰時接受孫權的稱臣,給了孫權跟劉備掐架的機會,而不是趁機下手,但他也不傻,反應過來後就要出手教訓東吳。

魏蜀吳說是三分天下,可曹魏的體量完全可以一挑二,而蜀漢和東吳單挑曹魏都夠嗆,更別提加上另外一家。

曹丕的這次南征沒能對東吳造成多大的傷害,但也足以給孫權敲響警鐘,兩弱相爭,得利的只會是強者,這種教訓,體會一次就夠了。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載: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載: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載:先是,吳王孫權請和,先主累遣宋瑋、費禕等與相報答。

根據記載,孫權首先伸出橄欖枝,在公元222年末派人求和,劉備同意了,雙方開始恢復外交往來。不過此時劉備已經處於生命的最後時光,跟孫權講和已經是他的極限,跟孫權再度聯盟?他沒那功夫也沒那心思。

223年四月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成了蜀漢的實權人物,要不要跟東吳聯盟這種國家大事,被擺上了他的案桌。

從隆中對起,諸葛亮的外交主張一直都是“聯吳抗曹”,尤其是此時,蜀漢最主要的目標是北伐,絕不能把有限的國力投入到攻打東吳這種鷸蚌相爭的事情上面。

為此,諸葛亮派鄧芝出使東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而鄧芝在和孫權的會面中,明確解釋了吳蜀聯盟的特性。

《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載: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

無論是孫權還是諸葛亮,對吳蜀聯盟的本質都是心知肚明的,畢竟孫權已經背過一次盟了,再度聯合只是形勢所逼,這種聯盟只是權宜之計,要是北伐成功,雙方勢必要開打!

如此脆弱的聯盟,甚至在北伐全無進展之時就險些破裂,那就是孫權的稱帝之舉。

蜀漢的立國輿論是曹丕篡了漢朝,自己繼承漢統,剿滅漢賊為蜀漢第一要務,可現在孫權也稱帝了,也成了漢賊,漢怎能與賊相結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諸葛亮也是廢了不少力氣,寫出一篇《絕盟好議》,分析厲害,告訴蜀漢君臣:形勢比人強,為了抗魏,漢也只得暫時與賊結盟。

《漢晉春秋》載:“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權僣之罪,未宜明也。”乃遣衛尉陳震慶權正號。

諸葛亮從國家利益出發,指出吳蜀聯盟存在的必要性,就算東吳不出力,可只要他們存在,曹魏就得分兵駐守東部,蜀漢也可以全力北伐,於是這場爭議最終以漢為賊祝賀而告終,吳蜀聯盟也一直延續到了蜀漢滅亡,因為蜀漢一直沒能北伐成功。


平沙趣說歷史


這個問題,用那句已經被用爛了但是卻依然是真理的名言就可以概括——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永遠的只有利益。

很多人覺得劉備打孫權是失策,其實未必。劉備在戰爭中所犯下的問題,更多的是戰術上的問題,而非戰略上的問題。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換成你當蜀漢皇帝,你也忍不了——荊州的丟失絕不僅是關羽一人的死亡,更意味著國家一半的國土、人口和稅賦來源的淪陷。如果就這麼一口氣吞下去,你還怎麼當這個老大?

因此,劉備的問題在於他戰爭的發動或許過於貿然,而且架勢拉得太大,最終扯著淡了。但是作為一個軍事集團乃至一個國家,吃了這麼大的虧,你讓它完全不表態,那確實太不可能了。

那麼在夷陵之戰慘敗以後,諸葛亮為什麼要立刻和孫權修復關係呢?也很好解釋,還是利益問題。

蜀漢本身根基就不甚牢靠,在三年內連打兩場大敗仗、皇帝都死在了永安的條件下,其內外環境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出師表》裡那句“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不僅是在形容二十一年前的荊州之戰,用來體現猇亭之戰後的蜀漢局勢也未嘗不可。

在這個時候,如果諸葛亮再頭鐵著要和孫吳決一死戰,那就不僅僅是不識時務的問題,是根本沒有政治頭腦了。作為國家的執政,他能做的只有和孫權結好(和曹魏沒這個可能),好好休養生息。

那麼孫權為什麼就同意和蜀漢修好呢?原因也很簡單,儘管孫吳的實力已經超過蜀漢一截,但是在曹魏面前還是個鐵弟弟。而就在夷陵之戰結束後不久,曹丕就派出三路大軍進攻孫權。面對這樣的局面,孫權也不能託大,必須保證自己西部邊境的穩定。

因此,兩個三國時期最優秀的政治家就在劉備死後迅速達成一致,實現了吳蜀兩國之間四十年的和平局面。



青言論史


某事在人,成事在天,在看孔明口才!

話說,諸葛亮為了阻止曹操的大軍進攻,就出使江東去聯合孫權共同阻擋曹操。在拜見孫權之前的時候,諸葛亮被安排在大堂裡,跟江東的一眾文武百官先見個面。其中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江東的這些人很多是不願意聽諸葛亮的,從內心裡是不願意跟曹操作對,並且他們還有投降曹操的意思,現在知道曹操的意圖,故意挑起事端,想要讓諸葛亮知難而退。

不曾想,諸葛亮何許人也,在大堂內竟然鎮定從容,把二十多人的文武官員團隊用論辯的方式打的他們落花流水。尤其是反駁的張昭更是沒說一句話,駁的眾人有的默然無語,也有滿面羞愧的,還有不能對的,也有語塞的,還有低頭不語的,讓這些主張投降曹操的理屈詞窮,諸葛亮是出盡了風頭呀。

這段影視作品很精彩,不少人都看了好幾遍,但是從史書裡卻並沒有這一段的記錄,更有甚者說是虛構的這一部分,那對於這一部分的描述,有沒有來由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諸葛亮當時出使去東吳的原因很明確,就是因為劉備勢單力薄,在當陽失敗了,眼看著無家可歸了,所以諸葛亮就到了東吳搬救援來了。諸葛亮剛到東吳,因為孫權也是一個心有雄才大略的人,孫權很著急想了解一些曹操的戰事情況,然後就直接接見諸葛亮,也就沒有諸葛亮先是在大堂見文武百官的說法了。

諸葛亮開始先是勸說孫權放棄吧,還說曹操大軍壓境,如果不能與曹操抗衡,還說盡早投降吧。假如你孫權投降的話,向曹操俯首稱臣,以後也不會有什麼禍患了,自己守著江東這一畝三分地,也能過個瀟灑的小日子,也就是咱們民間說的老婆孩子熱炕頭。孫權這大丈夫聽了諸葛亮的這話,豈能善罷甘休,不料卻中了諸葛亮的激將法。

然後孫權決定,下決心舉全吳之地,率十萬精兵與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據《資治通鑑》記載,當時江東的情況也很複雜,有想戰的,也有想和的,像張昭這樣的重臣他們認為是無法與曹軍抗衡的,主張投降曹操。由於諸葛亮的大局觀,分析了曹孫劉三家的形勢,加上對戰爭前景的預測,也是鼓舞了孫權的,然後又在青年才俊的周瑜,魯肅等人的勸說下,孫權才堅定了共同抗曹的決心。


夏季天空任鳥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從古到今,這句話被不斷的重複著,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張儀劇照

秦國張儀玩的“合縱連橫”,其本質就是利益的交換和平衡,是國與國之間,為了利益放棄爭端的最好案例,經過大漢四百年的歷史積澱,這種方法已經沁入到東漢末年所有人的骨子裡面,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的士人,四書五經給他建立了國家的框架,先秦的典故讓他明白,所有的利益團體都是為自己利益而戰鬥,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只有沒有足夠的利益罷了!

吳蜀兩國之間的矛盾,從赤壁之戰開始,兩國因為赤壁之戰後的分賬不均,導致東吳和蜀國利益矛盾開始加劇,尤其是周瑜在其中添油加醋,讓兩國之間的矛盾不斷的升級,東吳一直想從荊州拿回屬於自己的利益,但是忌憚劉備集團的勢力,在地形和外圍部隊上東吳不佔優勢,因此導致這個問題在不斷的演化,東吳先後讓魯肅三次索要荊州,還採用周瑜的辦法,用孫權的妹妹來騙劉備結婚,以此來要挾劉備集團歸還荊州,但是都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

孫權和東吳的矛盾爆發點出現在樊城之戰,東吳大都督呂蒙稱病,麻痺關羽,陸遜玩了一手白衣渡江,趁關羽後方空虛之際,拿下關羽的大後方,同時與曹操聯盟,斬殺關羽!此時孫權和劉備之間貌合神離的關係徹底撕裂,沒有了緩和的餘地。

為了斬殺關羽,曹操放棄了赤壁之戰中慘敗的痛苦經歷,選擇和東吳聯盟,這充分說明了,兩個武裝集團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夷陵之戰後,劉備大敗,損兵折將,退守蜀國,自此東吳和蜀國從對立,開始進入了和平時期,諸葛亮徵南蠻之前,派使者和東吳談判,出讓利益,達成了和平發展備忘協議,兩國從此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

兩國達成同盟關係,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仇恨關係發生了轉變,這是諸葛亮能夠和東吳達成和平共處原則的基礎。

縱觀東吳和蜀國的矛盾衝突點主要是:東吳殺了劉備的兄弟關羽!夷陵之戰後,劉備白帝城駕鶴西去,向東吳報仇的主體劉備消失了,給關羽報仇的人,沒有了,後主劉禪、諸葛亮對於關羽的感情,並沒有像劉備那樣兄弟情深,因此關羽被殺這件事,在他們兩個看來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主要矛盾變成了次要矛盾,因此也有了周旋的餘地。

二是蜀國的實力不濟,這是諸葛亮能夠和東吳達成和平共處原則的根本原因。

夷陵之戰後,蜀國的兵力損耗殆盡,基本上到了諸葛亮說的:“益州疲備”的階段,蜀國所處的境遇是北方有曹操、東方有東吳,整個蜀國處於一個死戰之地,已經沒有多少機動兵力用於作戰,即使諸葛亮向打東吳,也是沒有條件的!此時諸葛亮選擇利用道德條件(不追究荊州地盤和關羽被殺兩件事)和東吳達成和平條件,是有資本的!東吳此時也是隻能見好就收,樂的一個快意!

三是東吳的處境尷尬,需要蜀國這個幫手,這是諸葛亮能夠和東吳達成和平共處原則的重要原因。

赤壁之戰前,諸葛亮說服孫權出兵,一起對抗曹操,是由於東吳的勢力比較弱小,根本不足以抵抗曹操,選擇和劉備合作,才對抗住了曹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得赤壁大勝,雖然經過數年的發展,勢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單獨對抗曹操,條件還是不具備的,東吳的志士仁人,這一點都有清醒的認識,剛剛經過夷陵之戰,地盤有了新的增加,地盤擴大了,但都屬於新依附勢力,人心不穩定,統治還順暢,正是東吳穩定國內局勢的關鍵時期,此時諸葛亮提出蜀國和東吳聯盟,正符合東吳的戰略意圖,因此東吳就順利地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

綜上所述:諸葛亮能夠順利說服東吳兩國聯盟,是諸葛亮準確把握時機的結果:東吳需要蜀國這個盟友對抗曹操,同時東吳需要時間來整頓新獲得的荊州地區,這個有利的戰機,才一舉達成了兩國聯盟。

兩國的現實情況決定了他們必須聯盟,兩國的利益均衡點達到了一致,取得關鍵性的合作是必然的!既是大勢所趨,又是現實需要!

因此,國家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朋友!無論多麼重的仇殺,都架不住利益。


小人物F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而其中又以魏國最強,吳蜀較弱,三方互相牽制,誰也不敢傾全力攻打一方,否則後防空虛,容易被偷家。劉關張之死,吳蜀兩國成為世醜,但兩國的實際掌權者諸葛亮和孫權頭腦都很清醒,唇亡齒寒,吳蜀一方滅亡,另一方必不能久存,從兩國共同利益出發,是諸葛亮能達成同盟的基礎。

吳國立足於江東,由於地域限制,政治文化均與中原相差甚遠,而古代中國中原文化為正統,吳國始終都只能作為割據勢力存在,想完成統一幾乎不可能。而蜀國最為漢王朝的最後擁護者,打著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口號,被漢室舊臣視為正統。所有到三國後期,大規模軍事戰爭基本都發生在魏蜀兩國間,獲勝者將贏得天下,吳國只能依附。這是吳蜀能達成聯盟的客觀原因。

吳國自始至終內部矛盾尖銳,江東各集團長期互相攻伐,尤其以孫權死後更為嚴重,內顧不瑕,無力向外擴張,只能採取與蜀國聯盟的方法共同抗擊魏國。





泠喃


個人觀點,其實從赤壁之戰開始吳蜀就開始結盟,並且吳蜀雙方都明白,結盟對雙方都有利,鬥則兩敗俱傷,曹魏得利,劉備打著復仇的口號,征伐東吳,個人感覺也是以武促談,想得到自己滿意的要求,夷陵之戰後,其實雙方還是有來往的。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遺使請和”。《江表傳》中也記載“近得玄德書,已深引咎,求復舊好”。反正對方都說是對方先請和的。

諸葛亮掌握大權後,只是雙方來往更加頻繁,還互排使者,這時候還是口頭結盟,也就是不戰也不說和的狀態。孫權稱帝后才有書面盟約,下面我們說說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和為什麼諸葛亮能促成吳蜀聯盟。

為什麼孫權稱帝后才有書面盟約,因為孫權當時是向曹魏稱臣的,吳國也是曹魏冊封的,而蜀漢是以正宗漢室自居,蜀漢不承認曹魏冊封吳國的地位,孫權也不承認已經滅亡了的漢室地位,雙方都不讓步,卡在哪兒了,等到孫權稱帝后,蜀漢大臣是希望和吳國斷絕來往的,維護蜀漢地位的,是諸葛亮力排眾議,從務實的角度,認可了吳國地位,因為諸葛亮知道不認可也阻止不了,也沒有能力和資本同時和孫吳,曹魏開戰,這是現實情況。

說到為什麼諸葛亮能在吳蜀成仇的情況下能促成聯盟,只能說是促進了結盟,前面已經說了,劉備還在的時候就有了緩和,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孫權,在當時的情況下無論內部還是外部,都是希望聯盟的。

劉備死後,蜀漢的內部利益集團,蠢蠢欲動,南中諸郡叛亂,既然蜀漢以漢室自居,曹魏就絕對是蜀漢攻擊的首選,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和孫權達成和解。

而東吳孫權也好不到哪裡去,從夷陵之戰後,曹魏本來想坐山觀虎鬥,不料卻錯失了一次大一統的機會,從孫權不聽招呼,不派兒子去當人質,就和東吳磕上了,所以東吳也需要一個穩定的西線邊境,如果處理不好和蜀漢的關係,蜀漢再來一次舉全國之力征伐東吳,恐怕做夢都笑醒的就是曹魏了。

無論蜀漢還是東吳都有各自的事情,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無論從那個方面看兩家合作都是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