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一个被慈母败掉的好孩子

《红楼梦》里,有一个最令人讨厌却又恨不起来的人,薛蟠。

这个薛蟠,不学无术,草菅人命,只知挥金如土,终日斗鸡走马,不明是非对错,又无责任担当,人称“金陵一霸”“呆霸王”“薛大傻子”。


薛蟠:一个被慈母败掉的好孩子


活脱脱一个反面教材。

其实,不然。

该做反面教材的,是他妈。

01、 翩翩少年,我本纯良

薛蟠不傻,品味也不差。能看上绛珠仙子林黛玉的人,品味能差到哪里去?

薛蟠也不坏。

有一次他犯浑,把妈妈和妹妹气得在屋里哭。他在外边听见,赶忙跑了过来,对着妹妹,左一个揖,右一个揖,不仅求着妹妹原谅,还大献殷勤:“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了”“妹妹如今也该填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


薛蟠:一个被慈母败掉的好孩子


之后竟然“滚下泪来”,又哭着向妈妈忏悔:


“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多疼妹妹,反教娘生气妹妹烦恼,真连个畜生也不如了。”


每每读到这里,眼前都会浮现一个可爱的少年,为自己的错误检讨,还拍着天地良心,保证下次不敢了。

薛蟠更可爱的表现,是心地豁达善良,对以前打了他一顿,又把他扔在芦苇丛里的柳湘莲不计前嫌,反而记着柳湘莲救他一命的恩德,与他结为兄弟,还要给兄弟买房子置地:

“我先进京去安置了我的事,然后给他寻一所房子,寻一门好亲事,大家过起来”。


薛蟠:一个被慈母败掉的好孩子


薛蟠其实也是性情中人,待人全靠真心取胜,只是因为父亲早逝,母亲娇纵,使他胸无点墨,不谙世事。

薛蟠最没学问的那次,是跟宝玉、冯紫英等一众兄弟聚会喝酒,要行酒令,宝玉做了那首著名的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多么缠绵悱恻、意境悠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薛大傻子的“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笑翻众人。


薛蟠:一个被慈母败掉的好孩子


薛蟠就是这么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不只对外人,对自己人也一样:“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了,家里自然忙乱起身,咱们这功夫反一窝一块的奔了去,岂不没眼色些。”

他也把自己一家人叫着“一窝”。

这其实就是一个父亲早逝、无法管教;慈母败儿、缺乏教导;胸无点墨、不谙世事的混小子。

贾琏叫他“薛大傻子”,是因为他不懂人情世故,也没经商头脑,一副“谁有钱,也没我有钱”的无脑富二代形象,被人骗了钱财也不自知。

02、遇弱则混,不明是非

在“珍珠如土金如铁”豪富薛家,薛蟠是用亿万银子堆成的富家子弟,又是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百般溺爱娇纵,养成了他不谙世事、不明是非的性格。做事无是非对错观念,只要不顺我意的,我便要教训他,且不计后果。


薛蟠:一个被慈母败掉的好孩子


尤其对才貌双绝、性格善良和顺的英莲,真的有种被他“暴殄天物”的感觉。

在进京路上路遇英莲,觉得这小妮子“不俗”,就要买来收归己有。

只因为英莲已被人贩子卖给了冯源冯公子,冯公子又不惧权贵,不肯对英莲割爱,薛蟠就“喝着手下人一打,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而“抬回家三日就死了”的冯渊,并没有阻挡住薛大爷原本就要离乡外出的脚步:

“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


薛蟠:一个被慈母败掉的好孩子


因为“这里只有弟兄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的。

看看,人都知道“人命关天”,可是在薛蟠心里,打死人只是“些些小事”,根本无须亲自料理,更不用提“杀人偿命”了。

而对于抢到手的英莲,也并不珍惜,没过一二年,便厌烦了,动不动就打骂,因为老婆夏金桂的一两句挑唆,就衣不蔽体地拿着棍子满院子追打,真是混账头顶。

欺负弱者,视生命如草芥的混蛋,至此实至名归。

03、遇强则弱,不敢担当

可惜这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儿,从小过着百依百顺的幸福人生,未曾经受风吹雨打,便也不会坚强得如松如山。

遇弱敢混,遇强则弱。

薛蟠在跑生意的路上,顺路去看了个亲。不曾想见到了亲戚家的“姑娘出落得花朵似的了,在家里也读书写字,就一心看准了”,回家就“咕咕唧唧”求妈妈去提亲。

薛蟠:一个被慈母败掉的好孩子


对儿子百依百顺的薛姨妈,当然“就依了。

不曾想心急火燎娶回来的这个如花美眷,却“因在娘家娇养太过,竟酿成个盗拓的脾气”,有王熙凤一般的心机,却无凤姐那般精明,“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不仅对丈夫之妾香菱恨之入骨,想取其性命,对婆婆,也是全然不放在眼里,大有“宋太祖灭南唐”之意。

两浑相遇勇者胜。


薛蟠:一个被慈母败掉的好孩子


薛蟠“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表面骄横,骨子里却极其软弱,“一月之中,二人气概还相平,至两月之后,便觉薛蟠的气概渐次低矮了下去。”以后习惯成自然,“薛蟠越发软了气骨”,后来干脆以做生意当借口躲了出去,任由母亲和妹妹在家里被老婆欺负。

外强中干,这个成语就是为薛大公子这种人而设的吧。

04、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只混不坏

的薛蟠,长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他“太自在了。”

“这薛公子学名薛蟠,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

瞧瞧薛蟠的生长环境,不仅有钱,性情奢侈,整日只需游山玩水、斗鸡走马;还任性,有当九省统制的舅舅,还有是皇妃父亲的姨父,后台太硬,打死人都可以一走了之,不闻不问。

这么恣意地生活,真的是太太太自在了,所以薛蟠“不成人”,作为豪富之家的独苗,不仅不能撑起家业,保护母亲和妹妹,还最终败光了亿万家财,让老母亲孤苦无依。

最终,当靠山王子腾去世、贾府被抄,薛蟠却又因打死酒保锒铛入狱,被判死刑,薛姨妈典当房子和商铺,倾尽家财去救儿子的时候,她的那颗“慈母心”该当如何自处呢?


薛蟠:一个被慈母败掉的好孩子


舍不得管教儿子的母亲,往往会把儿子养在温室里,也忽视对儿子的人格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一旦遭受狂风暴雨的袭击,便会立马被残酷的现实击垮,既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缺乏应对困难的担当。

自古慈母多败儿。

过分纵容只会让孩子长大后被社会更狠地教训。

愿咱们都引以为戒。


注1:

作者简介:大蜗牛,海滨小城作协会员,宅女一枚,喜欢待在蜗牛壳里读书码字,偶尔探头出来,跟您分享人生美好。

注2:


我的其他文章,欢迎阅读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