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辯論的第一人

說起辯論大家都不陌生,在大家 的認知中辯論大多都是表演或比賽形式,觀眾看的也確實過癮,其實辯論並不僅僅存在於表演和比賽中,就連我們平時與人吵架都有著辯論的成份。


中國歷史上辯論的第一人


在當代,隨著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口才論辯藝術的應用和研究,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在現代社會中,政治家在政治舞臺上以正義的呼聲揭穿敵人的騙局,以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的宣傳喚起億萬民眾同心同德幹四化;外交家在國際交往中唇槍舌劍,捍衛國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嚴,架起中外友誼的橋樑;企業家在經貿活動中能言善辯,贏得大宗生意或鉅額利潤;司法工作者在法庭上以剛正嚴謹的雄辯力挽狂瀾,捍衛法律的尊嚴和人民的正當權益;專家學者用深入淺出、生動精闢的演講,向我們闡述科學技術最新研究成果和發明創造。

中國歷史上辯論的第一人

歷史上我們所熟知的辯論名場面就有許多,比如 :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晏子反唇譏諷楚王;項託舌戰孔夫子;諸葛亮舌戰群儒。但是要說最金典的一場辯論當屬莊子與惠子辯於壕梁之上。

原文如下: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文章出自《莊子 秋水》

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鰷魚在河水中游得多麼悠閒自得,這就是魚的快樂。”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是快樂的?”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莊子說:“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你開始問我‘你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呢’的話,就說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來問我是從哪裡知道的。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莊子與惠子之間的辯論看似只是關於莊子怎知魚快樂與否,其實更表明了倆個人所追求東西並不一樣,其思想境界也不一樣。莊子崇尚的是美,而惠子所追求的則是真。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個拘泥與現實,一個超然於身外;讓人讀後感慨良久

中國歷史上辯論的第一人

莊子與惠子游於壕梁之上


“濠梁之辯”的絕妙之處,兩人的雄辯之處,還在於它具有無窮的韻味。辯論的雙方都緊扣主題,但辯論者的思維截然不同。惠施是從認知的規律上來說,人和魚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魚的喜怒哀樂。莊周則是從藝術規律上來說,人樂魚亦樂。從認知規律上來說,莊周的人樂魚亦樂的邏輯推理純屬詭辯,但這種詭辯並不使人反感,因為莊周完全是以藝術心態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莊周是把自己的快樂移栽到魚的情緒上,反過來更襯托出莊周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