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之前律師的“五點提示”,一起來看看

1、調查清楚拆遷到底是為了什麼項目

萬典律師提醒各位被徵收人,只有符合公共利益需要的項目,市、縣級人民政府才能合法進行徵地拆遷。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2、要求拆遷辦給你徵收決定、徵收補償安置方案等徵收文件

《房屋徵收決定》、《補償安置方案》可以讓你第一時間瞭解到此次徵收的目的、徵收範圍、實施時間、徵收與補償的原則、補償方式、補償金額、補助和獎勵、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麵積、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如果有異議可以在看到文件後第一時間採取法律程序。

拆遷之前律師的“五點提示”,一起來看看

3、遭遇人身威脅或逼迫強拆時及時報警,並要求出具出警記錄

在面對暴力強拆時應當主動出擊,不要被違法人員打亂了陣腳,切記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電話,因為只有110才是官方唯一承認的報警電話。

在實際中,很多派出所並不能有效解決強拆狀況,所以我們報警之時,一定要進行錄音。如果公安局出警切記要索要出警記錄回執單;但如果公安局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後冷淡對付,我們仍可通過法律途徑對公安機關提起行政複議或是訴訟,這時報警電話記錄就是最有利的證據。

4、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公開渠道獲取證據

在徵地拆遷過程中,不管是被徵收人還是我們萬典律師,都是通過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獲取大部分政府徵地信息。操作其實很簡單,填個表籤個字,快的話當場就會給答覆,慢的大概15天內也能出結果。

5、任何時候不要隨意在文件上簽字

不管是評估結果報告還是補償安置協議等文件,一旦被徵收人在上面簽字按手印,就代表你同意這些文件上面的內容,只要這些內容沒有明顯違法法律,那麼簽字後就生效,之後發現補償不合理,後悔可就沒有用了。

萬典律師重點提示:空白協議不要簽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